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十三卷 清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文宗愛新覺羅·奕訁寧

第六十三卷 清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文宗愛新覺羅·奕訁寧

奕訁寧出生以後,深得父親和母親的疼愛,生活自然是歡樂而優越的。為了更好地對奕訁寧進行教育,道光帝不僅經常親自督教,而且按照培養幼君和皇子的慣例,使其6歲的時候開始入學讀書。所學的課程很多,除學習蒙古、滿族語言文字,並按照滿族的習俗練習騎射技能外,主要是學習儒家經典、歷代治術、聖訓、列朝實錄等等。
戰爭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作後盾,物質力量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戰爭雙方的勝負。對此,咸豐帝是清楚的。咸豐帝為了鎮壓太平天國,不惜一切代價,他表示:「朕不惜千萬帑金,只需全力剿辦。」可是,在太平天國興起前夕,清王朝的財政已經十分困難,而太平天國起義后,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軍需大增,清王朝的財政更是捉襟見肘,難於應付,所以解決財政困難就成為擺在咸豐帝面前的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太平天國興起以前,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靠地丁、鹽課、關稅等項。為了解決軍需,咸豐帝首先從原有的財源入手,進行了一些整頓和修改,以進一步擴大收入。但這遠遠不能滿足急劇增長的軍需開支。於是咸豐帝在其屬臣的幫助和策劃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廣開財源,主要有捐納、鑄造大錢,發行鈔票、徵收厘金等等,其中尤以厘金最為重要。所謂厘金,是清政府新創設的一種商稅。厘金又分行厘、坐厘兩種,也就是過境稅和營業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幫辦揚州軍務雷以誠、採納幕客錢江的建議,向揚州仙女廟等處的米行抽厘,半年竟收款達2萬多貫。咸豐帝接到奏報后,認為此法甚妙,于咸豐四年批准在河南、江蘇等地府州縣廣泛推行。後來,在大臣們的建議下,咸豐帝逐漸擴大抽厘的範圍,于咸豐七年推行於全國各省。這樣厘金就成為一種普遍而持久的財源,為解決清政府的財政困難起了很大作用,當然也就增大了人民的負擔。
靜皇貴太妃就是恭親王的生母靜貴妃。她初入宮的時候,被封為貴人,後晉升為靜嬪、靜妃。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她生皇六子奕?,又晉陞為靜貴妃。咸豐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死後,升為皇貴妃,管理六宮事務。當時,道光帝已經秘密定儲,立咸豐為皇太子,於是便不能再冊封靜貴妃為皇后。咸豐帝即位以後,尊封她為康慈皇貴太妃,對她格外尊重。可是,靜貴妃並不滿足現在的封號,她想:是我撫養了咸豐,現在咸豐做了皇帝,我理應得到皇太后的封號。奕訁寧也想為她的生母爭到皇太后的封號,以便提高自己的地位,所以對此事也非常積極。咸豐帝對此事老大不願意,認為先帝的嬪妃被嗣皇帝尊封為皇太后的事,前朝沒有先例。所以雖然奕?母子屢次提起,咸豐帝都沒有答應,因此奕訁寧母親皇太后的封號遲遲定不下來。

一、兄弟爭位母死失和

