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十二卷 北朝(北魏) 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武帝拓跋珪

第三十二卷 北朝(北魏)

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武帝拓跋珪

越到後來,拓跋珪的疑心就越重,往往因為一點小事,就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大臣處死。北部大人賀狄干被後秦囚禁于長安多年,回到平城后,拓跋珪見他穿的是秦人的衣服,說話有秦人的口音,便認為他仰慕後秦,將賀狄干連同他的弟弟一起殺了。大臣司空庚岳被人告發衣服華麗,行為舉止仿效帝王,也馬上就被處斬。在朝廷議事時,拓跋珪也動輒殺人。只要他忽然想起某位大臣的過失,就將其推出處死,甚至見人臉色失常,氣息不順;或聽人言辭逆耳,聲音高昂,便認為是心懷惡意,下令當場處死,並將死者全部陳列在天安殿前。他的暴行導致朝廷上下人不自保,大臣百官均自慮禍患,不理朝政,里巷之間,盜賊公行。
拓跋珪的堂兄拓跋儀,本是北魏最著名的將領,在參合陂之役和滅燕戰爭中功蓋諸將,不論是在拓跋貴族還是漢族大臣中,他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因而也就日益為拓跋珪所猜忌。天賜六年(公元409年)掌占卜的官員對道武帝說:「今年天文有異常的變化,可能會有大臣叛亂。」拓跋珪更加疑慮,一時間弄得朝廷人心惶惶,大將重臣均有朝不保夕之感。拓跋儀擔心禍將及己,惶恐不安,於是單騎出逃,但最後還是被道武帝派人追獲賜死。

二、傾心漢化致力封建

天興元年(公元398年)十二月,拓跋珪在做好了各項準備后,遷都平城,即皇帝位。他採納漢族士人崔宏的建議,宣稱黃帝最小的兒子昌意受封于北土,是拓跋部的祖先,因此自稱為黃帝的後裔。拓跋珪十分嚮往漢族的文明,因而在他建設平城時,仿照長安、洛陽、鄴城等中原各大名城設計藍圖。他多次召見負責監造的大臣,親自詢問營建的各個具體項目。最後建成的平城,使用了數百萬根木料,有12座城門,在城內及近郊有寬敞的宮殿、幽靜的魚池和美麗的亭台,都被冠以富麗堂皇的名稱,如紫極殿、雲母堂、金華室等等。
早在窟咄與拓跋珪爭奪王位時,高邑公莫題曾用箭射信給窟咄說:「拓跋珪還是個三歲牛犢,豈能任重載之車!」表示願意支持窟咄。這封信被拓跋珪截獲,對此一直懷恨在心。天賜五年(公元408九-九-藏-書年),有人告發莫題住宅豪華,為人驕傲,蔑視皇上,拓跋珪就借題發揮,派人將莫題當年用過的箭給他送去,並責問他道:「你看我這個三歲牛犢現在到底如何呢?」莫題父子自知活不成了,相對而泣,不久便被處斬。
拓跋珪母子在庫仁部安居幾年後,劉庫仁被燕將慕容文等殺害,劉庫仁的兒子劉顯自立為主,並密謀殺害拓跋珪。拓跋珪事前已得密報,便與母親賀氏商定計謀,夜備筵宴,請劉顯入飲,將劉顯灌得酩酊大醉。拓跋珪趁機與幾箇舊臣輕騎逃至賀蘭部,投奔舅舅賀訥。賀訥見拓跋珪少年老成,智識不凡,又驚又喜,對他大力扶持,希望他能再興家國,光復故土。
拓跋珪晚年開始盲目自信,剛愎自用,性格變得十分猜忌和多疑。他常常擔心別人覬覦他的皇位。天興三年(公元400年),他下了兩道詔書,一道說:「人們認為漢高祖以平民而有天下,這是不對的。漢高祖做皇帝,是由於天命。沒有天命,而妄圖非分,是要遭殃的。」另一道詔書則反覆說明:名利和爵位是末,道義才是根本,本末是不可以倒置的。誡諭群臣要講道義,不要貪名爭利。道武帝把天命和道義的神學教條作為精神藥石,但這副藥石也並不能使他得到完全安寧。他不斷猜疑臣下對他不忠,擔心他們謀圖不軌。那些功高名重的大臣、將帥和拓跋王族更成了他的猜忌對象。一旦被懷疑,輕則流放,重則殺頭。
拓跋珪復國之時,進入中原的各少數民族都已走上封建化和漢化的道路。拓跋部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追隨中原各族,向漢族學習。經歷過滅國之苦的拓跋珪是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的。於是,他便採取了許多措施,促使拓跋部的奴隸制迅速向封建制過渡。
據說,拓跋珪出生時,體重就比平常的嬰兒重一倍,很早就會講話,因而甚得祖父代王什翼犍的喜愛。他6歲時,什翼犍即因部落內亂被害身亡,代國也被分為二部,由劉庫仁和劉衛辰分別統領。拓跋珪與母親歸屬於劉庫仁部。這時的拓跋珪,雖年齡尚小,又寄人籬下,但已顯露出卓爾不群的風姿。

