0%
第八卷 東晉 第五十七章 楚帝桓玄

第八卷 東晉

第五十七章 楚帝桓玄

到了九月,在親信大臣的勸進之下,桓玄又讓安帝冊命自己為相國、楚王,加九錫。至此,他離稱帝已是只差一步了。
在東晉與孫恩起義軍征戰時,桓玄利用這一時機將其勢力向東逐步伸展到蕪湖,當塗一帶,直逼建康。桓玄既已控制了東晉三分之二的國土,而且兵勢強盛,其野心也就更加膨脹起來。他的新目標乃是滅司馬道子之子司馬元顯,進駐建康。
兩軍開戰不久,劉牢之參軍劉裕請求出擊,牢之不許。此時,劉牢之正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他一向討厭元顯,擔心滅了桓玄,元顯更加驕橫,又怕自己功名越大,越不為元顯所容,因此打算借桓玄之手除掉元顯,然後再找機會滅桓玄。故此刻他不願與桓玄交手。恰好桓玄派了牢之的本家舅舅何穆來說降,牢之之子劉敬宣、外甥何無忌和參軍劉裕等人反對,但劉牢之主意已定,遂派劉敬宣去向桓玄請降。桓玄雖然打定主意要滅掉牢之,表面上卻不露聲色。不僅盛宴招待劉敬宣,還請他一起欣賞自己收藏的名畫,又請劉敬宣當自己的諮議參軍,十分親熱,劉敬宣也變了主意,於是收降劉牢之順利辦成。
桓玄回到江陵家居賦閑。這兒乃是桓氏世代盤踞之地,他可以整頓兵馬,為所欲為。當地士民怕桓玄甚於怕刺史殷仲堪。連殷仲堪本人對桓玄也要退讓三分。
有一次,桓玄去琅邪王司馬道子府上,正碰上道子喝醉了酒,竟醉眼朦朧地當著許多客人的面問:「桓溫晚年想做賊,是何https://read•99csw•com緣故?」弄得桓玄伏在地上渾身冒汗,狼狽不堪。從此對道子恨得咬牙切齒。
小小南郡公有著過人的智慧。桓溫三年喪期屆滿,府州文武都來辭別,桓沖撫摸著桓玄的頭感慨地說:「這都是你家的故吏啊!」7歲的桓玄聽了,竟淚流滿面,顯出十分傷心的樣子,使故吏們對他的聰明伶俐大為驚異。
元興三年(公元404年)二月,劉裕與何無忌率百余親兵起事,殺了兗、徐二州刺史桓修,佔據京口。孟昶亦與劉毅、劉道規等率數十人殺了青州刺史桓弘,佔據廣陵。劉裕又派劉毅去殺了豫州刺史刁逵,佔據歷陽。然後傳檄各地,討伐桓玄。桓玄派頓丘太守吳甫之、右衛將軍皇甫敷等去京口抵禦。三月初,劉裕在江乘親執長刀,沖入敵陣,殺了吳甫之,又南進到羅落橋,斬了皇甫敷。桓玄聽說二將出師不利,又派桓謙和何澹之屯東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計有兵2萬。劉裕于次日上午率軍進到覆舟山東,命體弱兵丁登山樹旗,作為疑兵,其餘兵卒分數道並進,一眼望去,滿山遍野儘是劉裕之兵。派出的偵察兵回去報告說:「劉裕軍隊滿處都是,不知道有多少。」桓玄更加憂恐,趕緊帶著兒子桓升、侄兒桓濬及親兵數千人挾著安帝出逃,途中被叛兵所殺。
當了皇帝以後,桓玄的表現越發不得人心。他學前人的樣子,親臨聽訟觀斷案,卻不分罪行輕重,一律釋放。出行時,碰到攔住read.99csw.com乘輿行乞的人,還時常給點衣食,以示新皇帝恩惠。他對奏事官吏特別苛刻,如果發現奏章中有一個字不合字體或語辭錯誤,必加懲罰,以示新皇帝聰明。他小事如此細緻,大事卻一點不抓,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政務,致使許多重要奏章堆積在桌上。他又特愛遊獵,有時竟一日數次外出。他還別出心裁,遷居東宮,為了修繕東宮,又大興土木,而且督迫嚴促。他的種種作為,使得朝廷內外怨聲載道,反對的人越來越多。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四月,王恭派人與殷仲堪聯絡起兵,以討王國寶為名反對司馬道子。桓玄巴不得天下大亂,好一顯身手,便力勸殷仲堪與王恭聯合舉兵。於是,王恭上表曆數王國寶罪狀,舉兵討之。司馬道子無力抵抗,只得殺了王國寶,請求王、殷退兵。桓玄趁機請當廣州刺史,道子怕他在荊州還會造事生非,便順水推舟,讓他當了廣州刺史,桓玄接受了任命,卻並不離開荊州。以後他暗中被反司馬道子的幾股武裝勢力推為盟主,更積極擴張勢力,吞併了殷仲堪等力量,佔據了長江中上游廣大地區。
解決了司馬元顯手下惟一擁有強兵可以對抗的劉牢之以後,桓玄如入無人之境,長驅直入,進到都城之下。元顯趕緊退往宮中,桓玄命部下提刀邊追邊喊:「放下武器!」元顯兵卒立刻紛紛潰逃,元顯亦被活捉。桓玄大搖大擺進入建康,被任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九_九_藏_書牧、領徐、荊、江三州刺史,假黃鉞。桓玄大權獨攬后,殺了元顯、尚之等人,又把道子發落到了安成郡。
