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二、宏圖大志 5.青春無敵

二、宏圖大志

5.青春無敵

王朴在他的答卷中說了什麼內容?
王朴的這篇《平邊策》,對柴榮觸動很大,也很符合柴榮的心理預期,扇乎得柴榮那顆年輕好勝之心激動沸騰,一團烈火在胸腔中熊熊燃燒。
柴榮在心裏給王朴打了一百分。沒過幾天,皇帝下旨提拔王朴為左諫議大夫,協助管轄開封府。王朴一下升到了副部級。
那要看用什麼眼光檢測了。
在周世宗柴榮的強力推動下,後周統治時期,保留了寺院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廢止了三萬三百三十六所,登記僧人四萬二千四百四十四人,尼姑一萬八千七百五十六人。由此可見,這是多麼龐大的一組數據,天下寺院的規模是不可想象的大。
王朴的《平邊策》主要內容如下:
馮道的影響力在當時僅次於皇帝。由於老病,馮道活到七十三歲的時候生命終結。馮道的死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影響。儘管柴榮不太喜歡馮道,可還是為之停止辦公三天,追贈馮道為尚書令、瀛王,給予了崇高的榮譽待遇。
汴水自從後唐末年潰壩決口之後,汪洋泛濫,由於連年打仗,官府顧不上挖掘疏浚河道。這條河被污泥擁塞得成了一片大沼澤。柴榮下令興修水利工程,派武寧節度使武行德負責,徵調勞役民工,修築堤壩,開挖河道,疏通河水,從開封一直修到泗水。這項工程工程量浩大,當時很多人認為難以成功,柴榮說:「只要堅持做,幾年之後,你們就會看到這項工程的好處。」
柴榮精力旺盛,工作投入,一項項的重大政治舉措陸續出台,多年的積弊劣政得到糾正。只要看到不合時宜不便於治國理政的事情,柴榮馬上就研究出台管理措施。在努力處理繁重工作的同時,還有一件事令柴榮很傷腦筋。那就是黃河之患。這幾年黃河水頻繁泛濫,從楊劉到博州一百多里的河堤連年潰壩,河水汪洋,淹沒了幾百里的農田和村舍,老百姓流離失所,饑寒交迫,苦不堪言。朝廷派出了幾批治理河患的工程隊,都無功而返。後來,柴榮派出了財政部長李谷發動了六萬勞工,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堵塞了潰壩,疏通了河道。
現在如果要恢復對這些地區的統治,必須針對以上五大原因,反其道而行之。
柴榮看到了什麼呢?
柴榮要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登基一年來,周世宗柴榮的工作越干越順手,國內政治逐步步入正軌,軍隊、民政、經濟、社會、吏治等方面大有起色。柴榮那顆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心,萌生了一個新的大構想。特別是在擊敗北漢之後,蕩平天下統一四海的念頭在柴榮心裏油然而生。這個念頭在朱全忠之後,後唐庄宗李存勖曾經曇花一現地有過,後來再沒有哪一任中原皇帝有此雄心,也沒有哪一任皇帝在任內顧得上干這麼大的事情。
柴榮點點頭,說道:「你說的對。撤軍的部署及殿後事宜由葯將軍你負責吧。」
