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誰締造了「洪武盛世」

第二章 誰締造了「洪武盛世」

這位思維縝密、謀划周詳、眼光卓越的能臣,以其寬厚的人品,精細入微的行政方式,撐起了洪武朝經濟恢復的大局,論「無名英雄」,他可稱翹楚。
楊思義是個「貳臣」,原為元朝中書省平章行走,雖「賢名」在外,在元朝廷卻常年得不到重用。直到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51年),奉命出使朱元璋處,急需人才的朱元璋從劉基口中得知楊思義乃「元廷大賢」,欣喜非常,楊思義一到即熱情招待,繼而「策反」成功。從此,行將覆滅的元王朝少了一個跑腿的「小秘書」,孕育而生的大明朝,多了一個14世紀中國最傑出的經濟學家。
儘管史料的說法有神話色彩,卻不容否認一點,這位一生讓朱元璋又愛又厭,用之嫌煩,棄之又不忍的直臣,是整個洪武一朝,政績最為驚天動地的「鐵面御史」。洪武一朝吏治之清明,為整個明王朝之最,以韓宜可為代表的直臣們居功甚多,他的價值,恰如朱元璋對他的一句評語:清廉股肱之臣。
戰爭結束了,而屬於楊思義的卻剛剛拉開帷幕。自擔任戶部尚書以來,始終兢兢業業,事事以安民為先,其建議的多項政策,都切中了大明朝經濟建設的脈搏。各省水旱災頻繁,楊思義建議國家設「預備倉」,以備水旱災害賑濟之用,此舉沿用整個明清兩朝,惠澤無數蒼生。屯墾大興,楊思義建議國家出台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種植桑麻,不幾年國家桑麻產業大興,更帶動絲綢紡織等手工業的發展。朱元璋為防備元朝殘餘勢力入侵,在北方設「九邊」軍事重鎮,但九邊初設,邊關錢糧匱乏,國家用度也捉襟見肘,楊思義提議設「開中法」,即在國家經營食鹽貿易的前提下,允許商人以向「九邊」送糧的方式換取鹽引,獲得販賣食鹽的特權。此法一出,全國商人紛紛響應,爭相在「九邊」購地屯墾,招募流民耕種。結果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九邊」從此錢糧充足,邊防大振,商人們換取鹽引,獲利頗豐,山東、陝西、山西、河北、遼東等飽受戰火荼毒的邊關地區,因商人競相屯墾,重現阡陌縱橫,經濟繁榮之相。在「開中法」中獲利頗豐的商人們,漸形成了兩個影響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商人集團——晉商集團和徽商集團。
朱元璋時代的監察御史一職,和元朝大不相同,朱元璋改革言官機構,全國設十三道,共110名監察御史,官職為正七品,任務是「代天子巡狩」,又稱巡按御史,以糾劾官吏不法行為為要務,官職低卻權位重。而履任的韓宜可也用行動證明,他彷彿天生就是為監察御史一職而生的。
「寬柔」的費震,對待貪官污吏的「猛」卻不亞於韓宜可。治理漢中時,治下一官吏違法,其靠山恰是對費震有保舉之恩的李善長,費震不徇私情,令其遭到嚴懲。鐵面無私的結果當然就是「恩公」李善長的報復。不久后,中書省右丞楊憲犯罪被誅,本與楊憲無瓜葛的費震莫名其妙地成為「楊憲一黨」,幸好朱元璋以其之前的善政,允許他出錢贖罪。而後,他繼續自己洪武朝「最佳地方官」的生涯,山東鬧水災,湖廣鬧旱災,廣西鬧民亂,都是他「受命于危難之際」,結果也都將這些大明朝最窮最苦的「不毛之地」,治理成欣欣向九_九_藏_書榮的樂土。
身負大才的楊思義,卻從不恃才傲物,劉基的《誠意伯文集》里稱他「寬宏容達」,特別是與朱元璋的相處中,楊思義性格寬厚,說話講究分寸,即使是與朱元璋相左的意見,也能以合理的說話方式獲得朱元璋認同。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對這位「大賢」始終器重有加,這不僅僅因為他會「做人」,更因為出身農民的朱元璋知道,這位思維縝密、眼光卓越的戶部尚書,從來都是位「急農民之所急」的幹才。《明史》上的評價雖簡略,卻客觀:「雖本帝意,而經畫詳密,時稱其能。」
