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倫理治國 五、一箭雙鵰

第三章 倫理治國

五、一箭雙鵰

另一個意外的收穫,則是由此產生了一個"縉紳階層"。他們主要由退休官員、未仕舉子、社會賢達和地方領袖這四種人組成。其中,退休官員是過去的官,未仕舉子是未來的官,社會賢達和地方領袖則一般也有"功名"或"閑職",由朝廷欽賜"冠帶榮身",算是"名片官員",因此叫"縉紳",也叫"紳士"。縉紳的本義,是大臣上朝時用來插???的腰帶。紳士,就是系紳帶的士。士,就不是官;系紳,又有一點官的意思。不上朝卻又有插???的腰帶(榮銜或閑職),則說明他們有一定社會地位,也說明他們能夠遊走于官民之間。
平心而論,文字獄在帝國的歷史上不可能是常規,正如焚書坑儒只可能一次。倫理治國的本來目的就是要以"軟控制"替代"硬打壓",豈能動不動就人頭落地?所以,帝國的屠刀通常是藏在袖子裏面的,就像狐狸尾巴多半藏在袍子下面一樣。高高舉起的,是讓許多士人垂涎三尺的東西——官與祿。
顯然,這是一些處於朝野之間,半官半民、亦官亦民的人,是帝國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因為儘管帝國擁有數以萬計的官員,但要真正做到"德被蒼生",還是力不從心。尤其是明代,明令禁止官員擅自出城,違者以"擾民"論罪,判處極刑。這樣,廣大農村的禮樂教化甚至民事糾紛,也就只好拜託這些縉紳偏勞了。們也都是知書達理的,又和官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自然義不容辭。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是儒家道德觀念和國家學說培養熏陶出來的人,因此會白覺地推行教化維持秩序,地方官則可以安居城中坐享其成,閑來則遊山玩水吟詩作賦附庸風雅。帝國無須增加編製而義務效勞者甚眾,未仕和致仕(退休)的都是它的幫手。這豈止是一箭雙鵰?簡直就是一本萬利!
何況還另有收穫https://read•99csw.com,這就是找到了維繫天下一統的最佳方式。一般地說,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之上,只有農民、地主、商人、貴族的社會,應該是封建小國,邦國時代和西歐中世紀都如此。因為小農經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並不需要大範圍遠距離的接觸、交往和流通,完全可以做到"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那麼,他們憑什麼要統一為這樣龐大的帝國?帝國又憑什麼來維繫它的一統?現在我們知道,中華帝國靠的是文化,是中國的文化和文化的中國。共同的經濟基礎,共同的生產方式,共同的生活習慣,共同的風俗禮儀,共同的語言文字,再加上共同的思想觀念,共同的倫理道德,這就是一盤散沙似的小農經濟的中國,居然能長期維持大一統的秘密。中國的思想家甚至還有這樣的觀念,即無論你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只要接受中國文化,就是中國人。相反,如果你放棄中國文化,那你不是中國人,當然也不是外國人,只能算是"假洋鬼子"。這就叫"夷狄行華夏則華夏之,華夏行夷狄則夷狄之"。這一觀念,無妨稱之為"文化高於種族",與現代西方人主張的"人權大於主權"迥異。
現在看來,讓儒生充任官員,並不僅僅只是對知識和知識界的贖買,它還有更為長遠的意義。我們知道,由於帝國過於龐大,它在事實上不可能像小國寡民的邦國那樣,實行國家元首對屬下巨民的直接控制和管理,而必須假手於他人。這就是前章已經提到,后章還要細說的"官員代理制度"。廣義的官員包括兩種人。一種是專門負責處理具體事務(比如徵稅和司法)的行政工作者,這就是"吏",也就是現代所謂"技術官僚"、"職業官僚"或"事務官"。另一種是read•99csw•com可以承擔立法、決策、牧民、教化等任務的政治工作者,這就是"官",也就是現代所謂政治家、政客或"政務官"。秦王朝主要由吏員而不是官員來治國,甚至在焚書之後下令"以吏為師",結果失敗。其原因,就在於帝國要解決的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政權的穩固,社會的安定,人民的富足,國家的強盛,都需要那些有政治頭腦的人來思考,來解決。就連七品縣令這樣的"芝麻官",也需要有政治頭腦,方能清醒明白地領會中央和上級的意圖,將帝國的方針政策貫徹到底。當然,還有一點也至關重要,那就是這些頭腦必須和帝國的思維同步。如果他們自以為是甚至自行其是,或者大唱反調,則帝國同樣會崩潰,而且崩潰得更快。也就是說,帝國的官員必須有政治頭腦,但又不能用自己的頭腦來思考,而必須以帝國的頭腦為頭腦。這顯然是一個難題。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帝國得到了人才,士子得到了官位。但真正的贏家,卻其實是帝國。它付出的代價,只不過幾個官位和一些俸祿,可以說成本極低,甚至可以說是零成本。因為這些官位和體祿反正是要給出去的,不給儒生士子,也要給別人。因此帝國並沒有虧損什麼,甚至根本就沒有虧損。
這個方針在西漢時期就確定下來了。自從漢代確立了對人民尤其是對讀書人的懷柔政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也就出台。這就是讓那些飽讀詩書的儒生到朝廷來做官,成為帝國的御用文人。漢制,地方官有向朝廷推薦人才的義務,不推薦者有罪,推薦非人同樣有罪。漢武帝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師。"(《 漢書·武帝紀》 )如果地方官牧民一方,居然一個人才也發現不了,那就是玩忽職守。這就是漢代的"察舉制https://read.99csw.com",是"獨尊儒術"之前就有的。董仲舒就是因為被舉為"賢良方正",金殿對問,才發表了他那著名的"天人三策"。但尊儒之後,人才的選拔便明顯向儒家的治國主張傾斜,道德品質被看作首要標準。比如"孝廉",就要求孝于父母而廉於國事。因此被推薦者,一定要有孝行和廉績。"博士弟子"(這是漢武帝應董仲舒之請設立的),則要求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總之是要求"品學兼優"。這正是倫理治國的原則所使然。