馮道少年時代以孝敬聞名鄉里,博聞強記,善寫文章,通曉古今典故,尤其對於文辭考據有一些研究功夫。先在幽州軍閥燕王劉守光手下效力,後來被河東李存勖俘獲。經河東首席謀士張承業提拔,逐步得到重用,從此參与晉王中樞軍機大事。歷經五朝、八姓政權,馮道始終在朝廷位居高官,出將入相,三公、三師的高級頭銜的帽子換了一頂又一頂,一頂比一頂高。
忻口之戰失利,符彥卿被迫撤軍回到太原城下和柴榮會合。幾十萬大軍匯聚在太原城,給當地的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和沉重負擔。特別是周軍勞師襲遠,遠程作戰,後勤保障很快出現了困難。進入夏季之後,雨水不斷,天氣潮濕,道路泥濘,牛騾木輪船車的運輸方式遇到極大困難。氣候對於古代的戰爭經常會構成災難性影響,周軍士兵開始大面積的得病,腿腳浮腫潰爛,拉肚子鬧痢疾,雨季行軍常見病迅速傳染。再加之虎將史彥超陣亡的噩耗,對於周軍的士氣造成了巨大挫折。眾將和柴榮商議之後,認為不能繼續打下去了,為今之計只有搬兵回師。
自從石敬瑭丟了燕雲十六州之後,契丹越過長城,佔據了南犯中原的橋頭堡,隨時都可以長驅直入,揮兵南下。中原吃盡了契丹的苦頭,可又苦無良策,只能眼睜睜看著老百姓和邊防城池被契丹洗劫侵略。
從此之後,周世宗柴榮更加勤奮地工作,更加積極地進取,更加強勢地決策,文武百官多數情況下變成了執行者,不太敢輕易與皇帝發生爭了。
楊袞率領契丹軍馬來到代州城下。楊袞懷疑代州防禦使鄭處謙私通後周,打算在入城時設計把鄭處謙除掉。可是鄭處謙發覺了楊袞的意圖,沒有上當,而且關閉城門拒絕楊袞入城。楊袞的懷疑加速了鄭處謙向後周投降。楊袞計策失敗,無read•99csw•com處安身,進退維谷,只好退回契丹。遼穆宗耶律璟痛斥了楊袞無能,把楊袞關了起來。可是不久鄭處謙又被部下桑珪所殺。桑珪向周世宗稟告說鄭處謙勾結契丹。柴榮此時鞭長莫及,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雖然嶺南、巴蜀、幽燕唾手可得,但是河東絕不會容易屈服。河東一定是最難攻取的死敵,用恩義信用招撫懷柔不管用,只有靠大軍強攻。由於去年高平之戰後,北漢已經奄奄一息,衰敗不堪,沒有什麼能耐侵擾我邊境。所以,等天下蕩平之後,我朝騰出手來,最後再一戰定河東。
王朴給後周帝國描繪出了掃平環宇、統一天下的路線圖。這是一幅恢宏壯麗的藍圖,氣魄蓋世,邏輯嚴謹。既然這麼令人激動,什麼時候甩開膀子干呢?王朴答案是一年之後可以興兵。他說現在後周帝國已經具備了幾個方面的條件:一是士卒精練,軍隊訓練有素,特別是柴榮改革軍隊建設之後,士兵戰鬥力大大提高;二是甲兵有備,打仗用的武器裝備儲備充足;三是群下畏法,朝廷令行禁止,軍隊紀律嚴明,號令一致,國家運行效率很高;四是諸將效力,在有效的賞罰機制之下,將士們樂意效力奮發。
皇帝柴榮拋出的這兩個重磅課題,在每一位官員心裏都激起了萬丈波濤。這些官員懷著不同的心思,惴惴不安地回家做作業去了。
客觀上說,司馬光的議論比歐陽修的議論要勝一籌,他不僅評述了個人操守的主觀動因,還評議了外部環境特別是皇權的不良影響。這比單純地講個人修養要客觀一些。
