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各王一方 1.老實人李嗣源

一、各王一方

1.老實人李嗣源

薛王李存禮及李存勖幼子李繼嵩、李繼潼、李繼蟾、李繼嶢下落不明,翻遍了洛陽大街小巷遠山近村,還是沒有找到。李嗣源四處張貼尋人啟事,還是沒有找到,只好視同走失亡失,不了了之。
李嗣源身邊的人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動力,之所以甘心替李嗣源想得這麼周到,歸根結底還是這些人希望通過李嗣源的登基,進而他們本人也可以藉此獲取更大的利益。成仙飛升雞犬升天的道理,普通老百姓都明白,安重誨、霍彥威、石敬瑭之流不可能不明白。所以他們全心全意為李嗣源服務,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甘當鋪路石,甘做墊腳石。
李嗣源糾正了李存勖朝廷的弊政,精簡經費開支,安撫軍隊,選拔幹部,粗略地穩定了中央和地方的局面。可是天下並沒有因此而太平,距離太平還差得遠。畢竟是個爛攤子,歷史欠賬太多。湖北高季興看到朝廷虛弱,開始公開對抗中央政府,霸據一方。朝廷雖然派出大軍征討,可是並沒有取得絕對勝利,只是暫時打擊了高季興的氣焰。平盧、盧台、開封等地方時不時地也發生了一些兵變,好在規模不大,不得人心,沒有形成氣候,最終被朝廷一一討滅。
還有一條重要的改革,那就是調整文官體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對宰相權力的調整。重新集中了國家財政管理部門,將鹽鐵、戶部、度支等財政收支、稅務、國庫管理職能重新集中在一起,由戶部尚書統一管理。
任圓長相英俊瀟洒,舉止開合自如,講論起道理來,意氣縱橫,引人入勝,很有風範。現在大難臨頭,任圓仍然不改往日風采,鎮定自若。任圓從少年時追隨李嗣昭說起,戎馬倥傯三十年,往昔情景歷歷在目。梁軍圍困潞州時,任圓力勸李嗣昭堅守以抗拒敵軍,終究破圍。李存勖繼位,內外人情洶洶,任圓百般幹旋調解,李嗣昭與李存勖冰解猜疑。晉梁胡柳坡惡戰,任圓參謀李嗣昭北面突擊,逼退梁軍。鎮州討伐張文禮,李嗣昭陣亡,任圓受託總領三軍以破趙城。魏王伐蜀,回師途中康延孝作亂,任圓西追掃蕩,流賊覆滅。李繼岌喪命渭南,洛陽皇朝易主,任圓安撫將士順利東歸。李嗣源繼承大統,任圓以天下為己任,鞠躬盡瘁,數月之間朝野大有起色。
住進洛陽皇宮之後,李嗣源看到皇宮裡滿滿當當的充塞了幾千名宮女宦官,還有雜耍的、唱曲的、演戲的、摔跤的各種劇團,把皇宮弄的烏煙瘴氣像個大馬戲場。李嗣源下令將宮女宦官和侍從精簡到幾十名,剩下的都打發出宮。把各種文工團裁撤精簡,留下幾個必要的劇團供朝廷日常文娛需要,其他的都解散或外放到民間。
為了彌補朝廷一號人物和二號人物文化不足的缺陷,安重誨想了個辦法,開闢了幾個職務充當皇帝的侍讀侍講,以備諮詢顧問。這裏面就有馮道。馮道在河東時,受到河東頭號謀臣張承業器重,一直參与起草重要文件等工作。出任後唐朝廷的翰林學士侍讀,這是馮道從輔助崗位走向政壇的重要一步。
為了調和矛盾,安重誨在選相這件事情上一改往日獨斷專行的作風,主動和任圓商量談判,爭取各讓一步。安重誨提出讓崔協當個候補協辦員,幫著宰相辦理政務。沒想到任圓牛脾氣上來了,死活不買安重誨的賬,仍然堅持要用李琪,絕不同意崔協入朝。
後唐李存勖朝廷的文官大部分繼續在李嗣源朝中做官,很多人被錄用安置。但有一個傢伙例外,孔謙,就是特別能搞錢的那個後唐財政部副部長。這傢伙橫徵暴斂、搜刮盤剝手段繁多,尤其善於創新,花樣百出。在李存勖朝廷嚴酷的財政賦稅制度下,老百姓民不聊生,國家財政崩潰,財富分配嚴重失衡。李嗣源當政后,雖然也缺錢,很多地方需要國家財政扶持補貼,可李嗣源毫不動搖,毅然決然地取消了李存勖朝廷的苛捐雜稅,並免除了當年兩季的農業稅賦。取消暴政的同時,當然要懲治惡人。孔謙這小子終於遭到了報應,被朝廷毫不吝惜地砍了頭。
