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李世民——有「境界」的馬上皇帝

第五章 李世民——有「境界」的馬上皇帝

說起李世民,那是大名鼎鼎,史家的讚譽似萬丈光芒,千古聖君嘛!
李世民做出了第三種決定,也是決定大局的決定:留兵圍洛陽,主力回虎牢關消滅竇建德。
對付游牧民族,自古以來要麼打要麼和親,李世民絕,分化瓦解,各個擊破,軟硬兼施,拉一支打一支,直修理得蠻族叫他「天可汗」。邊打敵人邊建設國家,既平定了邊患,又不傷國力,別人不說,漢武帝就該叫聲佩服。
一句話,還是他境界高。
饒是如此,李世民卻是最了不起。論武藝,他未必最能打,論戰功,哥哥弟弟也不是草包。說他最牛,卻只因倆字——境界!
先說李淵造反,太原起兵后,下一步該咋辦?李淵部下紛爭不休,有說南下取東都的,有說東進的,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唯有李世民,提出一個完全相左的建議:西進,奪關中!
卻有一樣,是一點也沒浮夸的——打仗。
眼看就要打成平手了,可別急,李世民還有后招呢。奇襲,李世民親率2000精騎,突然打擊薛軍的側翼,苦苦支撐的薛軍終於崩潰了。大勝,全殲,薛仁杲長嘆一聲:投降。甘肅青海大地,盡落李唐手中。
唐軍上下倒是意見很多,種種進攻方略,說啥的都有,嘰嘰喳喳半天,李世民只說了兩個字——不打!
read.99csw.com軍事,山西李家,老爹李淵造反前就是隋朝名將,在草原上把突厥追得沒處跑,大哥建成,三弟元吉,也全屬於不要命的主,這樣的家族傳統,身為貴族子弟,自小耳濡目染,李世民,想不會打仗都難。
薛仁杲服了,淺水原一戰,非兵不利,戰不善,實在是統帥的檔次不一樣。
這在好多人看來簡直是瘋了,那些個各地反軍都快當皇上了,爭著搶地盤呢,放著中原富庶之地不去打,卻往關中跑,為啥?
李淵的大軍向關中進發了,開局很順利,先滅了隋朝精銳宋老生,卻在河東城下碰了釘子。隋將屈突通把城池守得如密封一般,隋朝的增援部隊也在火速開進,企圖吃掉唐軍,內外夾困下,大家有說撤兵回家的,有說繼續猛攻的,一時間爭得面紅耳赤,連李淵本人也沒了主意。輪到李世民發言,他又拿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看法。
數萬唐軍自梁山與龍門進入關中平原,僅留少量部隊牽制河東守軍。唐軍穿過幾路隋軍的縫隙,竟這樣兵不血刃地踏進了關中平原。無險可守的關中地區很快淪陷,進長安,李淵稱帝,國號大唐,年號武德。富饒而易守難攻的關中平原,至此完全變成李家的根據地,也成為李淵爭天下的最大本錢。彼時李唐,擁兵九*九*藏*書數十萬,坐擁八百里秦川,雄視中原群豪,已然成為逐鹿天下的最強力量。
按照今天教育學的話說:這就叫跳躍性思維。
然後就是決戰,先派小部隊出動,把薛軍的精銳引到淺水原,再派重兵合圍。薛軍果然兇悍,饒是餓著肚子,又被拖了兩月,卻還是死戰不退,計劃中的圍殲戰打成了相持,激戰一日,雙方都死傷慘重。
大哥三弟完蛋了,李世民坐江山了,後面的事情自然讓中國人驕傲,外逐突厥,內修德政,中國在他的手中繁榮富強,這是舉世公認的,就不必啰嗦了,需要啰嗦一點的,就是他身為君主的軍事眼光與謀略。
事實證明,李世民是對的。
李世民,或許稱不上千古第一聖君,卻有理由稱得上一位偉大的統帥,原因還是那倆字——境界!
你不是實力強嗎?我先拖住你,然後派小部隊斷你的運輸線,拼戰鬥力我不如你,拼消耗你可不如我,等把你拖疲拖垮了,然後嘛……
為啥?只因一句話:誰坐八百里秦川誰得天下。
不打就不打吧,任你薛軍如何挑釁,咱就是堅守不出,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李世民早就找到了對付他的最好辦法——糧食。
眾將愣了,不打?那咱來幹啥?