一、立志復國改代為魏

新興的北魏政權四周強鄰read.99csw•com虎伺,南邊有獨孤部,北邊有賀蘭部,東邊有庫莫奚部,西邊河套一帶有鐵弗部,陰山以北有柔然部和高車部,太行山以東和以西還有慕容垂的後燕和慕容永的西燕。拓跋珪利用後燕和西燕的矛盾,與後燕結好,牽制西燕的侵犯;其後又與西燕聯盟,遏制了後燕的擴張,從而保持了南部的安全。與此同時,他致力於內部的經營,試圖穩固自己的地位。
拓跋珪在賀蘭部勵精圖治,深得眾心,使得遠近趨附。諸部大人共同向賀訥請求,願意推舉拓跋珪為主。賀訥自然贊成。拓跋珪便於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正月在牛川(今內蒙古錫拉木林河)召開部落大會,即位為代王,年號登國。拓跋珪登位之後,命長孫嵩為南部大人,叔孫普洛為北部大人,分統部眾。又命漢人張袞為左長史,許謙為右司馬,長孫嵩的弟弟長孫道生等侍從左右,作為智囊參謀。於是,滅亡10餘年的代國在拓跋珪的領導下又得以重興。拓跋珪嫌牛川地處偏遠,難以有大作為,即位不久,就將都城遷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佔有了河套以東的廣大草原地區。同年四月,改代為魏,自稱為魏王。時年僅16歲。
拓跋珪的第三個措施就是計口授田,發展生產。北魏初期,由於軍事上的巨大勝利,俘獲了大量的人口。拓跋珪在把被征服地區的居民帶走後,除了一小部分戰俘作為國君的戰利品賞賜給貴族、大臣和將領,使他們淪為奴隸以及牧子、隸戶、雜戶外,其餘的大多數人則是被作為「新民」隨其內徙。政府發給這些「新民」耕牛和農器,按照人口授給他們田畝,讓他們在劃定的範圍內耕種田地,並設置專門的部帥對他們進行管轄。
他越是殺人,就越擔心別人謀害他,因此經常變換他的寢室,連他的大臣親信都不知他住在什麼地方,只有他的寵姬萬人知道他的住處。誰知萬人偏偏又和他的二兒子拓跋紹私通。拓跋紹生性兇狠殘暴,是賀太后的妹妹賀夫人(拓跋珪娶了自己的姨母)的兒子。天賜六年(公元409年)十月,賀夫人被拓跋珪囚禁,她託人密告拓跋紹,讓他設法營救她。當天夜晚,拓跋紹以萬人為內應,尋到拓跋珪九_九_藏_書的住處,將其刺死。這時拓跋珪才39歲。永興二年(公元410年)九月,謚為「宣武帝」,葬于盛樂金陵,廟號烈祖。泰常五年(公元420年),改謚為「道武皇帝」。至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又改廟號為「太祖」。

