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十八卷 唐 第二百零六章 穆宗李恆

第三十八卷 唐

第二百零六章 穆宗李恆

當時,王庭湊圍攻深州甚急,橫海節度使烏重胤將全軍救深州,獨當東南一面,為官軍討敵的中堅力量。重胤見敵一時難破,堅壁固守。穆宗又犯兵家大忌,臨陣易帥,以杜叔良代替烏重胤,官軍失去討敵的中堅。結果每戰必敗,亡7000餘人。
當時,憲宗屍骨未寒,安葬儀式還沒有舉行,穆宗絲毫沒有喪父的悲哀,相反卻沉浸在登基坐殿的得意之中。先是在丹鳳門樓觀看倡優雜戲,又不辭勞苦到左神策軍中觀看手博雜戲。至於如何鞏固自己的統治,安定天下,他連想也不想。
穆宗討伐王庭湊,動用十幾萬人,逾半年而無功,虛費軍資,僅供魏博一軍,月計錢28萬緡。中書舍人白居易指出,朝廷之所以師久無功,主要由於節將太眾,其心不齊,而朝廷又賞罰不明而造成的。建議派李光顏率諸道精銳三四萬人從東速進,裴度將河東全軍從西面壓境,成東西夾擊之勢,其餘諸軍悉遣歸本鎮,則眾心齊一,必有成功。兩道共留軍6萬,所費無多,度支供給也容易豐足。如果穆宗果真能採納白居易的意見,平定河北指日可待。可白居易的上書如石沉大海,始終沒有迴音。
裴度在憲宗時曾督諸軍討平淮西,有將相大略,但此時已非討淮西可比。憲宗時對他專信不疑,現在卻處處力不從心。因朝中有翰林學士元稹、知樞密魏弘簡從中作梗。二人深怕裴度成功,重新入相,凡裴度所籌劃軍事,千方百計破壞、掣肘,昏庸的穆宗專聽二人的讒言,裴度即便有回天之力也無濟於事。
穆宗既不了解天下藩鎮的形勢,也不懂得如何處理中央與藩鎮read.99csw.com的矛盾,又不肯聽取臣下的意見,只知飲酒酣宴。幽州節度使劉總,因生平酷殺,晚年悔恨,向朝廷辭職準備做和尚去,行前上奏德宗,把幽州分為三道,一道委任給平盧節度使薛平,一道委任給京兆尹盧士玫,一道委任給宣武節度使張弘靖。德宗毫無主見,照準辦理,權臣崔植、杜元穎又偏向張弘靖,便把瀛、莫二州交給盧士玫管領,其餘全由張弘靖統轄,對朱克融等幽州悍將也不予安排,仍命他們回盧龍受張弘靖驅使。張弘靖到盧龍后,一反幽燕節度使與將士同甘共苦的傳統,作威作福,擾亂百姓,扣留朝廷賞賜,裁減軍士糧晌,又鞭杖侮辱士卒,結果引起兵變,朱克融被推為節度使,寇掠附近州縣。
穆宗下令調集魏博、橫海、河東、義武等諸軍17萬餘人,以裴度為鎮州四面行營都招討使進討河北。
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穆宗與宦官在宮中擊球,有一宦官失手落馬,弱不禁風的穆宗竟因此受驚嚇而得風疾。時李逢吉為相,與宦官王守澄互相勾結,控制朝政,權傾內外。穆宗自這次大病之後,也吃起方士所進的金石之葯來。到長慶四年初,終因風疾複發而死於長安宮中的清思殿,時年30歲。葬于光陵,謚「睿聖文惠孝皇帝」,廟號「穆宗」。
穆宗時,朝臣中也並非沒有人才,像裴度、崔群、白居易、韓愈等都是一代名臣,但穆宗既不信用他們,也不採納他們的意見。
唐穆宗不僅是一個胸無大志的昏庸帝王,而且是一個不理政事,只知享樂腐化的花|花|公|子。元和十五年,穆宗由九_九_藏_書宦官擁立上台,賞賜左右神策軍每人錢50緡(一緡一千錢),六軍、威遠軍每人30緡,左右金吾每人15緡,這種巨額的賞賜惡例一開,致使後來即位的皇帝不堪重負。
