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14章 文化大戰:當孔子遭遇阿凡達

第14章 文化大戰:當孔子遭遇阿凡達

周潤發講了一句話,你還記不記得?他說,看《孔子》不落淚者不是人。你曉得我什麼感覺?周潤發這一群人看起來就像地產開發商,沒有學者儒雅的氣質,他這麼說只是讓我感到一絲的噁心。
正相反,這個表面的弱者恰恰是最強大的人,因為他的意志最為堅強。比如學習意志,他是所有人裡外星語言基礎最差的,但是之後卻是跟當地人溝通最好的。為什麼?他在電影里一語道破:語言就是不斷練習。也正因如此,他是第一個成功學習了全套外星人技能的地球人,並且通過了重重磨鍊和考核。其實這一切都只是在說一個人的故事——美國總統羅斯福。羅斯福身殘志堅,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最傳神的地方是什麼呢?《阿凡達》里主人公沒有雙腿,可是卻能縱橫馳騁,掌控制空權,成為幻影騎士,而現實中的羅斯福雖然身患麻痹,但卻在七年的海軍助理部長和十來年的總統生涯中,建設了世界上最有作戰能力的海軍,使海軍成為美國謀求強國地位的有力「大棒」,為美國世界霸權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阿凡達》里演繹的種種冷嘲熱諷,羅斯福都沒少經受。羅斯福所代表的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就是這部電影塑造主角人物的第二個要素。
此外,當我在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我一看,我心裏就笑了。笑什麼,你知道嗎?納維人不就是落後民族嗎?男主角不就是一個羅斯福的化身、懷揣一個基督教的救世情懷、一個摩爾根的救世情懷,來幫助落後民族嗎?我們中華民族不就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落後民族——納維族嗎?男主角傑克來拯救我們這些落後民族了,然後我們這些落後民族的人看這部電影還看得挺高興,你說是不是很諷剌、很好笑。
孔子學院的生存空間令人尷尬。
所以我們要讓我們的導演們去做經典閱讀,真正去讀我們最根本的那些東西,而不要去看這些所謂流行的東西。你去跟,那永遠跟不上。你要超越,怎麼超越你知道嗎?我覺得我們的導演以後要開始把你們的理念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現出來,擊中這個社會最關切的話題。你不要直接講,哎呀,不要污染,不要怎樣,講這個就太差了。如何像《阿凡達》一樣,透過一種形象的表示,擊中我們的集體人格,這才是我們該努力的方向。
各位記不記得《阿凡達》的主角?是一個殘障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讀者不覺得很奇怪嗎?傳統美國大片里的英雄,就算不是施瓦辛格這類的猛|男,或者萊奧納多這類的帥哥,也應該是《2012》里的那些又聰明又勇敢的好男人吧!為什麼《阿凡達》里的主角卻是一個身體殘廢的退役軍人呢?有些人說這是因為只有身為弱者,才會同情和幫助拯救弱者。可是這怎麼解釋那幾個與他並肩作戰的人呢?你要注意,這些人並不是被說服或者感染而去搭把手的,而是出於本能的或者內心的、與生俱來的價值觀,這就是基督教的救世精神。而且這種基督教精神在片子當中被更深化地演繹。各位讀者記得聖母樹、愛娃嗎?聖母樹掌控一切的生命。愛娃是誰啊?愛娃就是天主教裏面的聖母瑪利亞的形象。這種西方宗教精神所塑造的大愛精神就是《阿凡達》這部電影塑造主角人物方面的第一個要素。
作為虎年春節賀歲檔的一部國產大片,《孔子》於2010年1月22日正式上映,成為第一部與《阿凡達》正面對抗的影片。在其他國產影片紛紛「聞《阿凡達》之風便逃」的大勢所趨下,《孔子》卻反其道而行,希望在《阿凡達》熱潮慢慢退去的間隙里獲得上佳表現。也許路開始已選錯,結果還是錯,《孔子》首周只有2800萬的票房,而《阿凡達》僅用了38天的時間就將同門大師兄《泰坦尼克號》在12年前創造的單部影片全球票房18.45億美元的紀錄徹底變成了歷史。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孔子》這個電影。我們不要講它的拍攝技巧,不要講它的故事情節,《論語》裏面怎麼講,它就怎麼拍,那些我們不談了,都是技術性的細節。我想請問你,《孔子》跟《阿凡達》有什麼不同?那就是你把阿凡達這個人轉化成為羅斯福,拍了一個《羅斯福傳》來宣揚美國文化,這就是我們《孔子》在乾的事。我請問你,如果你拍個羅斯福傳記的話,有沒有人會看這個電影?基本沒人會看。我們還會像瘋子一樣每天排那麼長隊看3D的《羅斯福傳》嗎?
