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聯合回紇,克服兩京 唐室再造:漸漸消逝的狼煙

第一章 聯合回紇,克服兩京

唐室再造:漸漸消逝的狼煙

嚴庄就是。
史思明覺得幕僚們的話有道理,眼下唐軍兵鋒正銳,所向披靡,如果繼續頑抗,最後只能陪著安慶緒一塊玩完。與其如此,還不如暫時歸唐,保存實力,靜待時變。
至德二載十二月二十二日,范陽使者抵達長安,向唐肅宗李亨獻上了降表。表上寫明,史思明願率轄下的十三個郡,八萬士兵,外加燕朝河東節度使高秀岩部,向朝廷投誠。
該造反的時候就造反,該投降的時候就投降;該弒君的時候就弒君,該背叛的時候就背叛。所以,嚴庄總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就是亂世的生存法則。在此後一百五十年的唐朝歷史上,從一而終的人當然不是沒有,但類似嚴庄這種牆頭草似的「俊傑」卻遍地都是。
酒足飯飽的阿史那承慶和安守忠在驛館睡了一夜,第二天醒來就成了史思明的階下之囚。
卸下武器?史思明想幹什麼?莫非他真想造反不成?可是,腳踩在人家的地頭上,數萬人馬又劍拔弩張地擋在前面,不卸也不行啊……
至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朝積欠的馬價絹已高達180萬匹。直到憲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唐朝才一次還清了歷年積欠,但此後回紇又送來大量劣質馬匹,唐朝只好繼續欠債。直到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唐朝趁回鶻(回紇改名)衰弱之際出兵將其平滅,這項帶有屈辱印記的歷史性債務才被一筆勾銷。
被繳了械的士兵,就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這五千騎兵雖說是阿史那承慶和安守忠的麾下精銳,可此時此刻,他們已經成了史思明砧板上的魚肉,除了上面的兩條路,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阿史那承慶和安守忠沒有辦法,只好命部眾卸下武器,然後赤手空拳地走進了幽州城。
絹馬貿易其實早在安史之亂前就已經有了,但起初是一種互惠互利的經貿活動。自安史之亂后,這項貿易活動就再也不是平等交易了。因為唐朝是以數量大、價值高的絲絹,從回紇購回量小質劣的馬匹。
當然不是。這是說給他兒子聽的。
有可能,很有可能!
至德二載十月十八日,東京光復。
所以,史思明很快做出了決定。
肅宗大喜過望,即日封史思明為歸義王、范陽節度使,並將他的七個兒子全部任命為高官。同時,肅宗給史思明下達了一條指令——討伐安慶緒。
這父子倆別後重逢的一幕,看上去實在是感人至深。尤其是肅宗李亨的表現,一言一行九*九*藏*書皆堪稱完美。
只有玄宗一次又一次反覆追認,李亨那來路不正的天子之位才能一遍又一遍得到正名,並得到鞏固。
安慶緒倉皇逃離洛陽后,一口氣跑到了鄴郡(今河南安陽市)。當時,他身邊只剩下騎兵不到三百人、步兵不到一千人。安慶緒很沮喪,他覺得自己馬上就要玩完了。尤其是心腹重臣嚴庄的降唐,更是讓他有一劍穿心之感。
幽州城外的原野頓時陷入一片寧靜。
做完這一切,安慶緒連日來的沮喪和恐懼才逐漸被東山再起的決心所取代。
入宮前,李亨特意脫下天子專用的黃袍,換上了普通的紫袍。玄宗當時在望賢宮的南樓休息,李亨一到南樓樓下,立刻下馬,邁著小碎步向前慢跑,在樓前拜舞叩首。玄宗趕緊下樓,親手扶起李亨,撫摸著他的臉龐,禁不住老淚縱橫。李亨也是捧著上皇的雙足,涕泣不止。
於是,一支軍隊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蒸發了——想回家的都走了,更多的人留了下來,當天就被編進了史思明的軍營。
更重要的是,歸降唐朝,只不過是換幾桿旗幟的顏色和名稱而已,地盤和實力一點也不會少;倘若繼續留在燕朝,勢必會被滿腹猜疑的安慶緒釜底抽薪,變成一個光桿司令,甚至隨時有可能腦袋搬家!
