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導讀

導讀

那時,解謎成為偵探小說最重要的元素,作為「謎」載體的謎團和詭計更是發展到讓人眼花繚亂的地步。作家們努力拓展各種可能性,不管是殺人手法、滅跡手段、隱藏方式,還是作家自己的故布迷陣,設置誤導的「紅鯡魚」。發生在大家族裡的謀殺、相對封閉的環境、有限的嫌疑犯、不同的動機、隱藏的秘密……這些構成了最典型的謀殺背景。諸如暴風雪山莊、密室殺人、不在場證明等詭計在黃金時代大行其道。
卡爾也是黃金時代最早提出公平競爭的作家之一。他完全利用公平的線索、合理的解答,讓小說最終走上邏輯的道路。英國評論家朱利安·西蒙斯說:「今日的小說在詭計上沒有哪個能與克里斯蒂和卡爾的相媲美。」在他超過八十本長短篇偵探小說里,幾乎將所有能想到和想不到的不可能犯罪謎團寫了個遍,設計了超過五十種的密室,構思之巧就連克里斯蒂也自嘆弗如。讀者更無須懷疑小說中的手法是否能實現,因為卡爾都親手加以實驗,確保詭計的可行性。如果有這樣的疑問,只能歸咎於自己的腦袋太笨。

推理之趣

什麼是密室殺人呢?回到偵探小說的原點《莫格街謀殺案》,它就是一篇密室小說。在上鎖的屋子裡發生了殺人案,但是兇手不僅順利得手,還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密閉的房間。密室小說就是這麼不可思議。從表面上看它不合理——一個人不可能在上鎖的房間中被殺。但是一旦解開謎團,讀者便會發現不合理背後的合理性:或是巧妙的機械手法,或是被忽視的心理盲區。
亨利·梅利維爾爵士有些像溫斯頓·丘吉爾。他甚至比菲爾還要古怪——大大的禿腦袋,奇怪的表達加上不修邊幅的外表。梅利維爾的職業是律師兼醫生,但最有興趣的還是那些不可能案件。登場作品《瘟疫庄謀殺案》發生在倫敦的一所盛傳有鬼的老房子里,案子從一場降靈會開始,自然少不了密室這道大餐。這個系列的名著包括《獨角獸謀殺案》(1935)、《猶大之窗》(1938)、《女郎她死了》(1943)等等。他破解的密室案件一點也不遜色于菲爾,只因沒有發表密室講義顯得稍遜一籌。
盧克醫生是鎮上的老醫生,他的老朋友阿萊克和妻子麗塔彼此相愛,住在懸崖頂端的建築中長達八年。然而最近這段日子里,麗塔認識了一位年輕英俊的男子巴里,經常把他帶回家中。某個周末的晚上,盧克醫生來到阿萊克家裡做客,大家一同欣賞《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場休息時,麗塔去了廚房,巴里跟著進去,然後誰都沒有出來。盧克醫生覺得奇怪,便前https://read.99csw.com去廚房査看,只見廚房裡杳無人影,唯有後門洞開,一條通向「情人崖」的小路上,清晰印著兩行足跡。足跡顯然是一對男女——他們走至崖邊,殉情自殺!根據警方的事後調査,足跡確實不是偽造,肯定是有一對男女走向懸崖,而且沒有返回。但問題是:懸崖下面,並沒有發現屍體!兩天之後,幾英里遠的海灘上,發現了麗塔和巴里的屍體,其死因並非溺斃,而是近距離的槍擊。幾乎同一時間,行兇的手槍被發現了,這是一把回火的槍,而兩位死者的手上卻並無被回火灼傷的痕迹,所以他們肯定不是自殺。
1925年,卡爾進入哈維佛學院。第二年他的小說和詩歌就刊登在學校的文學雜誌《哈維佛人》上,此後還當上了雜誌編輯。1928年從哈維佛學院畢業后,他去巴黎索邦神學院(巴黎大學前身)學習。但是留學的大部分時間,他都在為《哈維佛人》雜誌撰寫連載小說,這部作品經過修改擴充后出版,成為他的長篇處|女作《夜行》(1930)。小說的主角是先前曾在短篇作品中出現的法國警探亨利·貝克林。
ellry/文
自1841年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發表《莫格街謀殺案》以來,偵探小說經歷了一百六十余年的發展。這期間不僅出現了阿瑟·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達謝爾·哈米特、雷蒙德·錢德勒等享譽世界的大師人物,還衍生出了許多流派和子類型,比如解謎推理、硬漢偵探、法庭推理等等。其中解謎推理是愛倫·坡時代便誕生的,歷經一輩輩大師潛心雕琢,稱得上是偵探小說中的正統,也被稱做「本格派」(日文說法,即正宗、正統)。

