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章 明朝的「越南戰爭」

第九章 明朝的「越南戰爭」

永樂六年六月(公元1408年),為籌謀北征蒙古事宜,朱棣招駐兵安南的張輔歸京,僅留沐晟鎮守當地。然而僅過了半年,是年八月,安南戰事風雲再起,原安南陳氏王朝舊臣簡定聚眾造反,安南上洪、大塘、同登等地鄉民紛紛響應,大舉叛亂。此後,簡定自稱日南王,立其侄兒陳季擴為帝。朱棣聞訊大怒,先怒殺叛軍派到南京的使臣,繼而大舉增兵,調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精兵4萬人,由西平侯沐晟率領征剿,另派兵部尚書劉俊赴安南持詔書招撫,企圖「剿撫並用」。是年十二月,沐晟率軍與陳簡定在安南生厥江(今越南豐盈縣)決戰,因輕敵冒進,被簡定率重兵合圍,激戰之下全軍覆沒,明朝的「交趾指揮使」呂毅,派往安南招募的兵部尚書劉俊,皆在此戰中陣亡。安南「建省」僅一年有餘,局面卻迅速糜爛。
大亂之下,朱棣再次啟用張輔,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二月,朱棣令張輔督師,發20萬大軍南下,時朱棣意在北伐蒙古,因此命張輔此戰必須「速勝」。張輔卻不急於進兵,到安南后先是安撫當地因戰亂逃亡的流民,嚴懲當地貪暴害民的明朝官吏,繼續「攻心」,直到局面稍稍穩定,才於三月南下慈廉州,直搗叛軍老巢咸子關,用火攻之計焚燒叛軍戰船600艘。至十一月,已平定大部叛亂地區,十一月中,張輔與叛軍發動了神投海之戰。他令部將朱榮、蔡福率騎兵從陸地包抄,自率水師強攻,水陸並進,斬殺叛軍4萬多人,並成功俘虜叛軍頭領簡定。至次年一月,張輔已盡數削平各路叛軍,唯獨簡定所立的「侄皇帝」陳季擴,帶兵退守安南義安苟延殘喘,眼看朝不保夕。就在這時「轉機」出現了,北方朱棣派邱福北征蒙古,全軍覆沒,盛怒之下的朱棣調50萬大軍北伐,並命令張輔火速北上,安南平叛的任務只得重新留給之前兵敗的沐晟等人。果然張輔前腳剛走,陳季擴後腳就發動反攻,大敗沐晟,安南叛亂平而復反,再成亂局。
百般無奈下,明王朝只好舊話重提,重議楊士奇一直力主的「冊封安南」之策,戶部尚書夏元吉以及英國公張輔拚命反對,張輔更親自請纓,自請10萬兵馬,誓一年內討平黎利。但近20年來安南這場「降而復叛」的拉鋸戰,已讓明宣宗君臣厭倦,大學士楊榮的話更一針見血:「國家之安危所系,在北不在南」,終讓明宣宗下了棄安南的決心。是年十月,明宣宗遣禮部侍郎李琦(即永樂時代多次出使安南的那位)為使臣,到安南宣布赦免黎氏罪過,並冊封黎利擁立的原陳氏王朝宗族陳蒿為安南國王。在此之前,被圍東都的王通已私自和黎利議和,得到不再進犯的允諾后,黎利將被圍安南的2萬明軍盡數放回。之後明宣宗正式棄安南,廢明朝設在安南的三司,明朝駐安南各級文武官員,各鎮軍隊,以及百姓家屬總計8萬3千人盡數撤回。一年後,陳蒿死,明宣宗順水推舟命黎利「權署安南國事」。黎利「權署安南國事」期間,仿中國制度開科取士,推廣儒學,並學習朱元璋的「墾荒令」「軍屯制」,九-九-藏-書休養生息發展生產。明英宗正統元年,黎利病死,其子黎元龍被明英宗正式冊封為「安南國王」,這就是歷史上的越南黎氏王朝。其後,兩國雖在嘉靖時代又發生摩擦,但和平相處終成主流。
