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卷 不負如來不負卿 五、宿緣

第六卷 不負如來不負卿

五、宿緣

這些前因在何時種下,倉央嘉措也不知道。當他第一次來到內蒙古阿拉善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與這裡有很深的宿緣,所以他會停止漂泊,於此地安身,邂逅了阿寶王爺和王妃,收下高徒阿旺倫珠達吉,以及護佑這裏的一切生靈。來的時候,倉央嘉措只知道,這裡會是他人生的第二個故鄉,但從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跟落葉一樣,安靜地死在這裏。
倉央嘉措不是死了,而是坐化了。坐化是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終。佛說萬物因緣而生,因緣而滅,身體形骸皆為夢幻泡影,逝去的人是不需要將其存留在世間的。他的靈魂得到超脫,肉身的存在已經毫無意義,執著於人間,反而成了負累。
緣是什麼?緣是十字路口的相逢,是紅塵陌上的牽手;緣是萬朵春花一齊綻放,是兩枚秋葉一起下落;緣是山和水的對話,是日與月的交集。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就是緣,在煙塵中流散卻沒有忘記就是緣。相遇,是一種幸福的劫難,也是一種錯誤的美麗。相忘,是一段迷惘的九_九_藏_書開始,也是一段清澈的結局。
是夢,就該醒來,是愛,就該延續。緣起緣滅,看似久長,回首也只是匆匆。二十五歲的倉央沒有死去,六十四歲終究還是死了。他雖是活佛,有著不會老去的容顏,但壽命卻有限。倉央嘉措沒能像彭祖一樣活到垂垂老矣,那時他的存在與否,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這麼多年的修鍊,讓他早已了盡一切宿債孽緣,得以穎悟超脫,達到涅槃的境界。
只簡短一段文字,就這麼了結了倉央嘉措后十年的命數,直接判定了他的死亡。那是因為他所有的傳奇都被前生過盡,之後的歲月安然自若,沒有風波,沒有起伏,任何描寫都是糾纏,都成了累贅。有時候,甚至覺得他二十五歲之後的故事都是多餘。
「一塵土,萬千骨,由來相思催人苦。玲瓏心,寒冰鑄,只為淡漠無情物。可憐歲月,美夢虛度,無盡滄桑無盡路,夢醒來時人何處?」偶然讀到這首詞,感覺心靈有所觸動。但不知是何人所寫,只覺得寫此九_九_藏_書詞的人,應該是個現代人。字句並不是很美麗,但是詞境卻將我無由地吸引。如果這首詞用於別的高僧,自是不合意境,可用於一代情僧倉央嘉措,似乎熨帖了心靈。雖說高僧的死,是涅槃,是超脫。但我總覺得,倉央嘉措的離去,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凄美,和一種無以復加的遺憾。
在阿拉善,有一座廣為人知的寺廟,叫作南寺,又稱廣宗寺。這座寺廟規模並不宏大,但聲望卻居於阿拉善八大寺之首。據說當年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肉身靈塔被安放於此,直到文革時廣宗寺被毀,寺僧和信徒才悄悄將靈塔內的活佛肉身盜出來焚化,並將倉央嘉措的骨骸和舍利子保存了下來,又建造了一座黃塔——六世達賴喇嘛荼毗塔,用來安放他的骨灰。
我甚至很難想象,二十五歲至六十四歲,這數十年的歲月,一個情僧拿什麼做到再也不糾纏昨日情緣?難道他自己寫的情詩都忘了嗎?難道他對青梅竹馬的姑娘許下的承諾都忘了嗎?難道他對瓊結姑娘說過的海誓山盟都忘了https://read.99csw.com嗎?
我們總會說,信緣惜緣,不要輕易傷害身邊的人,不要讓美好成過往。可還是會頻繁地聽到一些聲音在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人心是善變的,任何時候,都沒有把握讓那份美好的感覺依舊清新,不會老去。所以有些人,寧可長長地別離,而不要永久地相處。唯有別離,可以讓人始終記住曾經有過的美好,相處的時間久了,則會看到彼此許多缺陷,而忽略了初見時的那份心動。
1757年,倉央嘉措的弟子阿旺倫珠達吉完成《秘傳》。而七世達賴格桑嘉措在布達拉宮圓寂,結束了其玄妙卻又庸常的一生。同年,賀蘭山中廣宗寺建成,倉央嘉措被尊為上師。寺里供奉六世達賴肉身塔,直至1966年尚存。
在此期間,倉央嘉措從阿拉善遷青海湖摁尖勒,居九年。直到1745年,他才從青海湖摁尖勒返回阿拉善。十月,倉央嘉措染病,次年五月八日,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阿拉善旗承慶寺坐read.99csw.com化,年六十四歲。1747年,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肉身被移到昭化寺高爾拉木湖水邊立塔供奉。阿旺倫珠達吉選定阿拉善旗鎮國公之子為六世達賴的轉世靈童,並親任經師講授教法。七世達賴八歲時,阿旺倫珠達吉在昭化寺為其主持了坐床儀式,取法名圖登嘉措,這就是阿拉善知名的溫都爾噶根。
倉央嘉措與阿旺倫珠達吉的相識就是緣,倘若倉央嘉措不是愛上了阿拉善草原的寧靜,他與阿旺倫珠達吉此生必定會是擦肩。倉央嘉措初到阿拉善的時候,阿旺倫珠達吉才兩歲,還在襁褓之中,尚不知人事。倉央嘉措將他抱在懷裡,不知道自己將來會與他結下深刻的師徒之緣,亦不知道這位孩童竟然會是第巴桑結嘉措的轉世靈童,更不知道他會為他寫下一本離奇的《秘傳》,詮釋他如蓮的一生。
人說倉央嘉措多情、多善、沒有太多悲戾的味道。這首詞境並不適合他,更況是滄海桑田之後的他,涅槃飛度的他?只是生命原本就如同塵土,走過漫長的旅程,誰人可以不滄桑?誰又能夠不夢醒read.99csw.com?不是歲月無情,也不是你我虛度,緣來緣去,死生與共,莫過如此。
那麼多情深義重的詩句,他都忘了嗎?他怎麼可以忘,除非他真的死了,除非阿旺倫珠達吉筆下的倉央嘉措根本就是假的,是一個模糊的替身。但我們應當相信,這不會是一個虛擬的人物,因為他的文中儘管充滿了太多神奇的玄幻,但亦給與給我們真實和慰藉。倘若沒有這本《秘傳》,或許倉央嘉措的人生真的在二十五歲就散場,落下帷幕之後,又將會上演一場怎樣的故事?
格桑嘉措在布達拉宮坐床之後,倉央嘉措在阿拉善過得自在安寧,他在此處弘揚佛法,普度眾生。而倉央嘉措的首座弟子阿旺倫珠達吉,亦是他一手栽培。他曾自籌一萬兩紋銀,派阿旺倫珠達吉去藏區隨班禪學經。當阿旺倫珠達吉修業返回阿拉善後,即被倉央嘉措定為第巴桑結嘉措的轉世靈童,由此他成為在阿拉善出生的第一個轉世活佛。阿旺倫珠達吉的種種成就,皆源自於恩師倉央嘉措。所以他著作的《秘傳》,對倉央嘉措的種種事迹,到了近乎痴迷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