於是安重誨點頭認可。
對於曾經有功於國家,但沒有得到李存勖朝廷賞拔重用的人,李嗣源也給予了重視。在保衛晉陽戰役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安金全,因李存勖嫉賢妒能而漠視了他的功勞。李嗣源登基后,封授安金全為振武節度使。這在軍界起到了重要的示範導向作用,對憤憤不平的軍界人心是個巨大的安撫。
客觀上講,李嗣源登基稱帝后做了不少好事。他最先著手辦的事情,就是矯正李存勖朝政的各種弊端。從這一點來看,李嗣源也不是個糊塗蛋,既順應了https://read.99csw.com軍意民意,也展示了他正派的價值觀。
化整為零的政策並沒有創造增量經費,只是在做減法和分散風險,用一個權宜之計以應對朝廷面臨的近期危機。這個政策得以實施還需要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希望。李嗣源的登基為軍隊帶來了革故鼎新的希望。希望的力量在艱難時期是巨大的,它可以穩定人類群體的情緒。
由於孔循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在皇宮朝廷中做事,熟悉中央政府的日常運作習俗,也了解很多高官的特長。再加上孔循此人心眼多,善於搞關係,和霍彥威、安重誨這些重量級人物打得火熱。安重誨對孔循很信任,兩人結成黨派。
經過緊鑼密鼓的尋訪,也可以理解為「搜捕」,李存勖的近親嫡系後人一一有了明確下落。通王李存確、雅王李存紀逃亡后藏在民間,被官兵找到。李嗣源首席謀臣安重誨得到報告,他為李嗣源著想,擔心這些王子重新站在朝堂之上,更擔心這些人和李嗣源爭帝位,於是安重誨代替李嗣源「做主」,直接將這兩個王爺秘密幹掉。李嗣源後來知道了這件事,嚴厲批評教育了安重誨一頓。不過李嗣源並沒有懲罰安重誨,而是繼續重用安重誨。安重誨擅自辦的這件事符合李嗣源的利益,李嗣源實際上是認可的,只是礙於面子,不得不把這口黑鍋由安重誨替他背。
李嗣源在李存勖朝廷遺留的大臣和他自己親近部署的反覆勸進之下,勉強擔任了監國的職務。這個職務實際是代理皇帝。李嗣源之所以這麼做,既反應了他是個老實人的心態,也的確有顧慮。太子李繼岌擁重兵在外,那支隊伍可是一支裝備精良的正規軍、生力軍,其戰鬥力遠在李嗣源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軍之上。
魏王太子李繼岌聽說洛陽之變后,心急如焚,想趕回洛陽救駕,可時間又來不及,不去救駕又如何向天下人交代?他率軍停在回師的半路上,猶豫不決。李從襲向李繼岌建議,此時此刻事不宜遲,應抓緊回師,才有可能爭得繼承權,最大可能地保全利益。
申王李存渥和劉皇后一路狂奔逃到了晉陽。晉陽兵權的實際掌管人是李存審的次子李彥超。李存審家教很嚴,很嚴謹,很謹慎,所以李存審本人這個傳奇人物和他的兒子們都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以沉毅自守為主要政治哲學,不盲動、不浮躁、不偏險。李彥超在沒有明確表明立場之際,委婉地拒絕收留李存渥和劉皇后。李存渥被部下亂軍幹掉。劉皇後主動請求削髮出家,做了一個大款級尼姑。
那麼大家可能要問了,在李存勖朝廷時代軍隊的經費已經嚴重不足,還因此引起了很多兵變,李嗣源接了個爛攤子,又大幅度削減了財政來源,那麼軍隊經費緊張的矛盾不是更尖銳嗎?
