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藩鎮大裂變 又一幕弒父篡位的鬧劇

第二章 藩鎮大裂變

又一幕弒父篡位的鬧劇

當時,燕朝宰相周摯正率后軍駐守福昌(今宜陽縣西福昌鎮),聽到懷王兵變、皇帝被擒的消息后,嚇得跌坐在地上,久久回不過神來。次日,史朝義拔營返回洛陽,經過福昌時,周摯硬著頭皮出營迎接。駱悅暗中勸史朝義,說周摯是史思明的頭號心腹,若不除之,恐為後患。史朝義隨即逮捕周摯,將其斬殺。大軍進抵柳泉驛后,駱悅等人深恐軍心有變,遂派人縊殺了史思明。
隨後,駱悅等人簇擁著曹將軍,率領史朝義帳下親兵三百人,全副武裝直撲鹿橋驛。警衛人員一看這麼多人殺氣騰騰而來,情知不妙,可定睛細看,一馬當先的居然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曹將軍,於是紛紛讓路,沒人敢出手阻攔。
這一戰,唐軍被斬首數千級,丟棄的軍資器械更是不計其數。李光弼和僕固懷恩渡過黃河,一路逃至聞喜(今山西聞喜縣);魚朝恩與衛伯玉逃回陝州;駐守河陽的李抱玉棄城而走;河陽、懷州相繼陷落。
面對天子一再催戰的詔書,李光弼無可奈何,只好命大將李抱玉駐守河陽,然後與僕固懷恩、魚朝恩及衛伯玉一同出兵,進攻洛陽。
因為有個人在客觀上幫了他一個大忙。
駱悅與蔡文景對視一眼,接著說:「大王若不許,我等今天就投奔李唐,只恐大王到頭來也不能保全。」
最後,史朝義輕輕地說了一句:「諸君好好乾吧,不要驚動了父皇。」
史思明是什麼意思?他難道僅僅是由於軍情緊迫才給了這麼短的期限嗎?還是他別有用心?
一般情況下,老子說要殺兒子都不過是一時氣話,基本上是當不得真的。可對史朝義來說,他老子史思明的話卻足以令他不寒而慄。
正因為此,所以當史思明屢屢向左右流露出廢長立幼的想法時,許多將領便私下把這些信息透露給了史朝義,其用意當然是慫恿他先下手為強。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扭轉戰局,燕軍軍心必然會產生極大動搖。而想要在短時間內扭轉戰局,唯一的辦法就是迫使李光弼到黃河南岸決戰。然而,恰恰是這一點讓史思明無計可施。
在魚朝恩的影響下,肅宗已經對一意固守、拒不出戰的李光弼很有些不滿了,這個時候,只要僕固懷恩堅持主動進攻的意見,就能夠有效地壓制李光弼,在天子面前爭功邀寵。所以,僕固懷恩當然要義無反顧地站在魚朝恩這邊。
其實,史朝義如果真要動手的話,勝算還是很大的。
駱悅等人順利進入驛站后,徑直衝進了史思明的寢室。
史朝義低著頭一言不發。
邙山大捷之後,史思明乘勝西進,命史朝義為前鋒,從北路進攻陝州;他本人則率大軍從南路向西挺進。
當天夜裡,史思明宿于鹿橋驛(今河南洛寧縣境內),命一個姓九九藏書曹的心腹將領擔任警衛。
這就顯得很不正常了。
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他們看上去就像兩朵轉瞬即逝的浪花。
僕固懷恩是鐵勒九部中的仆固族人,其先祖于貞觀末年歸降唐朝,歷代世襲金微都督之職。天寶中期,僕固懷恩升任左領軍大將軍,其後調入朔方軍,歷事王忠嗣、安思順、郭子儀。史稱他「為人雄毅寡言」,「達諸蕃情,有統御材」,因而深受郭子儀器重。
二月下旬,肅宗不斷派遣使者前往河陽,命令李光弼出兵。其情形就跟當初玄宗一再逼迫哥舒翰出戰一模一樣。
同年冬,李光弼再度發兵進攻懷州,歷時一百余日,終於將其攻克,生擒安太清。
從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月到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史思明使出渾身解數,企圖戰勝李光弼或至少擺脫他的牽制,但最終被證明只是一場徒勞。
而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許久,史朝義抬起頭來,駱悅和蔡文景看見他的臉上布滿淚痕。
回到洛陽當天,史朝義就在駱悅等人的擁立下迫不及待地登基即位了。同日,史朝義派遣張通儒等人回到范陽,誅殺了史朝清,還有他的母親辛氏及其一干黨羽。