古典推理文庫之約翰·狄克森·卡爾系列導讀

只可惜,一切都不出H.M.的預料:「我早就說過了,這是一幕悲劇。」
卡爾筆下的密室第一神探基甸·菲爾博土是根據他所崇拜的英國偵探作家G.K.切斯特頓塑造的。菲爾是一個胖胖的字典編纂家,裝扮很滑稽,穿著披風,抽著海泡石煙斗,留著強盜式的鬍子。但他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善於分析罪犯的心理,破的案子也相當複雜,是創造力、氣氛、意外性和敘事技巧幾近完美的結合。包含兩樁不可能犯罪的《三口棺材》(1935)在歷次密室票選中都名列第一。其他名作還有《阿拉伯之夜謀殺案》(1936)、《歪曲的樞紐》(1938)、《綠膠囊之謎》(19九*九*藏*書39)、《連續自殺事件》(1941)等。
其中有一種謎團讓作家們又愛又恨。它是每一個創作偵探小說的作家都想挑戰的選題,甚至有種說法,如果沒有在作品中運用它一次,就談不上是真正的偵探作家。那就是密室殺人(Locked Room Mystery)。
一般帶有感情因素的卡爾作品,通常都具有相同的模式:聰明憨厚的單身漢遇到了伶俐可愛的女孩,然後發生一段愛情故事。因幽默元素之故,卡爾小說常常像是輕喜劇,而這部《女郎她死了》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悲劇,而且簡直就是推理小說史上的一部悲劇經典。這部小說深受歐美同仁的讚譽,大概亦同其中的情感因素有關——當然,最大的原因肯定是詭計。這部小說中的謎團跟以往相對純粹的密室、足跡消失不同,是不可能犯罪的另外一種形式,甚至帶有一定的綜合色彩。
完美的不可能犯罪,完美的悲劇。

大不可能

根據密室和不可能犯罪研究權威羅伯特·艾迪統計,截至1991年,古往今來歐美不可能犯罪長短篇作品大約兩千多部(篇)。另外,日本作家創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這個數字相對於浩瀚如海的偵探文學簡直是九牛一毛。然而,就有那麼一小部分作家傾其一生的精力創作不可能犯罪作品,像美國作家約翰·狄克森·卡爾、克萊頓·勞森、約瑟芬·康明斯,等等。當然,成就最高的便是卡爾。
——著名偵探小說作家兼評論家安東尼·布徹
整個故事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個悲劇。盧克醫生註定想不到真正的兇手,這就是他的宿命。眼看著塵埃落定,眼看著一切隨風飄去,眼看著死者杳然、存者戚戚,萬事萬物最終返回正軌,只有記憶永難消逝。

密室之王

以上這宗矛盾重重的案件,真相到底如何?小說的解答非常合理,讓人豁然開朗,具有典型的古典黃金時期的美。卡爾以其獨特的方法,再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真理:所謂的不可能現象,只是一種受到欺騙的錯覺。而這種欺騙和這種錯覺,正是推理小說的菁華。
以古典解謎遊戲為自身創作靈魂的約翰·狄克森·卡爾,無疑是個不折不扣的古典解謎擁躉。他一貫喜歡構思難度極高並極富創意的不可能犯罪方法,同時又使案件詭計和小說情節的起承轉合緊緊相扣,創作技巧高妙異常。「二戰」結束之後,卡爾以一種躑躅獨行的高傲姿態,逆潮流而直上,誓死不肯削弱小說中的解謎成分,繼續譜寫著古典解謎的傳說,其中尤其突出的是《耳語之人》(1946),這是一部公認「魄力十九-九-藏-書足」的戰後作品。而1943年這至關重要的一年裡,卡爾拿出了一部傳世經典:《女郎她死了》
卡爾確可躋身英語系國家繼愛倫·坡之後三四位最偉大的偵探小說家之列。
1932年,卡爾娶英國女子克拉麗斯·克里夫斯為妻,兩人婚後便在英國定居。卡爾變得很英國化,以至於許多讀者認為他是英國作家。1933年,卡爾出版基甸·菲爾博士系列首部作品《女巫角》。第二年他以筆名卡特·狄克森創作的《瘟疫庄謀殺案》中,亨利·梅利維爾爵士登場。此後,卡爾交替撰寫菲爾系列和梅利維爾系列,成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作品風格很具特色:情節布局複雜,謀殺手法奇特,充滿戲劇性和超自然氣氛。更重要的是,他專註於密室和不可能犯罪。可惜由於吸煙,他晚年健康狀況惡化,於1977年2月27日因肺癌去世。