由於上述嚴重的失誤,使本來已經停熄的河北戰火,重新燃起。自此兵釁一開,唐朝再也沒有力量收復了。
這樣一來,中央威信大損,藩鎮勢力更加囂張跋扈。幽州(盧龍)節度使朱克融竟耍笑朝廷,先進獻馬萬匹,羊10萬頭,然後要朝廷將馬、羊錢作為犒賞撥返幽州。
田弘正自率魏博鎮歸附中央以來,一心順服朝廷,這次由魏博調任成德,雖明知有危險,但還是服從調動。為了防止意外,帶了親兵2000名前去赴任。而朝廷卻不供應這部分人的糧草。弘正四次上表請求,判度支崔倰毫無遠見,性情執拗,認為不宜開此先例,故遲遲不報,弘正只好將2000名親兵再遣回魏博。
按照中國古代的禮制,父親死了,兒子要服孝三載,不履官職,不近聲色之娛。因為皇帝要治理天下,唐朝時可在27天後,脫孝服,改換公服,上朝處理政事,叫作公除。穆宗剛過公除,即縱情地游畋聲色,大肆賞賜,又下令在九月重陽節先擇勝地,大宴群臣。拾遺李珏與同僚勸阻,穆宗不聽。
唐憲宗末年,因征伐四方,國用已虛。穆宗即位后,又賞賜無節,游宴無度。全師出兵,不僅師久無功,且使府庫空竭。唐後期,凡各鎮軍隊,一出本境,即由中央的度支負責供給軍需。進討諸軍皆因乏糧不能進攻,軍士甚至自採薪芻,每天供應軍糧不過陳米一勺,結果官https://read•99csw.com軍士氣低落,皆無戰心。就連當時名將李光顏也只得閉壁自守。到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穆宗只得與王庭湊妥協,承認他為成德節度使,朝廷罷兵。討伐河北的戰爭遂以中央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憲宗被宦官殺死,其第三子太子李恆在宦官梁守謙、韋元素、王守澄等人的擁立下登基,是為唐穆宗。第二年改年號為「長慶」。唐穆宗當政的四年中,各地藩鎮捲土重來,全面反叛,朝廷中朋黨之爭、宦官專權的局面愈演愈烈,唐朝的政局越發不可收拾。
河北的盧龍、成德、魏博三鎮一失,唐中央對各地藩鎮的防線全線崩潰,各地反叛的消息接二連三地傳到中央。昭儀節度使劉悟受監軍劉承偕的凌|辱和排擠,囚禁劉承偕,效法河北三鎮,招集不逞之徒,反叛中央。武寧節度副使王智興,驅逐節度使崔群,搶掠鹽鐵錢帛及汴河中給皇帝的進奉和來往商旅,並遣輕兵襲取濠州。宣武鎮李臣則作亂,浙西大將王國清遙相呼應。
此時穆宗又下詔,以錢百萬緡賞賜成德軍,負責供給的度支沒有及時運到,本來成德軍士就怨恨田弘正,這樣更懷疑是他扣押了朝廷的賞賜,更加憤怒了。
成德都知兵馬使王庭湊一直在密謀作亂,因懼怕田弘正的2000名親兵未敢發難。親兵一被遣回,王庭湊便利用軍士的怨恨情緒,于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殺田弘正及僚佐、將吏、家屬等300餘人,然後四齣攻掠,陷冀州,進圍深州,要挾朝廷封他為節度使。