一個月後,桓謙、桓振等聚集殘餘,重新攻陷江陵,為桓玄舉哀,謚為「武悼皇帝」。
青年桓玄長得「形貌瑰奇,風神疏朗」,而且知識廣博,長於文章。常以高門才識自負,使人們對他有些畏懼。朝廷因為其父桓溫曾有不臣的跡象,對他有意壓抑,因此,到23歲,他才當了個太子洗馬這樣一個很不吃香的官。
到十一月,桓玄不光用上了天子的禮樂,而且將自己的老婆由王妃改稱王后,世子改稱太子。還讓親信起草了禪位詔書,然後逼著安帝抄寫清楚。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桓玄遂於十二月正式即位稱帝,建國號為楚,改元永始。封晉安帝為平固王,遷往潯陽。
劉裕早就想討滅桓玄,見時機成熟,便與弟劉道規及親信骨幹劉毅、何無忌、王元德、王仲德、孟昶、檀憑之、諸葛長民等密謀起兵。
東晉太和八年(公元367年),大司馬桓溫的夫人馬氏生下一個男孩,大名叫桓玄。桓玄長到5歲,一個意外的機遇,使他繼承了桓溫的爵位。那是寧康元年(373)七月,桓溫病危,因長子桓熙太沒有本事,決定將部眾交給最能幹的五弟桓沖統領。四弟桓祕對此十分不滿,便與桓溫的長子桓熙、次子桓濟等密謀殺桓沖,桓沖得知后,暗作準備,待桓溫一歸天,就先下手把熙、濟捉了起來,然後又廢了桓祕,並把熙、濟遷往長沙,https://read.99csw.com又稱桓溫留下遺囑,由小兒子桓玄繼承爵位。於是,年僅5歲的桓玄,成了南郡公。
東晉政局這時正在醞釀一場劇變。在朝獨攬軍政大權的司馬道子,以小舅子王國寶等為親信,排斥南兗州刺史王恭、荊州刺史殷仲堪,終於引發了一場統治階級內部的武裝衝突。
桓玄滅了劉牢之後,又殺了北府將領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孫無終等,並提拔一些北府後起將領如劉裕等作為他的爪牙,以使北府兵效忠自己。至此,桓玄覺得再也無人能奈何於他,便開始為所欲為。剛進建康的時候,他一度做了些罷黜奸佞、拔擢俊賢的事,曾使建康士民滿懷希望,以為可以過一段安定日子。沒想到桓玄立足稍穩,便原形畢露,奢豪縱逸,政令無常,根本不把安帝放在眼裡,甚至剋扣安帝的車馬衣食,使安帝幾乎挨餓受凍。因此,朝野內外很快就對桓玄大失所望。
桓玄後來雖然補了個缺,出京當了義興太守,依然鬱郁不得志。他曾經登上高處,望著眼前浩蕩的太湖,回想當年父親桓溫曾是何等顯赫,以此高門元勛,如今竟受世人毀謗排擠,不由得感慨萬分,長嘆一聲說:「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於是決定辭官回南郡封國去。
元興元年(公元402年)正月,元顯以劉牢之為前鋒,司馬尚之為後部,親率大軍西討桓玄。桓玄原以為元顯正被孫恩起義搞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西顧,突然接到內線密報,說司馬元顯派劉牢之來攻,大吃一驚。
司馬元顯一直以九_九_藏_書籠絡桓玄來對付其他反對勢力,不料養虎遺患,桓玄力量強大之後,開始威逼建康,司馬元顯深為憂慮。謀臣張法順給他出主意說:「桓玄剛得荊州,人心未附。若乘此時使劉牢之為前鋒,陛下以大軍繼進,桓玄可滅。」元顯以為有理,於是大治水軍,準備討伐桓玄。
第二年(公元405年)正月,劉毅等恢復江陵,晉安帝返回建康複位。至此,一出桓玄篡位稱帝的活劇遂告終結。
桓玄的權位越高,野心也越大。新的目標乃是篡位稱帝。實現這一野心的惟一威脅還是掌握北府兵的劉牢之,他必須奪了牢之的兵權。於是,桓玄任劉牢之為會稽內史。牢之知道兵權解除將大禍臨頭,馬上與兒子劉敬宣商議對策,敬宣主張立刻發兵襲擊桓玄,牢之猶豫不決,去問劉裕,劉裕說:「當初將軍以勁卒數萬而望風降服,如今桓玄剛剛得志,威震天下,人心歸附於他,你怎麼打得過他呢?如你要打,我也只有回京口去當百姓了。」牢之知劉裕不贊成,又召集僚屬商議,參軍劉襲站起來說:「天下最不能幹的事就是犯上作亂,將軍往年反王恭,前些時反元顯,今又要反桓公,一人三反,還能在世上做人嗎!」說完,頭也不回,大步走了出去,其他佐吏也多散走。牢之見人心已散,害怕起來,忙派敬宣去京口把家小接來,約期至而未歸,牢之以為事情敗露,敬宣已被桓玄所殺,想想往後日子難過,就找了根繩子,往脖頸上一套,兩腳一蹬,自殺了。不久敬宣就回來了,見此情景,只好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