然而紅利卻相當可觀。首先,它換取了幾乎整個知識界對帝制意識形態的認同。當然,沒有這一認同,帝國也可以強制性地獨尊儒術,並把所有的反對派都趕盡殺絕,就像秦始皇做過的那樣。但這樣做是沒有意思甚至沒有意義的。不識字的草民原本就別無選擇,帝國自己又不能生產知識和思想。它真正要鉗制的,是那些讀書人的頭腦。只有知識界心悅誠服地接受了帝制意識形態,帝國"用文化來統治"的戰略方針才真正獲得了成功。現在,一代又一代的所謂"知識分子"都心甘情願地奉帝制思想為圭臬(guinie),誠惶誠恐地拜倒在它的腳下(其實是拜倒在帝國的腳下),爭先恐後地為它效勞(其實是為帝國效勞),豈非"天下歸心"?更何況,這些頭腦被儒學佔領后,就不會胡思亂想,接受和產生什麼異端邪說了,而這,恰恰正是帝國擔心的。帝國在得其利之餘還能去其弊,豈非"雙豐收"?
然而事與願違。不到東漢末年,所謂孝行和廉績,便已經不過是某些人沽名釣譽的手段。時諺有雲:"舉秀才,不識書;舉孝廉,父別居。"地方官察舉的秀才和孝廉,或者不學文化,或者不養父母,全都徒有虛名。於是"察舉制"廢,"薦舉制"立。所謂"薦舉",又叫"九*九*藏*書九品官人法",也叫"九品中正制",就是在各州、郡、縣設"中正官",由他將人才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然後按品授官。這種明顯帶有人治色彩和壟斷色彩的制度,當然也弊病甚多。其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帝國的官職被士族階級壟斷,真正的人才無法脫穎而出。於是到了隋唐,又被代之以"科舉制"。所謂"科舉",就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分科考試(科)諫選拔人才(舉),所以叫"科舉"。在這種考試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只要確有學問,哪怕出身寒門,也有可能由布衣而卿相。顯然,從察舉、薦舉到科舉(它們被統稱為"選舉") ,帝國的人才網羅制度確實是日趨成熟。科舉制一興,天下士人趨之若鶩,帝國羅網疏而不漏。難怪唐太宗看見新科進士魚貫而人,要高興得手舞足蹈,說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了。
以儒生充任官員的好處,還在於這些人是"士",是讀書人。也就是說,他們進人國家政權機構,不是因為掌握了資源(土地),掌握了財富(金錢),也不是因為有什麼政治資本(功績)或者特殊關係(裙帶),而是因為掌握了知識(學問)。這就安全。一個人,如果功勞太大,勢力太強,錢財太多,資源太豐富,他對帝國就會產生威脅。儒生掌握的那點知識和學問就不要緊。因為那些玩意除了為帝國效勞,沒什麼別的用處,也造不了反。實際上,較之地方豪強、割據軍閥、行商坐賈、功臣勛貴,儒生更親近皇帝,更贊成帝制,也更主張獨尊儒術,因為那是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所。他們的知識和學問只有依附於帝國,才有價值,也才有用武之地。這是他們不會也不願反對帝國的原因。相反,由於他們以忠君和愛民為精神支柱,以耕讀和遊宦為全部生涯,既九*九*藏*書能保持與小農經濟的天然聯繫,又能超越小農經濟的狹隘性,因此,當他們走遍海角夭涯時,就會把禮樂教化和中央精神帶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成為帝制意識形態的義務宣傳員,倫理治國的自覺維護者和執行者。
這個難題卻因儒生充任官員迎刃而解。儒生是儒家道德觀念和國家學說培養熏陶出來的人,他們的思想和帝國完全一致。而且,由於他們寒窗苦讀,對儒家經典已融會貫通爛熟於心,用於治國,自然長袖善舞得心應手。因此,當他們進入中樞或派駐地方時,便能根據儒家學說推行禮教,處理事務,並自動進行控制調節,保證各地區的步調一致,統一協調。另外,由於深受"忠君愛民"信條的約束,他們一般都能忠於職守,以保境安民為己任。貪贓枉法昏庸懶惰的也有,大逆不道起心謀反的卻極少。也就是說,他們可能腐敗,卻不會謀逆;可能弱智,卻很難造反。至少,在所謂"承平時期"是如此。當然,國難當頭之際,兵臨城下之時,也會有人臨陣脫逃、裡通外國、苟且偷生、賣主求榮;但同時,更不少人會挺身而出,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披肝瀝膽,與敵周旋,甚至殺身成仁,如顏真卿,如文天祥,如史可法,如黃道周。這樣的例子,是史不絕書的。
顯然,在這裏,共同的思想觀念和倫理道德是最重要的,甚至比共同的語言文字還重要。"車同軌"只是物質基礎,"書同文"只是文化基礎,"行同倫"才是心理基礎。事實上,也只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統一也才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強制性的。這是一個文化大戰略,需要不知多少代的人的努力,尤其需要承擔著文化傳承和傳播任務的知識界熱情投入。這當然並不容易。然而,由於帝國成功地處理了它與知識界之間的關係,就不但實現了這一目標,而且還收到了一箭雙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