還有今天已鮮為人知的「宏觀調控」:一是大規模移民屯墾,數次遷移南方無地農民及世家豪門往山東、山西、遼東等省墾荒定居,既解決北方勞動力不足問題,又打擊「江南豪強」。出台政策鼓勵「多種經營」,規定有地5畝至10畝的農民,必須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否則增收稅賦。10畝以上加倍,每百戶農戶必須種棗樹200株,違者充軍,政府選派大量「技術員」下鄉,推廣先進農業生產技術,花大力興修水利工程。商業方面也不放鬆,全國厲行海禁,「片板不得入海」,禁止私販鹽,食鹽、外貿等高收入行業一律「國營」。當然也沒忘了適當照顧,工商業減免稅收,僅為三十稅一,不到元朝的一半,全國官民登記入籍,分民戶、軍戶、匠戶三類,嚴禁人口隨意流動,制《黃冊》《魚鱗圖冊》,登記全國土地戶口……
這個史實,是一組數字——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天下田8577623頃,戶10652804家,人口60545812人。國家歲入米麥合計32789800石,官倉儲糧71800000石,不計民間百姓儲量,亦可供全國官民支用3年。全國棉花總產量11803000餘斤,果木種植總量10億株。全國各府縣共開塘堰4000987處,疏通河道4162處,修築堤岸5048處。《明史·食貨志》如此評價這一時期:宇內富庶,賦入盈羡,府縣倉儲甚豐,至紅腐不可食……
以惡對惡的韓宜可也有讓「權貴」們難以想象的一面——寬容。但凡大案,他總力主反覆核查,避免株連無辜。任陝西按察司期間,曾上書朱元璋,對因罪發配鳳陽的官員們進行重新核查,解救不少無辜者。震撼明朝官場的「胡藍案」「空印案」,韓宜可周旋其間,竭力解救無辜官民,卻將自己牽連進去。後來朱元璋親自核查,將其開釋。曾有人告發韓宜可貪污,朱元璋也懷疑,特意微服私訪至韓宜可家,只見韓家破屋爛瓦,一家老小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朱元璋還是懷疑:莫不是錢都偷偷藏起來了。韓宜可坦蕩,當著朱元璋的面將家中錢箱倒空,自嘲說「我從無攢錢,也無錢可攢」。
與楊思義相同,費震在《明史》中的記錄同樣簡略,字型大小不可考,生卒年不可考,唯獨籍貫列了出來——江西鄱陽人。與楊思義相比,這位同樣儒生出身的能臣在前元時代卻籍籍無名,既未考取過任何功名,更未擔任過任何要職,直到洪武元年,才在旁人的薦舉下入朝為官,得到的第一個職務,是江西吉水知州。

九九藏書
洪武十一年,久歷地方的費震終於被調回京城,出任戶部尚書,主持了洪武朝定製官吏的俸祿工作,而後胡惟庸案大發,株連官員無數,其中包括某位曾得李善長授意誣陷他的「仇敵」。費震則不計前嫌,傾力營救,終使這位「仇敵」從寬發落。之後湖廣水災,他受命出任參知政事,在完成了安撫地方,恢復生產後,因年老請求退休,最後善終於鄱陽老家。朱元璋時代屢興大獄,株連官員無數,沉浮其間的費震卻能全身而退,殊為不易。
縱觀他一生的執政履歷,可得出四個字——以德服人。做知州,以德服百姓;做參政,以德服盜匪;做尚書,以德服仇敵。宦海一生,幾乎善良地對待了身邊每一個人。在大案頻生,殺戮頻頻的朱元璋時代,甚至在整個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黑白交織的官場上,這樣的人物,誠為異類。
「猛」的韓宜可,「柔」的楊思義,是大明王朝定國安邦的兩位重要人物,但說到底,兩人都為中央人物,國家政策若要順利實施,更少不得地方官的落實,這其中的傑出人物,就是第三個人——費震。與上兩位相比,他是個「猛柔相和」的人物。