歷史上有人說柴榮毀寺滅佛,對寺院僧眾實施了大規模的滅絕政策,以至於後來柴榮英年早逝也是遭此報應。其實這都是情緒性和迷信性的指責和詛咒而已。柴榮的確對佛教不感興趣,從他對待符皇后的態度上也可見一斑。符皇后在嫁給柴榮之前,堅決抗拒母命,拒絕出家贖罪以延長壽命。柴榮對此十分讚揚和敬佩。柴榮作為新一任統治者,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寺院勢力對他的統治和對天下正常運轉的危害。因此,柴榮要強力壓縮寺院勢力的生存空間。當然,在達到這一目的的同時,朝廷也獲得了額外收穫——沒收了大量寺院財產。後周對老百姓實行輕簡的賦稅政策,短期之內國家財政必然吃緊。大規模沒收寺院財產對壯大後周帝國的財政實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強制僧尼還俗和限制出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勞動力,對社會經濟和生產是好事情。
柴榮對此非常重視,邊患不寧,談不上國家建設,更談不上收服燕雲十六州。後來,有人對柴榮說,在深州和冀州之間有一條河,名為胡盧河,東西長數百里。可以深挖拓寬這條河,增加河水流量,將其建設成為阻隔契丹向南奔突的天然屏障。柴榮覺得這個對策有道理。說干就干,柴榮立即命忠武節度使王彥超、彰信節度使韓通帶著部隊,開挖胡盧河。同時在李晏口這個要害位置新修一座城池,派兵把守。胡盧河在河北省寧晉縣東南,也稱葫蘆河,以前為滏河、漳水、滹沱河匯流而成,今已淹沒為窪地。
王朴說中原帝國先後喪失了對吳、蜀、幽州、河東的統治權,都是由於政策失誤所致。要想討論攻取這些地方的計策,必須先分析中原帝國失去這些地方的原因。
王朴的建議得到了柴榮的充分肯定,但柴榮沒有急於宣揚這份《平邊策》,他打算充分醞釀準備之後,再全面實施。可是在柴榮啟動這份偉大計劃之前,發生了一個插曲。
分析完準備工作的重要性之後,王朴進而針對具體專題開出了藥方,總的指導原則是先易后難。
最初的時候,有五大原因導致朝廷喪失了對這些地區的控制權:一是君暗臣邪,朝廷最高決策層昏庸,臣子們碌碌度日,一群糊塗蛋;二是兵驕民困,軍隊驕縱不效忠國家,老百姓水深火熱得不到撫慰;三是奸黨內熾,帝國官員派系爭鬥不息,派系林立,莫衷一是;四是武夫外橫,割據軍閥不服朝廷統轄,擁兵自立;五是因小失大、積微成著,一系列的小矛盾日積月累造成大患。
史書上關於馮道的記載佔用了很大篇幅,即使《資治通鑒》如此高規格的正史,在記述和評價馮道時也用了很多筆墨。《舊五代史》單獨給馮道立了一篇傳記。由此可見其歷史影響。但是馮道此人在歷史上爭議很大。在此我們不大篇幅展開議論,只是略述一二。
皇帝柴榮為何如此興奮?
馮道也以「長樂老人」自號,甚有自鳴得意的飄飄然,儼然從亂世之中的成功人士自居。
我們舉出這麼多事例,目的是說明柴榮愛崗敬業、勵精圖治的執政態度,興利除弊、日read•99csw•com理萬機的執政能力。郭威確定柴榮為後周的接班人,是選對人了。柴榮的確是個不錯的皇帝。
末唐以來,大量的城市被毀壞,燒殺破壞的人比比皆是,搞建設的寥寥無幾。幾十年間只有三個修建城池的高手:一是末唐名將高駢,修築了以成都為核心的軍民兩用防禦型城市群;二是淮南徐溫,修築了金陵都城;三是周世宗柴榮,規劃拓建了開封。
柴榮還有一個愛好,喜歡搞基建工程,尤其喜歡搞市政建設。他在澶州的時候,就把澶州的大街進行拓寬,對各級府衙官邸進行了修繕,對沿街商鋪進行了整修,贏得了老百姓的讚譽。開封作為京城,雖然已經被三前的皇帝重修過幾次,可柴榮覺得還是不夠寬大不夠氣派。公元955年四月,柴榮下令對京城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分批施工拓建。