背景提示

延伸閱讀 郎咸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

而且我們現在的藝術家,包括一些導演,已經到了什麼地步?九-九-藏-書就是沒有一點藝術的情懷。比如說張藝謀,拍了《三槍拍案驚奇》之後,那麼多人罵他,那完全是商業片。你發現他沒有任何反思,反而他覺得恨正常。他的目的完全就是要賺到錢。你賺錢沒有錯,可是你有沒有想到,以你如此地位崇高的一位導演,到最後你做的事情是這麼樣的拜金主義,你能拍出什麼片子?你能拍的片子,差不多就是我們講的像《孔子》這類的片子,用非常世俗的眼光來看這一切,沒有辦法帶領中國的藝術產生一種創造性的思維的高度。而這種高度是我們的導演、我們的藝術家基本做不到的。
我認為,就目前我國這些導演的水平而言,他們都還沒有認清楚這個道理。例如,張藝謀導演的奧運會開幕式就沒有達到我期望的水平。這個開幕式並沒有完整地表達出我們中國人的集體人格,也沒有把這種大愛的精神通過開幕式表現出來。開幕式就像我在以前的電視節目中所預期的一樣,是一個以「術」為主的開幕式,就像《英雄》或其他電影一樣,場面搞得非常大,顏色槁得非常絢麗,以為泱泱大國就該讓大家有這種感覺,什麼都是大的,什麼都是華麗的。但是,這不是文化,奧運開幕式所顯示出來的就是「術」。
其實它沒有靈魂,至多也就是中國文化的裝修。所以他接下來很可能幹什麼?他會去拍3D,搞的也是非常複雜的武俠片,什麼刀光劍影啊,就在那3D片裏面殺來殺去,缺乏靈魂。就等於把《阿凡達》這個電影分為《三槍拍案驚奇》,第一槍,拍摩爾根,第二槍,拍羅斯福,第三槍,拍聖母,三個合在一起,上中下三槍,構成了一部電影,然後找小瀋陽和趙本山來拍。
我相信各位讀者朋友可能對摩爾根都比較陌生。他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人類學家。他在1846年的時候就進入到印第安人的一個叫易洛魁人的部落,然後當他們的義子,在那邊生活,一起玩,一起拜他們的神,參与他們的各種禮教、各種習俗活動。印第安人在美國混得是很慘的,他們等於是一個被上帝所遺棄的民族,美國白人欺負他們,騙他們的土地,騙他們的人,騙他們的錢,搞得他們一窮二白。摩爾根這個人的一生非常傳奇,早年與志同道合的青年們一起組織了「大易洛魁社」,就專門給印第安人打抱不平,比如說打個官司奪回被誘騙出賣的土地啊,再比如說動員輿論界為印第安人的利益呼籲,籌款給塞內卡部落的子弟上學。摩爾根籌款資助的一個學生——艾利?帕克,學習能力非常強,也算是同時了解部落內世界和部落外世界的人才,所以他倆後來也結下了很深的友誼。這個學生呢,後來成為將軍、被尊奉為印第安人的英雄。而電影《阿凡達》里呢?主人公是當地公主的學生,學習能力非常強,也算是同時了解部落內世界和部落外世界的人才,所以他倆後來也有了很深的感情。當然了,成為幻影騎士的那一刻,他也就成為當地人的英雄了。靡爾根所展現的就是美國強勢文化之下這麼樣一個理解落後民族、幫助落後民族的人。這影射的不就是潘多拉的納維人嗎?《阿凡達》的主角也是被納維人接受之後,成為他們的一部分,才展開一系列的活動。摩爾根所代表的探索如何保護弱勢群體的投影就是這部片子的第三要素。
而且我們這個《孔子》應該以《阿凡達》為我們的目標,如何用這種卡通化、幻覺式的人物把孔子的思想非常清楚地表達出來,這個比什麼都重要。你可以請章子怡去表達,你也可以請更漂亮的明星去表達,表達的手段是無所謂的,問題是你能不能夠把中華文化的理念跟精神,透過這些人,這些傳達者,像《阿凡達》一樣用所謂三位一體的創造性方式表達出來呢。
