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篇 揭開新帝國主義的「畫皮」 第07章 從匯源談起:外資收購中國企業的真面目

第三篇 揭開新帝國主義的「畫皮」

第07章 從匯源談起:外資收購中國企業的真面目


美國在19世紀80年代爆發了抵制托拉斯的大規模群眾運動。反壟斷思潮導致1890年《謝爾曼法》的誕生,這部法律被稱為世界各國反壟斷法的源頭。此後美國又頒布了《克萊頓法》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以這三個法律為基礎,以若干單行法和大量判例為依託,構成了今天美國的反壟斷「溝渠」。如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即OECD的所有成員國都有《反壟斷法》。與發達國家不同,發展中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初還普遍對《反壟斷法》不感興趣,這是因為政府急於快速發展本國經濟,常採用有損競爭的措施。而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發展中國家開始意識到建立維護自由競爭的法律制度的重要性。溝渠,也就是規則意識終於蘇醒。那麼,溝渠究竟是怎麼發揮作用的呢?
交鋒中國市場,怎樣的規則可以應對挑戰?
匯源收購案,《反壟斷法》讓可口可樂出局。

六、警惕不公平收購

我在各種場合一直推動政府的法制化建設,就是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事實上,這幾年我們的政府也在推動法制化建設,像這次推動《反壟斷法》的實施,第一次就撤銷了可口可樂的收購,你看看遭到了多大的壓力。為什麼會有壓力?因為我們的學術界還沒有搞清楚狀況。如果能夠像我講得這麼透徹的話,大家就都聽懂了。我們為什麼要保護我們的國內企業?不是我們不喜歡國際化,也不是我們不歡迎外資企業收購,而是因為目前的收購是不公平的收購。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我國就採取激勵政策加大對外資的吸引力度。在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給予外資諸多優惠條件。1992年以後,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后,外資在中國出現兩次高增長。巨大的中國市場使各國投資者分享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各種利益。從1990年到2004年,外來投資者從中國匯出利潤達2506億美元,約70%的美國公司在華盈利,約42%的公司在華利潤率超過其全球的平均利潤率。據世界銀行2008年估算,由於引進外資數量大,我國GDP總量中近40%是外資企業創造的。既然外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功不可沒,那麼,為什麼又要對這些企業保持高度警惕呢?
外資可不可怕?外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挖過溝渠。我最近看了很多媒體的報道,連法律的基本精神都沒搞清楚。說什麼對可口可樂事件沒有根據法條逐條判,去你的,美國有嗎?美國連法條都沒有。美國法律屬於英美法系,是沒有法條的。,他們憑什麼判案?憑感覺。我們的海爾想收購美泰,人家連法案都沒告訴你,就是不準,少啰嗦,滾回去,然後讓別人收購。我們中海油想收購美國的尤尼科油田,人家根本不用給你判,國會就不準。你能怎麼樣呢?我們有沒有這麼蠻橫?從來沒有過。我們是敞開大門請你進九-九-藏-書來收購,你走出去收購美國,看看是什麼下場。你甚至到不了法院,行政命令就不準,不需要用《反壟斷法》制裁你。
還有,我相信有很多讀者喜歡喝青島啤酒,你們真的以為青島啤酒是國有企業嗎?沒錯,至少在我講這個話題的一刻它還是國有企業,青島國資局控股30%,以前的第二大股東是百威英博公司,控股27%,他們只要在H股市場多收購4%的股份,就可以取得青啤的控制權。現在幾經轉手,朝日啤酒成為青島啤酒第二大股東。你們心目中的國有品牌轉眼就會變成外資企業。其實我們如果用《反壟斷法》的話,很多企業都該上黑名單,但是來不及了,因為它們都被收購了。