這次大規模拓建開封,聲勢浩大,影響深遠。柴榮親自繪製圖紙,親自對城市功能布局進行分配。朝廷先派出專家設計師,在開封城外劃定施工區域,做出標識。對於標識區內的衙門、官倉、街道、兵營、監獄等國家公共設施一次規劃到位,預留位置。同時拓寬開封城內主大街,街道增寬到了三十米,相當於現在的雙向八車道馬路。對其他地方的修建,朝廷採取了發動群眾的辦法,允許老百姓自行出錢出力,修房蓋屋,開鋪開店。將城內城外的墳場全部搬遷,一律搬到新城界標識七里之外。
葯元福率領所部人馬斷後。周軍斷後部隊軍容整齊,有秩序有節奏地保護大軍回師。北漢太原城內的劉崇這些日子嚇壞了,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感覺。見周軍撤走,劉崇長舒一口氣,終於熬到了這一天。劉崇下令追擊周軍。幸好有葯元福,北漢軍隊在追擊中沒有撿到多少便宜。
柴榮是一個典型的行動主義者。只要有了想法,他毫不猶豫,立即就想付諸實施。
郭威遺體下葬典禮剛剛辦完,馮道死了。
司馬光對柴榮的這段話給予了高度肯定,司馬光認為:「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後世有人指責柴榮毀滅佛教,是暴君。其實司馬光和柴榮的話在客觀上駁斥了這些攻擊。柴榮並非要對佛教實行滅絕政策,而是在鑒別良莠、辨析是非、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正確決策。
關於這個措施,柴榮還對議論紛紛的群臣發表過帶有申辯色彩的意見,他說:「你們不要非議我毀滅佛像的措施。從根本上說,佛教是以善道教化世人,只要人心向善,何必拘泥於形式上的供奉佛像呢?那些銅龕泥塑怎麼可以等同於佛呢?我聽說佛教的理想是為世人著想,造福興利。他們為了布施,即使斷頭挖眼也毫不吝惜。如果朕的身體可以換來老百姓的安生,朕也會在所不惜。」
這次澤潞大敗北漢軍,太原城下威迫劉崇,對於後周來說是巨大的勝利,振奮了軍威和國威。這次出征的動議主要發起於皇帝柴榮,戰爭的勝利也直接得益於柴榮的直接領導,在此過程中,柴榮屢次力排眾議,顯示了強悍的決斷力、準確的判斷力以及超強的統籌調度的組織能力。這件事極大地提升了柴榮的自信心和地位,對這位剛剛登基幾個月的年輕皇帝來說,無疑是巨大利好,開門紅,對於柴榮牢牢確立統治地位產生了巨大的幫助。
對於馮道的爭議持續了一千多年,有褒有貶,有客觀有主觀。我們不一一列舉,在此只摘要兩個人的評議觀點。此兩人都是宋朝的大人物,都是大儒,都是治史的能手,都通義理。他們是歐陽修和司馬光。
為了實施宏偉的抱負,柴榮吸取了上次迎戰北漢的教訓,沒有和群臣進行面對面的議論和交鋒,而是先採取了統一思想的策略。柴榮這次學聰明了,也老練了許多。
老將葯元福對柴榮說:「進軍容易,退軍難,需要周到部署。」
自從兩晉南北朝之後,佛教在中國興起,歷經隋唐五代,地位日益上升,逐步滲透入了國家政治,成為和皇權、政權關係密切的一個精神統治工具。在國家官方活動的助推之下,佛教的講經說法、寺院僧尼、法事活動大規模擴張,遍布全國。到後來,在皇權、官僚、地主之外,寺院成為了最大的有產勢力。無論是錢財、地產、田產等動產不動產,各級各地寺院都是富得流油。
