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二章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

第十二章 安史之亂本可避免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正式爆發,唐王朝嘗到了多年來守外虛內的惡果,中原大地不堪一擊,敗績連連,安祿山連續佔領河北、河南地區,兵逼潼關。
說到發生在公元755年,肆虐長達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所有喜歡盛唐文明的人,對此的心情,恐怕只能用一部電影的名字來形容:一聲嘆息。
就在安祿山羽翼初豐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對手出現了——王忠嗣。
安祿山,本姓康,其母是突厥人,祖籍遼寧朝陽,因為其母後來改嫁給一個安姓將軍,所以從此姓安。30歲以前,他只是一個在河北邊境跑買賣的胡商。一次因為偷羊遭到邊民的毆打,恰好被路過的范陽節度使張守圭撞見,張守圭見他孔武有力,便赦免他的罪過,收編到軍中效力。安祿山從軍后,一是很能打,作戰勇猛,二是很會來事,極力對張守圭拍馬逢迎,被張守圭收為養子。但是好景不長,一次作戰時安祿山戰敗,按照軍法當斬。安祿山苦苦哀求,殺人如麻的張守圭第一次動了惻隱之心,乾脆把他送到長安,交給朝廷處置。安祿山到長安后,當時擔任宰相的張九齡只見他一面,便斷言道:「他日亂我大唐者,必是此人也。」但是在李隆基面前,安祿山也一樣會來事,被押到后極盡拍馬,反而讓李隆基覺得他憨直可愛。但凡是帝王,對於戰功卓著的武將總有疑心,反而喜歡那些看著沒心眼,粗魯憨直的將領,安祿山正對了李隆基的脾氣,不但得到釋放,反而又命他擔任營州都督,這以後的安祿山,不但打仗勇猛會來事,更很能送,對中央派來考察的各路官員極盡賄賂,很快飛黃騰達。到了公元742年,他已經是手握一方兵權的平盧節度使,成為唐朝十大節度使之一。
但把安史之亂的責任完全推到李隆基的頭上,也不現實。他在位時期建立這樣的制度,是有苦衷的。唐朝貞觀年間橫掃天下的府兵制,是建立於土地均田制的基礎上,由於中央掌握土地,自然可以控制士兵,無論誰統帥,都無法做到專兵。可是到了李隆基時期,府兵制已經名存實亡,而這時期唐王朝的邊境形勢卻越發嚴重。在這樣的局面下,唐王朝必須採取直接有效的軍事政策,以緩解日益緊張的邊境壓力,因此募兵制得到了推行。尤其是開元初期,張說九-九-藏-書主持北方邊事的時候,招募內地農民屯墾,精兵簡政的政策,就為府兵制的廢除埋下了伏筆。但作為一個眼光卓越的軍事家,張說早就意識到,府兵制廢除后,國家必然要面臨邊鎮尾大不掉的局面,因此他在給李隆基的奏報里,建議國家繼續用招募屯墾的方法擴大兵源,同時將士兵的經濟基礎——屯耕土地,牢牢抓在國家手裡,即使是實行募兵制,募兵的經費以及邊軍的物資供應,也要牢牢掌握在中央戶部的手中。這是一條眼光卓越的政策,但是在此時的唐朝,特別是邊境地區,邊防壓力非常沉重,河西走廊、安西都護府皆有戰事,為了戰爭的勝利,只能繼續放權,將財政權和地方人事權統統下放。正因為如此,節度使制度才應運而生。
能不嘆息么?安史之亂之前,唐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文治武功,笑傲全球。安史之亂前的唐朝,經濟富庶,杜甫詩歌中曾言「稻米流脂粟米白」,可謂是富甲天下。軍力也同樣強大,唐王朝對河西走廊、西域、西南,進行了多場戰爭,打出了大唐的勃勃軍威,雖然也有徵討南詔的大敗,但國力依然處於節節上升時期。但是一場安史之亂,一切都化為了泡影,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了8年的戰禍之中,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死傷無數,唐王朝也被迫遷都。安史之亂之後,遭到沉重打擊的唐王朝再不是昔日盛景,開始漸漸走向衰落,原本連接東西方文明的西域大地被吐蕃侵佔,河西走廊被吐蕃奪取,雄踞天下的大唐王朝,一度遭到吐蕃、回鶻等外族的欺辱,一次次喪權辱國。而在唐朝內部,中央政權力量嚴重衰弱,中央大地藩鎮割據,戰亂不斷,不服中央號令,偌大的中國,成了軍閥林立的世界。這一切的拐點,都是這場發生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
說到安史之亂不該發生,除了節度使制度之外,更因為安史之亂叛亂的主角——安祿山。
說安史之亂的原因,現代史家普遍抨擊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時代開始大規模推行的節度使制度。

