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十二章 蒙古軍中的漢族名將們

第三十二章 蒙古軍中的漢族名將們

直到劉整投降了,宋王朝才回過味來,不過反應卻還快,立刻集結重兵攻打瀘州。蒙古人這次使壞,不出兵幫助,只是在看熱鬧。眼看著劉整的軍隊和南宋軍隊廝殺了半天,最後劉整寡不敵眾被迫北逃,這時候他已經是光桿司令了,投降的資本也因此大減。南宋也滿意了,你的地方我奪回來了,你的人我消滅了,看你還能蹦躂幾天?
在早期的滅金戰爭里,史天澤雖然建功頗多,但在蒙古軍中並不算最突出的。他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在之後的滅宋戰爭里。騎了一輩子馬的他發現,他竟然對水戰無師自通。宋蒙戰爭早期,蒙古人嘗夠了宋朝水師的苦頭,決定組建自己的水師,史天澤擔任了這個重擔。他訓練的水師,無論是戰船規模還是水手素質,都不比南宋的精銳水師差。在公元1252年蒙古人攻打合州釣魚城的慘烈戰役里,史天澤的水師出手驚人,他的部隊負責在長江里打援。數月時間,南宋精銳水師竟然在他的阻擊下無法前進,小小的釣魚城被蒙古大軍完全切成了一座孤城。釣魚城之戰失敗后,蒙古可汗蒙哥汗殞命沙場,蒙古軍中有多人遭到責罰,唯獨史天澤因為打援有功,反而得到了5座城市的嘉獎。史天澤卻推辭不受,堅稱未滅南宋,無顏受賞。忽必烈掌權后,史天澤更受重用,在蒙古進攻南宋的關鍵戰役——襄樊戰役中,史天澤提出了長期圍困,斷其外援,步步緊逼的策略,主張採取螞蟻啃大象的辦法,將襄樊包圍,然後用絕對優勢兵力一個一個啃下據點。正是在這個方案下,蒙古大軍經過5年的圍困,終於成功奪取襄樊平原,打開了進入南宋的門戶。蒙古大軍進入鄂州時,史天澤因病火線返回,不久病逝。此時,他已經是元朝太師,堪稱是元朝漢將里出將入相的第一人。
有關蒙古滅南宋的掌故里,有這麼一則流傳很久的故事:崖山之戰中,元朝漢族將領張弘范全殲張世傑水師,逼得宋朝末帝在陸秀夫的背上跳海殉國,事後有人在崖山留下一塊石碑:宋將張弘范滅宋於此。
在蒙古的漢族將領中,比起張弘范和史天澤來,還有非常特殊的一位,劉整,他是南宋降將。
事實證明蒙古人沒有看走眼。張柔歸順后屢立戰功,多次擊敗金朝軍隊以及北方抗蒙義軍,不到幾年的工夫,張家的私九_九_藏_書家軍就打下了以保定為中心的30多個城市。蒙古人也順水推舟,把這些城市的管理權委任給他們。之後,張柔參加了蒙古佔領金朝首都汴京的戰役和滅蔡州之戰,被提升為萬戶,成為漢族軍頭中最大的一支。值得一提的是,張柔還是個文化人。打下汴京后,大家都忙著搶奪金銀珠寶,張柔卻首先從金朝庫房中搶救出金朝實錄,若無此舉,金朝的歷史,恐怕也是現在的一個世界之謎了。此時的張柔一家,已經成了蒙古軍中的「世侯」,即佔領中原一塊土地,有自己獨立的統治權,蒙古人只是派遣達魯花赤進行督管。張柔就這樣確立了他在中原的地位。到他49歲那年,張弘范出生了。因為此時他父親已經是萬戶,張弘范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學問家郝經曾經做他的師父,飽讀詩書也讓張弘范行事多了一份睿智冷靜。之後張弘范開始為官,他做過順天路的總管,不顧蒙古人的等級制度,嚴懲禍害百姓的蒙古兵,這事差點讓他掉了腦袋。好在這時候山東軍閥李檀叛亂,張弘范受命戴罪立功,與史天澤一起平定叛亂。這也是他第一次參戰戰鬥,比起當時功勛卓著的史天澤來,這時候的張弘范還是個小字輩,因為征討李檀有功,張弘范不但被赦免了罪過,更重新被任命為順天路總管。此後,他又做出出格的事情,不經請示,就減免了當地老百姓的賦稅,忽必烈責問他,他反而回答說:「百姓若無糧,國何有糧。」忽必烈聽後轉怒為喜,嘆道:「真忠直清廉之臣也。」