兩人沒有爭出個結果,不歡而散。退朝之後,李嗣源悶悶不樂地回到後宮。後宮中有年齡大的宮女問明宗皇帝:「剛才誰和安重誨辯論呢?」
這裡有個插曲交待一下。劉皇后和李存渥慌慌張張的逃亡路上,居然還有心思互相放電,忙裡偷閒在路上雲雨了幾番。真是苦中作樂,互相安慰。李嗣源派人到晉陽的廟裡,把人神共憤的劉皇后的腦袋砍了下來,當然也順手沒收了劉皇后多年聚斂的錢財充公。
對樞密使的人選進行了調整,由大謀士安重誨代替李紹宏出任。孔循出任了樞密副使。孔循的貢獻在於將開封獻給了李嗣源,還有一個原因,他是霍彥威的親家。
孔循的建議沒有得到採納,保舉了兩個人雙雙落選。孔循由此而感到十分氣憤,悶悶不樂竟然連續幾天罷工不上朝。李嗣源為了安慰孔循,專門派安重誨去孔循家探望,好言好語開導一番,孔循才繼續上班。
後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李嗣源和大臣之間的幾次爭執比較生動地展示了他們之間的這種關係。
提拔了前朝文官任圓為中書侍郎,分管財政,成為重要宰相輔佐大臣之一。任圓一心為公,積極推薦幹部,梳理財政,完善國家及軍隊制度。沒多久,在他的領導下,朝野秩序恢復正常,府庫之中也開始有了餘糧。
李嗣源掌控洛陽的政治秩序后,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太子李繼岌和其他王子的下落。
在前朝大臣中,還有一個被殺的人,此人是張憲。張憲並不是因作惡多端被砍頭,而是由於他性格古怪難相處,在同僚中人際關係不好,被很多人的唾沫星子淹死的,實屬可惜。
李存勖的五六個親弟弟下落不明。這些人都是李存勖之後皇帝位子合法的繼承人,他們的合法九*九*藏*書性人人都比李嗣源強。雖然李存勖的死亡為李嗣源解決了一個棘手的難題,可也帶來另一個新問題。既然李存勖不是被李嗣源害死的,李嗣源以暴力手段取而代之的邏輯合理性就不充分了,他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承認和繼承李存勖皇朝的延續性,這就不得不繼續承認李繼岌作為皇帝繼承人的合法性。
李嗣源名義上派出人馬去迎接李繼岌,實際是阻擊李繼岌。由於回洛陽的路已被李嗣源的人馬切斷,李繼岌只好北渡渭水,改道去晉陽。李繼岌走到渭水河邊時,才發現橋樑已經被晉陽守軍毀掉。形勢已經十分清楚,洛陽不歡迎李繼岌,晉陽也不歡迎李繼岌。況且幾個王爺在晉陽都掉了腦袋。李繼岌去晉陽也是送死,年輕的魏王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
洛陽震動。
沒幾天,元行欽被官軍捕獲,押來洛陽。李嗣源親自審問。李嗣源和元行欽是不打不相識的一對戰將,若干年前兩人曾經惡戰一天,拳逢對手,將遇良材。彼此惺惺相惜,最終李嗣源收服元行欽。後來李存勖將元行欽徵調到自己身邊。李嗣源對元行欽還是有感情的。可是這次處理魏州亂軍事件中,元行欽處處與李嗣源作梗,加劇了李存勖和李嗣源之間的矛盾。李嗣源對此很不理解,他質問元行欽:「我哪裡對不起你?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難為我?竟然殺了我的兒子李繼璟!」元行欽斜翻著眼睛,毫無理虧的意思,更沒有對不起老上級的愧意。元行欽沒有回答李嗣源的問話,而是反問道:「先皇帝又有哪裡對不起你呢?!」李嗣源搖搖頭,命人將元行欽推出斬首。
無論這一切是不是李嗣源親自策劃的,但結果是李嗣源必須要當帝皇。沒有資料可以考證,李嗣源直接指導或授意了這一切,更沒有急不可耐地督促別人操辦這一切。很大的可能是李嗣源身邊的人,如安重誨、霍彥威等人,替他著想、替他策劃、替他操辦了這一切,幫助李嗣源掃清了登基的障礙。
邕王李存美常年患病,偏癱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這種人既沒什麼威脅也沒什麼價值,在朝的在野的沒人拿他當回事。李存美因此而撿了一條命。