至德二載歲末的日子,肅宗李亨做了兩件大事:一是處決並懲治了兩京失陷時投降燕朝的一批逆臣;二是冊封並擢升了平叛期間的所有立功之臣。
廣平王李俶率軍入城后,正在擔心如何兌現承諾,洛陽百姓就獻上了早已準備好的一萬匹羅錦。李俶又驚又喜,趕緊把羅錦送到了回紇人手中,總算避免了一場劫掠。
這話是由衷的嗎?
次日,車駕啟程回京,李亨親自為玄宗整理馬鞍和韁繩,並扶玄宗上馬,然後又親手為玄宗牽馬。沒走幾步,玄宗連忙阻止了他。李亨這才乘上自己的坐騎,在前面為玄宗引路。可一路上卻不敢走馳道(御用大道),而是始終靠邊而行。
說白了,李亨要的就是這個。
對於名單上的絕大多數烈士,人們並沒有不同意見。然而,其中卻有一個人引起了滿朝文武極大的爭議。挺他的人認為他功勛卓著,足可名垂青史。貶他的人卻認為他有罪,罪名很簡單,只有兩個字:吃人。
安慶緒驚聞長安失守,立刻調集洛陽的所有兵力,命嚴庄率領,火速增援陝郡,準備死守這個洛陽門戶。嚴庄抵達陝郡后,與敗逃至此的張通儒九-九-藏-書等人合兵一處,共計步騎十五萬人。
十一月初,廣平王李俶和郭子儀從洛陽返回長安,肅宗感慨萬千地對郭子儀說:「吾之家國,由卿再造!」(《資治通鑒》卷二二○)
至德二載十月二十三日,唐肅宗李亨終於回到了闊別一年四個月的長安。
十月二十五日,以陳希烈為首的三百多名變節官員也從洛陽被押回長安。御史台照舊命他們跟西京的降官們一樣,在含元殿前示眾了一回,然而分別關進大理獄和京兆獄。
阿史那承慶和安守忠頓時面面相覷。
肅宗李亨的鑾駕進入大明宮后,御史台立刻將那些曾經投降燕朝的文武官員集中到一起,命他們脫下冠帽鞋襪,赤腳立於含元殿前,捶胸頓首向天子請罪。他們的周圍,環立著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同時,跟隨肅宗從鳳翔回到長安的文武百官們,也奉命來到含元殿前圍觀,接受「以危害祖國為恥,以背離人民為恥」的現場教育。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卻不難發現,李亨的言行舉止都顯得太過誇張和煽情了,以致充滿了「表演」的意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亨的表演一直是圍繞著「天子名分」在做文章的。不管是「衣紫袍」、「居偏殿」,還是「避馳道」、「歸東宮」,時時處處都在表明自己不想居天子之位。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燕軍突然發現身後捲起了漫天黃塵。
回紇騎兵來了!
十二月初,太上皇李隆基從成都千里迢迢地回到關中,進抵咸陽。
原來,回紇兵團趁燕軍從山上往下沖的時候,已經沿著山腳繞了過來,從後背對燕軍發動突襲。腹背受敵的燕軍官兵再也無心戀戰,紛紛潰逃。郭子儀回軍反攻,與回紇兵團前後夾擊,將燕軍殺得屍橫遍野。經此一戰,十五萬燕軍死的死,逃的逃,已經所剩無幾。嚴庄和張通儒等人只好拋棄陝郡,帶著殘部逃回洛陽。
功臣方面,廣平王李俶晉封楚王(次年五月被立為太子,稍後更名李豫),郭子儀晉陞司徒,李光弼晉陞司空;所有「蜀郡、靈武扈從立功之臣」,分別予以「進階、賜爵、加食邑」等封賞。此外,張良娣晉封淑妃(次年三月被立為皇后),肅宗的其他九個皇子也均有晉爵,如南陽王李係晉封趙王,新城王李僅晉封彭王,潁川王李僴晉封兗王。
隨著史思明的歸降,唐肅宗李亨欣喜地發現,曾經籠罩大半個帝國的烽火狼煙已經漸漸消逝,海晏河清的那一天似乎https://read.99csw.com馬上就要到來……