如果他們知道劉整降蒙古人的後果,估計他們連腸子都能悔青了。雖然當時南宋大勢已去,氣數將近,但是劉整的叛變,給這一切來了個加速度。曾經的荊襄防線,蒙古人眼前沖不過的銅牆鐵壁,因為劉整的到來,從此一馬平川。
但劉整卻註定兩頭不是人了。不但蒙古人不待見他,南宋的遺民更恨死他。南宋宰相文天祥在被捕后仍然念念不忘劉整,在牢獄中高呼道:「亡國之罪,整居首也。」實話實說,劉整對元朝統一全國自然貢獻很大,但南宋王朝主要是自作孽不可活,算到劉整身上,恐怕是有些過分了。劉整死後,元朝賜他龍虎將軍,中書右丞的職務,雖然是認真悼念,但比起史天澤和張弘范來,信任程度,https://read•99csw•com確實是遠遠不及。畢竟比起那兩位漢將來,他才更像是一個叛徒。
劉整投降,最大的影響就是給蒙古人提出了完備的取襄陽戰略,如果說史天澤制定了大框架的話,那麼劉整則制定了整個戰略細節,所以蒙古軍才能步步為營,最終如願得到襄陽。如果沒有劉整的謀划,恐怕這一切根本不能實現,蒙古軍只能一次又一次在長江岸邊,做著進攻和潰退的來回演練。
張弘范是河北定興人,與史天澤一樣,他的家族也是當地有名的漢族軍頭,在蒙古南下時期聞風而動,成為了蒙古軍的部屬。但和史天澤不同的是,史天澤是主動投奔,張弘范一家卻是兵敗被俘。公元1213年,張弘范父親張柔率軍抗擊蒙古軍入侵,不幸兵敗被俘,但是這支軍隊堅忍的戰鬥力給蒙古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蒙古軍主動招撫,張弘范一家,也就這樣被編入了蒙古漢軍之中。
然而戰功卓著的張弘范,在勝利班師后就倒下了。公元1279年張弘范班師,回來沒多久就病倒了,忽必烈十分關心,下令要太醫每天給張弘范檢查一次,之後張弘范病情反覆,到了次年終於病入膏肓。臨終前,他把忽必烈賜給自己的尚方寶劍送給兒子,鼓勵兒子為國效勞,不久后就溘然長逝。對元王朝,從小到大,從生到死,他都是百分之百地忠誠。
在蒙古軍中的漢將里,張弘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位。
但是不容否認的是,蒙古滅南宋的戰爭,是蒙古橫掃天下的戰爭里,打得最艱難的一場戰鬥。這場戰爭持續半個世紀以上,從蒙古帝國一直打到元朝。蒙古的統治者,從可汗一直打到皇上。無論是橫掃中亞的蒙古騎兵,還是驍勇無敵的阿速軍,兇悍轟鳴的回回炮,蒙古人的一切拿手武器,似乎都無法敲開南宋的鐵壁雄關。而戰爭真正的轉折點,就是最後一次襄陽會戰中,蒙古改變戰術,用大量的漢兵漢將為主力,去對付同樣是漢人的南宋軍隊。沒有想到這個做法立竿見影,接著大元朝摧枯拉朽一路南進,接連佔領南宋各省份,最後還是由漢人張弘范,在崖山海面,為悲壯的南宋王朝,送了最後一程。
不過劉整雖然立下大功,但在元朝,他其實並不快樂。在南宋,因為他是北方人,所以不被待見,到了北方,卻因為https://read.99csw.com他是南宋過來的,一樣不被待見。劉整攻破襄陽后,率軍欲直搗臨安,結果主帥伯顏命令他原地待命。劉整知道元朝人不想讓他立功,當場失聲痛哭,明白自己得到的信任是有限的,竟然一下子給氣死了。其實,從叛變,到做貢獻,再到犧牲,他都是為了一口氣。先是不能忍賈似道,最後也不能忍伯顏,逼得他在南北都活不下去的人,一漢一蒙,竟然也都是相爺,劉整的一生,估計是命犯丞相了。