一直以來,史思明對史朝義這個長子從來沒什麼好臉色,而唯獨寵愛少子史朝清。史朝義也搞不懂自己為何不受父親待見。他只能小心翼翼做人、竭盡全力做事,除此之外,他實在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眼看前鋒屢屢受挫,不能越陝州半步,史思明的南路大軍也不敢冒進,只好退駐永寧(今河南洛寧縣北)。他恨鐵不成鋼地對左右說:「小子怯懦,終究不能幫我成就大事!」並揚言要依照軍法,將史朝義及其手下將領全部斬首。
但是,僕固懷恩也有很明顯的毛病,那就是居功自傲,「剛決犯上」。他麾下那些「蕃漢勁卒」也跟他一樣,仗著軍功,視朝廷綱紀如同無物,「多為不法」,卻長期受到僕固懷恩的包庇和縱容。由於郭子儀生性寬厚,且「素重懷恩」,所以對僕固懷恩及其部眾一貫寬容,對他們的很多不法行為總是睜一眼閉一眼,「每事優容之」。
他就是僕固懷恩。
史思明一臉沮喪,問:「亂者為誰?」
三月,李光弼又破懷州守將安太清于城下;四月,史思明與李光弼戰于河陽西面,再敗,被斬首一千五百余級;六月,史思明遣將東進,企圖進軍江淮,卻在鄭州被田神功擊敗。
早在河陽戰敗不久,亦即乾元二年末,史思明就曾派遣大將李歸仁率五千鐵騎悄悄西行,準備出其不意襲取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進而威脅潼關。可當李歸仁行至礓子阪(三門峽市南)時,卻遭到駐守陝州的神策軍節度使衛伯read•99csw.com玉的迎頭痛擊。後來,衛伯玉與神策軍兵馬使李忠臣密切配合,牢牢扼守在永寧(今河南洛寧縣北)與莎柵(洛寧縣西)之間,屢屢擊敗李歸仁,使其不得向西前進半步。
他此時的職務是陝州觀軍容使。這位天子跟前的紅人很不欣賞李光弼的打法。他認為燕軍都是北方人,長期在外征戰,必定思鄉,此時趁其軍心渙散大舉反攻,絕對可以取勝。他把這意思反覆跟肅宗強調,肅宗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下詔命李光弼進攻洛陽。可李光弼卻按兵不動,上奏說:「賊鋒尚銳,未可輕進。」
史思明稱帝后,史朝義發現自己的處境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為不堪。因為父親擺明了就是想把皇位傳給史朝清,而他這個長子充其量就是一個馬前卒,是替父親和弟弟打天下的工具。暫且不說在打天下的過程中隨時有可能死於非命,就算曆經千難萬險奪了李唐江山,史朝義也得不到什麼好處,甚至避免不了兔死狗烹的命運。
因為這不是普通的殺人謀反,而是弒父篡位!這種事無論擱在誰頭上,都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決斷的……
李光弼的中軍帥旗一倒,各路唐軍更是不戰自潰,在同一時間全部掉頭而逃。
二比一,主戰派佔了上風,肅宗隨即下定反攻的決心。
因此,曹將軍只猶豫了短短的一瞬就點頭同意了。
當唐軍進抵洛陽城外的邙山下時,史思明已在此嚴陣以待。李光弼選擇了一個險要的地形列陣,而躊躇滿志的僕固懷恩則率兵列陣於一馬平川的平原之上。李光弼趕緊告誡他說:「依恃險要,進可攻,退可守;列陣平原,一旦失利則全軍覆沒。史思明擅長野戰,絕不可輕視!」隨即一再下令僕固懷恩移兵于險要處,可僕固懷恩卻置若罔聞。
要想擺脫這樣的壓抑和苦悶,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李光弼取而代之!
安史之亂爆發后,僕固懷恩追隨郭子儀轉戰南北,「常為先鋒」,「勇冠三軍」,為肅宗朝廷順利收復兩京立下了汗馬功勞。
駱悅連忙帶人沖向驛站後院,只見史思明已經躍上一匹馬,正準備從後門逃離。駱悅等人立刻放箭,其中一箭正中史思明手臂。史思明跌落馬下,眾人一擁而上,把他嚴嚴實實地捆了起來。
然而,當郭子儀因鄴城之敗失勢,李光弼繼任朔方節度使后,僕固懷恩等人的舒服日子就到頭了。因為李光弼的治軍風格與郭子儀截然相反,素以「持法嚴肅」、「法不貸下」著稱,所以僕固懷恩和他手下那幫驕兵悍將只好收斂心性,夾起尾巴做人。
因為他知道那不是氣話。
事實上,自從李光弼升任朔方軍和帝國軍隊的一把手后,身為二號人物的僕固懷恩就已經對頭把交椅生出覬覦之心了。
https://read.99csw•com史朝義的軍營與鹿橋驛近在咫尺,如果要動手,今天晚上就是最好的機會。
史朝義差一點癱軟在地。
很多時候,史朝義覺得自己的處境跟當初的安慶緒可謂如出一轍。可人家安慶緒最終畢竟邁出了那一步,從而轉禍為福,一舉登上了燕朝天子的寶座。如今,史朝義敢像安慶緒那麼做嗎?