《女郎她死了》導讀

解謎推理在1920年代掀起高潮,成就了偵探小說史上的「黃金時代」。在那個「名探滿街走,名作天天有」的時代里,有三個名字最為耀眼,即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和約翰·狄克森·卡爾。他們筆下的作品代表了解謎推理的最高峰,時至今日還廣受追捧。這時期作品的特色是崇尚推理和謎團,要給予讀者公平的線索,讓他們和虛構的偵探擁有同等解開案件真相的機會。詩人W.H.奧登就分析說:「(黃金時代)偵探小說的最奇妙之處在於它恰好最能吸引那種其他形式的『白口夢』文學無法影響的人。醫生、牧師、科學家或藝術家這些事業上相當成功的職業人士是典型的偵探小說迷;他們喜歡思考,在各自的領域里都是飽學之士,因此絕對無法忍受《周六晚報》、《真實的告解》、電影畫報或連環漫畫等讀物。」讀者靠偵探小說來獲得智力遊戲的快|感。一旦能先偵探一步解開謎團,便像獲得了無上的榮譽般興奮。
傷痕/文
約翰·狄克森·卡爾的創作生涯始自20世紀30年代之初,先是經歷了「班克林探長」時代短暫的摸索,然後便迅速走向成熟。從1933年的《女巫角》和1934年的《瘟疫庄謀殺案》開始,卡爾創造出兩個不朽的偵探系列,那就是基甸·菲爾博士系列和亨利·梅利維爾爵士系列。這兩大系列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卡爾自創作伊始,就一直致力探索不可能犯罪的詭計,其小說中的幽默、恐怖,都是緊緊圍繞著詭計而展開——先以恐怖迷離的哥特風格配合連續的不可九九藏書能犯罪謎團,牢牢抓住讀者;再用傳統的偵探推理方式進行合理解答。因其創作的方向正確,本身又具有很高天賦,所以僅僅經過了數年時間,卡爾的小說便攀爬到了一個巔峰階段,深受讚譽的三大傑作相繼出現:《三口棺材》(1935)、《歪曲的樞紐》(1938)、《猶大之窗》(1938);此外尚有1939年的《綠膠囊之謎》,是卡爾幾乎達到推理小說這種解謎遊戲頂峰的證明。從宏觀的角度看來,20世紀30年代之間,卡爾一直都是佳作不斷,水準整齊。
並不滿足在小屋子裡折騰的作家們挖空心思,又想出了各式不可能的謎團。躺在沙灘中央的受害者身邊只有自己的腳印,卻明顯被人殺害;賓士在鐵軌上的火車卻像空氣般消失在兩站之間;眾目睽睽下發生不可思議的殺人事件,等等。這些描述超常事件的小說形成了偵探文學的一個子類型——不可能犯罪。這類作品有著鮮明的特點:幻想性的謎團、超自然的氣氛、巧妙的手法、合理的解答。對於讀者來說,這類作品是解謎推理的極致,要想破解謎團,需要更活躍的思維、更縝密的推理以及更敏銳的洞察力。若能解開這些難題,就會獲得數倍的快|感。
任何一本小說中,都會有一個或者若干個「謎」,比如,那對情侶是不是最後能走到一起,那個青年能不能報了殺父之仇,或者未來究竟發展成怎樣一個世界,等等。人類都有好奇心。因此一個個謎團也就吸引著讀者繼續讀下去,直到翻開最後一頁。偵探小說可以說是將謎團最大化的一種類型小說。整本書就是一個大謎團——解開誰是兇手之謎。而在此過程中又包含著各式各樣的小謎團:沒有留下兇手腳印的沙灘、不可能進出的密閉空間、牢不可破的不在場證明。待到最後一章名偵探娓娓道來事件的真相,讀者才恍然大悟,感嘆世間竟然有如此巧思。
——著名偵探小說作家兼評論家愛德蒙·克里斯賓
若克里斯蒂是推理界天後,那卡爾就是天王。