二、這隻是外資大規模收購的尾聲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如果沃爾瑪拖欠供貨商的錢,會是什麼結果?
匯源果汁收購案已經是外資大量收購中國企業的尾聲了。
背景提示
我們連養豬都是外資,現在已經轉型的高盛,以前是家投資銀行,它不光養豬,還收購了養豬的整條產業鏈,包括運銷、倉儲、終端零售、批發、養豬。我們的農民是光養豬,而高盛技高一籌,不但生產豬,而且後續一條龍全都有,這就是外資做的事。所以我看到很多媒體的報道就生氣,很多專家學者在討論我們該不該用《反壟斷法》來封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這有什麼好討論的?你看看這些數據,我們還有必要討論嗎?讓我告訴你,我們做得太晚、太不夠。
深圳的家樂福和沃爾瑪,供貨商供貨,它們不付錢,東扣西扣,這個費那個費的扣光了。這樣的事情很多。我還記得深圳有個供貨商賣了38萬元大米給家樂福,到了結賬的時候不但沒有收回38萬元,還倒欠8000元。為什麼?假日費、節慶費、通道費、渠道費……這個費那個費的,全部給你扣光了,你能怎麼樣呢?我們的供貨商很可憐,只能跳樓自殺。你跟人家打官司?你憑什麼打官司,人家財大氣粗的,你打官司也打不贏。問題出在哪裡?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挖過溝渠。
匯源果汁的總裁朱新禮在2003年的時候聽過我的課,當時匯源果汁是被德隆控股的。德隆是我在2001年就批評過的企業,我對它進行過非常詳細的調查研究——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德隆系」。德隆當時控制了匯源果汁51%的股權。
背景提示

可口可樂犯了什麼錯?它太牛了。它不該收購匯源百分之百的股權,如果它稍微聰明一點,收購匯源80%的股權或者合資都沒有問題,再過兩年悄悄把朱新禮踢開,我們就感覺不出來了。可是它太急於求成了,所以它要大力出擊,一次性收購百分之百的股權,結果被判定違反了《反壟斷法》,因此被取消。關於這個結果有很read.99csw.com多爭議,可是我要告訴各位讀者,不要因為這個事件而對《反壟斷法》有什麼看法,也不要批評我們的政府。我們不僅不應該反對,事實上,我們做得還不夠。因為匯源果汁已經是外資大量收購中國企業的尾聲了,其實我們從一開始就應該注意外資收購中國企業的問題。關於這一點,我有很充分的證據。
現在已經不是小企業同大企業、技術落後的企業同技術先進的企業進行競爭。現在已經是壟斷者在扼殺那些不屈服於壟斷、不屈服於壟斷的壓迫和擺布的企業了。(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3版,第19頁)
背景提示

一、避開德隆系

我對我們的很多媒體包括境外媒體的看法是完全反對的,我想通過本書給我們的政府打一劑強心針,我們做得還不夠。下次我們也憑感覺判案,下次你再收購我們的什麼公司,我們也找我們的人大,就一句話——不可以,沒有什麼理由,就是不高興。這麼做的最終目的是保護我們國家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真的很可憐。
形勢出人意料,匯源背後外資兇猛。
背景提示
2003年的時候,朱新禮來聽我講課,我就把德隆系的整個戰略思維講了一遍。他聽了以後非常擔心,回去就和德隆系談判。他接受了我的建議,提出要麼他把德隆的51%股權買回來,要麼就把自己的49%股權賣給德隆系。總之他不跟德隆合作了。當時德隆的領導人唐萬新還跟他說,不要聽郎咸平的,他胡說八道,我們是沒有問題的,我升你做副董事長,我們繼續合作。不過朱新禮堅持要跟德隆分手,最後好像是多付了百分之幾十的代價把德隆手中51%的股權買同來,匯源果汁成為朱新禮全資控股的公司。好了,這一次他突然要把自己百分之百的股權賣給可口可樂。
什麼叫不公平的收購?舉個例子,德國的博世收購無錫的威孚,其實很多類似的收購,包括可口可樂收購匯源都有一定的模式。什麼樣的模式?一開始,外方出錢,中方出廠房、土地批文,股權各佔一半。你認為這公平嗎?如果你以為公平的話就太小看老外了,你要注意,我們中國的工廠是純製造,像博世、可口可樂這些公司,它們收購國內企業的時候是用製造企業來收購我們的製造企業,可是它們還掌控著其他所有環節,包括原料採購、倉儲運輸、批發零售等整個鏈條。所以收購完成之後,成立了雙方各佔50%的合資企業,它們就會通過價格轉移支付體系把收購來的製造環節的利潤全部轉移到銷售環節去,比如轉到倉儲、物流、批發、零售等環節。雖然對於這家公司的整體財務報表而言數字是相同的,利潤也是一樣的,可是對於分割的企業而言,由於把製造環節合資部分的利潤全部轉移到了非合資九*九*藏*書的部分,因此造成合資部分虧損。連虧三年,然後雙方注資,外資一注資就是20億美元,中方沒錢,怎麼辦呢?中方股權就被稀釋掉了,50%的股權就被稀釋成了2%。它們就是利用這種方法一步步把中資吃掉。
這就是目前外資企業收購國內食業的常用手法,一開始看起來都是公平的,最後通過一些財務技巧把中方一腳踢開,它們就可以為所欲為。這一切就是因為我們缺乏法制化的遊戲規則,缺乏溝渠。