史天澤為人重義氣,性格慷慨豪爽,仗義疏財。他曾經自己拿出家財,為無錢繳納賦稅的百姓還債,雖然立有大功,但他為人謙虛,因此也未被忽必烈猜忌。

公元1269年,蒙古攻打襄陽的戰爭重新打響了,其中一支軍隊,就是曾經叛亂的山東李檀的舊部,張弘范因為當年鎮壓李檀有功,也只有他能鎮住這支部隊,因此就調任他為指揮使。誰知金|麟|豈|是|池|中|物,張弘范接著鹹魚翻身,先在負責打援的時候,在襄陽外圍消滅了範文虎部,然後採取分割戰術,佔領了襄陽和焚城之間的要塞,切斷了兩城之間的聯繫。而後,就是張弘范勢如破竹的作戰過程了,先平定襄陽,然後攻克臨安,在臨安外圍作為先鋒,衝垮了宋軍防線,之後一路南下,相繼抓文天祥,滅張世傑,說南宋的江山是他打垮的,毫不為過。
史天澤,字潤甫,河北永清人。從北宋開始,史家在當地就是世家大族。北宋滅亡初期,還曾組織民團參加過抗金戰爭。他們的村莊,類似於水滸中的「祝家莊」,幾乎全村習武。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史天澤,從小就孔武有力。公元1213年,蒙古將軍木華黎統兵南下時,史天澤的父親史秉直率部歸降,史天澤也在其中。此時的史天澤才11歲,但少年老成,體魄見長。木華黎見后大為驚訝,對其父說:「汝子有將帥之相也。」之後,史家的這支軍隊,就編入了蒙古軍的漢軍戰鬥序列中,且以史家為核心不斷發展壯大。蒙古軍隊起先自恃英勇善戰,瞧不起漢軍,年少氣盛的史天澤主動找蒙古武士比試騎射,而且大多數時候他都能獲勝。18歲的時候,史天澤參加蒙古軍中的騎射賽,一舉拔得頭籌,他也是第一次在這個比賽中獲得頭籌的外族https://read.99csw•com人。消息震動了整個蒙古軍。從此,史天澤就脫穎而出了。之後史天澤隨軍南征北戰,主要是幫助蒙古軍平定北方漢族反抗蒙古人的紅襖軍起義。他雖勇猛,卻同樣富有謀略,經常謀定而後動,在戰鬥之前把每一個細節都算計到。同時他酷愛讀書,是蒙古軍中難得的「知識分子」。雖然是漢人,但史天澤性格豪爽,為人慷慨,與蒙古軍將領常打成一片,各路蒙古軍將也樂得和他攜手作戰。公元1217年,史天澤的兄長史天倪在戰鬥中遇害,史天澤承襲兄職,成為史家軍的最高長官,同年,他參加了平定真定以及金朝筠州的戰鬥,屢立戰功。公元1229年,史天澤第一次碰釘子,就是完顏陳和尚率領的忠孝軍。在這場慘烈的廝殺里,史天澤本部兵馬被打得潰不成軍,僅帶千人突圍而出。但不服輸的史天澤並沒有因此撤退,反而又把這千人集結起來,以雪恥為口號,趁金軍班師的機會,竟然一舉奇襲了衛州,衛州堅城,就這樣落到了史天澤的手中。3年後,史天澤終於在筠州之戰里報了仇,他的部隊參加了圍攻老仇人完顏陳和尚的戰鬥,並最終將完顏陳和尚打得全軍覆沒。之後史天澤的部隊又參加了最後平滅金朝的蔡州之戰。這時候的蒙古和南宋還是盟友,但史天澤卻料定,兩家關係在滅金后必然改變,因此他未雨綢繆,在蔡州之戰剛結束時,趁南宋軍還沒有回過神來,就突襲了南宋的重鎮壽州。以劣勢兵力將數萬南宋軍擊潰,這種不宣而戰的手段雖然下作,但卻給蒙古人後來渡江,打下來一個重要的橋頭堡。
可是,這些漢族兵將們,他們為什麼會選擇為蒙古軍效力呢?他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哪些遭遇?