孰料出師不利,「征夷將軍」朱能行至廣西龍州時病逝,年僅31歲的張輔臨危受命,代理征夷將軍一職。張輔勉勵眾將「昔開平王(常遇春)遠征途中去世,歧陽王代之大破元軍,我雖不才,願效前輩」。是年十月,張輔部進入安南境內,穩打穩紮,連克隘留、雞鳴兩關(今越南甘塘、老街),與另一路大軍沐晟部會師,合力進攻安南北部重鎮多邦。多邦,即今日越南的諒山,自古有「下諒山而越王降」之說,原因在於諒山險要,而其南面卻一馬平川,大軍可長驅直入。胡氏父子也知此戰重要,在多邦(諒山)以宣江、桃江、富良江、陀江四處天險為依託,在當地廣挖戰壕,修築防禦要塞,密置弓弩火器,其弩箭與火器彈丸皆用毒藥浸泡,沾之即死,各式城柵相連900里,更「全民皆兵」,盡發舉國近百萬兵民參戰,可謂是15世紀越南版的「馬其諾防線」。張輔深知「此城一破,便如破竹」,於是精心策劃,先穩住營盤,繼而派小股部隊陸續發動佯攻,牽制敵注意力,直到十二月五日夜,決戰打響,明軍發動突襲。之前在護送陳天平時遭安南算計的都督黃中主動請纓,率敢死隊(即當初護送陳天平的4000士兵)突圍,強攻多邦東門,士兵各個爭先赴死,在付出了傷亡過半的代價后,終登上城頭。打開了缺口,30萬明軍順勢強攻,胡家父子苦心經營的「多邦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城破之時,安南軍殺出「回馬槍」,派戰象反攻明軍,意圖力挽狂瀾。張輔早有準備,以火槍硬弩瞄準齊射,數千大象盡成「活靶子」,踩踏安南官民無數,明軍乘勝追擊,終攻克多邦城,多邦主帥,安南「國防部長」阮飛明被殺,史載「斬俘無算」。今天不少越南史料考證,越軍在這場戰鬥里的死亡人數不下10萬人,南征大局一戰而定,此後明軍長驅直入,至永樂五年五月,明軍在富良江會戰中徹底殲滅胡氏父子的水師,斬首3萬7千人,「溺死無算」。胡氏父子敗逃后被捕獲,押送京城斬首。至此,歷時1年的平安南之戰,徹底結束。
張輔之所以屢次平亂后即被調回,在於此時朱棣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北征蒙古上,安南之事,他只想儘快解決,莫要給北征「拖後腿」。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后,明朝廷把遷都北京提到了日程上,除大力營造北京皇城,疏通京杭大運河外,各精銳部隊也陸續北移,對於最南方的安南,益發鞭長莫及。此時在安南,朱棣又用人不當,派親信太監馬齊鎮守,敲詐地方貪墨成性的馬齊,鬧得安南百姓怨聲載道。張輔北歸后,安南各地小規模的反抗始終未停過。接替張輔的李彬,人品還算好,但懦弱無能,守土還算盡職,但未有張輔之才。永樂十六年一月,安南清華府土官巡檢黎利召集各部在蘭山會盟,再次舉起了反抗明王朝的大旗,這就是越南歷史書上至今大九-九-藏-書為宣講的「蘭山會盟」。
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在位22年,一生對外征戰無數,5次北征蒙古,最遠直殺到今天俄羅斯境內,連敗韃靼,瓦剌兩大部落,放眼當時寰宇,可謂所向披靡。但另一場幾乎與之同時進行的戰爭,長久以來史家卻著墨不多——明平安南之戰。

究原因,禍根其實早在朱棣決定設「交趾郡」的時候就種下了,恰如楊士奇當時諫阻時所說:「陳氏雖無能,卻頗得民望,其民多懷之,其驟行廢立,恐至安南士兵皆怨,鑽營之徒勢起,後患無窮也。」此言不虛,陳氏王朝雖然暗弱無能,但越南百姓對其感情深厚,明軍平胡家父子的時候,正是打著助陳氏復國的旗號,方得到越南百姓的群起響應。結果卻是改安南為交趾,強行建省,可謂自食其言,兵連禍結也就不奇怪。而叛亂的簡定,是原安南陳氏國王的宗親,跟三國里的「劉皇叔」差不多,打著陳氏的旗號,自然引得安南諸多百姓紛紛歸附。
