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十八卷 唐 第二百零九章 武宗李炎

第三十八卷 唐

第二百零九章 武宗李炎

外患甫定,內亂繼起。會昌三年,昭義鎮節度使劉從諫卒,其侄劉稹又發動了叛亂。昭義鎮轄有5州31縣,節度使駐潞州,為臨近兩京的戰略要地。事件發生后,朝廷嘩然。對藩鎮之亂心有餘悸的朝廷大臣們大都主張姑息妥協,答應劉稹的要求,授予節鉞,同意為留後。只有李德裕等少數的大臣堅決主張對劉稹用兵平叛。武宗力排眾議,獨納李德裕的意見,決定利用藩鎮之間的矛盾,用藩鎮之兵討伐劉稹。
同年,唐武宗不同樞密使商量,直接任命崔鉉為宰相。唐中後期,由宦官出掌的樞密使「承受詔旨,出納王命」,控制禁軍,掌握國家機密,取代了中書省的權力,權勢極為顯赫。武宗架空他們,無疑是對其許可權的極大限制。
從會昌元年到會昌四年,武宗經過4年的調查準備,為全國規模的滅佛運動創造了條件。
劉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馬使王逢率三千騎兵為前鋒,劉沔殿後。石雄挖地道攻入烏介可汗的牙帳(指揮所),各路大軍配合猛攻,在東胡山大敗回紇軍隊,俘虜了兩萬餘人,烏介可汗中箭逃往黑車子族,太和公主亦被唐軍奪回,送歸長安。唐軍取得反擊戰的徹底勝利。
五月,武宗下詔,削奪劉從諫和劉稹官爵,任命成德節度使王元逵為澤、潞北面招討使,魏博節度使何弘敬為澤、潞南面招討使,與河東節度使劉沔、河中節度使陳夷行、河陽節度使王茂元等合力討伐劉稹。隨後又調武寧節度使李彥佐任晉絳節度使,配合各路兵馬。