李林甫倒台後,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掌握了大權。和安祿山不和的楊國忠,當然極力在李隆基面前吹風。其實要說九*九*藏*書李隆基對安祿山的反意一點都沒察覺,倒不盡然,比如他安排了郭子儀擔任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就是為了鉗制安祿山,這也是他在安祿山造反前做的僅有的一點補救,雖然不夠,但終於起到了作用。
安祿山的迅速做大,還離不開一個人的支持:李林甫。李林甫支持安祿山的原因很簡單,他是李隆基的武惠妃一脈,一心想把惠妃之子壽王運作成太子,而與太子交好的王忠嗣就是他的眼中釘。在朝廷里毫無根基的安祿山,自然是他最得力的外援,二人一拍即合,也正是在李林甫的配合下,安祿山不斷立功,不斷陞官。在王忠嗣被罷免后,安祿山接管了王忠嗣曾經駐守的范陽,得到了王忠嗣精心訓練的精兵,此時他手握兩鎮節度使,外加三鎮採訪使,造反,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節度使制度,開始於唐朝貞觀年間,本來只是掌管地方軍政的一個臨時性職務,在唐高宗時期開始成為一個常設職務。唐王朝大規模設立節度使,是從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期開始。李隆基在位的開元、天寶兩個時代,一共設立了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劍南、嶺南10個節度使,和府兵制下的軍政長官比,節度使最大的特點就是「專權」,由中央授予節杖,將地方上的軍政、民政、財權集於一身,幾乎成了地方上的諸侯。在安史之亂爆發前的唐朝天寶年間,唐王朝共有軍隊65萬,其中10大節度使掌握的軍隊就有59萬,中央的兵力遠遠少於節度使掌握的兵力,外重內輕的格局,為藩鎮叛亂埋下了隱患。
李隆基唯一一點正確的安排,很快顯示出了作用,郭子儀果然爭氣,在安祿山叛亂后不久,就在河北發動了反擊,連續奪取安祿山的地盤,外加顏杲卿在井陘關的殊死抵抗,拖延了安祿山軍隊的進兵時間。因此,當安祿山軍隊進入河南后,很快就後院起火,這時候,唐朝功勛卓著的老將哥舒翰坐鎮潼關鎮守,只要守住潼關,郭子儀們抄安祿山的後路佔領范陽,那麼風風火火的安祿山叛亂,很可能不戰自潰。
李隆基為什麼會在節度使問題上做出https://read.99csw.com這樣的決定?與其說是寵信奸佞,偏聽小人,不如說是他自己的虛榮心作祟。作為一個志在大有為的帝王,李隆基追求的不僅是富庶的文治,還有赫赫的武功。早在登位之初,即公元712年,發生了吐蕃入侵河西走廊的事件,唐軍先丟靈州,後來在行軍總管薛納的指揮下成功趕走吐蕃,當時的李隆基,就想著要唐軍乘勝追擊,甚至殺入青海吐蕃境內,卻被當時的宰相姚崇所阻止。開元時代輔佐李隆基的宰相,比如姚崇、宋璟、張說,皆主張嚴防窮兵黷武,對外以積極防禦為先。但李隆基本人,卻是追求能夠橫掃天下的武功,他在位期間,多次拒絕吐蕃的和親,對吐蕃發動堅決的戰爭。大名鼎鼎的王忠嗣,就是憑藉著擊敗吐蕃的戰功飛黃騰達,但是王忠嗣在經營河西走廊時,同樣選擇了積極防禦的戰術,甚至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拒絕攻打唐朝與吐蕃交界的石堡城,後來王忠嗣遭到貶官,與其說是因為捲入了太子結黨案,不如說是因為石堡城一事得罪了李隆基。李隆基時代,始終把邊功作為考核將帥的重要標準。在進入天寶年間后,因為反對窮兵黷武的大臣,如姚崇、宋璟,皆已先後去職,張九齡更遭貶斥,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只知逢迎。因此在天寶年間,雖然內部天下承平,但是在外部,卻是唐朝對外戰爭打得最多的時期。天寶初期,即有王忠嗣平定突厥,然後對吐蕃的積石山會戰,殺傷吐蕃大量有生力量,安祿山殺良冒功,屢屢北進侵犯契丹等地。甚至在西南線,唐朝也沒事找事,與一向對唐朝友好的南詔交惡,本想一舉征服南詔,反而被南詔打得大敗。在西線,唐朝越過蔥嶺西進,安西大將高仙芝在怛羅斯,率領3萬大軍血戰20萬阿拉伯軍隊,最終被阿拉伯軍隊擊退,西進暫時停止。這些戰役,皆是唐朝主動出擊,但是唐朝的精銳部隊,也大都因此集中在邊境地區,中央政權面臨前所未有的空虛。但這一切,李隆基卻渾然不覺,即使是在安史之亂爆發的前一年,唐朝還由哥舒翰領軍,發動了對吐蕃黃河九曲的戰鬥。這場戰鬥奪取了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重要交接點黃河九曲,唐朝在河西對吐蕃的戰鬥掌握了主動權,但這也僅僅是唐王朝最後的輝煌,之後,就是安史之亂的一九-九-藏-書連串戰敗。