卡梅隆的《阿凡達》這部片子,說是反人類,我覺得它是人類自己跟自己的戰爭。它表現的那個星球,恰恰就是我們遠古時代地球的樣子。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這一生拍的所有電影裏面,在每部電影的結尾,他一定會顯示出人性的光輝。我以《拯救大兵瑞恩》為例,到最後那麼多人犧牲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完成國家給他的這一份對同胞的愛,把大兵瑞恩解救回來。《功夫熊貓》這部電影,到了最後它所展現的愛呢,是表現在熊貓的爸爸身上,以及師父對於大龍小時候那種難以割捨的愛。可是我告訴讀者,夢工廠拍的這部電影並不是想突出我們中國人的愛,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只是用這部電影的結尾來展現出他們過去拍電影一貫展現出的愛,而不是針對中國人。那麼這種中國人隱性的愛,什麼時read•99csw.com候才被展現出來了呢?那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後。
而現在學者們對於孔子學院的評論是,它僅僅還處在教漢語和太極拳的階段。如果中國文化有「術」跟「道」的區分的話,那就是迄今為止,孔子學院還停留在教「術」這個技術層面上。湯一介就直接評論說,對於全球開花的孔子學院,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教語言,而文化教得太少。而且這些「術」,包括太極拳、漢語,都是我們老袓宗留下來的。我們就不太明白怎麼輸出和解讀我們自己的觀念,《孔子》這部電影對中國人都沒法傳遞這套思想。而孔子學院則是在對外輸出的時候也很失敗。你覺得,在美國能有多少人知道孔子呢?你想想看,如果美國要在中國建立「蘇格拉底學院」或者「林肯學院」,能做過新東方嗎?最簡單的例子,你去看看雅思考試,這個背後的機構就是英國大使館下設的英國文化協會,可是他們有自己去開辦什麼「英國學院」嗎?沒有!反而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環球雅思這類中國本土的英語培訓機構。
但是平心而論,要是真能提升中國形象,促進中外交流,這錢花得也算值了。可是現在孔子學院在海外的處境卻非常尷尬。孔子學院主要就是在三個地方——東南亞、歐洲,還有北美。東南亞把這個當成了孔教,北美當成了情報機構,歐洲就完全沒當回事兒。
《功夫熊貓》之所以所有的觀眾都歡迎,一定是因為它刺|激到了整個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或者叫做文化。中國人的文化有兩面,一個是隱藏的愛,一個是黑暗面。黑暗面大家都看得很透徹——自私無情,就是以大龍為代表;另一面是熊貓阿寶,雖然解讀的水平不如阿Q精神那麼透徹,但是也批評到了一部分。我認為最感動的地方就是,師父對於大龍始終不變的愛和阿寶在成功以後依然渴望得到爸爸的讚許,這一點隱藏性的愛的突出,使得我們更加認同這個電影。
其實,教授文化要用一種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孔子怎麼數碼化?至少要在理念的表現方式中減少說教,這是一個關鍵。實際上以前我們很多的文化人也做過類似的嘗試,比如說台灣的漫畫家蔡志忠,他畫了一系列的《老子》、《列子》、《孔子》,都很好啊,用簡單的故事來講一個深刻的道理,這些東西都是屬於喜聞樂見的。我覺得新一代的西方人看了這種東西,是可能接受的。