永樂四年七月一日,朱棣發布《討安南檄文》,聲稱「命將士出,弔民伐罪」,做好「宣傳工作」,接著命鎮守雲南的西平侯沐晟任「征夷左副將軍」,從雲南進兵,成國公朱能任征夷將軍,會同任「征夷右將軍」的新城侯張輔,統「十八路將軍」,從廣西進兵,兩路齊下,務求一舉掃平安南。這次動兵,對外號稱兵馬80萬,而實際兵力也不下30萬,除了調動擅長濕熱氣候作戰的四川、雲南、廣西各地精兵外,更從各地藩王處調集「護衛」數萬人,借征安南而收「削藩」之效。對此次出兵,精於兵事的朱棣謀划周詳,為了防止將帥不和,對朱能和沐晟反覆告誡,讓他們「不可故違以傷和氣」。紀律也格外森嚴,規定「妄戮之人,雖建功不得贖罪」。寫給眾位將領的諭告里,更點出了諸如防止敵人埋伏,提防炎熱天氣和當地瘟疫,以及安撫當地百姓等「注意事項」。此外朱棣還出奇制勝,派太監馬彬調集廣東、福建兩省水師,沿海路至占城(越南南部),堵截安南逃兵。太監統軍,由此而始。
朱棣登基以前,安南的國王,一直由當地陳氏家族世襲,世代受中國冊封,史稱「陳氏安南」,到洪武末期,其國家大權漸由宰相黎氏家族操控,國王僅保持虛名。公元1400年,朱棣發動篡奪皇位的「靖難之役」時,安南黎氏家族也發動政變,殺死國王自立,黎氏宰相改名胡一元,自封「太上皇」,掌控大權,由其子任國王。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他遣使臣到南京,謊稱安南國王陳氏病逝無後,自己以外孫身份即位稱王,現請求大明以宗主國名義冊封。朱棣疑惑之下,派大臣楊勃赴安南查問,結果楊勃被胡一元重金買通,歸國后竭力做旁證。疑慮漸消的朱棣遂順水推舟,於是年八月命禮部侍郎夏止善赴安南,冊封胡氏為安南國王。可「紙是包不住火」的,不幾日,原安南舊臣呂伯奢逃到南京,面見朱棣揭發真相,並與安南國使臣當面對質,終於真相大白。上當的朱棣惱怒萬分,但當呂伯奢苦求朱棣興「吊伐之師」,即用武力幫助陳氏復國時九-九-藏-書,朱棣卻猶豫了。在寮國宣威司送來了外逃的陳氏王族宗親陳天平后,朱棣決定採取相對穩妥的辦法,先派御史李琦去安南,表示「最強烈抗議」,申斥胡氏的篡逆之罪,重壓之下胡氏家族果然服軟,胡一元父子向朱棣上表請罪,並表示願迎回陳氏家族後人為王,朱棣遂冊封陳天平為安南王,命廣西左、右副將軍黃中、呂毅護送陳天平歸國,此舉除了「伸張正義」外,當然也有藉機索還安南侵佔大明領土的目的,一場「篡逆鬧劇」,似乎在朱棣的軟硬兼施下,已然「和平解決」。
永樂八年二月,朱棣北伐蒙古大勝,在成吉思汗的家鄉斡難河大破蒙古韃靼可汗本雅失里,得勝還朝時,趁朱棣「心情好」,陳季擴再派使者請求冊封。這次的使者極盡拍馬能事,引得朱棣「龍顏大悅」,封陳季擴為「交趾布政使」,一心想求封王的陳季擴大為不滿,變本加厲,擴大叛亂,鎮守安南的沐晟無能,無力與之交鋒,只能收縮防線,勉強自保。盛怒之下,朱棣於三月再派張輔下安南。張輔到任后即出重手,先斬了此前作戰不力的都督黃中(多邦之戰率先衝鋒的「敢死隊」隊長),激得軍心大振,繼而於八月再戰神投海,在沒有大型戰艦的情況下,組成小船突擊隊,大破安南叛軍水師,繳獲敵船400艘,攻克陳季擴老巢義安。永樂十一年十二月,張輔與沐晟合軍,同陳季擴在今天越南寮國交界的愛子江決戰。陳季擴動用戰象8000頭衝擊明軍。張輔多謀,命令明軍神箭手瞄準,「一矢射象奴,二矢射象鼻」,結果群象大亂,反而倉皇回逃,衝垮安南軍陣,陳季擴全軍覆沒。經撒網搜捕,終於永樂十二年一月在寮國蒙冊將其全家活捉,至此持續數年的安南簡定之亂徹底平定。成功平亂后,張輔押解陳季擴全家歸京。朱棣命原交趾副指揮使李彬接替張輔,督師安南。