到了五代時期宰相已經沒有初唐時期那麼大的權力了,名為宰相,實際都是主要部門的一把手。樞密使的權力逐步增大,以掌管軍事機要為主,相當於現在的總參謀部。文官行政事務則由宰相分管。由於連年征戰,樞密使職能凸顯,逐步合併了很多文官職能,自此宰相的權力進一步削弱。
既然李琪有毛病,鄭珏年歲大,眼花耳聾,安重誨就折中了一下,首先說道:「崔協可以。」
可不是嗎?經宮女這麼一說,李嗣源心裏更不痛快了,安重誨和任圓沒大沒小,這成何體統!後來李嗣源再也沒有給任圓和安重誨辯論的機會。遇到事情不再討論了,皇帝李嗣源直接拍板。
由於李嗣源的厚道和治理國家的才能不太夠,致使朝政大權旁落到了安重誨等近臣高官手裡。李嗣源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末唐之後,經過唐昭宗李曄的整頓和屠殺,二十多年來宦官基本絕跡,各藩鎮中也都沒有了監軍宦官。但是李存勖當政這幾年,又派出了大批宦官到軍中監軍,對軍隊管理造成了很大的禍害。李嗣源像唐昭宗一樣對宦官展開了清洗,指令各地藩鎮就地消滅宦官監軍。對逃亡山林民間的宦官,朝廷也不放過,趕盡殺絕。即使躲進寺廟出家當和尚的,一旦發現,也抓住剁了。可憐了這些宦官,小時候弄丟了小頭,這時候又弄丟了大頭。
皇帝說:「宰相任圓。」
各位大臣擬定候選人之後,李嗣源召開會議進行討論,準備拍板定下最終人選。李嗣源問道:「現在宰相缺人,事情多得忙不過來,你們覺得誰合適啊?」
李嗣源東來巡視,原本是正常的皇帝活動。可朱守殷錯誤估計了形勢,他以為李嗣源要威懾東部各諸侯藩鎮,於是心裏開始打鼓了。經過一番胡思亂想,朱守殷這個二百五居然沒來由地反了。
李嗣源的本事充其量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對於治國理政他不擅長。李嗣源這個皇帝位子之所以能坐得住,是因為他有幾個本源性的有利因素。順應民意這是李嗣源最容易辦得到,也最容易理解的事情,於是他將李存勖朝廷的多數弊政一一革除,受到了文武官吏、老百姓、軍隊的擁護。李read.99csw.com嗣源不崇尚奢華享受,生活屬於比較簡樸的人,因此他在治國方面沒有發生荒淫|亂政、享樂廢政的毛病。寬厚是李嗣源另一個重要優點,他明白自己沒有治理國家的本事,可是他對於有能耐的宰相大臣很信任,放手讓他們干工作,這在極大程度上保證了國家機器的運轉。
李嗣源目不識丁,沒讀過書不識字,以前沒覺得這有太大障礙,現在做了皇帝才發現不認字還真不行。六十多歲的李嗣源再去上識字補習班是不可能的了,讀業餘大學也沒有條件。李嗣源不能批閱奏章,只好由安重誨替他讀奏章,然後由皇帝做決斷。可是安重誨念書也不多,識字量雖然不少,可以讀明白一般性大白話的文件,對於文言文的語義、典故、引用的大量規章制度及各專業的概念等就搞不太明白了,時常出現半通不通似懂非懂的現象。
別人說了:「皇帝在外討賊,任圓一度飛揚跋扈,弄不好他可能會在後方趁機作亂,還不如除掉以絕隱患。」
李嗣源的確是個很老實的人,或者說是個很厚道的人,即使做了皇帝之後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可是好人不一定能做得成好皇帝。
安重誨擅自誅殺宰相,皇帝李嗣源事後沒有追究安重誨的過責,此事不了了之。由此可見李嗣源對安重誨的偏倚和縱容,由此可見安重誨的飛揚跋扈和獨斷專行。
代金券的發放職責按照安重誨的意見,改由樞密使管轄。任圓覺得皇帝過於偏袒安重誨,心裏憤憤不平。既然館券的職責划走了,任圓一賭氣要求將鹽鐵、度支、租庸三司的職責也從各部委划走,統統交給安重誨去辦吧。皇帝李嗣源也沒有給任圓留面子,順水推舟,將三司職能一股腦劃歸了樞密使。安重誨的樞密使權力進一步集中,基本上已經接近於敬翔當年擔任的崇政院使了。
而且安重誨也正有此意。
後唐庄宗李存勖的意外死亡為李嗣源的兵變帶來了合法化的契機。如果李存勖不死,或許他們君臣二人會有一番龍爭虎鬥,即便不是激戰也一定會是生死戰。以李存勖多年來對李嗣源的懷疑和猜忌,李嗣源明目張胆地起兵對抗朝廷后,李存勖更不會再相信李嗣源。況且李存勖不是一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政客,他對政治的理解過於簡單,對政治的詭計掌握也不夠多。他不會與李嗣源進行談判,更不會以空間換時間的方式渡過難關。