河東,這個讓唐軍吵翻天的難題,被李世民跳躍性地九九藏書解決了。
根據地打下來了,後面就該爭天下了,先是隴右的薛舉父子,李世民一上來就吃了虧,被薛舉殺得大敗。不久后薛舉病逝,對手換成了兒子薛仁杲,病愈后的李世民再率重兵出擊,雙方對峙于淺水原,薛家軍重兵齊集,士氣高昂,數次交戰都擊敗唐軍。這樣的強敵,怎麼對付?
虎牢關是竇建德救援王世充的必經之路,唐軍大部隊嚴防死守,終於阻擊住竇建德部兇猛的攻擊,接著雙方轉入了相持戰,經過一個月的拉鋸,竇建德部終於走上了薛仁杲的老路,士氣低迷,急於速戰,下面的事情就成了故技重演了,誘敵、合圍、全殲,竇建德部軍隊的戰鬥力畢竟比薛仁杲差了檔次,也用不著啥騎兵突襲,5萬敗兵當了俘虜。竇建德本人傷重后被生擒,之後王世充投降,兩大最強悍的對手,竟全部經此一戰敗亡,虎牢關之戰,一箭雙鵰,天下爭霸大局,一戰定鼎。
要是後世的宋太宗有這智慧,幽雲十六州早拿下來了。
吵什麼吵?這有什麼難的,咱繞開他不攻,改道走不就完了。
他能贏,不是因為他正派,還因為用兵境界高,所以,不服不行。
雖然無數史家和評書對李世民的兄弟極盡嘲諷,可那和李世民爭太子的倆哥們確非省油的燈。大哥建成,三弟元吉,都是戰功赫赫的當世read.99csw.com英雄,可建成和元吉別不服,就拿玄武門之變來說事,你們倆的爭位招數,不過就是造謠加暗害,或是挖牆腳,再狠也逃不出常規政治鬥爭的路數,可李世民看得更遠,費那勁幹嗎?打伏擊,把你倆殺了,再逼宮,這不就行了,用你想不到卻最簡單的辦法解決最複雜的事,這就是能耐。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在虎牢關之戰里的獨創戰法,之後數千年被無數名將有樣學樣,及至現代解放戰爭時期還屢試不爽,當然,它有了個更學術性的名字——圍點打援。
扒一扒龍鱗,卻發現此君的「宣傳工作」也做得很好,貞觀盛世么,細算GDP,也不是最高的;勤于朝政么,似乎身前後世諸多帝王累吐血的大有人在;善於納諫么,宋明的好多皇帝比他更有氣量;至於那不光彩的玄武門之變,更是傳得走了樣,大哥三弟全成了吃喝玩樂的浪蕩公子,親爹高祖李淵成了是非不分的老迷糊。好事放大成了大好事,壞事也塗抹成了好事,直讓人一聲嘆息:歷史啊,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李世民,不僅是個好皇帝,也是位卓越的軍事家。這一點,兩千年青史,或褒或貶,卻無可否認。
還有不服的呢,不服就滅。決定李唐統一大業的洛陽會戰打響了,李世民先敗王世充,將王世充團團圍困在洛陽城,看似https://read•99csw.com中原盡在手中,可意外發生了,另一大豪強竇建德親率大軍支援王世充,兵鋒也抵到唐軍背後。彼時中原,真正能與李家爭天下的只有王世充和竇建德兩家,本想滅一個再滅一個,這下可好,兩家全招來了,困於堅城,腹背受敵,這仗,怎麼打?
有說撤兵的,有說繼續攻洛陽的。可能退么?爭天下的事,退一步就是退百步,要讓竇王兩家合夥了,還有李唐的活路么?可繼續攻洛陽,攻下攻不下是一回事,竇建德殺過來,還不全給包餃子了?
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文治武功尚可稱道,堪稱一代聖君,只是……貌似被過分浮夸了。
何為境界?別人看不到的,他看得到,別人看得到的,他比人家看得更深更遠,這就是境界。
建軍,完善府兵制,寓兵於農,既鞏固中央集權,又保持軍隊強悍戰鬥力和新陳代謝,兩全其美。特別是騎兵建設,漢朝擊匈奴,經文景兩代累積,可歷經幾次大戰,軍馬儲備還是消耗殆盡,可看看李唐,軍馬儲備豐厚,為歷朝之最,騎兵之強也為歷朝罕見。統御屬下,既恩威並施,又虛懷若谷,一干驕兵悍將無不忠心耿耿,大多功臣都得以善終,這份胸懷和御人方略,劉邦該叫聲慚愧。
國家一統了,江山坐穩了,按照哲學的話說,次要矛盾轉化成主要矛盾了,啥主要矛盾,爭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