史朝義發動了好幾次反擊,卻都被衛伯玉一一擊退。
沒有人會料到,史思明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竟然會與安祿山如出一轍。
史思明被李光弼耗住了。
他知道史思明不得人心,也很清楚什麼叫做眾怒難犯。如果不答應,他馬上就會血濺當場,成為史思明並不光彩的陪葬品。
鬱積在史思明胸中一年零四個月的怒火,此刻終於化作一聲振聾發聵的號令,響徹在燕軍官兵的耳邊。
三月十三日,史朝義接到了父親的一個命令,讓他在軍營附近修築一座「三隅城」(依山而建的三面牆的城堡),用以儲存軍糧。這本來是個很正常的任務,可問題在於:史思明給的施工期限只有一天。
駱悅可不想去關心史思明的什麼大業,他現在最慶幸的是自己和懷王終於可以免於一死了。是日深夜,駱悅將史思明囚禁在柳泉驛(今河南宜陽縣西柳泉鎮),然後回營向史朝義作了稟報。
李光弼在河陽堅守一年多所取得的戰略優勢,就這樣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礓子嶺戰敗后,史朝義發現父親看他的眼神越發陰冷,甚至透出了一股殺機,他內心的恐懼和掙扎自然更加強烈,而先下手為強的念頭更是一遍遍地在他的腦海里起伏翻湧。
因為李光弼的戰略就是要把他耗死,又怎麼可能主動與之決戰呢?
上元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史思明期待已久的時刻終於到來。
史朝義的斬草除根之舉很快就在幽州城裡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不久,各派勢力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火併,張通儒被殺,動亂整整持續了兩個多月,死亡人數達到數千人。史朝義隨即任命心腹將領李懷仙為范陽尹兼燕京留守,而後才漸漸控制了局勢。
史朝義不敢去想那麼多,他只能率部下拚命趕工,終於在黃昏時分築完了牆體。可後面還有一道塗泥的工序。就在這個時候,史思明來視察了。他看見工程尚未竣工,立刻指著史朝義的鼻子破口大罵,然後命左右侍從盯在那兒監督史朝義幹活。史朝義領著手下繼續埋頭苦幹,終於搶在夜幕降臨之前完成了最後一道工序。史思明陰沉著臉前來驗收,騎馬繞牆走了一圈,最後停在史朝義面前,忽然咬牙切齒地說了一句:「等攻下陝州,終究要斬了你這個賊東西!」
作為天下兵馬副元帥,也是帝國軍隊事實上的一把手,李光弼的意見肯定是舉足輕重的九*九*藏*書,肅宗不能不慎重對待。接到李光弼的奏報后,肅宗只好將此事暫時擱置。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另一個軍方的重量級人物卻站在了魚朝恩一邊,堅決主張進攻。
史思明生性多疑,殘忍嗜殺,左右之人稍有違逆的,輕則掉腦袋,重則被族誅,時時活在伴君如伴虎的恐懼之中。所以,史思明麾下很多將領表面上敬畏他,實則早已跟他離心離德。相反,這些將領卻都對史朝義抱有好感。因為史朝義為人謙恭謹慎,性情溫良,並且非常體恤士卒。對這些燕軍將領來說,如果能讓這位少主取代那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皇帝,他們以後的日子無疑要好過許多。
這一天將成為史思明的幸運日,也將是他徹底洗刷恥辱的日子。
安祿山和史思明雖然先後死於非命,但一切並沒有就此結束。
他的稟報其實只有三個字:事成矣!
事已至此,曹將軍還能怎麼辦?