滾滾塵埃中剛剛射出十幾支箭,燕軍士兵便已相顧駭然。
什麼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二十八日,肅宗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親臨丹鳳門,頒布了一道詔書,宣布:「所有士紳百姓,凡受賊官祿、為賊所用者,由三法司分別查實奏報。其中,凡作戰中被俘或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只要向官府自首,一律赦免。」
這與其說是貿易,還不如說是堂堂天可汗在向昔日的藩屬國納貢。
對於逆臣的處理,肅宗朝廷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後決定依情節輕重,「以六等定罪」。具體是:一等重罪者在鬧市斬首示眾;二等罪賜自盡;三等罪重杖一百;最後三等分別予以流放、貶謫等處罰。其中,原河南尹達奚珣等十八人被判一等重罪,于長安西南獨柳下斬首;前宰相陳希烈等七人被判二等罪,賜死於大理寺獄。
安慶緒的懷疑沒錯,史思明確實已經心生異志,準備降唐了。
就在安慶緒倉皇逃離洛陽時,史思明的心腹幕僚便力勸他叛燕歸唐。他們說:「如今唐室再造,安慶緒只不過是樹葉上的一顆露珠,轉瞬即滅!將軍何苦陪著他一塊滅亡呢?」
隨後,玄宗命人取來黃袍,親自披在李亨身上。李亨匍匐在地,一再叩首推辭。玄宗說:「天意、人心都已歸屬於你,能夠讓朕安度晚年,就是你的一片孝心了!」李亨推辭不過,才勉強穿上黃袍。
當阿史那承慶和安守忠率五千精騎抵達幽州城下時,史思明立刻帶著數萬兵馬親自出城「迎接」。兩軍相距一里左右的時候,不約而同地勒住了韁繩。
直到今天,關於這個人物的功罪是非,仍然是聚訟紛紜,難有定論。而聚訟的焦點,仍然是那兩個字:吃人。
其實,李亨越說自己不想要,越證明自己很想要;表面文章做得越漂亮,越證明自己心很虛。
這項所謂的絹馬貿易,讓中唐以後的歷屆唐朝政府背負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巨額的財政赤字。回紇幾乎是用傾銷的手段,每年都向唐朝輸送大量劣馬,而唐朝輸入回紇的絲絹始終不抵那些劣馬的價錢,只好一再拖欠,「中國財力屈竭,歲負馬價」。(《新唐書·食貨志一》)
至德二載十月十五日,廣平王李俶率唐回聯軍進至曲沃(今三門峽市曲沃鎮)。郭子儀親自充當前鋒,率部突進,在新店(今三門峽市西南)與燕軍遭遇。兩軍隨即展開激戰,由於燕軍依山布陣,有https://read.99csw.com居高臨下的優勢,所以唐軍漸漸不支,開始向後退卻。燕軍順著山勢俯衝而下,準備對唐軍施以致命一擊。
為此,安慶緒想了一個辦法。他把剛任命的宰相阿史那承慶和親王安守忠找來,命二人前去范陽徵調史思明的軍隊,以此對其進行試探。安慶緒叮囑他們:如果史思明仍然忠於燕朝,肯交出軍隊,那當然最好;萬一他心生異志,就想辦法幹掉他,以絕後患!
卸就卸吧,諒你姓史的也翻不了天!
回到長安后,玄宗馬上住進了興慶宮(位於皇城外的興慶坊,由李隆基登基前的藩邸擴建而成,稱為「南內」)。肅宗李亨一再上表,聲明自己要回東宮居住,請上皇移居大明宮。當然,他的上表最後都被玄宗一一駁回了。
不過,讓安慶緒慶幸的是,數日後,蔡希德、田承嗣等將領便各率所部紛紛歸來,實力迅速恢復。不久,安慶緒又從河北諸郡緊急招募了一批人,兵力很快增至六萬,軍聲復振。隨後,安慶緒把鄴郡改為安成府,同時改元「天成」。
既然還有本錢,老子就能接著玩!