柴榮決心已下,他要一舉掃平北漢。大規模戰爭既然已經發動,就不會是一件小事,也不會輕易停止。打仗拼的是錢財,組織打仗靠的是指揮官的本事。為了打贏這場戰爭,柴榮從潞州起駕,將中央指揮機關移到了太原城下。兩軍陣前,柴榮親自指揮對太原的攻擊。
在考選幹部https://read.99csw.com方面,柴榮進行重要改革。他讓翰林院和中書省、尚書省推舉幹部時,不僅在任命文件上註明任用者姓名,還註明推舉者名字。對於合格的,予以任用。如果走馬上任的官員為非作歹,不僅要嚴懲幹壞事的官員,還要推舉人承擔連帶責任。這一招對於肅清官場陳腐習氣起到了重要的震懾作用。
周世宗柴榮拋出了一個氣球,測試文武群臣的觀點傾向。他對宰相們說:「朕日夜思考治國安邦的良策,可不得要領,以至於寢食不安。況且,從後唐以來,南吳、西蜀、北燕、河東割據在外,中原皇權未能遠播,以至於山河破碎。為此,朕最近想了一個題目,你們大家幫著出出主意想想辦法。」
奪取江南之後,攻取嶺南、巴蜀則易如反掌,如探囊取物。平定南方之後,幽燕等北方地區必然是望風投誠。如果北方不識時務,我朝再大舉發兵征討,也不過是秋風掃落葉,可席捲天下。
公元955年正月,柴榮又制定了一項影響深遠的政策。後晉、後漢以來,漕運是物資流通的主要渠道,特別是官糧徵收運輸調劑入倉的主幹道。但是在糧食運輸過程中,難免出現計量和霉爛損耗的事情。按照舊法,一旦出現缺斤短兩,負責運送糧食的官吏要被殺頭。運糧官員為了活命,每次都要向老百姓超額徵糧,以沖抵損耗。柴榮下令,廢除此法,給予一定冗餘調劑政策,准許每斛糧食損耗一斗的空間。這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征糧官吏向下級和老百姓層層加碼的弊端。
柴榮對開封的城市建設理念和管理水平,已經不低於現代社會的水平了。對於大規模遷徙墳塋,無論官民都議論紛紛,反對之聲四起,謠言不絕。柴榮對此堅定不移毫不動搖,他說:「現在爭論沒有意義,再過幾年你們就會受益於這次城建活動。」開封城經柴榮的這次大規模設計規劃及拓建,一直沿用到北宋中後期。可以說這次拓建超前了一百多年。
隨著天下逐步穩定,物流商貿逐步恢復,對於錢幣的使用需求也日漸增多。可是據官府統計,錢幣出現了短缺,原因是鑄錢的銅短缺。那麼銅都到哪裡去了呢?有兩個去處:一是老百姓把銅用來澆鑄器皿,二是老百姓或者富戶用來鑄造佛像了。原本中原地區對銅的開採技術一直不是很發達,銅幾乎是僅次於金銀的稀缺金屬,因此被用來鑄造錢幣。可是現在缺錢怎麼辦?缺銅怎麼辦?柴榮下旨,一方面官府專門成立礦務局開採銅礦,另一方面命令老百姓把銅器和銅佛像在五十天內統統交官,官府按價值給予補償。
既然有這麼多好的條件,為何還要等一年才能出師呢?因為還有一個重要的不足之處,那就是糧草還不夠多。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機器一旦運轉起來,那就是一個吞噬糧草物資的魔獸,是個無底洞。糧草如果一旦斷供,戰爭必然失敗。所以,王朴認為再等一年,把今年夏秋兩季的糧食收割之後,運輸倉儲到邊防戰備基地。糧食豐產豐收,萬事俱備,可大舉發兵,實施這一偉大的計劃。