明朝與安南戰爭的導火索,是安南國內的一場政變,在今天越南的史料里,被稱為「陳黎之變」。
關於黎利,中越兩國史料評價各有不同,明朝的史料稱他是「逆賊」,越南的史料稱他是「民族英雄」,但兩國史料都承認一個事實:他是安南歷次叛亂的所有領袖裡,最有才能,也最得民心,人品也最好的人。曾多次作為使節出使安南的永樂時代名臣李琦就在後來給明宣宗的奏摺里贊他「禮敬賢才,優恤百姓,行事睿智果敢,行軍謀而後動,德行才能,皆為胡(胡家父子)、陳(簡定,陳季擴)等逆賊所不及也」。如此評語,確為英雄。觀其履歷,他出身平民,卻自幼好學,原是跟從陳季擴叛亂的「金吾將軍」,因為陳季擴的親信暴虐害民而與之反目,在愛子河會戰前投奔張輔,因助明軍剿滅陳季擴有功,被封為清安土官。張輔走後,「鎮守中官」太監馬齊在當地暴虐害民,黎利的小女兒也被馬齊拐走,賣到皇宮為奴婢,從此下落不明。深仇大恨下,黎利於永樂十六年一月會盟各地安南「土官」舉兵。明安南督師李彬無能,加上鎮守太監馬齊大肆採辦珠寶,激得當地民眾反抗四起,所以李彬雖然東征西討「日不暇給」,兵亂卻越剿越大,黎利之勢越剿越強。消息傳到京城,此時九*九*藏*書張輔正協助朱棣籌謀繼續北伐蒙古的事宜,著實走不開身,加上太監馬齊欺上瞞下,於是朱棣命令李彬「戴罪征剿」。可憐李彬,之後幾年被黎利數次以奇計殺敗,損兵無數,在永樂二十年「憂懼而死」。這幾年明朝之所以未像以往一樣火速調兵平叛,是因為此時明朝國內正發生「山東青州唐賽兒起義」,加上用兵蒙古的「戰略重點」,三線作戰,力不從心。
平安南之戰,張輔僅用1年時間,即攻克安南全境,「得府州四十八,戶三百三十萬」,可稱是不世之功。與今人想象不同的是,此時安南並非是普通的「蕞爾小邦」,多年以來其四處征伐寮國、暹羅(泰國)、占城(南越)等國,甚至年年騷擾中國廣西、雲南邊境。其部分火器裝備,比明軍還要先進,之後明朝神機營的部分火器,就是從安南之戰繳獲越軍的火器里改良而來。可見,朱棣平安南之役,實為保障邊境平安的自衛反擊戰爭,勝利也頗為不易。明軍之速勝,一者是張輔統籌有方,上下三軍用命,二者也是策略正確——攻心。自進入安南境內開始,明軍便向當地官民廣發檄文,聲稱此來是助陳氏復國,告誡安南百姓不要「助逆」。此外,明軍大軍過處,皆紀律嚴明,與民秋毫無犯,更沒收胡家父子的「逆產」分發當地貧民,越南士民無不「納款以降」。鼎定戰爭大局的多邦之戰,即是明軍以當地鄉民為嚮導奇襲成功,最終平滅胡家父子的富良江之戰,更是明軍以反抗胡家父子統治的當地「義軍」陳封為先驅,一舉大破之。逃竄的胡家父子也被當地百姓捕獲了捆送給明軍。安南之勝,人心向背是為關鍵。
安南,即越南古稱,明代時期,越南北部稱安南,南部稱占城,自唐末建國以來,一直是中國西南的友好藩屬,從宋至元,始終向中國稱臣納貢。明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不久,安南即遣使來朝,是當時中國周邊藩屬中最早承認大明王朝為「宗主國」的國家,從此兩國通好。洪武中後期,趁明朝接連發生「胡藍」大案,且忙於和北元殘餘勢力相互攻殺時,安南也趁勢北進,屢屢侵擾廣西寧明等地區。朱元璋一度想南征安南,但終不願勞師遠征,最終只是遣使申斥。到永樂年間,種種矛盾累積,演變成一場一度把大明拖入「越戰」泥潭,也給越南當地人民帶來無盡災難的戰爭——明平安南之戰。