這個人就是唐肅宗的心腹宦官魚朝恩。
頃刻之間,燕軍騎兵就像潮水一樣漫過了平原。
這一耗整整耗了一年零四個月。
駱悅冷冷地說:「奉懷王(史朝義)命。」
雖然史朝義篡了燕朝皇位,但駐守各地的節度使基本上都不買他的賬。因為他們大多是安祿山的舊部,連史思明都不見得能收服他們,更不用說這個年紀輕輕的史朝義了。
僕固懷恩是個非常自負而且很有野心的人,他當然無法長期忍受這種夾著尾巴做人的日子。
自乾元二年四月稱帝,至上元二年三月被殺,史思明的帝王生涯總計不過一年十一個月。而此前的安祿山比他還不如,只當了一年皇帝就命喪黃泉。
可事實上,他們並不是浪花,而是深不可測的旋渦。因為大唐王朝的巨舫一從他們身邊駛過,就開始發生劇烈的顛簸和搖晃,並從此進入了一個半世紀的迷航……
一想到這裏,史朝義的心裏不由自主地掠過一陣戰慄,周身的毛孔都沁出了一層冷汗。
在這種適合騎兵衝鋒的地形作戰,唐軍實在不是燕軍的對手。面對呼嘯而來的燕軍,僕固懷恩的陣勢最先被衝垮,部眾紛紛潰逃。其他各路唐軍見狀,士氣大為削弱。儘管李光弼一直據守險要,奮力死戰,可還是抵擋不住燕軍的凌厲攻勢,很快也被打垮。
換句話說,從史思明被殺的這一天起,所謂的燕朝就只剩下一個有名無實的軀殼了。各方大將雖然在表面上隸屬於燕朝,可事實上沒有一個遵奉史朝義號令,都在各打各的小算盤。在這種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的情況下,自己究竟能走多遠,能把局面玩多大,史朝義實在是有些茫然……
殺,還是不殺?這是一個問題。
史朝義一旦點頭,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駱悅立刻派人將曹將軍召來,把他們的計劃和盤托出,然後面無表情地問九-九-藏-書他打算怎麼辦。
上元二年二月,史思明期待的奇迹終於出現了。
史思明一下全明白了。他仰天長嘆:「我白天說錯了話,活該如此下場。可何不等我攻下長安再動手呢?現在殺我,未免太早,大業恐怕沒有希望了。」
曾幾何時,安祿山和史思明義無反顧地造了李唐王朝的反,可到頭來,他們的兒子也毫不留情地造了他們的反。如果用佛教的話來說,這就叫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而報應的方式如此之相似,並且來得如此之迅速,實在是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毋寧說,一切才只是剛剛開始。
就在唐軍剛剛列陣、立足未穩之際,史思明便迫不及待地發出了進攻的號令。
既然你李光弼可以取代郭子儀,那我僕固懷恩憑什麼就不能取代你李光弼呢?
眾所周知,在唐朝的各道軍隊中,朔方軍一直是帝國最重要的平叛主力,而作為朔方軍的最高將領,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這三個人也無疑是平叛戰場上的三根頂樑柱。
這一刻,史朝義心中那個可怕的念頭再度翻湧而起,令他全身戰慄不已。
駱悅等人大驚失色,趕緊四處搜尋。由於夜裡太黑看不真切,所以駱悅等人不問青紅皂白,見人就砍,一連砍翻數人。其他幾個侍從嚇得死死趴在地上,舉著雙手大喊:皇上在茅房。
在僕固懷恩看來,自己需要的只是一個合適的機會。
因為他父親很不得人心。
正當史朝義被這個問題搞得坐卧難安之際,部將駱悅和蔡文景敲開了他的房門。駱悅一進來,就開門見山地說:「我等與大王已經命在旦夕了!自古以來,廢黜舊主、擁立新君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萬萬不可優柔寡斷,請大王立刻召見曹將軍,共謀大事!」
懷州的陷落無疑讓史思明的處境雪上加霜。
可是,史朝義始終下不了這個決心。
三月九日,史朝義進至礓子嶺(今三門峽市南),被埋伏在此的衛伯玉打了個措手不及。
就在這一幕似曾相識的弒父篡位的鬧劇中,燕朝又完成了一次非正常的權力更迭。
雖然安祿山和史思明已經命喪黃泉,但是無數的安祿山和史思明卻將在他們的身後蓬勃成長;雖然安史之亂很快就將徹底終結,但是許許多多擁兵割地的跋扈藩鎮,卻將聯手開啟唐朝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個大裂變時代!
上元元年二月,李光弼親自率部襲取懷州,其意圖非常明顯,就是想截斷燕軍的北歸之路,讓史思明既不能進也不能退,把他死死困在無險可守的洛陽。史思明當然不能讓懷州落在李光弼手裡,於是立刻馳援,卻在沁水遭到李光弼伏擊,被斬首三千余級。
除非出現奇迹……
然而裏面卻空無一人。
此刻的眼淚當然不乏作秀的成分,但不可否認,裏面也包含了深深的痛苦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