當初,宰相蕭俯、段文昌以天下太平,理應裁軍為由,慫https://read.99csw.com恿穆宗密詔天下車鎮,每年100人中減員額定8人,以減少軍隊的數額。結果許多士兵失去軍籍,落籍軍士聚山澤為盜,及朱克融、王庭湊作亂,一呼而亡卒皆集。而諸車鎮兵少,臨時召募,全是些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烏合之眾。到前線后,不僅各地節度使有宦官作監軍,領偏軍的將領也有宦官監陣,將領不能獨力處理軍務,一舉一動都要由朝廷授以方略,且朝令夕改,無所適從。監軍們還把驍勇士兵做自己的衛士,只讓老弱病殘者上陣,大大降低了官軍的戰鬥力。
穆宗所信任的這些宰相,在國難當頭時,既提不出有關國計民生的經濟措施,又提不出治國安邦的戰略決策,更沒有以天下為己任,為朝廷排擾除患的政治抱負,相反,卻都在為謀求自己的私利而獻媚皇帝,結黨營私,排斥異己。皇帝昏庸無能,不理政事,宰相爭權奪利,不幹正事,使唐朝的統治由治到亂,江河日下。
穆宗初即位,藩鎮屏息,天下安寧,可穆宗一上台,政局馬上起了根本的變化。穆宗即位的元和十五年,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死,其弟王承元暫攝軍務,上書朝廷,請派遣節度使。新舊節度使更替,往往是關係到藩鎮以後是歸屬中央還是據地自立的關鍵時刻,穆宗本應慎重考慮,選擇稱職者就任。但穆宗昏庸,竟派田弘正前去任成德節度使。田弘正曾兩次征討成德,雙方成仇多年,成德軍士怎麼會服從他的管轄呢?尤其是當時不僅地方節度使可以隨便脫離中央,其手下的驕兵悍將稍不如意就殺掉或者驅逐節度使的現象,也已司空見慣。派田弘正去,肯定是凶多吉少。左金吾將軍九_九_藏_書楊元卿曾進言穆宗,認為這樣用人不當,穆宗卻一意孤行。
這年十月,党項族勾結吐蕃入侵涇州(今甘肅涇州),兵勢浩大,連營50里,邊境告急求救的戰報頻傳,朝臣卻找不到穆宗。諫議大夫鄭覃等進言,勸他停止宴樂,以備四方之急,穆宗竟不知鄭覃等人是何官職,問宰相說:「此輩何人?」宰相告訴他是諫官,他才故作姿態地慰勞了一番,說「當依卿言」。實際上完全沒聽進去,依舊我行我素,對自己的行為還心安理得。
唐穆宗上台僅兩年時間,就把憲宗苦心經營的統一局面折騰殆盡。叛亂迭起,藩鎮與中央之間、藩鎮與藩鎮之間戰禍連年,爭鬥不休,破爛不堪的唐王朝再也不能起複了。

一、藩亂復起不可收拾

安葬憲宗后,每月初一、十五穆宗即率領群臣到興慶宮拜見太后,奉養太后的衣物服飾及食品極盡奢侈華麗。又發神策軍2000人疏浚魚藻池,以供自己遊玩。
唐穆宗既然不留意天下安危,當然更不會注意認真選拔治國人才了。穆宗先後任命的宰相有蕭俯、段文昌、杜元穎、王播、元稹等人。這些人不是專會阿諛奉承,濫搞陰謀權術的勢利小人,就是目光短淺,才能低下的平庸之輩。

二、花|花|公|子無意政事

成德、盧龍二鎮的反叛,對其他藩鎮起了很壞的影響。田弘正調離魏博,以田布為節度使,其牙將史憲誠煽動鎮兵,逼迫田布遵河朔舊制,背叛朝廷,田布被逼自殺,眾推史憲誠為帥。穆宗無奈,立史憲誠為節度使。史憲誠外奉朝廷,暗地與王庭湊、朱克融互相勾結。魏博鎮的叛亂,使前線的形勢越來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