「好鋼」自然要用在刀刃上,不久楊思義被任命為司農卿,主管明軍征戰天下的後勤工作。屯田、生產、稅收、收支計算和分配,樣樣做得有條不紊,大明開國后,更搖身一變,成為「戶部尚書」。這一任戶部尚書,堪稱歷任大明尚書里,最「難做」的一位。
這樣的數字,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國富民強。可以用這個詞形容的時代,是盛世——洪武盛世。
說洪武盛世,論權謀,解厚黑,總不計國計民生來得近,不妨細解下,如此驕人的「GDP」成就,究竟是如何締造。
在二十四史中堪稱編修最為完整齊全的《明史》中,對楊思義的介紹只有數百字的簡短几筆,且就在這寥寥幾筆中,生卒年不祥,籍貫不詳,字型大小不詳,實在是惜墨如金,但惜墨如金的背後,是他金子一般的貢獻。如果說洪武朝時代大明王朝建立的經濟體系,來自朱元璋的鐵腕手段,那麼身為大明朝開國首任戶部尚書的楊思義,就是這個經濟體系的設計者。

處心積慮,費盡心機,一個延續整個大明王朝的經濟體系建立起來,這是一個高度集中,權責分明,律令嚴苛,法網嚴密,層次分明,壁壘森嚴的封建農業國經濟體系。以後世的眼光看,或許死板僵化,卻在當時元末明初百業凋敝的大背景下,迸發出無比的生命力。驕人的經濟成就,便是結晶。
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曾在一部劇作中如此形容盛世:「盛世是一座瑰麗的宮殿,偉大的君王在頂端指引我們,沉默的柱石,托起他的高高在上。」
說起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朝時期(公元1368年~1399年),今人的印象多是屠戮功臣,北征蒙古,金戈鐵馬,權謀厚黑。但有一件不容迴避的史實,卻在歷史長河裡被忽略了。
把眼光轉向中國封建社會前朝後世,縱向對比:300年後的清朝「康雍乾盛世」,耕地總數最高未超過600萬頃。前代被稱為「九*九*藏*書富宋」的北宋王朝,最高人口數字不過4500萬。大詩人杜甫無比追憶的「稻米流脂粟米白」的盛唐時代,國家糧稅總收入不過此時的三分之一……再橫向對比同時代的世界:根據英國學者李約瑟的記錄,14世紀歐洲人口的最高水平,僅為此時中國的四分之一,西歐列國的政府農業稅總和,為此時中國的三十二分之一……
費震迎難而上了,土地荒蕪,就出告示,廣招流民耕種。人丁逃亡,就下鄉走訪,挨家挨戶勸說,更派衙差四處尋訪,招納外逃鄉民回鄉。春耕錢糧捉襟見肘,便把上面撥付的修繕衙門的錢盡數拿出,發給鄉民做安家之用。他頒布嚴令,嚴查玩忽職守的官吏,到任僅3個月,就參劾罷免瀆職官吏7名,還規定轄區各地府衙衙差要定期輪班,下鄉給孤寡鄉民們做義工。歷經3年,吉水地區終於經濟恢復,生產發展,到其任期滿時,吉水當地土地不但全部復耕,產量更遠超前元時的水平。
北方屯墾迅速發展后,因陝西一帶勞動力匱乏,楊思義主動請纓去陝西,落實朱元璋移民實邊的國策。不久后擔任陝西參知政事(陝西省省長),在任期間嘔心瀝血,安撫移民,發展生產,令陝西在短期內經濟勃興,移民們安居樂業。做完這一切后,這位洪武朝時期最傑出的經濟學家積勞成疾,溘然長逝。

在這驕人的成就下,功勛卓著的人物——洪武時代的能臣們,他們以默默無聞的行動,縝密無漏的心思,嘔心瀝血的勞苦,似沉默的柱石,托起「洪武盛世」的金碧輝煌。其中最重要的,是3個人。說這3個人是「無名英雄」,是因為在群英薈萃的洪武朝,他們的身份、職業、受關注程度,較之諸多功臣名宿,實在只能算是籍籍無名的「小角色」,他們擔負起治理天下的大責任,不夠「高光」,卻足夠「舉足輕重」。