如何反其道呢?王朴給出的建議如下:一是提拔賢良之人,淘汰又笨又壞之徒,以達到獎賢任能的目的;二是廣施恩惠,推誠布公,以達到增進信任的目的;三是賞罰分明,以達到激勵的目的;四是摒棄奢侈,節約用度,以達到積蓄財富的目的;五是減輕徭役賦稅,以達到安撫和穩定老百姓的目的。等到群才聚集,政令暢通,政治清明,財物充足,上下一心,然後再大舉發兵征討,大功可成。
助推物流和商貿也是柴榮很重視的一項事務,特別是強令推動和西夏等西部少數民族互通貿易的活動,這就便於中原獲得戰馬、牛羊、皮革鐵器等重要物資。
藉助地利條件修築了軍事屏障之後,柴榮沒有放棄人為的作用。他授予德州刺史張藏英很大的權力,在北部邊境以高薪招募驍勇善戰士兵,根據邊防具體需要,可以自由出擊或守御。這支隊伍成了駐守州城陣地軍的重要補充力量,以游擊戰術極大地打擊了契丹南犯之敵。此後很長時間,契丹軍馬不敢越過胡盧河,中原的老百姓得到了休養生息,社會生活得以安定。
馮道雖然死了,打仗還要繼續。
柴榮是個典型的工作狂,干起工作來勁頭十足,不知道疲勞和睏倦。柴榮為準備一件想干成的事情,會發動所有的資源和力量,想出所有他能想到的辦法。為了打贏太原之戰,柴榮親自居中調度,研究制定軍事策略及後備供給。柴榮對聚集在太原城下的十幾萬大軍,重新制定了嚴明的軍紀,禁止剽掠,禁止打家劫舍,禁止掠奪當地財物糧食以充軍,讓老百姓各安其所。他還鼓勵附近老百read.99csw.com姓出錢出草出糧,可以換取官職、沖抵賦稅。朝廷統一從澤、潞、晉、絳、慈、隰及山東附近州城府縣這樣,調配籌集糧草,運往了太原前線。為了有序及時充足地籌集後勤保障,柴榮專程把三司使李谷派往了太原前線。
關於對付南唐的策略。南唐和後周接壤兩千多里,邊界很長,所以戰線也很長,這就為襲擾南唐創造了條件。如何襲擾呢?應當在南唐防備力量薄弱之處下手,聲東擊西,敵人一定會千里奔走防禦救援。敵人只要大範圍移動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們的虛實強弱,然後避實擊虛,遇強擊弱。在襲擾南唐的時候,不必大動干戈,只要派出小股部隊即可。南方人素來謹慎小心,一旦聽到警報,無論危險大小,他們必然集中全部力量馳援。這樣反反覆復折騰他們幾次,將使對南唐消耗大量財力、民力,等他們疲敝衰竭之後,我們可以用最小的力量乘虛取之。
如此大規模的工程,朝廷如何組織施工呢?豈不是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嗎?周世宗自有他的辦法。等到冬季農閑的時候,發動民夫築城修建。開春農田耕種忙碌起來的時候,就停止施工,等到冬季再繼續施工。採取了一次規劃、循序漸進、官民共建的建設策略,既科學,又不影響農業生產,效率還高。
契丹囚禁了楊袞,又派出另一支軍隊到忻口襲擾周軍。後周大將符彥卿統兵與契丹激戰數次,雙方未分勝負。後來,先鋒將軍史彥超帶領二十多名騎兵與契丹遭遇。史彥超素來以勇悍聞名,毫不畏懼,挺身縱馬,殺入敵陣。不一會兒後周大將李筠趕來。李筠和史彥超奮力衝殺,斬殺契丹兩千人。契丹見勢不妙,邊打邊退。此時史彥超和李筠帶出來的周軍也損失慘重。但史彥超殺紅了眼,緊追不放。眼看著史彥超李筠脫離了周軍大部隊,越追越遠。此時,契丹援軍趕到。敗逃的和支援的契丹軍隊合兵一處,實施了大舉反撲,將史彥超和李筠圍在核心。儘管史彥超、李筠拚命廝殺,仍然沖不破敵軍包圍圈,最後史彥超陣亡,李筠僥倖撕開一個突破口逃回大營。
果真如此嗎?