正當咸豐帝為鎮壓太平天國使出渾身解數而心力交瘁的時候,咸豐六年九月下旬,英國以「亞羅號事件」為借口,進犯廣州,其後法國也以「馬神甫事件」為口實,與英國狼狽為奸,一起對中國進行侵略,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面對列強的侵略,作為一國之君,咸豐帝當然不希望列強來掠奪自己的權益。然而,太平天國運動極大地牽制了他的精力,使他不敢放手去對付外國侵略者。面對內外兩種壓力,咸豐帝感到力不從心,從內心深處發出了和戰兩難的感慨。於是,他採取了一種具有很大伸縮性的政策,那就是軟硬兼施,恩威並用。第二次鴉片戰爭剛剛在廣東爆發,咸豐帝就諭令兩廣總督葉名琛說:「此次開釁,不勝固然令人擔憂,也有損國家體面;勝則洋人必來報復,奔赴各口訴冤。現在中國境內尚未安平,豈可在沿海另起風波?」根據這一想法,咸豐帝命令葉名琛要靈活掌read•99csw•com握,如果英人自悔返悟,就要設法駕馭,以泯事端;如其仍恃強欺人,斷不可任意遷就議和。事隔一年,即咸豐七年十一月,英法聯軍攻入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也被擄走。咸豐帝接到奏報后,十分震驚和氣惱,尤其是葉名琛被擄,使他感到大清王朝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立即下令給廣州將軍穆克德納、廣東巡撫署兩廣總督柏貴等人,讓他們首先以情理開導英法,如果英法軍隊退出廣州城,仍然請求通商,即可相機籌辦,以示和好;如果英法不肯退出廣州城,則要調集兵勇,用兵力驅逐出城。咸豐帝還不厭其煩地囑咐穆克德納等說:「辦理此事,固然不可失之太剛,亦不可失之太柔,致生洋人輕視中國之心,是為至要。」

二、勵精圖治企望中興

在接連失敗的情況下,咸豐帝認識到,只靠原先的綠營兵和八旗兵已無濟於事,必須進一步增強清軍的戰鬥力,提高清軍的素質。咸豐帝接受其他大臣的建議,重新使用古老的形式——辦團練。咸豐帝的這種政策確實收到了成效,團練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其中最為著名的首推曾國藩的湘軍。
不久肅順主持查出鑄幣局貪污案,咸豐下令追查,結果主管財政的大學士翁心存,協辦大學士周祖培等均受到不同處分,戶部官員十幾人被殺,家產籍沒。
不僅如此,咸豐帝還想趁機殺一殺奕?的威風和銳氣,於是頒發諭旨,以恭親王「於一切禮儀多有疏略之處」為由,罷免了他的軍機大臣職務,宗人府宗令、正黃旗滿洲都統等職也均著開缺,並不准他恭理康慈皇太后的喪事。並警告奕?,今後要「自知敬慎,勿在蹈愆」。後來,咸豐帝雖然也對奕?有一些照顧,但直到咸豐帝臨死以前,奕?始終沒有得到重用。
咸豐帝即位前夕,清王朝的西南邊陲到處都是零零星星的農民起義,尤其地處廣西紫荊山的洪秀全等人也在醞釀大規模的反清活動。對此,年少氣盛的咸豐帝並沒有放在心上,認為只不過是幾個土匪,派兵剿滅也就完了。然而事情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簡單。咸豐帝即位剛剛10個月,即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等人在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稱天王。對此,咸豐帝大為震驚和氣惱,立即派兵命將,抓緊進剿,企圖把太平軍扼殺在搖籃里。然而,令咸豐帝失望的是,清軍雖然人多勢眾,窮追不捨,但卻未能實現咸豐帝的就地圍殲計劃,相反,太平軍在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的率領下,施展巧妙靈活的戰術,擺脫清軍圍追堵截,出廣西、入湖南,進湖北,于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十一月中旬,連克湖北的漢陽、漢口,武昌。不久,太平軍順江而下,于咸豐三年二月十日佔領了南京。太平軍佔領南京以後,改南京為天京,建立政權,頒布社會政策及綱領。這樣咸豐帝的統治就面臨著一個新政權的直接威脅和挑戰。
咸豐十年六月十三日,英法聯軍兵船數十艘,又突入渤海灣,決心一雪去年大沽戰敗之恥。由於清軍的戰備落後和戰略失誤,連連失敗,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北塘、大沽失陷,天津失守,報急文書象雪片一樣飛向京師,北京震動。在這種情況下,咸豐帝真是六神無主,不知所措,只好調兵防堵,以防萬一。另一方面,接二連三派出求和大臣,謀求和平解決。但與英法和談沒有成功。英法聯軍長驅直入,直逼京師。咸豐帝知道大勢已去無可挽回,決意以巡幸為名出逃。八月七日,咸豐帝命恭親王為議和全權大臣,速與英法公使議和,自己則帶領一批親信大臣和妃嬪匆忙逃到了熱河。由於10餘年間太平天國的致命威脅和外國列強接連不斷的打擊,咸豐長期以來都憂心忡忡,加上為排九_九_藏_書憂解愁,他後來寄情聲色,嚴重地損壞了健康。逃亡途中又非常狼狽。因此到熱河后咸豐帝明顯感到體力不支,健康狀況更加惡化,經常痛泄嘔血。可是他在肅順等人的放縱下,仍然整日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以酒色取樂。咸豐十一年七月七日,咸豐帝在憂慮和淫樂中死去,終年31歲,葬定陵,結束了他多災多難的一生。謚「顯皇帝」,廟號「文宗」。