三、病革前弊排抑宦官

長慶元年(公元821年)三月,唐穆宗封諸皇子為王,李瀍受封為潁王,與同時被封王的諸兄弟景王湛(唐敬宗)、江王涵(唐文宗)、漳王湊、安王溶等,同住在皇宮之外的十六宅。
住在十六宅中的諸王,大多無所事事,整日聲色犬馬,醉生夢死。潁王卻不同,他不為侈靡生活所誘惑,有心計,善謀划,史稱他「沈毅有斷,喜慍不形於色」。兩位兄長敬宗、文宗先後當了皇帝,對他刺|激很大。這時期,人https://read.99csw•com們對嫡長子嗣位觀念已經淡漠,潁王心裏亦萌生了「做天子」的慾望。
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四月,武宗令中書省起草詔書,削減禁軍的糧餉。在此之前,天子的詔令是由大宦官傳遞經辦的,而今仇士良等卻不能參預。仇士良惱怒地說:「果真如此,我將率領禁軍興亂示威。」武宗得悉,氣憤地說:「純為奸人之訶!」當面斥責仇士良「削減糧餉之事,純屬朕意,且尚未實行,你何必出此狂言?」一向驕橫的仇士良竟誠惶誠恐,俯首請罪。從此仇士良的權勢受到很大限制。會昌三年,仇士良見武帝內心十分忌惡自己,無奈退休,不久死去。1年後,武宗下詔,追削仇士良生前所受官爵,並籍沒其家產。
早在未執政前武宗就頗好道術修鍊之事。即位后,即召道士趙歸真等81人來朝廷,向他們詢求道術,並在三殿修建金錄道場,武宗親臨九天壇接受法錄。當時諫官上疏諫止,武宗置之不理。六月,又封衡山道士劉玄靖為銀青光祿大夫,充崇文館學士,賜號「廣成先生」,與道士趙歸真住在宮廷,撰修法錄。趙、劉兩位道士在武宗面前極力詆毀佛教,這正中武宗下懷,因此,滅佛運動愈演愈烈。
文宗病倒的當天夜裡,兩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假傳聖旨,率領神策軍來到十六宅,迎接潁王赴少陽院受旨。文宗無奈,只得詔立潁王為皇太弟,臨時執管軍國政事。皇太子成美復封為陳王。皇太弟李炎赴東宮思賢殿接受百官朝拜。
面對回紇烏介可汗的入侵,朝廷之中議論紛紜,牛僧孺等保守勢力主張固守邊防,不可出擊。宰相李德裕全面分析了敵我力量對比,認為回紇正趨衰勢,擊之必勝。武宗採納李德裕的意見,立即詔調許、蔡、汴、渭等六鎮之兵,馳援天德、振武,任命太原節度使劉沔為回紇南面招討使,張仲武為東面招討使,李思忠為西南面招討使,各路大軍會師太原,待機討伐。
李德裕是河北趙州人,出身士族之家。父親李吉甫是唐憲宗倚重的宰九-九-藏-書相。李德裕不屑參加科舉,從門蔭入仕。穆宗初,擢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開始參預朝廷機要,后被牛僧孺排擠,離開朝廷,出任浙西觀察使、西川節度使等地方官職,前後歷17年之久。文宗、武宗期間,當了7年宰相。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被貶死崖州。李德裕從事政治活動40年,是唐後期政壇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唐武宗李炎,生於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5年)六月十二日,為唐穆宗第五子,初名瀍,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三月,改名為李炎。母為韋氏。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年正月,以皇太弟身份正式登基即位,是為唐武宗。
與此同時,武宗賜給烏介可汗詔書,列數其罪狀,並警告他要「速擇良圖,無貽後悔」,儘可能爭取招撫。然而,烏介可汗一意孤行,會昌三年正月,悍然發兵進攻振武。
武宗對宦官勢力的打擊儘管是有限的,但對唐王朝來說卻是受益非淺。唐武宗能摒絕近寵,在歷代皇帝中也不多見。
正月四日,文宗崩,遺詔皇太弟于柩前即皇帝位。十四日,27歲的唐武宗正式登基。武宗一即位,立即將同自己爭奪皇位的陳王成美、安王溶及楊賢妃賜死於府第。接著論功行賞,有援立之功的右軍中尉仇士良被封為楚國公,左軍中尉魚弘志被封為韓國公,太常卿崔鄲為戶部尚書判度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升為宰相。冊宮人劉氏、王氏為妃。知樞密劉弘逸、薛季棱受文宗寵信,曾見召于文宗臨終時刻,知道文宗本意不欲立潁王李炎,兩人與仇士良互視為敵讎,仇士良幾次勸李炎把這兩個殺掉。不久,李炎便下令賜死劉、薛二人。
自此而後,武宗對道士備加崇信,渴望趙歸真、劉玄靖等道士能夠煉出長生不老的仙丹,服后成仙。對這種愚蠢的行為,當時諫官劉彥謨曾上書切諫,反被武宗貶出朝廷。
宦官勢力不僅把持朝政,也控制著兵權,並利用兵權擴大勢力。李德裕當宰相后,上書武宗,總結了德宗以來中央與藩鎮作戰失敗的三個原因:一是由於宦官軍九_九_藏_書權太大,戰時詔令從宮廷直接發到前線,宰相卻不能參預決策。二是宦官監軍,隨意指揮,束縛了將帥的手腳,使軍隊不能靈活作戰。三是每軍各有宦官作監使,他們選軍中最強壯的士兵作為牙隊(衛隊),讓老弱士兵出陣作戰。開戰後,監使率牙隊在遠處觀戰,見勢不妙,便策馬先逃,陣上士兵隨之潰退。武宗接受李德裕的建議,詔令監使不準干預軍政,監使選牙隊每千人中只准抽十人。由於牙隊人數少了,監使便不敢到前線觀戰,由此加強了將帥的指揮權,使他們能機動靈活地在前線作戰。
與薛季棱、劉弘逸伏誅的同時,沒有擁立潁王的宰相楊嗣復、李珏也被罷相。貶楊嗣復為檢校吏部尚書、潭州刺史,充湖南都團練觀察使,李珏為檢校兵部尚書、桂州刺史,充桂管防禦觀察等使。仇士良等勸武宗將他們處斬,宰相崔鄲、崔珙等以國朝先例,非惡逆顯著不殺大臣為由力諫,楊、李乃倖免于死,但又再貶嗣復為潮州刺史。
會昌三年(公元843年)五月,正值昭義鎮發動叛亂之際,武宗竟在禁中建造望仙樓,企望步入仙境。會昌五年正月,又在南郊建造望仙台,並詔令神策軍重修望仙樓及廊舍539間。
開成三年十月,皇太子永暴死,次年十月,文宗立侄兒、敬宗第六子陳王成美為皇太子,等待冊禮。次年正月二日,文宗突然病倒,奄奄一息。朝廷形勢頓時緊張起來,焦點都集中到繼承人的安排上。