萬幸的是,約翰·狄克森·卡爾、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這黃金時期的三大名家,並未因時代的變遷而默默沉寂,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各自度過了那段寒冬。奎因結束了國名系列的輝煌,開始以萊特鎮系列故事登上另一頂峰;「女王」克里斯蒂彷彿對這種巨變渾然不覺,繼續堅持著先前那種創作風格——她所擁有的固定讀者,數量委實太過龐大;而卡爾則是等到「二戰」之後,率先開展了一場「復古」運動。
現今的偵探作家很少有作品能困惑我,但卡爾總能。
1943年是推理小說發展史上公認的轉折。因「二戰」之故,戰read.99csw.com爭的殘酷給人們帶來的心靈創傷、戰後社會的混亂和人們對英雄的呼喚,以及人類自我的反思,促使推理小說這種「遁世文學」逐漸淡出了傳統讀者的視野。以1943年為界,在此之前,偵探小說是無憂無慮的天才少年,以精妙的詭計和華麗的推理吸引智慧的讀者,而從1943年開始,推理小說最終呈現出向傳統文學靠攏的趨勢,漸漸變得關心社會、關心人性。許多酷愛古典推理小說的作者,不堪市場和讀者的雙重壓力,只好紛紛放棄古典推理小說的創作,轉而向硬漢、懸疑、驚悚等風格靠攏。(更有甚者,某些天才作家竟憤然封筆。)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就這樣宣告結束。
小說的另一特色,是人物刻畫得更加鮮明深刻。以往的卡爾小說是「生動」,而這部小說則是「深刻」。小說體裁是相對特殊的手記,以第一人稱來敘述,字字發自肺腑,格外優美動人。(順便指出,這裏面絕對沒有日本人那種敘述性的詭計。)小說的前十八章是盧克醫生的手記,一方面集中敘述了他親身經歷的案件之發生、經過、思想、推理、疑惑、憤怒、努力、無奈,另一方面又細緻鏤刻出這位倔強、堅強、自信、善良的老人所擁有的不屈和高傲的靈魂。正是有了這樣一個人的存在,這部作品才最終構成了一部精彩的悲劇,一部讓人痛徹心腑的悲劇。盧克醫生親自參加調查,將所有事情都記錄下來,並提出了他本人的理解和看法,他似乎和這案件融為了一體。
卡爾的作品集歐美浪漫本格之大成,偵探小說家愛德蒙·克里斯賓總結他的成就說道:「論手法之精妙高微和氣氛營造的技巧,他確可躋身英語系國家繼愛倫·坡之後三四位最偉大的偵探小說家之列。」不可能的謎團需要同樣不可能的氣氛來烘托,營造出一種亦幻亦真的效果。卡爾藉助于古老傳說、哥特化的場景,自然地烘托出超自然的恐怖感覺。在《女巫角》中,傳說身為女巫絞刑場查特罕監獄典獄長並擁有此處大批地產的史塔伯斯家族繼承人註定要斷頸而亡,果然在眾人的監視之下,史塔伯斯家長子墜樓身亡。梅利維爾系列的《紅寡婦血案》(1935)同樣是多人監視著的上鎖的房間,可是就在那間傳說會吃人的屋子裡,果然發生了密室毒殺事件。
——阿加莎·克里斯蒂
約翰·狄克森·卡爾(John Dickson Carr),1906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聯合鎮。他父親伍德·尼古拉斯·卡爾曾當選眾議院議員。卡爾青少年時期就展露寫作的天分,十一歲便撰寫法庭審判和謀殺案一類的新聞報道,後來還在本地一家報紙主筆拳擊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