樞密使安重誨一面奏請皇帝,一面派出了使者去殺任圓。未等皇帝批示回來,安重誨的使者已經到了任圓家。任圓一看來人就已經明白了個中含義,這是安重誨嫉恨他,要借口借刀藉機殺人。任圓面不改色心不跳,不慌不忙,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擺上酒宴,談天說地,縱論古今,把酒痛飲。
節約經費開支的另一項措施是減少官員的薪水。對於朝廷大員月俸打五折發放,而且從五月份開始發,三四兩月的不再補發。到了十月中旬才開始給文武官員發棉衣。舉國上下過緊日子,大家一起勒緊褲腰帶共渡難關。
朝廷震動。
危難之處辨忠奸。李繼岌身處絕境,那些馬屁精死太監呂知柔等人紛紛逃亡開溜,把他們的主子無情拋棄。李繼岌仰天長嘆,心裏清楚已經沒有活路。萬般無奈之際,李繼岌命令隨從將他勒死,自殺身亡。一個不太傻智商不算低品德較厚道的王子殞命他鄉。
十月份,李嗣源出巡視察工作,他從洛陽出發去開封。現在鎮守開封的宣武節度使是朱守殷,也就是那位大力士搏擊手。這傢伙是典型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搞不清和誰親和誰厚,完全是由著一時的性子辦事。朱守殷幾次搭救李嗣源並將洛陽城獻給李嗣源,李嗣源也沒虧待他,將開封汴梁這麼重要的地方交給朱守殷鎮守。
任圓直來直去,拐彎抹角的心眼少,一心撲在工作上,同時他是個急性子,絲毫不顧及安重誨的面子,立即站出來反對道:「安大人不了解京城的情況,對人物不熟悉,被人蒙蔽了。崔協雖然是名門之後,可他學問太淺,寫文章錯字連篇,喜高談闊論,虛有其表。臣作為宰相感到學問已經不夠用的了,再弄一個文盲崔協來協助我,豈不會被天下笑話?」
李嗣源朝廷採取了化整為零的辦法緩解軍隊經費危機,命令各地軍隊就地駐防,不再安排任何軍事行動。軍隊不流動才相對較安全。即使不搞軍事行動,可以減少巨額經費開支,但軍隊還是需要吃飯。所以,朝廷同時還下達了另一個命令,改變軍隊經費來源體制,減少中央供給,由各地軍隊在當地想辦法。
無論李嗣源個人如何想,形勢已經身不由己九*九*藏*書,他周圍聚集了一個大大的能量團,和他互相作用,共同運轉。
繼續錄用李琪為吏部尚書。李琪在前文書中曾經出場,他曾做過朱梁的宰相,後來又做了李存勖朝廷的官員。李琪曾經極力上書,向李存勖論述了國家財政政策的方略。論身份地位,李琪屬於名門望族之後,政治理念相對還比較正派。
有一次李嗣源選拔宰相,實際是選內閣部長,他打算在了解熟悉前朝舊事的人中選拔。安重誨認識人不多,請孔循推薦人選。孔循一直在朱梁及後唐中央做官,打算藉此機會排擠南下的河北人,其實主要是想排擠任圓。孔循向安重誨推薦了鄭珏和崔協。而中書侍郎任圓則推薦了擅長詩詞歌賦寫文章的李琪。可是鄭珏一向與李琪不和,鄭珏就通過孔循遏制李琪。孔循向安重誨說李琪雖然識文斷字文化水平不低,名牌大學畢業,學歷已經達到博士了,可是他太貪,名聲不好。
借口就是借別人之口說出理由。
樞密使安重誨早期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主要是跟隨李嗣源在戎馬倥傯中度過,對於國家治理的典章制度、人物典故不熟悉,治國理政的經驗積累很少,特別是對於一個帝國日常運轉中的各種程式基本不了解。因此,安重誨雖然是李嗣源的左膀右臂,居於宰相之上,可他一個人無法操持偌大國家機器運轉,不得不尋找一些熟悉情況的人幫助他辦事。
最令李嗣源擔心的還是李繼岌。
就在李嗣源東巡的時候,洛陽城內發生了大事件。平日里被任圓得罪的一些官員,秘密地找到留守的安重誨,慫恿安重誨趁皇帝不在的時候除掉任圓。其實任圓此時已經退休在家,不再過問時政,可是那些曾經被任圓得罪的朝廷大員仍然不肯放過他。任圓雖然退休,也曾是當朝首輔宰相,哪能說殺就殺?
