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導讀 在起跑線之前

導讀 在起跑線之前

我的一位熟悉日本出版界的朋友說過,對日本人來說有兩個獎項特別與眾不同,一個是諾貝爾文學獎,另一個是簡稱直木賞的直木三十五賞。它們跟其他獎項不同之處並不在於地位的高低,而是「大眾的認知程度」。諾貝爾獎是國際級的獎項,得主自然備受全世界的人注視,而直木賞得主在日本社會亦同樣矚目,一位作家只要拿到直木賞,他的名字就會變得家喻戶曉,躋身暢銷作家之列。
沒錯是早期作品,但不是「起跑后」,而是「起跑前」。
如果您是東野圭吾的忠實書迷,對他的寫作生涯瞭若指掌、能如數家珍地談論他每一部作品的風格的話,您不妨跳過這篇導讀,直接閱讀正文。我相信,《魔球》不會讓鍾情東野圭吾的您失望。
雖然東野圭吾的作品引爆熱潮,但他的成功之路比不少成名作家坎坷。即使不提他那著名的「十五次落選」紀錄,只著眼他的得獎經歷,也相當發人深省。東野圭吾在一九https://read.99csw.com八五年以《放學后》獲得第三十一屆江戶川亂步賞,之後在一九九九年憑《秘密》取得人氣突破,獲第五十二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接著在二零零六年得到直木賞,奠定今天的地位。《嫌疑犯X的獻身》更在二零零六年摘下了「五冠王」的美譽,除了直木賞外,同時獲得第六屆本格推理大賞,以及在三個推理排行榜上稱雄。或許您覺得這成績表並不糟,沒有甚麼「坎坷」,但我想說,請留意一下東野圭吾首奪兩個獎項之間的時間──他得到首個頭銜「江戶川亂步賞」后,相隔十四年才獲得第二個獎項。
我收到編輯邀請寫這篇導讀的信件時,剛好看到東野圭吾憑《嫌疑犯X的獻身》英文版獲提名角逐二零一二年度愛倫坡獎(The Edgar Awards)最佳小說的新聞。這是繼二零零四年桐野夏生的《OUT主婦殺人事件》后第二次有日本推理作品入圍九_九_藏_書,無論《嫌疑犯X的獻身》最後有沒有得獎(您讀到本文時大概已有分曉),我也能說,東野圭吾已經跑到國際的賽道上,跟歐美的推理作家切磋,讓世界各地的讀者留意他的作品。在這時候,閱讀這部起跑線前的《魔球》,饒富趣味,也讓我們一窺這位世界級作家在起跑前的身影。
東野圭吾以《放學后》獲得第三十一屆江戶川亂步賞前,曾投稿參加第二十九屆和第三十屆的賽事。第一次投稿通過了二次預選,第二次參賽,則入圍最終候補──這部「最終候補」的作品,就是《魔球》《魔球》在東野圭吾憑《放學后》出道后,於一九八八年修稿後由講談社出版。
如果說讓東野圭吾踏入推理文壇的青春推理小說《放學后》是「起點」,那《魔球》就是他站在起跑線之前的投影。或許本作不如作者後期的作品那麼成熟,但讀者可以從中看到東野圭吾開始寫作時流露出來的熱情,那是一種不經修read.99csw.com飾、洋溢著青春與雄心,期待藉著推理小說在文壇上大展拳腳的氣魄。
《魔球》是一部以高中棒球與殺人事件交織而成的青春推理小說。故事時空設定在一九六四年,那一年日本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東京主辦第十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第一條載客高速鐵路東海道新幹線通車,巨人隊的王貞治創下單季打出五十五支全壘打的日本職棒紀錄,電影院上映著《摩斯拉對哥吉拉》的怪獸特效電影。榮景和蕭條迅速交替,民間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也瀰漫著幾分不安,社會上仍有不少清貧的家庭,但只要抓緊機會,窮困的人也能找到通往富裕的途徑。對戰後的日本社會而言,相較於之後經濟穩定成長的「成熟」期,這是一段青澀的「青春」時期──《魔球》的幾位年輕主角,就是在這個時代揮灑著汗水和淚水,經歷著既無情又珍貴的青春歲月。
然而,如果您是因為看過《嫌疑犯X的獻身》《流星之read.99csw.com絆》等影視作品而產生興趣,開始閱讀原作小說從而認識東野圭吾這位作家的話,我想本篇文章可以讓您更了解他的創作歷程,以及《魔球》的背景。
且讓我先說一下江戶川亂步賞的由來。江戶川亂步賞創立於一九五四年,設立目的為推動日本的推理小說創作風氣、發掘優秀的新人作家。和推理作家協會賞或直木賞等獎,勵該年已出版的優秀小說不同,江戶川亂步賞是一個徵文獎項,得主除了獎座和獎金外,作品更會由講談社出版,是新人一登龍門、躍進推理文壇的最佳入場券。東野圭吾在得到江戶川亂步賞后,就專心一志寫作,辭去工程師的工作,成為全職作家,然而直至取得人氣突破的《秘密》前,他一直只能默默耕耘,跟「暢銷作家」的名號無緣。雖然這段期間他沒有停下創作的步伐,但他的作品不斷地落選各項小說獎,銷量亦不大理想。我們可以只用百余字輕鬆道出他這段經歷,再補上一句「苦盡甘來」,但從東野九_九_藏_書圭吾的角度來看,他在這漫長而沉重的十四年間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創作,嘗試不同的風格,祈求得到讀者(和書評家)的青睞。
東野圭吾在二零零六年憑《嫌疑犯X的獻身》獲得第一百三十四屆直木賞,這讓他的名字從書迷擴展至日本社會各階層,以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集一部接一部上映,從沒間斷。
東野圭吾今天的作品,累積了他二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他的多產和作品的多樣性源自這些磨練,在屢敗屢戰、再接再厲的逆境下,打通了邁向成功的道路。曾幾何時,「東野圭吾路線」是「一直參賽、一直落選」的代名詞,不過今天我們知道,這條路線的終點(或許不是終點而是中途站)有著美滿的成果。有人說,想認識一位作家,不妨細讀他的成名作,因為他是從該篇作品「出發」。如此說來,獲得江戶川亂步獎的《放學后》應該可以稱為東野圭吾的「起點」。
那麼,本作《魔球》呢?是東野圭吾「起跑」后的早期作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