在歐洲人看來呢?「孔子學院」是沒有法律保證、沒有校舍、沒有教師的「三無學院」。所謂「沒有法律保證」是指「孔子學院」沒有國家間條約或協議的保證。所有的「孔子學院」都只是在人家已有的單位掛塊牌子,無一例外。「漢辦」總是使用「掛牌」這個詞,倒也恰當。我們本來要抄襲德國「歌德學院」的模式,可是歌德學院共有3000多個員工,而「孔子學院」可以說一個教師也沒有。「孔子學院」的實質性工作是:中國大學的對外漢語院系向國外有漢語教學的地方派漢語教師或專家,這些教師或專家在那裡從事教學、教材、課程設計等方面的工作。現在,中國設立對外漢語教學的學校有幾百所,它們都與國外院校(院系)有校際交流關係。只要雙方達成協議,中國的學校隨時可以派教師出國教學。這個工作,中國已經做了幾十年了。以往出國教書,只要帶上必要的數據就行了,現在則可能還得扛塊「孔子學院」的牌子。
正是因為導演連這個都沒搞清楚,所以下面的情節都是非常荒謬的。孔子明明是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思想,在這部電影里卻被拍成逃難的了。聖人在沒飯吃的時候,把最後一碗湯跟同志們分了。這個不是聖人的作為,所以你發現孔子又被拍成了一個跟手下同甘共苦的大官了。聖人的神聖在哪裡?不在於這時候給大家兄弟般的關懷,也不是為人處世的哲學,這是我們官員們想的事。而聖人就是要堅持並且有教無類的傳播自己的理想。
而且張藝謀他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不僅僅是奧運會的開幕式,還有包括之前那個《英雄》。他是非常典型的找出幾個中國文化的標識,幾個「logo(商標)」,然後把它們攢在一起,搞個琴棋書畫、刀光劍影。
那棵大樹轟然倒塌的過程非常壯觀,那個壯觀,壓縮了我們幾千年的文明史。實際上我們幾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在做摧毀這個大樹的事。這個過程,用高科技的手段壓縮成了短短的3個小時。
而且說到故事,其實只有簡單的故事才可以傳播。《阿凡達》裏面的人物關係非常簡單,就那麼幾個人。但因為孔子的學生「四科十哲」,子路啊,子貢啊,九-九-藏-書太多了,而且長相都差不多,看《孔子》的觀眾,看了半天也沒有搞清楚誰是誰。
本文摘選自郎咸平的《郎咸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
我們的《黃帝內經》、《易經》裡邊所表達的人和自然那種關係,要比《阿凡達》這個電影表現的深刻得多。但是如何把它影像化、藝術化,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是什麼?真正的高科技!真正的高科技不是3D這種高科技,是如何把理念跟精神完全升華,用一種特殊的形象表現出來。這就是我們做不到的,這是真真正正的高科技,叫軟體的高科技。
而且你想想看,我們現在是一個討厭說教的時代。我看這個電影,看得都睡著了,痛苦不堪。片子中的孔子在任何時候都站在一個高處,用一種說教的語言來跟你講話,你說煩不煩人呢。你再看《阿凡達》裏面,它不是用說教的形式,而是用現代的科幻,用一種最直觀的方式,把它想表達的理念,透過這幾個人物,非常深刻地表達出來。這就是水平的差別。
說起孔子學院,也是一樣,我們又把孔子拿出去,建了孔子學院。中國的文化人一受傷,就會到老袓宗那裡尋找資源,發現孔子是我們共同維繫的一個紐帶、一個標識、一個招牌。
《孔子》這部電影跟《阿凡達》同一個檔期上映,也被看作是中國本土文化人的一次反擊。問題在於咱們是沒有境外野心的,美國人是有境外野心的。它拍的《阿凡達》是未來的視野、全球的視野,甚至都已經超出地球了,這是一個境外的野心。咱們還是一個民族的敘事,最多是圍繞著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圍繞著春秋戰國那個禮壞樂崩的時代,囿於民族,囿於自己的文化,哪裡有國際化的視野呢?