軍隊穩,天下才穩。這是明擺著且急迫的事,李嗣源當然很明白,也當然會很重視。
李嗣源對於大臣的充分授權和容忍的確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在歷朝歷代皇帝中,能做到他這種程度的不多。李嗣源對大臣的倚重並非是由於他無能,主要是因為他缺乏文化功底及執政經驗。李嗣源並不是糊塗蛋,他對事理很明白,只是自己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不過,李嗣源跟這些大臣也不是沒有摩擦,但從大局和長遠考慮,李嗣源主要還是採取了以團結使用為主的用人策略,胸懷包容。
李存勖的兒子、弟弟等具有王位繼承權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消失在了後唐王朝的政治視野之外。正統皇位繼承人的絕跡,消除了李嗣源登基稱帝的最大障礙,為李嗣源合法繼位創造了機會與可能。既然正統繼承人消失,那麼按次序應該輪到非正統親屬繼承皇位了,況且李嗣源也是李克用的乾兒子,是李存勖的好兄弟,在親緣關係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李嗣源擁有當世最強大的實力,他握著刀把子。刀把子與合法身份是通往皇權寶座的正、副路條。這兩張路條李嗣源都拿到了。
即便如此,李嗣源仍然十分謹慎,並沒有猴急火燎地想上位。從李嗣源以往的六十多年的人生歷程和後來做皇帝的歷程來看,李嗣源對做皇帝的態度十分謹慎和缺乏慾望,這似乎的確是發自內心的,他是一個真正的老實人。
任圓被殺!
端明殿大學士趙鳳聞訊大哭,控訴道:「任圓是義士啊,幾次挽救國家危難,怎麼會造反作亂呢?安重誨濫殺無辜,有什麼資格輔佐國家?」像趙鳳這麼直白表露痛惜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被任圓訓斥、抵制、得罪過,他們為任圓的死拍手慶賀。
殺任圓需要借口。
因出差或加班等工作需要,政府給官員們發放了一些用於吃飯住宿的館券,相當於現在的代金券。按照傳統的做法,這種代金券一般由戶部印製發放。可是安重誨奏請皇帝要求將代金券從內務府支出,這意味著這項權利從宰相轉移到了樞密使手下。任圓作為首輔宰相哪裡肯答應。兩人在皇帝面前為此事爭論得面紅耳赤,互相攻擊的話越吵越激烈,越罵越難聽。李嗣源並不太明白這其中的玄機,只好為兩人調和。可是安重誨和任圓針鋒相對,各不相讓,夾雜著罵罵咧咧的髒話,把李嗣源吵得心煩意亂。
沒多久,皇帝李嗣源終於下定了決心,把馮道和崔協一起提拔為中書侍郎。任圓在宰相人選之爭上,弄了個燒雞大窩脖,輸掉一場。
任圓慷慨陳述,間或悲歌,族人僕役聽后哭成一片,為自家主公的不幸遭遇五內俱焚。任圓毫無懼色,泰然自若地舉起一大杯清酒,祭拜天地之後,一飲而盡。環顧了一下蒼穹和read.99csw.com族仆,任圓「嗆啷」一聲拔出三尺寶劍,橫在頸項之上,用力一拉,一股熱血噴出喉管。任圓從容自殺。
還有一個重要的政治措施,李嗣源朝廷為郭崇韜和朱友謙進行了平反。這標志著李嗣源將李存勖的那一套全部推倒重來。
任圓之所以得到重用,是因為他明達幹練,先是接替李嗣昭北伐鎮、定時陣亡留下的軍前重任,更重要的是他在伐蜀過程中擊敗了亂軍康延孝,更更重要的是他安全地率領二萬六千伐蜀大軍回到了洛陽。任圓的能耐及見識由此可見一斑。還有一個原因,任圓以前在李嗣昭軍中時曾和李嗣源共過事,彼此留有較好的印象。
任圓處處受制於安重誨,更不善於和朝廷高官周旋,無奈之下請求退休,回家養老去了。
為了防範李繼岌率領的伐蜀大軍回師,李嗣源派出大將石敬瑭和兒子李從珂分別出任陝州留後和河中留後,切斷了伐蜀大軍的歸路。
