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部 焚江 十九、「馬匪殿臣」投降了?

第二部 焚江

十九、「馬匪殿臣」投降了?

在日本上個世紀80年代出版的《一億人的昭和史》中,有一部分談及日軍佔領中國東北后,與抗日武裝的交戰情況。

日方報道——馬匪殿臣投降了
楊靖宇1932年11月作為滿洲省委巡視員到磐石、海龍地區巡視工作,將磐石游擊隊改編為紅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並代理政委。楊靖宇採取寫信、發傳單、派人主動聯繫等辦法,對活動在磐石一帶的地方抗日武裝做團結爭取工作,共同抗日。1933年7月下旬,在樺甸縣八道河子附近,楊靖宇主持召開了南滿反日軍聯合參謀部成立大會。到會的有七十多位反日武裝領導人,一致選舉楊靖宇為政委、李紅光為參謀長、「殿臣九-九-藏-書」首領傅殿臣為軍需長。這可以算是中共最早實施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實踐之一了。
究竟有幾個「殿臣」不重要,重要的是「殿臣」所部轉戰的歷程,讓我們得知,東北的綠林好漢,也曾與日軍拚死相搏,表現了比很多高官更多的血性。
仔細算來,恐怕,前者正是後者的原型。因為,在東北淪陷期間,確曾有一支報號「殿臣」的土匪山林隊武裝,曾縱橫吉林南部八縣,給日軍帶來重大威脅。這支武裝的領導人正是姓傅,人稱「傅殿臣」。
根據記載,日軍攻佔東三省后,「老殿臣」也率軍抗日,曾試圖率部與「三江好」合兵策應馮占海攻打吉林和長春的戰鬥。他與宋國榮、毛作彬抗日軍有合作關係。1932年9月聯合軍曾攻佔過磐石、東豐、伊通等縣城。1932年9月9日,殿臣部山林隊配合義勇軍包圍磐石縣城。9月10日九-九-藏-書拂曉,攻城戰鬥打響。義勇軍宋國榮部官兵首先奪取東門,殿臣部隨後衝進北門,其餘各門隨之一一被攻破。9月21日殿臣部和宋部聯合攻克雙陽縣城,擊斃偽公安局長劉振范。1932年11月初,殿臣部山林隊又曾與宋國榮部、大刀會、「老二哥」等部會攻樺甸。這是一支十分活躍而且令日軍十分頭疼的抗日武裝,日軍多次清剿,都因為殿臣熟悉當地地理氣候,又廣有人脈而無法奏效。
如此撲朔迷離,究竟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呢?考慮到抗日戰爭中,拉隊伍時為了增強號召力,經常有人會冒充比較有名的豪傑,真實的歷史上也許存在兩個「殿臣」——一個是犧牲於1932年12月的傅永祥,另一個則是被日軍壓迫投誠后殺死的傅學文,前者很明顯是要藉助後者的聲望。在《一億人的昭和史》中出現的照片,應該是後者被殺前拍攝的。

土匪出身的義勇軍中,包括高振鵬在內不乏在抗日作戰里以身殉國的,這是在戰鬥中陣亡的義勇軍指揮官「全勝」,其出身即為所謂「鬍子」。
九九藏書
不經意間,「東北抗日聯軍」的前身,開始走上了歷史的舞台。

土匪中抗日首領的典範——「老梯子」高振鵬
但是,「殿臣」的最後下落卻有著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1936年,由於抗日形勢日益艱難,日軍不斷派人打入「殿臣」所部,並計劃突襲https://read.99csw•com其司令部,「殿臣」恐慌之下終於選擇了接受日軍「招撫」(一說詐降)。《東北抗日聯軍十四年苦鬥簡史》中提到,這支抗日隊伍由於殿臣的投降而瓦解。而傅殿臣的命運也很悲慘,日軍為防其反覆而將其殺害,又加以厚葬掩人耳目。
傅殿臣,是一個頗為神秘的人物,一說他原名傅學文,吉林永吉縣人,年輕時是一個地主家的夥計,因羡慕土匪吃喝自由,就與幾個人結夥為匪。為了決定誰當頭領,他們弄了幾個糞箕子,上面放個凳子,誰坐上去不倒,誰就為頭。他們弄好了,一個一個坐上去,都坐不住。輪到傅學文,他上去坐住了,還挺穩當,就說:「我這還挺沉,又穩當坐了殿,乾脆就報號『殿臣』吧。」在「九一八」事變之前,這支武裝已經橫行一時,報號「老殿臣」,有其為吉南八縣總瓢把子的說法;另一說,他原名永祥,磐石縣取柴河村人。小學教師出身。1931年九九藏書「九一八」事變后,毅然投身抗日,發動民眾,聯絡山林隊,組織一支五千餘人的抗日隊伍,活動在磐石、樺甸、永吉、雙陽、東豐等縣境內。
其中收錄有一張照片,標題是「馬匪殿臣頭目來降」。照片正中留有八字鬍的,按照說明即應該是所謂的「殿臣頭目」,日軍稱其為歸順的土匪頭子。恰巧,在電視劇《關東大俠》中,也有一個大土匪傅殿臣,為關雲天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所動,和關結下生死之交,毅然加入了抗日行列,聯合游擊隊和大刀會共同抗擊日軍。這兩個人有什麼關係嗎?
不過,更重要的是,「殿臣」的活動記載中,出現了一個後來在黑土地上響徹四方的名字——楊靖宇。
第二種說法是「殿臣」傅永祥在1932年12月4日,在磐石縣煙筒山與日軍作戰失利被俘,押送至偽吉林省城后被害。這似乎是有充分證據的。但歷史上的確也有1933年4月,「殿臣」率部進攻敦化縣城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