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二章 秦始皇奠定兩千年專制基礎 秦始皇治國策略之三:統一思想

第十二章 秦始皇奠定兩千年專制基礎

秦始皇治國策略之三:統一思想

首先是統一文字。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雖然有相通之處,然而書寫起來各不相同。同一個字,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寫法。比如「馬」字,在楚國至少有兩種寫法,在燕國也有兩種寫法,在三晉又有兩種寫法,交流起來,殊為不便。
中央政府推廣篆書的同時,下層官吏又發明了一種隸書。隸書也是以小篆為基礎,筆畫直線方折,結構平整,比小篆更加簡便易寫,很快在政府基層流行,後來又被中央政府接受,成為政府文書通用字體。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舉行宴會,文武百官和博士七十多人參加。
隸書的發明人程邈,據說是一名獄吏,也就是監獄管理人員。秦朝法律嚴酷,監獄人滿為患,獄吏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程邈在監獄掌握文書,每天都要書寫大量文字,用小篆書寫,速度極其緩慢,因此變革字體。秦朝小吏又稱隸人,程邈發明的字體自然也就號稱隸書了。
所謂博士,就是皇帝的read.99csw•com文史顧問,職責是「掌通古今」,為皇帝提供參考。
淳于越說:「商朝、周朝統治天下千年,主要是因為他們分封子弟功臣,作為王室的屏障。如今陛下擁有海內的廣闊土地,而兄弟子侄都不過是匹夫,沒有自己的土地和武裝。萬一日後出現個像齊國的田常、晉國的六卿那樣的人物,而皇帝無所依靠,請問誰來相救呢?周青不顧歷史常識,當面奉承以取悅于您,不是忠臣!」
再次是統一度量衡。度即長度,量即體積,衡即重量。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度量衡也不盡相同。秦朝以商鞅頒布的標準為基礎,由政府製作標準器,刻上銘文,發至全國。
矛盾的焦點,又回到了是實行皇權專制還是封建制的問題上來了。秦始皇沒有當場發作,將問題交給群臣討論。李斯此時已經是丞相,維護皇權責無旁貸,上書道:「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各有各的套路,但是都治理得很好。時代發生了變化,制度就必read•99csw.com須相應改變,這樣的道理,下臣認為無須多說也能讓大夥明白。現在陛下建立了萬世之業,本來就不是那些愚蠢的儒生所能明白的。淳于越動不動就說商朝之事,難道他不知道那是千年之前的事,根本沒有可比性嗎?」
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文明,本來可以更加熠熠生輝。但是由於李斯的這個建議,秦朝以前的歷史差點變成一片空白。我私下以為,歷史是一個民族共同擁有的溫婉回憶,割裂歷史無異於抹殺一個民族的童年,使其在時間的河流中找不到自己的根蒂。如果不是有人冒死將一些著作私藏起來,中國的歷史很有可能就只能從秦朝算起了。而我們現在研究秦朝以前的歷史,往往感覺史料稀少,不是因為古人懶惰,而是拜李斯這位精明的官吏,以及他背後那位「略輸文采」的主子所賜。
秦始皇聽了很高興。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一個人建立了蓋世功勛,如果沒有人每天在耳邊唱幾句讚歌,心裏會很不舒九*九*藏*書服的。然而馬上就有一位博士——齊人淳于越站出來,對周青的話進行反駁。
這次宴會上,僕射(官名)周青給秦始皇拍了一個大大的馬屁:「當年秦國地方不過千里,仰仗著陛下的聖明,平定海內,驅逐蠻夷,日月所照的地方,無不臣服。又將諸侯國都變為郡縣,人人安居樂業,不再受戰爭之苦。大秦江山傳於萬世,自上古以來,還沒有人能夠比得上您的威德!」
寫到這裏,李斯話鋒一轉:「原來諸侯相爭,厚待遊說之士。如今天下已定,法令統一,百姓們應該努力務農做工,士人們則應該學好國家法令。可是現在這些書獃子呢,不肯面對現實,一味妖言惑眾。我斗膽進言,古代之所以天下大亂,就是因為思想混亂,不能統一。而現在的儒生又借古諷今,混淆視聽,否認您的功績,誇耀自己的主張,故意和朝廷唱反調,以此抬高自己的身價。對於這種行為,如果不及時加以制止,皇帝的威信就要掃地,思想的派系就要形成,我看還是read•99csw.com嚴加禁止的好。」
秦始皇閱畢,批了一個字:「可。」
天下統一之前,秦國使用的文字稱為小篆。小篆由大篆演變而來,線條簡單,字體均勻,異體字較少,在當時是比較好識別的一種文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廢除六國文字,規定以小篆為統一書體。為了推行小篆,還命李斯、趙高等人編寫了文字範本,以供各地學習。
此外,秦始皇還下令收繳天下的兵器,匯聚到咸陽,熔鑄成鍾鐻(jù)等樂器和十二個大銅人,放置在宮內,以示天下一統,刀兵棄之不用。又將天下富戶十二萬戶遷至咸陽,將他們置於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以免他們利用手中的財力收買人心,陰謀反秦。
接著李斯提出了一個遺臭萬年的建議:「下臣請求,但凡不是秦國的史書,統統燒掉。如果不是官方的學者,私人藏有諸子百家著作,統統送到官府集中燒毀。有兩個人以上聚集在一起談論《詩》《書》的,斬首示眾。敢借古諷今的,滅族。命令下達之後三九_九_藏_書十日還敢私藏書籍不送去燒毀的,發配去修長城。可以留下不燒的書,只有醫藥、算命、種樹這三類。如果有人要學習法令,可以向官吏請教。」
其次是統一貨幣。秦朝建立之前,各國的貨幣自成一體,形狀、大小、重量各不相同,計算單位也不一致,給經濟交流造成了極大不便。秦始皇下令統一全國貨幣,規定秦國原來使用的「半兩錢」為通用貨幣。據後人估算,秦朝一枚半兩錢可購粟米約1.23斤,或麻布0.6尺,而一口豬的價格約為250錢,普通勞動力一天的報酬則為8錢。
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無疑是歷史的進步;收天下之兵和遷天下富戶于咸陽,也有其合理性。但是,接下來秦始皇要做的事情,就讓人不敢恭維了。
秦始皇知道,統一天下,不僅僅是在各地建立郡縣,委派官吏,推行法治,更重要的是改變天下人的屬性,讓原來六國的臣民完完全全地變成秦朝的臣民。
為此,他決心從經濟、文化、思想各方面入手,對天下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