李嗣源既然已經起兵,騎上造反的老虎是很難下得來的,即便他沒有反叛之心,也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兵戈一起,叛亂的性質就已明確無誤,剩下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一切障礙掃除之後,李嗣源在一片一片一遍一遍的擁戴聲中登上了皇帝寶座。
明宗李嗣源感到哭笑不得,這個朱胖子你不好好地過日子,造什麼反啊。李嗣源派出宣徽使范延光和親軍御營使石敬瑭兵伐朱守殷。兩軍剛剛見面,開封汴梁城就土崩瓦解,軍民開城投降。朱守殷全家被抄斬。
李存勖被本部亂兵射殺,免去了李嗣源需要面對的一個難題。更重要的是,李嗣源可以冠冕堂皇地繼承後唐帝國的大統。他率領的叛軍實現華麗轉身,搖身一變成為官軍。由被討的賊,變成了討伐謀害李存勖凶賊的官軍,因此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做賊了。
宮女說:「妾以前在長安宮中的時候,沒有見過宰相和樞密使奏請工作敢這樣沒大沒小,不守規矩的,是不是他們看不起陛下啊?」
皇權的大門向李嗣源順理成章地敞開了。這個時候李嗣源再也沒有理由推脫不當皇帝,別人也再沒理由阻擋李嗣源當皇帝,也沒有人再敢阻攔李嗣源當皇帝。
任圓性格剛強直率,敢作敢當,且自以為和皇帝李嗣源有老關係,所以在朝中誰也不怕,敢於碰硬,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安重誨並不懼怕任圓,只是皇帝重用任圓,而且任圓一心為公,勤于工作,除了性格脾氣倔強剛直之外,沒有大毛病。因此,一直以來安重誨對於任圓還算客氣。可是這次宰相人選之爭,在安重誨內心深處對任圓埋下了嫉恨的種子。既然商量不通,安重誨進而採取了繞開任圓的策略。他和孔循隔三岔五就挑李琪的毛病,並向皇帝李嗣源揭發,同時添油加醋地誇崔協有才能。
以雙方力量及形勢對比來看,李嗣源一方比較得人心,李存勖敗亡幾乎早已註定。如果短兵相接,李嗣源會面臨一個十分棘手的難題,他必須要向李存勖下手。到那時「亂臣賊子」的帽子確定無疑的將戴在李嗣源頭上,這頂帽子只要戴上就永世不可摘掉。退一步說,即便留下李存勖一條命,也不過是第二個劉仁恭。對於李嗣源來說不過是第二個劉守光,次一級的亂臣賊子仍然是亂臣賊子。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馮道撿了個大便宜。知識就是力量啊,在軍人大老粗扎堆的朝廷中,馮道的崛起的確有他的獨到之處,或者說他具有獨特的價值。馮道最大的長處是善於起草公文,當年跟隨晉王李存勖打天下時,軍務繁重,魏州與晉陽之間往來公文如同雪片。馮道捉筆當此大任,語言流暢、含義明白、引經據典、論述透徹,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李嗣源話鋒一轉,接著說道:「我以前在河東晉陽時,經常見到馮道。發現這個人博學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他沒有私心雜念,為人厚道,不喜歡爭權奪利。論人品才學夠宰相的條件。」
既然理由從別人嘴裏說出來了。
明宗皇帝李嗣源見兩位大臣意見不一致,明白這裏面有問題,但又不便明說,採取了調和迂迴的策略說道:「宰相崗位十分重要,還需慎重選人,你們回去再考慮考慮吧。」李嗣源把崔協和李琪都給否決,安重誨和任圓氣鼓鼓地都不作聲了。
永王李存霸逃到晉陽,主動提出出家當和尚,請求李彥超保全他一命。李彥超倒是沒什麼意見,可是晉陽守軍不同意。最終,李存霸被晉軍暗殺,橫屍街頭。
李嗣源的登基場面很簡樸,沒有像李存勖當初那樣大的排場,也沒有南郊之禮,只是象徵性地走了走過場儀式。第二天就到宮裡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