他看到了一篇《平邊策》。這篇策論是比部郎中王朴寫的。王朴原本小青年的時候,被郭威看中。郭威認為王朴聰明幹練,將其派到了柴榮手下工作。王朴曾在柴榮澶州幕府效力,後來跟著柴榮一路陞官,現在的職務大約相當於法制辦的一個處長。
從敵人一方來說,如果對方知道我們有必取的決心和優勢,那麼敵人那邊也會產生分化,了解情況的人願意為我們充當間諜,了解山川地理的人願意充當嚮導,他們的老百姓從內心裡歡迎我們。到那時候,天意也要幫助我們成功啊。
到那時,長江以北的地盤將被我朝佔領。佔據江北之後,我們可以把江北建設成為攻取江南的新基地,頒行我朝制度和法令,驅使和治理江北的官民,從江北再攻打江南就容易得多了。
柴榮回軍路上,祭拜了周太祖郭威的陵墓,然後回到了開封。
劉崇被一個年輕的小皇帝修理得顏面盡失,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又羞又惱,鬱悶得一病不起。劉崇沒活過年底就一命嗚呼了,將巴掌大的地盤傳給了兒子劉承鈞。
提拔完親信得力大臣,柴榮加強了對各級官吏的嚴格管理,絕不姑息遷就。左羽林大將軍孟漢卿貪贓,被皇帝賜死自盡。有人向皇帝申辯說孟漢卿罪不至死,皇帝柴榮說:「朕明白,我是要殺一儆百!」為了消除林立的藩鎮小山頭,柴榮大刀闊斧地實施了削藩,取消或合併了幾個小藩鎮。
柴榮無疑是五代十國幾十位君王中,才氣見識卓越的一位,更是積極進取、心懷天下的一位。他想成為君臨天下、統一環宇的獅子王。但如何登頂、嘯傲山巔?王者之路在哪裡?
其實客觀地講,其他文武群臣以安定治理為核心的策略,也有很高的價值,富國強兵保境安民也是必要的,是審慎的策略。王朴的建議,則要開疆拓土,易守為攻,是積極進取的態度。這兩種類型的治國策略,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關鍵看適用條件。王朴的文章氣度恢宏,戰略清晰,邏輯嚴謹,分析深刻,措施具體,神采飛揚,並非是好高騖遠紙上談兵。王朴提出了戰略性目標,同時全面地分析了實現這些目標的條件,既有有利的也有不足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比較客觀。所以王朴的文章受到了柴榮這位英明君主的器重是必然的,柴榮看出了這篇文章的戰略價值。
司馬光則從為臣和為https://read.99csw.com君兩個方面進行了剖析,他認為馮道沒有忠義,隨時隨地變節,即使偶爾有些小的善舉,也難以掩蓋其大節虧蝕的惡劣形象。司馬光還分析了產生馮道這類人的外部原因,是因為五代的君主個個昏暗,不識好歹,姑息養奸,為馮道這樣的人製造了生存的空間。
皇帝要幹事業,不可能光桿司令自己干,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官僚才行。柴榮著手調整了幹部隊伍,把支持他執政理念的人提拔到了重要崗位上來。把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范質提拔為司徒,代替了竇貞固。把樞密直學士、工部侍郎景范提拔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代替了李谷。提拔了樞密使、同平章事鄭仁誨兼任侍中。提拔了樞密副使魏仁浦為樞密使。自從後唐安重誨之後,出現了多個樞密使並列同朝的現象,這也是皇帝削弱樞密使權力的重要措施。