一部片子所以偉大,不是靠3D,不是靠簡單的主人翁,不是靠故事情節,而是能不能夠打中這個時代的靈魂,或者叫做「集體人格」。那麼這個片子可貴在哪裡呢?大樹倒塌的那一剎那,我相信每一位讀者朋友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裏面那種痛會油然而生,會想到什麼呢,哎呀,我們的環境被破壞了,我們的文明破壞了多少東西?這些壞人又在破壞一個原始社會,一個美麗社會,一個大樹。這不是我們正在乾的事嗎?這就是擊中了我們這個社會的集體人格。因此整個《阿凡達》的成功,就是「三位一體」擊中了我們的靈魂,擊中了我們的集體人格,塑造了一個偉大的《阿凡達》。

二、創造力與藝術情懷:中國文化人的悲哀

四、如何推廣中華文化的理念

2008年,加拿大各大報紙均轉載了一則「驚人」的消息——「中國利用孔子學院在全世界籠絡人心」。據加拿大新聞社報導,2008年5月底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報局的解密報告稱:「中國在全球設立孔子學院目的就是施展『軟功』,爭取全世界的民心。」加保安情報局負責人賈德甚至還承認,他們花費了大量精力監控中國方面的活動。
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間,實際上是有很多有趣故事的。比如說,他們周遊列國,最後落魄街頭的時候,孔子讓他的弟子去化緣。到了一個餅店,孔子說你們誰去把餅要過來?第一個弟子就去了,然後餅屋的老闆就說,我寫一個字看你認識不認識。這個老闆寫了一個「真」字,真假的真,然後這個弟子就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想他肯定不會是讓我就真說「真」字吧,他肯定是在考驗我,類似於腦筋急轉彎的,於是這個弟子就說,這是個「假」字。那個老闆說,你走吧走吧,連「真」字你都不認識,你還配當孔子的學生?這個餅你吃不著了。弟子回來跟孔子說了事情的經過,不行,餅沒要回來。孔子說,哎呀,連「真」字你都不認識啊!下一個誰去?另外一個弟子去了,那個老闆又說了,這個字認識不認識?還是那個「真」字。這個弟子這時候就兩難了,心想怎麼又拿出這個「真」字來,他不敢說,答不出來。弟子回來以後,孔子說,哎呀,都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還認什麼真啦」!實際上這個是對他自己周遊列國十四年的一個總結,一個反諷。這個故事把孔子「累累如喪家之犬」推銷不了自己的理念,影像化了。用這種故事方式來表達,比《孔子》這個電影的表達要更高一個境界。但是這種表達離《阿凡達》還是有一大段的距離。但是如果能夠用《阿凡達》的方式,那觀眾的興趣會更大。
其實關於傳播效果和表達效果之前有過公案,就是北大中文系的張頤武,一位文化學者,他前兩年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說,一個姚明、一個章子怡,比一萬本《論語》九_九_藏_書都有效果,要像重視孔子一樣重視章子怡,中國文化才有未來。他這前半部分講的是對的,後半部分是胡說八道。話不能這麼說的。不是說重視章子怡是因為章子怡代表中華文化,而是章子怡本人透過她的演技,把中華文化像《阿凡達》一樣表現出來,這才是你該追求的事,而不是追捧個人,張教授完全搞錯了。還是回歸到我剛才一再批評的,你又把這個人當成了一個目標,講到的還是個表面現象,而沒有講到真正靈魂的問題。章子怡不重要,問題是章子怡如何透過演技,把孔子用最簡單而且愉悅、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們老百姓能夠接受。
所以《阿凡達》它把羅斯福升華了,升華成阿凡達。但是我們呢?是把阿凡達退化了,變成羅斯福,變成了拍羅斯福的紀錄片。這就是《孔子》不受歡迎的原因。我們是在用一種非常現實、毫無創造力的手法,想用「孔子」這兩個字來傳達我們的文化,是絕對失敗的。想想看為什麼會失敗呢?你會不會去看《耶穌救世》?會不會看《羅斯福傳》?會不會看《摩爾根傳》?你不會看,你覺得無聊。但是我們《孔子》乾的就是這種事。