為了進一步扭轉吏治腐敗的局面,咸豐帝在罷免庸官的同時,選拔了一批他認為有才能的人。這其中有穆蔭、肅順、匡源、杜翰及怡親王載恆、鄭親王端華等。尤其是肅順在清朝宗室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佼佼者。他性格開朗,才華橫溢,勤于任事,而且欽佩法家治術,主張為政要嚴。他認為,只有重刑厲典才能挽救頹風,穩定清王朝的統治。這些十分合乎咸豐帝的心思,於是肅順漸漸得到咸豐帝的喜歡,青雲直上,飛黃騰達,提拔速度之快令人吃驚,尤其是後來,咸豐帝凡事都與肅順密謀,肅順也依仗咸豐帝的勢力,為所欲為,獨攬大政。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奕訁寧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突然病死,奕訁寧還不滿10歲,母親的死給他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打擊,歡樂的童年留下了一絲陰影。孝全成皇后死後,奕訁寧由靜貴妃撫養。值得慶幸的是,靜貴妃見小奕訁寧過早地失去了母愛,十分愛憐他,所以對他就象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奕?一樣,處處關心和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小奕訁寧也很懂事,見靜貴妃對自己這樣好,也十分感激和尊敬靜貴妃。奕訁寧和奕?年齡相仿,兄弟倆同在書房讀書,共同練武,兩小無猜,關係十分融洽。雖然他倆是異母同父的兄弟,但兩人的性格卻迥然不同,奕訁寧好靜,奕?好動;奕訁寧性渾樸,奕?性機敏;奕訁寧謙恭溫和,奕?爭強好勝。道光帝晚年,為了建儲傳位的事費了不少的腦筋和心思。在道光帝看來,皇四子奕訁寧和皇六子奕?,都是很好的人才,自己都很喜歡,兩人雖各有千秋,但卻都有繼位的資格。奕訁寧是正宮皇后所生,而且年長,按照一般的慣例和傳統,理應奕訁寧繼位;而奕訁寧生性聰明,才華出眾,尤其是相貌和平時的行為都很類似道光帝,所以雖然是庶出而年少,卻受到道光帝格外的器重和垂青。道光帝雖想早些立下儲位,以減少一件心事,但卻猶豫不決,一直拿不定主意,所以定儲一事,懸而未決。
然而,到咸豐十年,咸豐帝倚仗八旗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了。在與太平天國作戰的過程中,八旗兵和綠營兵受到嚴重的打擊,江北、江南大營不堪一擊。咸豐六年,江北、江南大營就被擊潰,欽差大臣向榮斃命,另一欽差大臣托明阿被革職查辦。同年,太平天國內部發生內訌即天京事變,清軍乘機重建江北、江南大營。可是江北大營在咸豐八年又被太平軍陳玉成部擊破,統帥德興阿被革職;江南大營也在咸豐十年被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聯軍摧毀,主帥欽差大臣和春落水身亡。與此相反,湘軍在曾國藩等人的著意經營下,實力逐漸增大,成為清政府對付太平軍的最有力的武裝力量。在這種嚴酷的事實面前,咸豐帝不得不重新衡量湘軍的力量和作用,肅順等人也極力保薦,咸豐十年六月二十四日,咸豐帝不得不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兼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大江南北水陸各軍悉歸其節制。至此,咸豐帝經過多次的挫折和打擊,才最終被迫打破了清王朝抑制漢人的傳統祖制,真正開始重用曾國藩,給予他實權。