朱元璋過世后,洪武三十一年,即位的建文帝下詔,提升韓宜可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這是韓宜可一生里得到的最高職務。赴任途中,因長年勞頓,行至杭州時病逝。《明史》載,是夜,流星隕落,跑馬嘶鳴,時人聞之皆說「宜可當之」。
在洪武年間,韓宜可是個人見人怕的人物,特別是有不法劣跡的權貴,幾乎對其又恨又怕。他為人鋼直,不畏權貴,甚至敢擼朱元璋的「虎鬚」。洪武初期李善長退休,胡惟庸繼任中書省左丞相,堪稱萬人之上,劉基也被其排擠害死,旁人敢怒不敢言,唯獨韓宜可不懼。某日胡惟庸夥同朋黨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方覲見朱元璋,正親熱談笑間,韓宜可突然闖入,當面彈劾胡惟庸等人「大奸似忠」,懇請朱元璋「殺胡惟庸以謝天下」,說話「不分場合」,又對準皇帝的寵臣,自然惹得朱元璋龍顏大怒,當場罵道:「快口御史,敢排陷大臣。」即刻命錦衣衛捉拿入獄,然而受盡酷刑的韓宜可毫不屈服,始終大罵胡惟庸不止,消息傳到朱元璋處,冷靜下來的朱元璋終為之動容,下令將其釋放。
沒有「悍將」的驍勇,沒有「酷吏」的狠辣,費震迎難而上了。到任后安葬戰亂中死難的百姓,撥專銀撫恤死者家屬,走家串戶訪問,請旨朝廷減免賦稅,read.99csw•com暫時安定了民心。可「盜匪」問題仍是大患,不久后盜匪果然大起,肆虐州府不說,更大肆劫掠官糧,費震不慌,一不調兵鎮壓二不撒網搜捕,相反貼出安民告示,允許民眾從官倉借糧,秋收后按數歸還,不加官息。消息傳出后,讓同僚們驚訝的事情發生了,昔日氣焰囂張的「盜匪」們,而今成群結隊主動繳械投降,費震則既往不咎,撥划土地妥善安置。不幾年,殺氣騰騰的盜匪盡成務農守法的「良民」,肆虐漢中多年的「盜匪之患」,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地解決了。同僚問原因,費震解釋:當地盜匪只劫糧不劫財,可見儘是衣食無著的窮苦百姓,只能寬柔安撫,方得安民之效。
劉基的眼光沒有錯,歸附朱元璋的楊思義果然「大賢」。身為儒生,卻博學多才,天文地理無所不精,先是輔助徐達常遇春等人革新裝備,改良「火龍槍」,使之成為明軍初期騎兵的主戰火器,后協助劉伯溫修訂《大統歷》,使之成為大明開國后的通用曆法,閑暇之餘順便研究數學問題,改良朱元璋軍中計算賬目用的算盤,更創「珠算新決」,很快推廣使用,計算效率加倍。在朱元璋草創時代的各位棟樑里,這位身負「大賢」之名的「貳臣」,是塊放到哪都閃光的「好鋼」。
說起洪武盛世這座「瑰麗的宮殿」,自然首推朱元璋。眾所周知的是他開國后推行的「休養生息」政策:輕徭薄賦,官田稅五升三合,民田稅三升三合,為中國歷代田賦之最低;(江南地區除外)獎勵墾荒,無主荒地一經耕種即為田主所有,新墾田地免徭役3年;厲行節儉,禁鋪張奢華……
匯聚明朝宦海英傑的《明史》里,諸多「直臣」皆被大書特書,流芳百世,其中著墨最少的韓宜可,堪稱他們中間的「祖師爺」。
楊思義有辦法:不加稅,就推廣屯田,與民休息,大力鼓勵墾荒,盡量在不增加賦稅的情況下增加財源;前線用度龐大,就發揮「數學特長」,精打細算。尤其是對北方戰事,不顧前線將領反對,幾乎縮減各類開支達一半,更不辭勞苦,將各類開支的用法詳細開列清單,交前線諸將執行。財政實在吃緊的情況下,就減少宮室修建開支,「拆東牆補西牆」緩解燃眉之急。苦心終於沒有白費,至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徐達、李文忠的北路軍北逐蒙古,在定西和上都會戰里接連消滅元朝的有生力量,雖有嶺北之敗,卻暫時解除了元朝殘餘勢力對大明邊境的威脅。南征軍也捷報頻傳,攻克福建、廣東諸省,平滅四川明玉珍的割據政權,堪稱奇迹的是,這幾年間,明朝國內生產恢復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百姓未增加負擔,國家財政收入年年增長,既不過分勞苦百姓,又保證前線供應,完成一統江山的偉業。奇迹的背後,是楊思義嘔心瀝血的勞動。

