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藩鎮大裂變 史思明復叛

第二章 藩鎮大裂變

史思明復叛

史思明親率十三萬大軍南下,命前鋒將領李歸仁領步騎一萬進駐滏陽(今河北磁縣),接著又在這一年十二月從唐軍手裡奪取了魏州(今河北大名縣),然後就在魏州城裡按兵不動了。
要除掉史思明,烏承恩是不二人選。
所以,李亨只能把這個可怕的力量交給宦官。這種以伺候人為職業的奴才長年與天子朝夕相處,無論如何也比那些以征戰殺伐為職業的將帥更讓皇帝感到放心。
翌日,史思明集合了范陽的所有文武官員和幽州百姓,面朝西方,痛哭流涕:「臣以十三萬眾降朝廷,何負陛下,而欲殺臣?」
所以,從肅宗李亨靈武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很可能就一直想把紀年名稱改回來,可一則因為他剛剛即位、權力不穩,二則因為他正忙於平定叛亂、收復兩京,所以就把此事暫時擱置了。直到此刻,他才能趁著改元的機會,把這個讓人無比糾結的「載」字改回來。
當天夜裡,烏承恩父子二人見面。烏承恩當即屏退下人,緊閉門窗,然後激動不已地對兒子說:「我奉朝廷之命除掉這個逆賊,事成之後,我就是這裏的節度使!」
現在天底下只有一個人能救他,那就是史思明。
真正的理由是——李亨害怕。
這個新鮮的頭銜是肅宗的一項發明。擔任這個職務的人就是天子特使,擁有統轄、調遣九路大軍的最高指揮權,與元帥無異。
肅宗李亨動心了。
乾元元年九月二十一日,肅宗頒布詔令,命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北庭節度使李嗣業、關內節度使王思禮等九大節度使,共集結步騎兵二十余read•99csw•com萬人,即日起從各個方向向鄴城進發,準備一舉殲滅安慶緒。
誰?
不過,冷笑歸冷笑,史思明還是及時出兵了。
安慶緒一路向鄴城逃竄,見唐軍窮追不捨,便集結殘部,在愁思岡(今河南安陽市西南)一帶匆忙組織了一次反擊,卻再度被郭子儀擊潰。燕軍前後被殺三萬人,被俘一千餘人。安慶緒倉皇逃回鄴城。二十幾萬唐軍隨即將其團團圍困。
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的。
當初,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改年為載,是為了向世人宣告他的盛德大業已可媲美於堯舜(堯舜時代大多用「載」表示紀年),然而後來發生的事實卻給了玄宗無情的嘲諷,也給李唐王朝帶來了幾近覆滅的噩運。
當然,這兩個人是史思明安排的。
外行領導內行,其結果可想而知。
鄴城是范陽的屏障,要是鄴城丟了,范陽就會暴露在唐軍的眼皮底下,所以史思明必須援救鄴城。
這一天,史思明當眾打死了烏承恩父子,並連坐處死了跟烏承恩有牽連的二百多個文武官員,然後向肅宗上表鳴冤。肅宗趕緊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遣使宣慰說:「此非朝廷與光弼之意,皆承恩所為,殺之甚善!」
很顯然,兩京的順利光復給了肅宗很大的信心和希望。在他看來,以安慶緒為首的一小撮叛亂勢力已經窮途末路了,天下很快就會平定,李唐的中興也已指日可待!
之所以把如此重要的職務交給一個宦官,李亨的解釋是:郭子儀和李光弼皆為功臣元勛,誰統御誰也不好,所以乾脆不要設置元帥,來read.99csw.com個「觀軍容使」就解決問題了。
史思明的態度明擺著——等安慶緒和唐軍鷸蚌相爭,斗得兩敗俱傷,他再后發制人,坐收漁翁之利!
安慶緒知道這回是凶多吉少了。
和肅宗李亨一樣,滿朝文武似乎也對此充滿了樂觀情緒,只有少數人不敢掉以輕心。
偽燕朝上下離心、將相不睦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長安。
本來,他是想把消滅安慶緒的任務交給史思明的,如今史思明既已復叛,那肅宗只能自己動手了。此刻叛軍內部矛盾重重,正是將其徹底殲滅的最佳時機。
安慶緒即刻遣使向史思明求救,並聲稱願意把燕朝皇位讓給他,只求他出兵援救。
既然理由如此充分,那麼便足以說明,唐肅宗李亨之所以把兵權交給宦官,絕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史思明。
榮膺此職的人,是內侍宦官魚朝恩。
烏承恩的父親曾是史思明的老上級,對史有提攜之恩。兩年前,時任信都太守的烏承恩舉城投降了史思明。由於有過去的那層關係,所以史思明對烏承恩非常信任。肅宗朝廷收復兩京后,烏承恩便是力勸史思明反正的心腹之一。
他有一種很強的預感,預感某個剛剛歸降朝廷的人一定會再叛。
安慶緒不問政務,高、張二人自然都想趁機掌控大權,於是天天明爭暗鬥,很快就把這個流亡鄴城的燕朝小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大將蔡希德為人比較剛直敢言,看不慣二人的所作所為,便屢屢向安慶緒進言,因而得罪了張通儒,不久就被張通儒隨便找個借口殺了。蔡希德一死,他的麾九-九-藏-書下部眾大為心寒,先後有數千人逃離了鄴城,留下來的那些將領也是滿腹怨恨,漸漸跟朝廷離心離德。隨後,安慶緒把兵權交給了崔乾祐,任他為「天下兵馬使,總內外兵」。崔乾祐為人剛愎自用,殘忍好殺,士卒都對他非常不滿,於是軍心日漸渙散。