由於離長安還有一段路,父子二人都必須在此留宿一夜,所以誰居正殿,誰居偏殿,就成了一道難題。父子倆又是一番謙讓。玄宗說:「正殿是天子之位,必須由你居住。」李亨則堅決不同意,最後親自扶著玄宗登上正殿,坐上御榻,玄宗才沒有再讓。稍後傳膳,李亨每一道菜都親自嘗過,感覺鮮美可口的,才命人給上皇遞上去。
這個千古爭訟的人物,就是張巡。
片刻后,史思明陣中突然飛出一騎,馳至阿史那承慶陣前,高聲喊道:「相公和王爺遠道而來,敝處將士不勝欣喜。但邊兵怯懦,懼怕相公兵馬之盛,不敢上前迎接。請貴部暫時卸下武器,以安眾心。」
從這一刻開始,一直到唐武宗時期,這筆開支每年都會列入唐朝中央的財政預算,成為一項債務性的財政負擔。不僅如此,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回紇再次出兵,幫唐軍收復了被史朝義佔領的洛陽,唐朝又與回紇約定,今後每年向回紇購買數萬至十萬匹馬,每匹馬支付絹四十匹,病弱之馬照價支付。這就是唐與回紇的「絹馬貿易」。
當然了,首先我們要承認,經歷一番生離死別後,任何一對父子重逢之時,都有可能出現這種催人淚下的場面,所以我們不能全盤否定李亨的真誠。
數日後,肅宗封回紇王子葉護為司空、忠義王,並再次向他許諾,從九*九*藏*書今往後,唐朝每年向回紇贈送兩萬匹絹。
看見自己的兒子當上皇帝后還如此仁孝,玄宗大為感動,對左右說:「我當了五十年的天子,算不上尊貴;如今當了天子的父親,才是真正的尊貴啊!」(《資治通鑒》卷二二○:「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
那是一種怪異的寧靜。
二十一日,郭子儀分兵攻克了河陽(今河南孟州市)、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二郡。同一天,安慶緒的逃亡隊伍中有一個人掉隊了。他帶著一臉棄暗投明、誠惶誠恐的表情,來到郭子儀的軍營中,向唐朝投降了。這個人就是嚴庄。短短一個月後,嚴庄就搖身一變,成了唐朝的司農卿。
這就叫欲蓋彌彰,也叫做此地無銀三百兩。
他們知道,最讓人恐懼的對手來了。
安慶緒越想越覺得史思明靠不住。
然而,一想到老巢范陽掌握在史思明手裡,安慶緒就止不住有些脊背發涼。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玄宗當然很清楚李亨要的是什麼,所以一直與李亨默契配合。李亨衣紫袍,他就親手給李亨披黃袍;李亨牽馬執轡避馳道,他就強調自己是天子父,所有尊貴皆因天子而貴;李亨口口聲聲要讓出大明宮,他就堅持要住在興慶宮。如此種種,其實都是玄宗對李亨的天子身份及其權力合法性的追認,而且是反反覆復的追認。
亂世之中,人心叵測,史思明雖然是父親最信任、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可在唐軍大舉反攻、燕軍節節敗退的情況下,史思明會不會像嚴庄那樣幡然易幟、倒戈降唐呢?
肅宗李亨帶上御用的車馬儀仗,親自前往望賢宮接駕。
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平叛戰爭中英勇捐軀、壯烈殉國的那些烈士。肅宗朝廷開列了一張名單,如顏杲卿、袁履謙、張介然等人,皆被追認為功臣,本人追贈官爵,子孫也都恩蔭授官。
光復長安后,郭子儀乘勝揮師東進,又收復了潼關及華陰(今陝西華縣)、弘農(今河南靈寶市北)二郡。
看著從戰場上僥倖撿回一命的嚴庄,安慶緒知道大勢已去,遂於十六日深夜,與嚴庄等人逃出洛陽,亡奔河北。
百姓紛紛出城迎駕,從城門一直排出了二十裡外,人人手舞足蹈,高呼萬歲。
史思明當即設宴為他們接風洗塵。美酒佳釀很快洗卻了他們的滿面風塵,也洗卻了他們的滿懷戒心。與此同時,另一種清洗活動也在悄悄進行。史思明命手下人告訴鄴城來的士兵們:想回家的送你們盤纏,願意留下的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