這樣一個強人,自然是安祿山所忌憚的。到了公元746年,王忠嗣一個人,已經身兼了河西、隴右、朔方、河東4鎮節度使,與彼時擔任平盧節度使的安祿山成了鄰居。安祿山的所作所為,自然瞞不過王忠嗣這位老軍事家的眼睛,他曾經給李隆基上了詳細的奏摺,斷定假以時日,安祿山必反。王忠嗣的理由是,安祿山不斷找借口進攻北方契丹各部落,而且把大量的少數民族降兵收做己用,而且在安祿山進攻契丹時,王忠嗣曾受命來助戰,他發現,安祿山的軍隊平時的訓練科目,更多的是進行城池攻堅作戰演練,而眾所周知,北方游牧民族很少有築城的,所謂的城池攻堅戰,針對的目標當然是內地的城池了。在此之前,雖然張九齡等大臣也曾斷言安祿山有造反之意,但李隆基並不在意,而王忠嗣的報告他就不能不重視了,畢竟這是他非常信任的將領。關鍵時刻,時任宰相的李林甫救了安祿山。李林甫對李隆基說,這不過是邊將們相互妒忌,互相爭功的手段而已。一句話,就讓李隆基把王忠嗣的話拋到腦後了,安祿山也就躲過了一劫。不久之後,王忠嗣因為石堡城一戰和李隆基發生衝突,更藉機被李林甫誣陷與太子合謀,最終落得遭貶鬱鬱而終的下場,如果這位名將沒有過早的謝幕,那麼以他的才能,足夠在叛亂髮生初期平定安祿山。
雖然現代有無數人論證,唐王朝在安史之亂之前已經危機四伏,但歷史總是充滿偶然和必然的,安史之亂,其實一度是可以避免的。遺憾的是,從安祿山的發跡到最後叛亂的爆發,唐王朝一次又一次地給自己挖坑,直到把整個盛唐都埋進去。
然而歷史在這一刻又幽默了一把,因擔心哥舒翰建立大功,宰相楊國忠不斷地吹風,吹得李隆基強逼鎮守潼關的哥舒翰主動出戰。結果,在掌握大好形勢的情況下,唐軍在潼關被叛軍擊敗,局面立刻無可挽回了。潼關失守,長安失守,李隆基以及滿朝文武倉皇出逃,避難四川,從皇上逃成了「太上皇」,不但顛沛流離,而且大權旁落,其實只應了一句話:天與不取,必受其咎。而盛唐的繁華榮光,在一次次無情地錯過歷史的機會後,也就這般無情地雨打風吹去了。
說起這個原因,必須說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偏信」。在早期寵九九藏書信王忠嗣的時代,就將邊鎮大權盡數交付給王忠嗣,王忠嗣遇害后,轉而信任安祿山,對每一個邊將,信任的時候推心置腹,而廢除的時候又毫不留情。這樣的皇帝,自然給了安祿山這樣的野心家可乘之機。在安史之亂爆發后,李隆基在逃難時,就有沿路百姓對李隆基說「天下人都知安祿山要反,唯獨陛下不查」,直羞得李隆基無地自容。
今人皆津津樂道盛唐武將多少數民族,其實盛唐時代若論戰功,最傑出的,卻當屬漢族將軍王忠嗣。王忠嗣是唐朝名將王海濱的兒子,其父戰死在李隆基登基初年的靈州保衛戰里,其後王忠嗣作為烈士後代,從小陪伴太子李亨讀書,成為太子朝夕相處的好友,從18歲起就展現出不凡的軍事天賦。18歲那年,王忠嗣只帶800精銳,就攻破吐蕃大營,斬俘2000多,這個堪比漢朝霍去病的戰功讓李隆基看到了他的能力,這以後王忠嗣節節陞官,在邊境上屢立戰功。他先是統兵擊敗了叛亂的突厥勢力,與回鶻合兵一起平滅了突厥,然後又在抗擊契丹的戰鬥中重創契丹,桑乾河會戰斬首契丹數萬人,打得契丹可汗隻身逃跑,原本勢力一度強大的契丹,也因此暫時衰落下去,直到唐朝末年才重新做大。後來,他鎮守河西,又發動了積石山會戰,重創覬覦河西土地的吐蕃軍隊。在開元、天寶時代的唐王朝,他是彼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人物,後來被李白讚譽讓吐蕃人「不敢過臨洮」的哥舒翰,就是他忠心耿耿的部下。
今天說到安祿山,幾乎都咬牙切齒,實際上他能從一個邊陲部落的小人物,到撼動天下的梟雄,卻也應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在安史之亂以前,安祿山也是一個死過很多次的人,當然,沒死成。
但是節度使的專權,本身不易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因為唐朝的節度使一共有10個,以一家的軍力,最多割據一方,很難形成對中央政權的威脅。而唐朝在節度使制度上的另一個失策,就是將多數邊鎮的節度使大權,委派給一個邊將統帥,比如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王忠嗣,就曾同時擔任四鎮節度使,天下半數兵權盡在他手,後來造反的安祿山,也擔任了北方四鎮的節度使,他們幾乎掌握了天下的大部分精兵,甚至連中央政府都無法與他們抗衡。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