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十七卷 南朝(宋) 第一百三十四章 孝武帝劉駿

第二十七卷 南朝(宋)

第一百三十四章 孝武帝劉駿

二、借鑒前車拘抑皇親

劉駿殺顏竣,是想殺一儆百,嚇住身邊那些敢於諫諍的大臣。不久,他又借故殺死了言事切直的廬陵內史周朗。侍中沈懷文曾數次直諫,劉駿對他早就不滿。他想到沈懷文平常與顏竣、周朗友善,便故意對沈懷文講:「顏竣若知我會殺了他,也不敢如此。」沈懷文聽了,默不作答。侍中王彧在閑談中稱讚顏竣、周朗為難得的人才,沈懷文在場,也表示贊同,這話傳到劉駿耳中,他對沈懷文更加懷恨在心。一日,劉駿出外射雉鳩,興緻正濃時,突然一陣風雨襲來。沈與王、江約好進諫,請駕回宮。他們被召入雉場后,沈懷文先大胆勸阻說:「風雨如此之大,聖上不宜在此久留。」王接著進言:「懷文所啟,宜從。」江智淵還未來得及張口,劉駿已勃然變色,怒沖沖地瞅著手中的弩說:「你們是想學顏竣嗎?」見眾人嚇得不敢吱聲,又恨恨地說:「顏竣小子,我恨不得先鞭其面!」
劉義宣自認為誅討劉劭立有大功,又身為皇叔,驕恣不羈,獨斷專行,根本不把年輕的皇帝放在眼裡,認為自己不管有什麼要求,皇上一定都要滿足。朝廷所下制度,凡是他不同意的,全不遵承。對劉義宣的所作所為,劉駿雖非常不滿,但也只好暫且忍耐。
大明八年(公元464年)五月,劉駿病勢沉重,自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太子劉子業年僅16歲,恐怕難以駕馭群臣。經再三思考,他立下遺囑,由太宰、江夏王劉義恭與尚書令柳元景輔佐朝政,委以大小政事;軍事上委託沈慶之,准其參決國家大事;尚書省委託僕射|顏師伯;外監所統委託領軍將軍王玄謨。
平定劉義宣、臧質之亂后,劉駿心裏更加看清了威脅自己皇位的力量主要在皇室內,因此更加密切監視叔、弟們的一舉一動,對他們的制裁也愈加嚴厲無情。
劉駿自做了皇帝,嘗到了凌駕于萬人之上、執掌生殺予奪大權的滋味樂此不疲。有一天,母親路太后前來哭訴,說是王僧達欺侮她的侄子,劉駿聽說了很生氣,下定決心一定要治治這個依仗出身高貴而傲慢無禮的王僧達。大明二年(公元458年),有人謀反。事發后,劉駿趁機誣陷王僧達是謀反者同黨,將王僧達收付廷尉,在獄中賜死。王僧達死後,劉駿假惺惺地對江夏王劉義恭說:「王僧達雖然其罪當死,但追思太保(王僧達之父王弘為太保)餘烈,使人慨然呀。」說完,低頭嘆息不已。
劉濬率左右數十人挾南平王劉鑠南逃,遇江夏王劉義恭。劉義恭將劉濬及三個兒子斬首。劉劭、劉濬父子皆暴屍於市,梟首于朱雀航。對劉宋皇室父子兄弟之間的互相殘殺,百姓中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后見弟殺兄。」
對待群臣,劉駿皆視為仆隸一般。狎侮眾臣成為他的一大愛好,除大宰劉義恭之外,人人不免受其穢辱。金紫光祿大夫王玄謨是https://read.99csw.com先朝老臣,為太原人,被稱呼為「老傖」;尚書僕射劉秀之為「老慳」;顏師伯牙齒長露在唇外,就稱其為「齒彥(大板牙)」;其餘大臣視其短長肥瘦皆給起上綽號。黃門侍郎宗錄秀身體肥胖,拜起動作不便,每次集會時,劉駿都故意多次賜與東西,讓他一次又一次地跪接謝恩,看他那笨拙的動作以取樂。