這時候,北漢的外圍城池仍然有不少望風投降。五月,柴榮剛剛到達太原,將太原圍了個水泄不通、嚴嚴實實。後周大軍營寨在太原城外駐紮,旗幡招展、號帶飄揚,行軍帳篷如同水波浪一樣綿延起伏,四十里之內的原野上全是周軍。河東的忻州監軍李勍殺了刺史趙皋及契丹翻譯楊耨姑,向後周獻城投降。遼穆宗耶律璟再次派出了楊袞為大將,入關幫助劉崇。由於北漢的州城府縣相繼陷落,紛紛投降,導致北漢內部互相猜疑的氣氛日益濃烈。
宰相們狐疑地看著這位年輕好勝的君王,心裏想:「皇帝爺你又在打什麼主意?難道不能安穩幾年嗎?總喜歡折騰出各種花樣。」柴榮胸有成竹地對這些滿腦子亂想的大臣們說:「各位愛卿,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你們每個人寫兩篇作文吧,一篇名為《為君難為臣不易論》,一篇為《平邊策》。一定要好好寫啊,朕將親自審閱,作為國是決策的重要參考。」
歐陽修著重從為臣之道的操守,闡述了他對馮道的不恥,認為馮道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投機逢迎,寡廉鮮恥。歐陽修認為五代幾十年間,節義忠烈之士只有十八人,而且都是武將。他對這個時期的文人一個也瞧不上。
王朴的策略不僅僅被周世宗柴榮器重,更是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末唐之後,五代十國曆經喪亂,天下疲敝,山河破碎,需要統一,只有統一之後才有可能治理好,才有可能消除彼此征伐戰亂的混雜局面,才有可能給天下以安定太平。這是歷史的需要,可是五代十國幾十位君主,有雄心壯志統一天下的沒幾個人,有能力和辦法統一天下的更是鳳毛麟角。王朴「先南后北」的戰略構想不僅被柴榮被後周帝國採用,也被後來的趙宋採用,成為改變歷史影響深遠的戰略性策論。
馮道為人聰明,雖然對於治理國家沒有太多顯赫的建樹,可善於揣測人情世故。遇到利益衝突的時候,他多數情況下不表態,或者模稜兩可似是而非,世故圓滑遊刃有餘。在五代時期風波詭譎反覆無常的官場中,不站隊不尖銳不鋒芒不爭搶不傾軋不製造矛盾不拉幫結派不營造私人關係不得罪同僚也不靠小聰明小伎倆邀寵更不靠盤剝貪腐自肥也不魚肉欺壓百姓,日子過得清凈簡樸,遇事寬宏圓滑,平常不緊不慢,樂樂呵呵。一般人看不透他在想什麼,他要幹什麼,當世的人都認為他識時務,識大體,善於處理政治關係,為人謙和寬厚,德高望重,氣量恢宏,被推崇為當時高人幾乎接近於聖人了。
幾天之後,皇帝收到了幾十份答卷。柴榮一一瀏覽之後,其中大部分策略都是講安定守成,建議朝廷不要折騰,要保持穩定,要謹慎治理,要富國富民,要休養生息。柴榮對這些都不太感興趣,隨便翻一翻就甩到一邊去了。突然,柴榮被其中一份答卷吸引住了目光,他一口氣讀完,返回頭又讀了一遍,然後一拍大腿,感嘆道:「好文章,好建議!」
有錢有勢之後,寺院的掠奪性一面就愈演愈烈。很多寺院已經不局限於接受施捨,開始侵佔附近的土地甚至村莊,已經成為瓜分社會財富的重要力量。況且寺院的錢財產業是不需要交稅的,僧尼是不需要服勞役的,也就是說只消耗不創造。佛教已經大大遠離了其原本的清修方式,成為干預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一股巨大勢力。柴榮看到寺院過度泛濫,畸形發展的弊病,他下令罷黜國家指定範圍以外的所有寺院。禁止寺院私自剃度招收僧尼,凡是打算出家的人必須先經祖父母、父母、叔伯同意之後才行。只保留洛陽、開封、魏州、西安、青州的戒壇,其他全部停辦。禁止出家人各種自殘式的贖罪行為及其他惑幻精神的迷信活動。即使對於國家指定保留的寺院,也要嚴格造冊登記。凡是死亡、還俗的僧尼,要及時削冊,寺院也相應減少各種錢財待遇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