在朱元璋眼裡,韓宜有時候很不識時務。比如有一次,朱元璋欲將犯罪大臣的家屬賜給臣僚,別人都叩謝「皇恩浩蕩」,唯獨韓宜可堅決反對,并力陳查案不該「禍及妻女」,此種做法更「有悖天理人倫」。朱元璋接受了韓宜可的意見,作為褒獎,將韓宜可提升為山西布政使(相當於山西省長)。韓宜可到任后的第https://read.99csw.com一件事,就是彈劾朱元璋兒子——晉王的不法行為,這次又「擼了虎鬚」,被朱元璋貶官到雲南清棉做知縣,到任后安撫地方,體恤當地少數民族,興修水利。好人,到哪裡都是好人。
廉政工作也不放鬆,以「農績」為考核官員的第一標準,嚴查貪官污吏,甚至屢次以「懲貪」為名興起大獄,地方官要帶頭種田,名為「責任田」……
後來胡惟庸果然事敗,株連無數大臣,韓宜可卻得到朱元璋的重用。韓宜可再接再厲,成日糾劾重臣,被其彈劾的名單上,是一連串大明朝開國的功勛人物:傅友德、王弼、陸忠亨、廖永忠、藍玉……卻不是如朱元璋所說的「排陷大臣」,每次彈劾都條理分明,掌握真憑實據。也曾有權貴嫉恨,比如藍玉就曾放言說要讓韓宜可「好看」,韓宜可聞言大笑,每夜睡覺下令全家打開大門,酣然入眠,消息傳到藍玉處,這位一生殺人無數的跋扈將軍也不得不敬而遠之。

看似「起點」要高於韓宜可,卻是一個比御史難當的「苦差事」。此時的吉水幾經戰亂,鄉民大量逃亡,在冊的人口,僅為元朝時期的四分之一,在冊的土地,荒蕪更達四分之三。恢復民力,發展生產,談何容易。
以楊思義為戶部尚書的大明王朝,經濟恢復有條不紊地進行,但僅有善於謀划的楊思義顯然不夠。古人云「治國之道,柔猛相和」,「寬宏容達」的楊思義顯然屬於「柔」的一面。再精細的謀划,也需要嚴格的律令「保駕護航」,因此,有了第二位「無名英雄」,監察御史韓宜可。
第一個人,便是我們上一章中曾略帶提及的,大明朝首任戶部尚書——楊思義。
卓越的政績傳到中央,恰好陝西漢中發生變亂,在李善長的推薦下,朱元璋大筆一揮,升費震為漢中參政。可到任后才知道,這是一個更苦的差事。漢中當地,多年來一直是明元戰爭的主戰場,屢遭兵禍下,民生遭重創,赤地千里,白骨累累,這些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盜匪」橫行,且畫地為牢,時常打家劫舍騷擾地方,甚至劫掠官倉,搶奪官糧,直鬧得怨聲載道。明王朝曾派幾任酷吏署理此地,更屢派大軍圍剿,卻終是勞而無功。這次的擔子,落在了費震身上。
韓宜可,字伯時,浙江山陰人。與楊思義類似的是,他險些成為「貳臣」,元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焦頭爛額的元王朝張榜求賢,壯志滿懷的韓宜可欣然前往,應徵監察御史一職,卻因身份低微無門路而失敗。之後閑住於家,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劉基的推薦下,先任山陰教諭,兢兢業業數年,終引起朱元璋的注意,等來了那個遲到多年的任命——監察御史。
難做,是因為從洪武元年至洪武五年,明軍正南北出擊,向北攻克元大都,進而乘勝追擊,追剿漠南以及大西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向南則南進湖南、廣東、四川、廣西一帶,掃蕩南方割據勢力,力圖南北一統,這都是必須打的仗。可但凡戰爭都免不了開支巨大,彼時的明王朝,國家百廢待興,百姓疲敝,正是休養生息,人心思治之時,絕不能攤派加稅,用來滿足前線的錢糧用度,身為戶部尚書,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