我們的《孔子》是把《阿凡達》給世俗化了,把阿凡達回歸成一個凡人,叫做摩爾根,叫做羅斯福。而且即便是回歸,它回歸得也不好。即便還原,也還原得不好。那種《論語》片段化式的處理,存在好多硬傷,有好多技術性的問題我都懶得說了。舉例而言,片子中有一個噱頭,叫「子見南子」,把周迅跟周潤發作為主角。咱先不說歷史上有沒有「子見南子」這回事,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情節就是當時周迅跟周潤發交流,說《詩》三百篇裏面很多都是描述男歡女愛的,然後周潤發是這麼響應的,他說,《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叫「情思綿綿,沒有邪念」。其實你回過頭來真的去讀《論語》的話,就發現它的還原都有問題。《論語》中「思無邪」的思,其實是一個發語詞,沒有什麼實在意義。他把「思」一個發語詞解釋為情思綿綿,真是誤讀無處不在。而且整部片子對於「聖人」的解讀竟然是從我們可笑的官本位的角度出發的。孔聖人為什麼是聖人,就是因為他非常堅持自己的理想,有教無類傳播自己的思想。你再看看這部電影呢?孔子丟了官位,就受不了了,驅駛著馬車在雨中狂奔,然後車子陷在泥里了就仰天大哭,你不覺得這是什麼韓劇裏面的情節嗎?韓劇啊,還是為了愛情呀什麼的有點理想的東西,你這裏卻就是為了官位,你想想看,這還是聖人嗎?這是我們官員乾的事。
現在我們知道,所謂的「孔子學院」和漢語教學方面的校際交流根本沒有區別。不對,我差點兒忘了,「孔子學院」和校際交流有一個重大區別:在校際交流中,中國派教師,洋人往往要付工資的;「孔子學院」是我們付給洋人錢——畢竟人家掛了我們的牌子!
可是,羅斯福身上並沒有太多的為少數民族打抱不平的影子,那麼,這又是哪裡來的呢?這都來自於美國知名的民族學專家,美國民族大熔爐政策的切身推動者——摩爾根。他的《易洛魁聯盟》開創了民族學這個學科,他的《古代社會》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社會科學界有關古代社會和社會進化的看法。
其實世界各地都在推它們自己的「孔子學院」,像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德國的歌德學院,英國的文化協會,法國的語文學院。大家都在推,但是你看我們的形象,就是一個作揖行禮的老者,實際上西方人是看不懂你這個動作的。但是你看歌德學院在中國推廣德國形象的時候,它用的是歌德一個什麼形象?手裡拿一個手機,而且還是智慧手機,膝蓋上放了一個筆記本電腦,然後旁邊是一些經典古籍。這麼一個歌德,就是一個數碼化的歌德,這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形象語言。拿我們和別人一比,這裏邊存在巨大的反差。但有意思的是,其實現在德國大學里的很多教授和學者是特別討厭用手機的。德國的教授,尤其那些哲學的、社會學的教授,他們會認為用手機是一種恥辱,是對他們的人格,包括他們生活方式的一種侮辱。但是在推廣他們的文化、推廣他們的語言的時候,還是用到了流行語言。

我想讓讀者了解一下美國的幾次對外戰爭,包括打日本、打伊拉克、打阿富汗,都有它的先頭部隊。先頭部隊不是海軍陸戰隊,而是一幫人類學家,也就是電影中那個女科學家的形象,他們先去研究這個民族的民族性,這一招很厲害。我再給各位讀者舉個例子,美國打日本之前,美國軍方就資助本尼迪克特對read.99csw•com日木人的民族性作了深入的科學調研,從而寫出一本巨著《菊與刀》,成為人類學研究的偉大文獻。

三、從孔子學院看中國文化差距何在

我們自己作個總結,我們自己的文化招牌做得不是很好,但是西方呢?美國把咱們的一些文化要素拿過去,把它拍成影片,比如《功夫熊貓》、比如《花木蘭》,反而會再席捲我們,倒過來摧枯拉朽式地搞垮我們的票房。
東南亞一些國家對孔子學院存在著警惕和防備的心態。2008年,在越南國內就河內大學要不要建孔子學院引起了公開的大規模辯論。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孔子學院在當地被視作「孔教」,而越南共產黨和越南政府對外來宗教組織的建設和傳播非常謹慎。後來雖然越南大學也達成了辦學意向書,可是越南教育部就是不同意,直到2009年,越南大學校長阮春旺當上越南教育部高管這事兒才定下來。孔子學院在印度尼西亞的處境更糟糕。為什麼呢?因為印度尼西亞是伊斯蘭文化非常濃厚的國家。就算是萬隆瑪拉拿達基督教大學,作為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學也在教育部的嚴令禁止下,不得不停止掛牌。而瑪琅國立大學作為印度尼西亞教育部直屬大學,更是不肯掛牌。最後只能找個民間的雅加達漢語教學中心來掛牌。