劉劭深知劉駿對他的威脅,密寫手書,令當時正在劉駿處諮詢軍略的沈慶之將其殺害。沈慶之來到軍府門外,求見。劉駿已猜知其謀,非常害怕,託病不見。沈慶之不由分說,推門而入。見到劉駿后,出示劉劭手書。劉駿見難以逃脫,不禁雙淚橫流,請求入內與母親訣別,然後一死。沈慶之見狀,忙將自己欲保劉駿討伐劉劭之意全盤托出,劉駿聽說,忙收淚起身再拜,說:「家國安危,皆在將軍。」當下二人計議已定,起兵討伐劉劭、劉濬。沈慶之馬上下令,內外勒兵,嚴陣以待。劉駿又倡議四方藩鎮共同舉義。一日,劉駿與眾僚佐計議起兵之事,府主簿、劉駿心腹顏竣認為:「今四方未知義師之舉,劉劭據有天府建康,若舉義諸軍首尾不能相應,則非常危險。宜待諸鎮協謀之後再舉事不遲。」沈慶之聽罷,臉色一沉,厲聲喝道:「今舉大事,而黃頭小兒皆得參与,怎能不敗!宜斬其首!」劉駿見狀,忙令顏竣向沈慶之拜謝認錯,沈慶之這才稍稍解怒,對顏竣說:「君只負責筆札之事吧。」劉駿當下決定,軍務悉由沈慶之負責。沈慶之為著名戰將,在他的指揮下,幾天時間里,舉兵事宜全部準備停當,人們皆驚嘆,稱其指揮的是一支神兵。
劉駿自幼不得父皇的寵愛,故一直被授以外職,未任京官。10歲,被任為湘州刺史,又先後任南豫州刺史、雍州刺史。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劉駿19歲,改授徐州刺史。後任兗州刺史、江州刺史等。元嘉三十年,當太子劉劭夥同劉濬謀反,演出了一幕子殺父的醜劇時,他正在遠離京師的五洲討伐「蠻」人。由於他手握重兵,而且又是文帝劉義隆的第三子,不管是從實力上看,還是從兄弟次序來看,都是當時決定時局變化的重要人物。
到了晚年,劉駿又特別貪財。他見擔任地方長官的刺史、郡太守之類的官員,每到罷任之時都帶回豐厚的還資,便令罷任的地方官奉獻還資,逐漸形成了一種制度,凡罷任的地方官都要上交還資的一半或者更多的部分。因此,地方官們每到一地任職,無不儘力搜括民財,一來可以增加私財,二來可以多向皇上奉獻,以取悅皇上,爭得進一步升官發財的機會。劉駿還常用一種稱為「樗蒲」的賭博方式與大臣們玩耍,每當這時,劉駿便興緻勃勃、精神百倍,直玩到官員們錢袋子底朝天才肯罷休。侍中顏師伯因善於拍馬諂幸而得到劉駿的信任。他曾任青、冀二州刺史等職,為官貪鄙,多納貨賄,家產豐饒。一九-九-藏-書次,劉駿與他樗蒲。開局后,劉駿先擲,得雉,心中很高興,自認為必贏無疑。誰知顏師伯隨後一擲,竟擲出一個盧來,劉駿一看,臉色馬上大變。顏師伯見狀連忙收回子,說:「差點擲出盧來。」然後重新擲子,劉駿的臉色才慢慢緩過來。這一日,主臣二人直玩得興盡方罷,顏師伯一次就輸了100萬。
劉駿以討伐弒君、弒父的劉劭、劉濬為名起兵,平定禍亂,榮登了皇帝寶座,又贏得了「忠」、「孝」的好名聲。然而,他卻對父皇劉義隆有著一股怨氣:不被父皇喜愛;當父皇欲廢太子劉劭而另立太子時,竟不曾考慮立在兄弟中排行老三的自己,反而傾向於立老四劉鑠。劉駿對此耿耿於懷,即位后的當年十月,便秘密派人將毒藥放入食物中,將父皇寵愛的劉鑠毒死。
接著,劉駿大軍進駐新亭,劉駿正式即皇位,大赦。任命劉義恭為太尉、錄尚書六條事、南徐州刺史,南譙王劉義宣為中書監、丞相、錄尚書六條事、揚州刺史,隨王劉誕為荊州刺史,藏質為江州刺史,沈慶之為領軍將軍,蕭思話為尚書僕射等,討伐劉劭有功者,一一加官封賞。

三、作威作福奴役群臣