四、滅佛崇道飲丹斃命

二、外拒邊患內平藩鎮

會昌五年,武宗根據中書門下的奏疏,發布了滅佛詔書。三月,武宗詔令對全國各地寺院的財產進行調查登記;五月,勒令50歲以下的僧尼,不論有無度牒,一律還俗,遣送還鄉,參加生產。武宗還批准了宰相的奏請,規定:上州(三萬戶以上)每州只准留一所佛寺,下州(二萬戶以下)的佛寺全部廢毀。上都(長安)、東都(洛陽)每地各留兩所寺院,每寺留僧30人。到會昌五年底,全國共銷毀寺院、蘭若46read.99csw.com600餘所,僧尼還俗20餘萬人,解放奴婢15萬人,沒收土地數10萬頃。收繳的銅像、鐘磬送歸鹽鐵使鑄錢,鐵佛像由各州收繳,鑄造農器。還俗的僧尼,一律遣送回原籍充為兩稅產。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會昌滅佛」。
會昌六年三月,丹藥煉成,武宗迫不及待地吞服而下。葯服下后,武宗頓感不適,繼而狂躁不安,喜怒失常,旬日間便喪失了說話能力。二十三日,武宗在長安大明宮駕崩,終年33歲。八月,葬于端陵,謚「至道昭肅孝皇帝」,廟號為「武宗」。
會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回紇烏介可汗被黠戛斯部落打敗,帶著嫁到回紇20年的唐憲宗之女太和公主往南逃竄,以為唐朝軟弱可欺,打著奉太和公主南歸的旗號,公然提出要唐供給牛、羊、糧食,借駐天德城以安公主、可汗等無理要求,武宗予以嚴辭拒絕。八月,烏介可汗領兵悍然越過把頭峰(今包頭市附近),南入大同川,掠牛馬數以萬計,直逼雲州城(今山西大同市)。
由於平叛的勝利,整個朝廷都被武宗突如而來的威力震懾住了。武宗與李德裕君臣二人配合得如此默契,令群臣瞠目結舌,甚至連身歷多朝權勢顯赫且具援立之功的大宦官仇士良等也不得不另眼相看,重新審時度勢。正當宦官們狐疑、觀望、等待之際,武宗君臣立刻推出了限制宦官的方略。
武宗在強行滅佛的同時,卻又企圖恢復國教(道教)的權威,用道教壓制佛教,因而大力提倡道教。
經過這一賞一貶,朝廷中反對力量基本清除。但是,武宗最討厭並曾發誓要清除的宦官仇士良等借援立之功仍把持朝政,控制自己。他強烈地意識到,儘快擺脫自己的被動地位是當務之急。而這就需要有一位才能卓越的宰相統領南衙,以便逐漸取代宦官勢力,控制朝廷大權。經過慎重選擇,武宗把這一願望寄託給了久負盛望的李德裕,並把他從淮南節度使任上擢為宰相,入朝秉政。
宗教的傳播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又是我國吸收佛教等外來宗教最為旺盛的時期,這本來是https://read.99csw.com好事。但是,宗教往往被教內外的別有用心者引上歧途,蠹耗生靈。會昌二年三月,李德裕下令禁止置童子沙彌。十月,又下令,凡僧人違犯戒條,擅自娶妻者,一律責其還俗歸鄉,沒收其錢糧田地。欠債者,還俗后充為徭役。當時還俗的和尚達3000餘人。隨後,武宗下詔,限定寺院奴婢人數,規定每僧只准用一個奴婢,尼姑用二婢。會昌三年,因與奉摩尼教為國教的回鶻交惡,唐朝又廢除了摩尼寺,斬殺摩尼師,籍沒其財產。翌年四月,下令禁止寺院供奉佛牙,並拆毀了一部分山房蘭若(較小的寺院)。
詔令一下,各路大軍進展迅速,惟獨李彥佐行動遲緩,並且上表請求在絳州休整。武宗立即調整部署,從天德軍方面調石雄任晉絳行營節度副使,準備取代李彥佐。同時對各路討伐軍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嚴明軍紀,禁止部隊焚燒廬舍,挖墳掘墓,侵擾百姓,從而取得了沿途百姓的支持。至會昌四年七月,邢州刺史裴向、洺州刺史王釗、磁州刺史安玉等抵不住王元逵、何弘敬的壓力,各率部開城投降。八月,三州投降的消息傳到澤、潞二州,叛軍內部分崩離析,劉稹親信、潞州大將郭誼等取劉稹首級,迎接討伐軍進城。歷時13個月的昭義之亂,至此徹底平定,收復5州31縣。昭義鎮的收復,削弱了藩鎮割據勢力,鞏固了唐王朝的統一。

一、被擁登位延攬干臣

他首先穩住仇士良、魚弘志等。加封仇士良為楚國公,魚弘志為韓國公,也權作對他們援立之功的「報答」。隨後即詔調在淮南節度使任上的李德裕入朝秉政。武宗採納李德裕的意見,有步驟有分寸地開始對宦官的權力進行剝奪。首先向宦官頭子仇士良開了刀。武宗自即位之初便對仇士良進行種種限制,不准他參預政事。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八月,仇士良奏請武宗以自己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的職務蔭補其子為千牛官。千牛又名千牛備身,為中央禁軍左右千牛衛的屬官,專掌護衛天子。官位雖低,但選拔極為嚴格。對他的請求,唐武宗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