一、《阿凡達》:一個我們尚且站不到的高度

中國的這些導演,比如馮小剛,就說《阿凡達》這個故事,實際上在他看來很一般。他說得也對,也不對。《阿凡達》的故事元素,實際上以前都用過了,比方說《與狼共舞》、《最後一個武士》也是類似的故事,因此故事毫無新意。而且,卡梅隆導演在《泰坦尼克號》十四年歸來之後用重金砸出潘多拉的3D瑰麗世界也不是個重點,這種砸重金的做法,在中國導演身上包括張藝謀等人都體現得淋漓盡致,但這都不是重點:其實中國導演的可悲之處包括馮小剛等人沒有搞清楚的就是《阿凡達》的真正靈魂就是讓基督教這種大愛,加上羅斯福這種奮鬥,再加上摩爾根這種救世情懷,幫助落後民族維護屬於他們的大自然。我很擔憂我們中國的導演看不到靈魂,而將注意力都放到了時尚的3D的話,那就太遺憾了,因為3D只是技術的空殼,沒有靈魂。
咱們平心而論,從《孔子》這部片子,我是能夠感覺到中國這批文化人內心的這種焦慮。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已經離我們原來基本的價值觀走得太遠了,完全是跟著西方的生活方式走。那我們怎麼辦呢?於是去拉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來救我們。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荒唐的命題。即便找孔子救你,你也應該是在自己能夠對孔子的內涵有所發現的前提下,這樣才能找到一種跟現代的人對接的口徑。
《孔子》拍的就是官本位的思想,而孔聖人真正有教無類的傳播自己的理想根本看不出來。
據新華社報導,截至2009年12月,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已建立282所孔子學院和272個孔子課堂。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有成效是吧?可是你知道真實的處境嗎?
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文化理念傳播到世界各地,你不覺得大家會對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全新的看法嗎?因為從這個電影裏面,依然能夠看出來,我們中國人隱藏的愛和全世界各國人民都是一樣的。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個文化層次上和各國達成共識的話,才是我們文化傳播真正的成功。
《阿凡達》只是瑰麗的3D效果嗎?背後的三大理念我們不掌握。
而這個三位一體的男主角就構成了整部片子的中心。但是這部電影為什麼能這麼觸動我們的心靈呢?因為不管你是基督教裏面的瑪利亞,還是佛袓,或者是其他教派的先知,它們講的都是一種跟自然的通靈的關係,就是跟自然是合一的。這種合一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文明的發展被阻斷了。以前的這些古人寫的《黃帝內經》、《易經》的內容,實際上都跟《阿凡達》裡邊的理念是一樣的——對自然的珍惜。在電影中,當他們殺死一個動物的時候,你看他們在膜拜,說「你是勇敢的」,「謝謝你把你的身體給我」。你看,甚至為了救這個阿凡達,女主角殺死了幾隻狼,她說,狼不該死,就是你的愚蠢讓這些狼死的,這代表她珍惜自然所孕育的萬物,也就是它透過這個電影表達環保的一種態度,從而感動了我們。
首先是成本,新華社報導說,每個孔子學院的成本就是10萬美元。換句話說,不算在中學里開辦的孔子課堂,僅僅是孔子學院的成本就有2800多萬美元。在財政部網站中標公告中的「網路孔子學院網站」,中標金額則高達352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