王僧達被治罪時,懷疑是劉駿的寵臣顏竣陷害於他,所以在臨死前告發顏竣怨恨誹謗朝廷。劉駿一看,心中暗喜,因為顏竣仗著與劉駿交情不一般,對劉駿的驕奢常常直言勸諫,無所避諱,劉駿非常不滿,正想整治顏竣呢。劉駿馬上要御史中丞庾徽之上奏彈劾顏峻。接庾徽之上奏后,劉駿尚未想馬上治顏竣死罪,只打算暫且免官而已。這一次報復把顏竣嚇得整日惶恐不安,頻頻上書謝罪,請求皇上饒其性命。這一來更加激怒了劉駿,他下詔惡狠狠地斥責顏竣:「憲司所奏你的罪過,辜負了我昔日對你的期望,你受我榮遇,竟然訕訐怨憤,現又過分思慮煩惱,懼怕自家性命,這哪裡是臣下事上之誠節呢!」後來,劉駿派大將沈慶之圍攻討伐竟陵王劉誕時,又趁機讓御史中丞上奏,誣陷顏竣與劉誕通謀,將顏竣收付廷尉。顏竣在獄中受盡折磨,被打折雙足,後於獄中賜死。根據劉駿詔令,寬免顏竣的妻子與孩子,遠徙交州。在徙往交州的路上,押送人員又遵從劉駿旨意,將顏竣之子辟強等男口沉入湖中淹死。
劉駿懂得:正是由於自己在皇室中的地位,才得到諸王與將領們的擁戴。他決心避免別人利用皇弟、皇叔的身份起兵謀反。故而即位不久,便下詔改封叔叔劉義宣為南郡王,立劉義宣次子劉愷為南譙王,內調劉義宣為丞相、揚州刺史。劉義宣在荊州十年,財富兵強,不願進京,上表固辭揚州刺史和次子劉愷的王爵,劉駿無奈,只好另任命劉義宣為荊、湘二州刺史,劉愷為宜陽縣王。
吏部郎江智淵性情恬靜淡雅,頗為清高,劉駿對清高之士卻很不賞識。每當宴集之時,劉駿常令群臣互相嘲笑,互揭陰私以逗樂。那些善於迎合拍馬之輩趁機獻笑,九九藏書醜態百出,江智淵總是默默無語。劉駿對此也有察覺。一日,劉駿令江智淵在眾臣面前以王僧朗為題取笑其子王彧,江智淵正色答道:「恐怕不宜開這樣的玩笑!」劉駿沒想到江智淵竟敢當眾頂撞自己,大發雷霆:「江僧安是一痴人,痴人自相憐惜。」古時候,人們很忌諱別人提自己父母的名字,所以劉駿特意在大庭廣眾面前直呼江智淵父親的名字來羞辱他。江智淵又驚又痛,並不言語,伏席流涕不止,眾人不歡而散。從此,劉駿橫豎看江智淵不順眼,借為殷貴妃立謚號之機,指責江智淵起草的謚號「抔」不夠美好,當眾又狠狠地敲打了他一下。江智淵前思後想,越發憂懼交加,不久便鬱郁成疾而亡。
大將沈慶之督諸將與魯爽交戰,斬殺魯爽,攻克壽陽。大將柳元景、王玄謨等率水陸大軍與劉義宣、臧質軍進行決戰,叛軍大敗,臧被殺,劉義宣被活捉,后被荊州刺史朱修之殺死。
大將柳元景經驗豐富,知所率部隊舟艦不堅,不利於水戰,乃從陸上挺進,不久,大軍至建康城外軍事要衝新亭,依山築壘。劉劭親自督戰,指揮水、步軍合精兵萬人,猛攻新亭。柳元景軍人人上陣,奮勇殺敵,劉劭軍敗,狼狽逃歸宮中。

一、誅弒父兄即皇帝位

劉駿率軍來到他的大本營潯陽(今江西九江市)后,令顏竣移檄四方,曆數劉劭之罪,號召四方舉兵討逆。州郡接檄文後,紛紛響應,四方兵起。南譙王劉義宣派臧質引兵至尋陽,與劉駿共同行動。四月,大將柳元景統寧朔將軍薛安都等12支軍從湓口出發,接著,劉駿與沈慶之率軍從潯陽直指建康。
當月,劉駿病死於玉燭殿,終年35歲。葬于景寧陵。廟號「世祖」,謚曰「孝武皇帝」。