愛新覺羅·奕訁寧(公元1831年~1861年),清王朝自順治帝以來的第七位皇帝,因他即帝位后的年號是咸豐,所以人們一般又稱他為咸豐帝。
為了整頓吏治,就必須罷免昏庸官吏,以儆效尤。為此咸豐帝首先九*九*藏*書向軍機大臣穆彰阿開刀。穆彰阿,滿洲鑲藍旗人。歷任內務府大臣、步兵統領、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大學士等職。深得道光帝的信任和寵幸,任軍機大臣20餘年。他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壓制群僚,無惡不作。咸豐帝上台以後,大權在握,便把穆彰阿做為自己整頓吏治的第一個目標。咸豐帝即位10個月後,即親筆硃諭,宣布穆彰阿的罪惡。歷述穆彰阿的罪狀后,給予革職永不敘用的處分。對另一個大學士,曾任廣州將軍簽訂《南京條約》的耆英,也因其與穆彰阿狼狽為奸,先是貶官,后予處死,這些處置一時使朝野震動。
另外還有商人、胥吏數十人,也一同被抄查家產,此案總計誅連者達數百人。
《天津條約》簽訂以後,英法聯軍南返,軍事危機暫時解除。這時,咸豐帝越來越覺得自己親手批准的《天津條約》有種種不當。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六月五日,命桂良,花沙納趕往上海,同英法舉行修約談判,當二人向咸豐帝辭行時,咸豐帝命令他們向英法等宣布:「中國願免除洋貨入口稅,請外國將原訂《天津條約》作廢。」後來,談判沒有結果,咸豐帝只得退了一步,認為其他各節均可按原約執行,惟有外國公使駐京一節,為害最巨,斷難允行。即便是這樣,英法也不同意,咸豐帝企圖通過談判來取消《天津條約》的設想失敗了。這使咸豐帝更加氣惱,決心尋機報復,他命令僧格林沁修築大沽炮台,並命令說:「洋人北來,我軍必先開炮。」咸豐九年,英法美公使北上進京換約,咸豐帝發布上諭:命外使入京必須照朝貢國進京慣例,不能乘轎擺隊,覲見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大禮。並指定英法等公使必須從北塘登陸,經天津去北京。可是英法公使斷然拒絕按照指定路線進京,並要求撤除大沽口內障礙,清政府堅決不允,雙方爭持不下,戰端再起。五月二十五日,英法美艦隊炮轟大沽炮台,由於僧格林沁早有準備,奮起還擊,擊退英法聯軍。大沽之戰勝利后,咸豐帝十分興奮,認為列強黔驢技窮,因此態度轉得更硬,宣布徹底取消《天津條約》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出身於地主家庭。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中進士,后官至禮部侍郎。咸豐二年秋,他因喪母回籍守制。十一月,咸豐帝命令他為幫辦團練大臣,到長沙幫助湖南巡撫辦理團練。曾國藩以湖南原有的一部分湘勇為基礎,另定營制及各種章程,經過一段時間編練,組成一支新型軍隊即湘軍。湘軍的組織十分特別和嚴密,實行由統領挑選哨官,營官挑選哨長,哨長挑選什長,什長挑選勇丁。所募兵勇,大多是純樸老實的農民,而且需取結具保,入軍以後,又灌輸以封建倫理綱常,加強思想控制。因此,湘軍組織嚴密,內部穩定,兵為將有,全軍統轄于曾國藩,有較強的戰鬥力,成為太平天國的死敵。
咸豐帝重用肅順等人,並用嚴刑整頓朝綱,打擊貪官污吏,力圖挽救腐敗的世風,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肅順等人利用這機會,打擊異己、結黨營私,結果弄得怨聲載道,更加劇了清朝內部的分裂和鬥爭。
由於滿州貴族害怕漢族地主掌握軍權,因此對於曾國藩的湘軍,咸豐帝心中十分矛盾,要利用卻不敢放手重用。這種矛盾心理使他採取了兩手防範措施。首先,咸豐帝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由八旗兵綠營兵組成的江北、江南大營,尤其是江北大營身上,所以不論是火器或糧餉都優先供給。其次,咸豐帝在表彰曾國藩的同時,任命滿族貴族官文為湖廣總督、欽差大臣,總攬長江中游的一切軍政大權,任命滿族將領如塔齊布、都興阿、多隆阿等為戰將直接插手湘軍,或率領八旗、綠營兵與湘軍配合作戰,監督控制曾國藩集團的勢力。而對曾國藩個人,咸豐帝只給予read•99csw.com口頭上的稱讚,讓他為自己賣命和出力,就是不給他實際權力。雖然曾國藩為清王朝出了大力,但甚至到了1858年,曾國藩官職仍是原來的禮部侍郎。咸豐七年,曾國藩因父喪回籍,湖北巡撫胡林翼請求咸豐帝起用曾國藩領軍,給事中李鶴年也請咸豐帝重用曾國藩,但都被咸豐帝拒絕。