永樂二十年李彬「犧牲在工作崗位」后,朱棣才遣精兵,以榮昌伯陳智挂帥南征,這支明軍能打,接連在昌東、甘林之戰擊敗黎利,逼得黎利逃往寮國求援。繼而明軍與越南、寮國聯軍在寮國農巴力大戰,明軍調重炮轟擊,「大破之」,斬殺1萬5千餘人,寮國國王嚇破了膽,立刻向明軍請和,並答應交出黎利,誰知黎利搶先一步逃走,躲入越南俄樂山區中,其殘部化整為零,開闢「抗明根據地」,聯合當地山民同明軍打起了游擊。陳智才能終比不得張輔,之後兩年屢次圍剿,卻勞而無功,雙方再次陷入了相持。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病逝,即位的明仁宗朱高熾意圖「和平解決」,派人冊封黎利為清化知府,黎利拒不從命,而安南轄區的鄉民也紛紛起事,響應黎利。一年後,繼位的明宣宗朱https://read.99csw.com瞻基再遣精兵,撤換了在此地苦戰多年的陳智,啟用成山侯王通為帥征剿。宣德元年二月,王通進剿俄樂山,遭黎利部將黎善伏擊,損失5000人,交趾按察司陳洽戰死。這場小敗把王通嚇破了膽,竟私自與黎利議和。接連受挫下,明宣宗改派安遠侯柳升為帥,會同曾征剿安南的老將沐晟,從廣西、雲南分兩路進兵,起7萬大軍征剿。可同是「燕王舊將」柳升的才能比張輔差太遠,宣德二年九月,柳升在倒馬坡戰役中遭黎利包圍,損失1萬餘人,其本人陣亡,隨行的都督崔聚和工部尚書黃福整頓殘兵繼續進軍,再次被打敗,幾乎全軍覆沒,二人雙雙被俘。值得一提的是黃福,他之前曾多次在安南各地做知府,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今天越南民間,還有不少有關他為民做主的「清官戲」。這次明宣宗派他重回安南,也是為了「攻心」,誰知事與願違,被俘后的黃福受到黎利的優禮,黎利親自請他「上座」,並叩拜說:「倘大明官員都如閣下,我又怎能會反?」此外,對於被俘的明軍官兵以及明朝百姓家屬,黎利也下令優待,傷者施藥救治,死者斂屍厚葬,有願歸國者更發放路費,禮送出境。曾有其親兵擅掠明朝官民,黎利聞訊大怒,斬親兵8人,並訓道:你等此種作為,與天朝(明朝)閹官何異?大明「公公」,成了越南軍民的「反面典型」,足見馬齊對安南禍害之深。種種「善舉」下,明軍「攻心」不成,反倒「被攻心」,駐安南各地明軍士卒「逃亡者十之四五」。而受命從雲南進兵的沐晟,得知柳升敗訊,竟不戰而逃。先前同黎利私自講和的王通,此時連戰連敗,僅存2萬殘兵,連同數萬明軍家屬百姓,被黎利重兵圍困在東都(今越南河內)。至此,安南之局,已然不可收拾。
永樂五年五月,張輔將捕獲的胡家父子捆送南京,並上報說陳氏宗族已被胡家父子屠盡,至今難覓宗族,當地「儒生」也上「萬民表」,請求允准安南歸附大明。朱棣下詔斬首胡家父子,大學士湖廣等人建議藉機在安南設郡,將之併入中華版圖。朱棣的「燕王府舊臣」紛紛響應,儘管文臣解縉、楊士奇以及「第一謀士」姚廣孝等人竭力反對,但志得意滿的朱棣還是欣然採納,永樂五年六月一日,朱棣降《平安南詔》,晉陞張輔為「英國公」,改安南為「交趾」,設交趾郡,以工部尚書黃福為交趾布政使兼按察使。正是這個看似「威服四夷」的決定,令本已南征成功的大明,從此陷入了長達十數年的「越戰」泥潭。
永樂四年三月,黃中等人護送陳天平進入安南境內,到達雞嶺關(今越南老街)時,安南派人前來犒勞,趁明軍鬆懈,突然出動10萬大軍發動突襲,先劫走了陳天平,接著毀掉了老街通往河內的道路,當著明軍的面公開處決了陳天平,而先前明朝派往安南的使臣呂松,也被胡一元殺掉。4000明軍進攻受挫,只得倉皇歸國。這是「公然踐踏大明尊嚴」,消息傳到京城,朱棣火冒三丈,當廷大罵胡氏父子「蕞爾小丑,罪惡滔天,此賊不誅,兵則何用」?終下定決心——南征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