四、有人想過外資大量收購的後果嗎

背景提示

三、驚人的外資企業覆蓋率

沃爾瑪在美國是絕對不敢剋扣供貨商的貨款的,因為美國挖過溝渠。舉個例子,按照美國《破產法》第11章的規定,只要沃爾瑪連續欠三名供貨商超過5000美元,任何一名供貨商都可以到美國的聯邦破產法院宣布沃爾瑪破產。不是宣布自己破產,不是自己跳樓,而是宣布沃爾瑪破產。所以沃爾瑪在美國根本不敢欠錢,三個月之內一定準時付款。
浙江有一家電器製造企業叫做正泰,德國的施耐德公司想收購它,如果是在美國的話,說不讓收購就不讓收購了,可是在中國,施耐德想收購正泰,正泰不願意被收購,你知道施耐德做了什麼?到處告,在北京告,在美國也告,在歐洲也告,告正泰仿冒。結果正泰要花40%的經營時間去上法庭打官司,準備各種材料應付施耐德。它們就是採用這種策略,聘請龐大的律師團隊、最厲害的律師到處跟你打官司,等到把你打煩了,說不定你就賣了。不過好消息是正泰的南存輝終於扛住了沒賣,而且還打贏了官司。可是另外一家同樣著名的電氣公司德力西以19億人民幣的價格賣給外資了。為什麼外資在中國這麼囂張呢?因為我們沒有挖溝渠。
郎言郎語: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講不清楚,我今天請一位農民朋友來講課,這位農民就叫虛擬農民,我就問我們的農民朋友,請他告訴我怎麼進行灌溉。農民朋友說,灌溉很簡單,把水閘打開,就可以開始灌溉了。但是你在灌溉之前,要先挖個溝渠,這樣水閘打開之後,讓水順著溝渠流到需要水的農田,這就叫灌溉。


2008年9月3日,匯源果汁發布公告稱,可口可樂將以每股報價12.2港元,合計179.2億港元全資收購匯源。這一價格幾乎相當於匯源3倍的企業總資產。消息一出,在香港上市的匯源果汁股價立即從4港元衝到了10港元之上。而匯源果汁這一民族品牌是否會消亡引起了社會各方關注。有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國外公司在用天價併購考驗中國的反壟斷。力主本次收購的,就是匯源果汁精明過人的掌門人朱新禮。此前,在匯源與數個競爭對手的交手中,朱新禮從未敗下陣來。這一次他又是怎麼九_九_藏_書想的,在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博弈呢?
如果你傻不啦嘰地問他,兄弟,如果你打開水閘之前忘了挖溝渠怎麼辦?那你肯定要挨罵了,你是傻帽兒嗎?居然忘了挖溝渠,那水閘一打開不就淹了大地?現在我告訴你,我為什麼反對?只有一個原因,這麼多外資進入中國,我請問你,我們挖過溝渠沒有?沒有,我們沒有挖過溝渠。
2008年8月31日,朱新禮在匯源果汁與可口可樂的收購協議上簽字。而就在當月的第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正式頒布實施。匯源果汁與《反壟斷法》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微妙的緣分。按照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的說法,之所以出台《反壟斷法》是因為「隨著改革開放30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各個領域出現了一批足以左右行業發展的大公司、大企業。這些企業中不僅有大型的國內企業,也有跨國公司」,那麼,這些跨國公司正在怎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呢?
很多專家學者在討論我們該不該用《反壟斷法》來封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這有什麼好討論的?
不僅如此,中國進出口貿易中55%是外資,其中高科技出口的87%是外資。還有,根據工商總局的數據,輪胎行業的80%是外資,汽車零部件行業75%是外資,整車品牌的80%和銷量的90%是外資或者合資。平板電視行業~70%是外資,電視機的利潤大部分都來自於平板,那是最重要的利潤來源。外資合資葯業佔27%,但是在高端市場,外資在醫院和零售市場分別佔據了47%和52%的份額。其中,降壓藥的前10名中數量過半、銷售額7成左右是外資。再看啤酒行業,中國有多少家啤酒廠?到處都是啤酒廠,只有兩個品牌沒有外資注入,其他你能想象到的品牌都有外資注入。外資保險業開業三年便佔據了中國市場的10%。在上海,外資銀行開業三年便佔據了17%的市場。計算機操作系統95%是外資,英特爾的CPU佔據了85%的市場份額,思科佔據了企業無線網路60%的市場份額。快遞行業20%是外資。水泥行業30%是外資。高端酒店中30%是外資。外資還控股了沒有什麼科技含量的食用油,佔了85%。高檔膠印機70%~80%是外資,裝載機的三四成、工程機械的一半是外資。這些還不算什麼。
如果真的像麥肯錫所預言的,三五年之後外資零售業席捲中國,它們不會相互競爭,互相廝殺是中國人喜歡做的事,外國人是不會這麼蠢的。等到那天來臨,它們一旦佔領中國80%的市場以後,它們會聯合壟斷,然後上抬消費價格、下壓供貨價格剝削供貨商,將利潤合法地匯出中國。為什麼它們可以這麼做呢?因為我們沒有挖過溝渠,最大的受害者是我們的老百姓。這就是我反對外資併購的理由。你可能要問,什麼叫溝渠?溝渠就是法制化的遊戲規則。