咸豐帝上台以後任命提拔的這些重要官員,有的確有才能,協助咸豐帝處理了一系列軍政大事,但是這遠不能扭轉整個清王朝的時局。而且肅順等人越級升遷,包攬一切大權,又造成新的專權,於是也造成了清廷內部新的矛盾和鬥爭。
首先是罷庸任能,整頓吏治。咸豐帝即位的時候,大清王朝的官場習氣已腐敗到極點,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結黨營私,互相傾軋;互相推諉,效率極低。咸豐帝對此是清楚的,他知道,腐朽的官場習氣,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功用,不利於自己的統治,必須改變這種狀況。
咸豐帝即位以後,在調整統治班子的同時,也加強了對社會腐敗現象的治理。科舉是封建文人登上統治地位的重要途徑,也是統治者選拔人才的重要方法。可是,隨著社會風氣的腐敗,考試中的弊端日益嚴重,漏洞百出,行賄受賄事件經常發生。咸豐初年,科場上向考官遞條子的風氣十分盛行,在大庭廣眾之前也不忌諱,達到了公開化的程度。一些善於投機鑽營的人,雖然不學無術,也往往金榜題名,而那些正直樸實的人,雖有滿腹經綸,也往往名落孫山。面對這種污濁腐敗的科舉情況,咸豐帝十分憤恨和憂慮,他擔心這樣下去會危及自己的統治,所以時有加以整頓的想法。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順天府鄉試,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柏葰為主考官,副考官為戶部尚書朱鳳標、左都御史程庭桂。發榜以後,人們發現,在中試前10名中,有位不學無術的旗下大爺平齡,因為他平時喜歡唱戲,曾經登台演出,於是京師輿論嘩然,人們竊竊私議:「優伶也能高中了。」人們的議論,引起了御史的注意,有人上疏彈劾。咸豐帝立即下諭,嚴肅查辦。首先將凡有牽連的考官先都解職聽候審查,不久查明確有舞弊行為。柏葰、朱鳳標、程庭桂等人都被革職下獄。咸豐帝感到柏葰為中樞重臣,不願對他施以重刑。肅順等人則說:「取士大典,關係至重,必須嚴厲執法,以懲積習。」咸豐也想藉此好好整頓一下科舉之弊,因此也就不再為他開脫,於是柏葰和同考官浦安,中試舉人平齡、羅鴻澤,主事李鶴齡,程庭桂的長子程炳采共7人被下令斬立決。程庭桂發往軍台效力,朱鳳標革職,其餘受株連而被褫、革、降、調的有數十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奕訁寧和奕?逐漸懂事了,雖說兩人一起長大,關係十分密切,但是誰都希望自己能繼承皇位,即然父親久未決定此事,那就說明父親還沒有最後決定誰優誰劣,只要努力,自己就有繼位的希望。所以弟兄兩人彼此開始或明或暗地展開了競爭,兩小無猜,赤誠相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不僅他倆是這樣,就是他們的師傅們也參与了此事,積極為自己的學生出謀劃策。道光帝晚年,漸漸感到身體不如從前,所以抓緊對兩個孩子進行有意識的考察,以便決定皇儲問題。有一次,道光帝通知奕訁寧和奕?,想親自考問他們一番。奕訁寧和奕?知道后,知道此事關係重大,所以都連忙跑去問自己的師傅。奕?的師傅卓秉恬告訴他說:「如果皇上有何垂詢,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奕訁寧的師傅杜受田則不同,他告訴奕訁寧說:「若談古論今,條陳時政,你的才識絕不如六爺。只有一個辦法,如果皇上自言老病,將不久于帝位,你就伏地痛哭,以表孺孝之誠。」奕訁寧按照他師傅的指點去做,果然有效,道光帝認為奕訁寧仁慈孝親,心中十分喜悅。又一年的https://read.99csw.com春天,道光帝去南苑校獵,命諸皇子都隨從自己去。春天,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皇家的林園,更是草木泛青,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道光帝和諸皇子個個興緻勃勃,興趣旺盛,開弓放箭,爭先恐後。