江州刺史臧質是武敬臧皇后之侄,自以為是世上難得的人才,足為一世英雄,故暗懷逆志。劉劭之亂時,他認為時機已到,欲推奉庸暗無能,容易控制的劉義宣,待事成之後再將其顛覆,自己獨掌朝政。由於劉義宣已奉劉駿為主,所以其謀未能得逞。在平定劉劭之亂中,臧質也立下大功,因此便居功自傲,自以為年長於劉駿,又是皇親國戚,對剛即位的劉駿很是不恭,州府之政刑慶賞概不咨稟。劉駿荒淫無道,姦淫了劉義宣留在建康的幾個女兒,引得劉義宣切齒痛恨,臧質聽說后,認為時機已到,勸劉義宣舉兵反。劉義宣的幾個腹心將佐也有富貴之心,希望依靠臧質的武力威名成就自己,所以紛紛勸劉義宣同意臧質之計。劉義宣覺得自己的兒子娶了臧質之女為妻,兩家為兒女親家,將來臧質不會與自己背道而馳,所以很放心,遂同意舉兵起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正月,劉義宣派人秘密趕往壽陽(今安徽壽縣)邀南豫州刺史魯爽于當年秋天共同舉兵。魯爽有勇力,作戰勇猛,但嗜酒如命,使者到時,他已喝得酩酊大醉,當日就糊糊塗塗地舉兵反叛。二月,劉義宣聽說魯爽已反,與臧質倉皇起https://read.99csw•com兵並上表,稱皇上聽信小人讒言,今舉兵誅君側之惡。
劉駿對朝中的正人君子嚴加迫害,對一部分出身微賤的心腹耳目卻極其信任,言聽計從。戴法興、戴明寶、蔡閑三人是劉駿任江州刺史時的典簽,又同隨劉駿舉兵討伐劉劭。劉駿即帝位后,任用三人為御史台侍御史兼中書通事舍人。中書通事舍人掌呈奏案,又掌詔命,在南朝時是掌握中央實權的官員,多由皇帝親信的、出身寒人又曉習文法者擔任。劉駿親覽朝政,不任用官高望重的大臣,而是重用庶族寒門出身的官吏,以加強皇權。除戴法興等三人外,當時被視為「人士之末」的巢尚之,也被任為中書通事舍人。凡是選官授職、誅伐賞賜等重大決定,劉駿都要和戴法興、巢尚之商量而後決定,宮廷內外雜事多委任戴明寶負責。劉駿性情暴烈,又無容人之量,常因小過而誅殺大臣,巢尚之總是從中多加解釋,使不少人倖免一死,所以深得眾臣信賴。但戴法興、戴明寶卻借執掌中樞大權、靠近皇上之便,營私舞弊,多納賄賂。凡他們推薦的官員,劉駿無不批准,因此二人權勢日盛,天下幅湊,門外成市,家產累千金。對他們的所作所為,劉駿概不追究,聽之任之。有時一高興,對他所寵信的嬖妾幸臣,大加賞賜,甚至傾府藏所有也毫不猶豫。
一切就緒后,劉駿正式宣布誓師舉兵。其手下有名將沈慶之、柳元景、朱修之等,又令顏竣總錄軍府內外。荊州刺史南譙王劉義宣與雍州刺史臧質、司州刺史魯爽也同時舉兵響應。
劉駿的十弟武昌王劉渾,在平定劉義宣之亂后被任為雍州刺史。劉渾年輕,只有17歲,遊戲無度,與左右作檄文,自號「楚王」,改元永光,備置百官,以此取樂。長史將其手跡封呈給朝廷。劉駿一見,下令廢劉渾為庶人,徙往始安郡(今廣西桂林);又派人狠狠責備劉渾,逼令他自殺才算完事。
劉駿接到劉義宣的上表,只覺眼前一陣發黑,想到劉義宣兼統荊、江、兗、豫四州兵力,威震天下,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想奉自己所用的法駕器物前去迎接。竟陵王劉誕連忙勸阻說:「怎能將此座輕易交給別人!」劉駿只好作罷,待驚魂稍定,便連忙派兵遣將,準備迎敵。
為了削弱和制約王侯,劉駿欲制定一個裁損王侯權力的條例。江夏王劉義恭揣知其意,與竟陵王劉誕上奏,建議裁損王侯車服、器用、樂舞制度,一共9條。劉駿看了並不滿意,暗示有司上奏,增為24條。主要有:聽事不得南面而坐;內史、相及封內官長止稱下官,不得稱臣;罷官則不復追敬等。