https://read•99csw•com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消息傳出,國內輿論一片嘩然,無論是網民還是專家,幾乎呈現出一邊倒的聲討。多家企業準備聯名上書商務部反對此次收購,理由是可口可樂和匯源合併之後,將壟斷一半以上的渠道,加上可口可樂的財力支持,其他企業基本沒有生存空間。與此同時,可口可樂大舉公關,而朱新禮則態度堅決,很多人沒過多久就把這場收購當做了事實。在美加凈、活力28、樂百氏、蘇泊爾、中華牙膏、南孚電池、小護士、大寶等一個個民族品牌被收購之後,匯源有什麼理由獨善其身呢?然而,這一次可口可樂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它必須通過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2009年3月18日,商務部表態,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匯源果汁案成為中國《反壟斷法》頒布后第一例遭否決的併購案例。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可口可樂未能通過商務部的審查呢?
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在成長與全球化過程中逐漸具備了法制與規則意識,然而,這些蹣珊學步的企業要徹底掌握規則並不容易,因為站在它們對面的跨國企業與它們在經濟形態上並不平等。在大資本的庇護之下,與跨國企業之間的競爭、合作就像一場險象環生的遊戲,在對規則的探索過程中,規則背後常常暗藏殺機,不可言說的博弈驚心動魄。那麼,這樣的博弈又是怎樣進行的呢?

五、如何應對外資的大規模收購

既然外資企業效益這麼好,它們在中國開設工廠對我們也是有利的,不但聘用我們的工人,還增加消費,那麼我們何必排斥外資?原因很簡單,我舉個例子,著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未來三五年中,中國零售市場的70%~80%將為外資所席捲,包括沃爾瑪、家樂福等等。各位讀者也許覺得沒什麼不好,反正家樂福也不錯,場地人,產品種類齊全,服務態度又好,不像我們的小商店,產品種類不齊全,對顧客還愛理不理的。所以外資要來就來,有什麼不好呢?有這麼簡單嗎?

根據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的報告,在中國已經開放的產業當中,每個產業排名前五位的企業都是外資企業,這意味著什麼?舉例來說,玻璃行業,最大的五家企業全部是合資企業;電梯行業,佔全國產量80%以上的最大的五家廠商全部是外資控股;家電行業,18家國家級定點企業中有11家與外資合作;醫藥行業,20%掌握在外資手中。國內市場汽車銷售額的90%來自於國外品牌。更可怕的是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有21個被外資控制多數資產,也就是說外資是最大的股東。
背景提示
所以,對於《反壟斷法》,我的觀點和其他學者的完全一樣,這是中國進入法制化遊戲規則溝渠的第一步。我認為我們做得還不夠好、還不夠多,我們應該有更多的類似法律,我甚至不排斥憑感覺判案,美國可以,我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