三、禍起蕭牆被殺身亡

但是,內亂還是在他登位不久便發生了。拓跋珪的叔父、什翼犍的小兒子窟咄為了爭位,與劉顯部勾結,企圖取拓跋珪而代之。引起諸部大騷動。拓跋珪因恐內難未絕,暗算難防,不得已再逾陰山,往依賀蘭部,又派人向燕求援。拓跋珪與拓跋窟咄分別是在後燕和西燕支持下進入河套以東草原地區的。這一地區不僅戰略地位重要,而且是戰馬的主要供應地。因此,為了自身的利益,後燕國主慕容垂馬上派兒子率兵救援。但在拓跋珪向後燕求援的同時,窟咄也已聯絡了賀蘭部帥賀染干夾擊拓跋珪。這時拓跋部前有窟咄,後有染干,兩面受敵,形勢十分危急,部眾也都驚恐萬分,失去鬥志,連北部大人叔孫普洛都逃往鐵弗部避難去了。年輕的拓跋珪臨危不亂,為了擺脫腹背受敵的險境,避開染干,他急行軍數百里,到達桑乾河支流上游地區,一面等待有利時機,一面又派人與慕容垂之子取得聯繫,相約夾擊窟咄。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十月,拓跋珪與慕容垂之子兩軍會合,在高柳(今山西陽高縣西北)大敗窟咄。窟咄帶領殘兵敗將西逃,依附於匈奴鐵弗部,後來被鐵弗部殺死。
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六月,慕容垂出兵滅了西燕,佔有了今山西中部與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這樣,華北地區能與後燕爭強鬥勝的就只剩下了北魏了。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後燕統治者,滿以為可以像滅西燕一樣一舉而消滅北魏。於是,便在太元二十年(公元395年)七月,由太子慕容寶統帥精騎8萬,直趨河套,進攻北魏。這時的拓跋部還過著遊牧生活,聽到慕容寶來攻,拓跋珪徙部落畜產遠避到河南(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慕容寶軍至五原,卻找不到拓跋珪軍隊的主力。這時傳來慕容垂病死的謠言,後燕軍心動蕩。慕容寶急於回去繼承帝位,於是下令撤兵。拓跋珪趁此機https://read.99csw.com會率精騎渡河急進至參合陂,連夜包圍了燕軍的營寨。燕軍毫無準備,又急於東歸,士無鬥志,在拓跋珪大軍的突然襲擊下全軍覆沒,除慕容寶單騎逃脫外,燕軍的四五萬人幾乎全部被就地坑殺,糧貨兵械也全部落入拓跋珪的手中。這一仗的結果,改變了北魏和後燕的力量對比。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慕容垂親率大軍前來報仇,直撲雲中,拓跋珪依然避其鋒頭,率眾北退陰山,保存實力。慕容垂雖然一度攻下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但卻始終找不到與拓跋珪決戰的機會,最後因病重不得不引兵而還,后死於途中。從此,後燕在軍事方面的頹勢再也未能挽回。這時的拓跋珪年方25歲。在慕容垂死後不久,拓跋珪遂挾其優越的騎兵,長驅進入中原。
拓跋珪平中山之後,又分兵掠地,將黃河中下游的後燕故地全部佔領。慕容族的殘餘勢力只得遠避,一支由慕容寶率領,退到龍城(今遼寧朝陽市),建立了北燕政權,另一支以慕容德為首,在滑台(今河南滑縣附近)建立了南燕政權。這樣,拓跋珪自公元386年即代王位,到公元379年平中山滅後燕,在短短的10年中,將北魏發展成北方一個最強大的政權。
拓跋珪加速漢化的第二個有力措施就是「離散諸部,分土定居」。從登國元年(公元386年)到天興元年(公元398年),拓跋珪多次下令,強制解散血緣關係的各部落組織,使各部牧民與原來的部落大人脫離關係,重新按居住地組織編製,由政府分給他們土地,讓他們從事農耕或定居放牧。這樣,拓跋部的成員除極小部分作為皇帝的親近侍從而上升為官僚貴族外,絕大部分就隨著分土定居而成為負擔賦稅和兵役的農民,拓跋部的封建化程度也就隨之加深了。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七月,拓跋珪在盛樂稱帝,改元「皇始」。八月,又乘慕容垂新死、後燕內部混亂之機,親率大軍四十余萬進攻後燕。九月,魏軍攻下後燕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十月,率軍出井陘關(今河北井陘縣附近)。北魏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後燕守宰或棄城逃跑,或望風而降,只有鄴城與信都及燕都中山三城閉城固守,拓跋珪親自九-九-藏-書督兵圍攻中山,數日不下。拓跋珪自思急攻則傷士卒,緩攻則費糧糈,於是便派兵先平信都、鄴城,然後還取中山。慕容寶仍憑城頑拒,雙方在中山城僵持了近1年,到晉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九月,中山城內糧盡,拓跋珪又令撫軍大將軍拓跋遵襲取中山周圍,割取禾稻,致中山飢荒更甚。很快,中山城破陷落,後燕滅亡。
高柳戰役的勝利使拓跋族轉危為安,拓跋部落聯盟得到鞏固和發展,王權也得到強化。第二年,拓跋珪又乘勝出擊,打敗了佔據馬邑(今山西朔縣西北)的獨孤部劉庫仁之子劉顯和劉衛辰兩個部落。佔領了從五原到固陽塞一帶(黃河河套)的產糧地區。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征服了佔據陰山北麓的賀蘭部。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又征服了佔據河套以西的匈奴鐵弗部。這樣,在5年中,拓跋珪消滅了蒙古南部和山西北部草原上幾支最強的對手,勢力日盛。隨後,拓跋珪又兼并庫莫奚、高車、紇突鄰等弱小部落,不僅得到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俘虜了大批人口,獲得了數以十萬、百萬計的馬、牛、羊等牲畜,大大充實了自己的實力。
首先,他發展農業,重視屯田。登國元年(公元386年),拓跋珪就在盛樂一帶「息眾課農」,發展農業,並把這些經驗推廣到河套以北。登國九年(公元394年)三月,又命堂兄拓跋儀在五原至固陽一帶的河套平原屯田。拓跋珪對屯田控制得很嚴,特設督屯官。督屯官和屯田民都無土地所有權。屯田的收益除一部分歸國家外,其餘按一定比例分給屯田民。由於屯田的百姓並非全是無償勞動,可以獲得一定的報酬,所以這一措施很得民心,因而收穫量也很大,為促使拓跋部畜牧經濟逐漸轉向農業經濟,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創造了有利的經濟條件。
拓跋珪晚年時常服用寒食散,期望長壽成仙。而實際上這種寒食散是用硃砂、石英等礦物質製成的一種有毒物質。在毒性發作時,他的性情更加狂躁,喜怒無常,往往幾日不吃飯,幾夜不睡覺,獨自對著牆壁自言自語,甚至親手將人毒打致死。他好乘人力輦車,乘車時手執寶劍,從后敲擊拉車人頭部,死一個換一個,有時每天死者有幾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