校獵結束時,奕?獵獲的禽獸最多,道光帝心中自然高興。這時,他才注意到四子奕訁寧竟一箭未發,心中十分納悶,便叫過奕訁寧問他怎麼回事,奕訁寧十分認真的回答說:「現在是春天,鳥獸正在孳育,我不忍心傷害天下生靈。」道光帝聽后,心中大喜,說:「這才是有道明君的話呀!」經過幾次反覆考察,道光帝逐漸認為奕訁寧更適合繼承帝位,於是決定了儲位的問題。但他不想委屈了六兒子奕?,於是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道光帝親筆硃諭:「皇四子奕訁寧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封為親王,世襲罔替。」並按照清王朝的立諸家法,藏在太和殿正大光明匾之後。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病死,年方20歲的奕訁寧正式即位,改年號咸豐,以第二年為咸豐元年。
咸豐五年(1855),皇貴太妃病危。有一天,咸豐帝來到皇貴太妃的寢宮,正想進去探視,恰好恭親王從裏面出來。咸豐帝便問太妃的病情如何,奕?立即跪下,哭著說:「已經病危了,看太妃的意思,只有得到封號才能瞑目。」咸豐帝沒有想到恭親王會在這個時候提到封號的問題,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所以他不知怎樣回答才好,只是隨便應付了兩聲:「哦,哦!」奕?則認為,咸豐帝已經答應了給皇貴太妃以皇太后的封號,格外高興,於是匆匆忙忙趕到軍機處,傳咸豐帝的旨意,立即置辦冊封禮。咸豐帝探視后見奕?等人已經辦好皇太后封號的事宜,心中十分詫異和氣惱,認為他是有意脅迫自己,可是木已成舟,不好更改。咸豐帝不得不在七月一日傳旨,尊康慈皇貴太妃為康慈皇太后。事後,咸豐帝越想越氣,對奕?十分不滿。康慈皇太后死後,咸豐帝下令減殺太后喪儀,不按皇太后的規格發喪。

三、竭力平叛力御外辱

在眾多的兄弟中,咸豐帝和恭親王奕?關係最為密切,所以繼位就按道光遺詔封奕?為恭親王。咸豐帝也素知他的才能。所以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十一月,任命他為軍機大臣,不久便以親王身份任軍機處領班軍機大臣。咸豐帝也時常召見他,共同議事。可是,奕?並不以此為滿足,他恃才傲物,而且原本對咸豐繼承皇位就不服氣,所以在咸豐帝面前有時表現得盛氣凌人,多有越軌之舉。如此,咸豐帝漸漸就對恭親王有了看法,對他就不如從前那樣信任和熱情。結果弟兄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淡,到後來甚至互相猜疑。最後終因靜皇貴太妃受封皇太后一事而公開化。
咸豐帝即位以後,展現在他面前的清王朝是政治混亂,財政匱乏,軍隊窳敗,民不聊生的蕭條景象,面對這種局面,年僅20歲的咸豐帝年少氣盛,血氣方剛,頗有點進取的精神。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調整對內對外的政策,整頓吏治,治理財政,任賢用能,對清王朝的統治政策進行了全面的修整。
英法聯軍佔領廣州后,並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目的,為了進一步迫使清政府就範,英法聯軍揮師北上,英法俄美四國公使也隨軍前往。咸豐八年三月,英法侵略軍攻陷大沽口直逼天津城門。四月十六日,咸豐帝急忙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前往天津,同英法等國公使議和,並給予他們「便宜行事」的權力。在英法等國的武力逼迫下,桂良、花沙納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咸豐帝對條約內容並不滿意,心中十分窩火,但轉念一想,如果不批准條約,英法等國必不善罷甘休,會重起戰爭,不如先批准條約,暫救燃眉之急,於是他抱著「自古結盟本屬權宜」的僥倖心理,批准了《天津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