這個笑話顯然是不真實的。在蒙古滅南宋的過程里,有許多漢軍漢將不假,但是大多數的漢族兵將,都來自於中國北方,除了劉整等少數人外,基本都是對南宋沒有太多感情的,所以「宋將張弘范」的說法,顯然失真。
但劉整在南宋卻很不得志,原因之一,就是他是北方人。南宋軍隊很講老鄉政治,北方人,尤其是北方逃難至南方的兵將,在南宋軍中都很受排擠,如果是一個南方人打出劉整九_九_藏_書的戰功,別說做安撫使,就是做元帥也是沒有問題的,而北方逃至南方的許多兵將甚至一輩子也得不到升遷的機會。劉整的升遷,全靠他一刀一劍打出來的。劉整不計較,只想老老實實打仗,認認真真守邊防。偏偏南宋政府不給他這個機會,這時候正是賈似道當政時期,南宋經濟困難,為了籌集資金,竟然搞起了「打演算法」,即當時戰爭時,各地將領向朝廷徵用的錢,必須要一分不少地交還回來,否則就坐牢殺頭沒商量。賈似道這麼搞,一是因為他作為皇帝的表親成為相國,在軍中並無親信,正好藉此機會排除異己,安插私人勢力;二是此時南宋政府,經濟上早就捉襟見肘,賈似道病急亂投醫,巴望著南宋能趁機大發一筆,自己也能趁機大撈一筆。可是南宋的武將也硬氣,有些就是要錢不要命,比如程士壁、于堅等名將,皆被賈似道以此為借口害死,特別是程士壁,這是劉整的老上級,他一死,劉整靠山頓倒,恐怕離死也不遠了。
在宋蒙戰爭的初期,劉整曾一度是蒙古人非常頭疼的人物。他是河南鄧縣人,早年和金國打仗的時候,曾經上演過18人攻破金軍數百騎兵的好戲,也是一個驍勇善戰的猛人。早期孟珙收復襄陽的戰爭里,他還是宋軍的前鋒將軍,宋朝收復襄陽一戰,劉整親率敢死隊強行登城,打到最後,一百多人組成的敢死隊只剩下他在內的3個人,終於成功光復荊襄。到公元1260年的時候,他已經升任瀘州知府兼四川安撫使,也是南宋軍中一方勢力。
說到蒙古軍中的漢兵漢將,雖然後人多調侃張弘范,但是在當時,蒙古漢將中資格最老,戰功最卓著,最受蒙古人尊敬的,卻是史天澤。
但劉整不想死,不想死,但賈似道讓你死,怎麼辦,告狀沒用,只能投降了。劉整當機立斷,與瀘州對面的蒙古軍取得聯繫,表示願意以瀘州30萬軍民投降蒙古。蒙古方面卻一下子蒙了,多年以來,劉整一直是蒙古軍最強勁的對手,打打不過,勸降勸不過,他是蒙古人進入四川前越不過的天塹,誰承想,這天塹真要歸我了?蒙古人起先懷疑劉整是詐降,劉整急了,發誓賭咒半天,再三表忠心。公元1261年六月,蒙古大將劉黑馬來到瀘州受降,這座蒙古人搭上了一個可汗都沒有打開的堅城,就以這樣一種滑稽的方式,成了蒙古人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