公元758年陰曆二月,唐肅宗李亨將年號改為「乾元」,同時把使用了十多年的「載」改為「年」。
肅宗啟用的新年號「乾元」,顧名思義,就是重新開局、一切從頭再來的意思。
然而,肅宗李亨似乎沒有想到,讓一個久居深宮的宦官去統率身經百戰的九大節度使,肯定是難以服眾的,即便魚朝恩再有能力,他也缺乏應有的軍事經驗。
接到安慶緒的求救信時,史思明笑了。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李光弼向肅宗表明了自己的憂慮,並進而獻策,讓肅宗派一個史思明信得過的人,代表朝廷前往范陽宣旨慰問,藉機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吞不下這口惡氣,叫幕僚耿仁智再度上表,其中有一句話說:「陛下不為臣誅殺李光弼,臣只好自己帶兵到太原殺了他!」沒想到表文裝函之前,這句話卻被一意歸唐的耿仁智偷偷刪了。等到史思明發覺,表文已送出。史思明一怒之下,殺了這個跟隨他近三十年的心腹,而後再度揭起了反旗。
當然,史思明要救的只是鄴城,不包括安慶緒。
其實烏承恩一來到范陽,史思明就已經起了疑心,可他卻不動聲色,而且表現得極為殷勤,目的就是要麻痹烏承恩。
烏承恩的計劃就此敗露。隨後,史思明從他的行李中搜出了許多東西:有李九*九*藏*書光弼的牒文,文中讓烏承恩邀同阿史那承慶一起刺殺史思明,同時還有事成后準備賞賜給阿史那承慶的免死鐵券,另外還有一本小冊子,上面列滿了烏承恩準備策反的史思明麾下將士的名字。
可是,還沒等烏承恩的兒子表達出和父親同樣激動的心情,房間的某個地方就傳出了兩聲冷笑。
可令人費解的是,肅宗李亨並沒有為這二十多萬大軍設置一個元帥,而是設置了一個所謂的「觀軍容宣慰處置使」。
有兩個人已經在黑乎乎的床底下埋伏了大半夜了,專等著烏承恩露出馬腳。
烏承恩早已嚇得面無人色,只好不停磕頭:「我有罪!我該死!這都是李光弼的陰謀。」
比如李光弼。
安慶緒自從逃到鄴城后,雖然地盤和實力都比從前小了許多,但畢竟還據有七郡六十余城,錢糧、兵源等等也還算充足,所以安慶緒便又故態復萌,天天縱情聲色,大肆營建宮室樓船,把政務都交給了心腹大臣高尚和張通儒。
他發出的是冷笑。
這年頭,想當皇帝的人太多了。隨便一個鄉下出來的阿貓阿狗,吆喝數百號弟兄,扯一面帶字的布,胸中就會油然而生打天下的慾望了,何況是把這二十多萬兵馬交到一個節度使手上!更何況,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後續部隊將陸續集結。這是什麼概念?這是傾天下之力集於一人之手啊!幾年前的安祿山僅憑河北三鎮就幾乎傾覆整個李唐了,要說今天的某個節度使一夜之間握有天下兵權而不會生出當皇帝的野心,不會突然間掉轉矛頭反戈一擊,李亨還真不敢相信。
所以,從肅宗任命魚朝恩為觀軍容使,把討伐安read•99csw•com慶緒的數十萬大軍交到他手裡的這一刻起,鄴城會戰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李亨採納了李光弼之策,即命烏承恩前往范陽。
作為戰場上的老對手,李光弼很了解史思明。他知道,史思明的投誠只是迫於時勢而採取的一種權宜之計,一旦形勢有變,他必會再叛!
前鋒李歸仁所駐的滏陽距鄴城僅僅六十里,可他得到的命令卻是:只准搖旗吶喊,不準輕舉妄動。
十月,郭子儀率領大軍渡過黃河,攻擊獲嘉(今河南獲嘉縣),大破燕軍守將安太清,斃敵四千人,俘虜五百人。安太清帶著殘部撤至衛州(今河南衛輝市),郭子儀乘勝進軍,將其包圍。
史思明指著這些東西問烏承恩:「我哪裡對不住你,你要這麼干?」
安慶緒聞報,立刻與大將崔乾祐、田乾真共率七萬大軍來援。郭子儀命三千神箭手在營壘之內設伏,然後率部與安慶緒接戰,隨即佯裝敗退。安慶緒大喜,下令追擊。郭子儀率部退入營壘時,燕軍追兵緊隨而至,埋伏的神箭手突然出現,瞬間箭如雨下。燕軍慌忙後撤,郭子儀揮師反擊,大破燕軍,擒殺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進而一舉克複衛州。
李光弼推薦的人選是烏承恩,並建議事成后就任命烏承恩為范陽節度副使。
而通常我們都知道,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不是真正的理由。
這個新年號,無疑就是這種心境的表白。
這一年六月,烏承恩抵達幽州(范陽治所),受到了史思明的熱情款待。烏承恩宣完聖旨后,史思明馬上安排他住到了自己的府上。當時,烏承恩有一個兒子在史思明帳下任職,史思明還特意吩咐他去看望一下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