劉誕知劉駿猜忌自己,暗地裡做自衛準備。大明三年(公元459年),北魏南侵,劉誕在廣陵修治城池,聚蓄糧草。這時,民間紛紛謠傳劉誕將反,吳郡人劉成上書,誣告劉誕私修乘輿法物,有篡位之心。劉駿接報,正觸動了他的一塊心病,於是不問青紅皂白派兵前去偷襲,捉拿劉誕。劉誕聞訊,據城舉兵反。消息傳到九九藏書建康,劉駿馬上宣布內外戒嚴,派身經百戰的大將沈慶之統兵討伐劉誕,並親自率禁衛兵駐紮宣武堂,在劉駿的再三嚴厲督促下,沈慶之身先士卒率眾攻城,城破后,斬劉誕,其母與妻子皆自殺。
五月初,大軍攻克朱雀航,朝廷文武將吏紛紛爭相出城投降,蕭斌令所統帥隊伍解甲歸降。劉駿軍隨即又攻克東府和台城,劉劭慌忙逃入武庫井中,被隊副高禽活捉。劉劭與四子均被殺。
劉駿還特別酷愛杯中之物,終日酣飲,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伏案昏睡,很少清醒的時候。大臣們對劉駿的情況卻不甚知曉,因他為人特別機警,每有大臣進宮求見,都能馬上肅然整容,抖擻精神,不露酒態,因此,內外眾臣皆不敢懈怠,仍小心翼翼供職侍奉。
為發泄余憤,報復支持劉誕的廣陵城居民,劉駿命令沈慶之:城內士民不論大小全部殺掉。沈慶之請求保留五尺以下的男子,其餘男子皆死,女子作為軍賞,賜給作戰有功的將領充當奴婢。這樣,死者仍有3000多人。劉駿又命將死者首級聚在石頭城南岸陳列,以作觀賞,侍中沈懷文諫阻,但他一概不聽。
在諸王侯中,劉駿最不放心的是六弟竟陵王劉誕。劉誕待人寬而有禮,與劉駿的荒淫無度形成鮮明對比。平定劉劭之亂時,劉誕在會稽舉兵,在東線進攻京師,立下大功。劉義宣反叛時,他又堅決反對劉駿奉乘輿法物迎劉義宣,其鎮定自若的大將風度為人所稱道,所以朝野人心暗中歸向於他。劉誕又多聚才力之士,廣畜精甲利兵,勢力大增。劉駿對他的名望和勢力感到害怕,對劉誕在兄弟中的次序也覺不放心:四弟劉鑠已死,五弟劉紹出繼給劉義真,劉駿之下便是劉誕了。因此,劉駿對劉誕既畏懼又猜忌,不願讓他居中央掌權,派其出鎮京口(今江蘇鎮江),仍嫌京口離建康太近,又派他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任南兗州刺史。
劉駿,字休龍,小字道民,宋文帝劉義隆第三子。生於元嘉七年(公元430年)秋八月。6歲時立為武陵王,食二千戶。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殺兄劉劭,即帝位。
劉駿聽說攻克廣陵,興奮異常,出宣陽門,下令要左右齊呼萬歲。眾人遵命歡呼,只有侍中蔡興宗面色嚴肅,一言不發。劉駿見蔡興宗竟敢違抗他的命令,問:「卿為何不呼?」蔡興宗正色答道:「陛下今日行誅,正應涕泣,豈可以皆稱萬歲!」劉駿聽了,很不高興,但又對蔡興宗這樣一個正人君子無可奈何。
劉駿大軍聲勢浩大,一路上朝廷命官紛紛歸降。自潯陽出兵以來,劉駿便重病在身,不能會見將佐,不論在陸路之室還是水路之舟,惟有心腹顏竣可以入見。顏竣忠心耿耿,將劉駿擁于膝上,精心照料起居。劉駿病勢沉重,不能決事,凡內外軍政大事需請示者,皆由顏竣決斷答覆,另外文教書檄之類也皆出自顏竣之手。顏竣還扮成劉駿,于每日晨昏去文帝靈前痛哭,故上至將帥,下至護衛甲士,皆不知劉駿病重,軍心穩定,士氣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