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基督教概述 第一節 基督教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章 基督教概述

第一節 基督教的產生和發展

面對宗教改革運動的強大衝擊,天主教採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內部,糾正弊端,制定統一對策。同時,為與新教對抗,教廷對修會制度進行改革,成立新型修會和傳教修會(外方傳教會),其中以1534年成立的耶穌會影響最大。教廷利用各國保守勢力的支持,以修會為工具抵制新教的發展,在歐洲部分地區穩住了天主教陣腳,並把天主教傳播到美洲、非洲和亞洲的廣大地區。
今日,全世界基督徒已超過16億,約佔全世界人口的1/3。其中天主教徒九億多,新教徒約五億,東正教徒約二億。基督教至今仍是擁有信徒最多、具有廣泛影響的世界性宗教。
羅馬教廷在1869—1870年第一次梵蒂岡公會議上,強調|教皇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重申教皇關於信仰和倫理的言論「永無謬誤」。20世紀初,天主教內部出現現代主義思潮,主張調和哲學、科學與傳統教義的矛盾,但遭到教廷的蠻橫壓制。至1962—1965年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教廷才開始改變僵硬立場,提出革新和對話方針,採取新措施以「跟上時代」。會後,教廷與其他教派和宗教進行對read.99csw.com話,並同聯合會進行接觸和合作。
20世紀以後,基督教為適應現代社會的多元化和非宗教化,在神學上吸收現代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繼自由主義神學之後出現一批適應潮流的新學派,如新正統神學、新托馬斯主義、存在主義神學、世俗神學、希望神學、解放神學和過程神學。基要派對這些神學都持批判態度,但在強調傳播福音和追求個人得救的同時,也關注各種社會道德問題,稱新福音派。與此同時,在派系和組織上,一些傳教機構發起的普世教會運動,逐漸發展為現代基督教各宗派重新聯合的世界性運動。1948年,世界基督教教會聯合會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正式成立。該會包括新教和東正教的大多數教會,以「教會合一、世界合一、人類合一」為宗旨,對成員起諮詢作用。
16世紀上半葉,德國、瑞士、英國、荷蘭、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相繼爆發宗教改革運動,否認教皇權威,強調傳統教義的不同方面,改革教會禮儀制度。1517年,馬丁·路德力倡宗教改革,強調「因信稱義」,意為信徒個人在上帝面前得以稱「九_九_藏_書義」,全憑信靠耶穌,而不在於履行教會規條。他在諸侯的支持下成立路德派教會。在瑞士和法國,茨溫利和加爾文先後發起改革,在市民階級支持下形成加爾文派教會,強調世人命運善惡皆由上帝預定。蘇格蘭和荷蘭的宗教改革促進了民族獨立。在英國,以國王為首的英國國教會終於確立。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相繼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分別成立路德派教會。這些脫離羅馬公教的教派,後來統稱為「抗議宗」或「新教」。
公元1世紀前後,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屢次發動起義,均遭到羅馬帝國的殘酷鎮壓。處境悲慘的猶太人堅持猶太教傳統,盼望預言的復國救主彌賽亞降臨,拯救人們脫離苦難。原始基督教在這時以猶太教新教派的形式出現,宣傳「天國即將來臨」,號召「罪人悔改」。1世紀下半葉,基督教傳播到敘利亞、小亞細亞、馬其頓、希臘、羅馬和埃及,在各民族中贏得信徒,在教義上則與流行的希臘化哲學、倫理、神秘主義等結合,並突破猶太教的狹隘限制,演變成適應羅馬帝國的世界性宗教。初期基督教徒大多是貧民和奴隸,對羅馬統治和社會壓迫read.99csw.com有強烈的反抗情緒,因而受到羅馬帝國統治者的大規模迫害。但基督教非但沒有消亡,反而在人數和社會影響上有所發展。至3世紀末,基督教已傳遍羅馬帝國,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教會領導層的社會成分也隨之發生變化,入教的富人和知識分子改變對統治者的態度,極力博取其寬容和同情;在教義上也全力清除教內的各種異端傾向,以改變基督教的非法地位。4世紀初,羅馬統治者迫於內外壓力,開始改變對基督教的政策,至4世紀末定其為國教,基督教終於成為羅馬帝國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
由於行政區劃和語言、文化傳統方面的差異,基督教在發展中演化為東、西兩大派系。東派以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教會為首,自稱「正教」(即正統教會,亦稱東正教),傳播於馬其頓、希臘至埃及及其以東地區,通行希臘語,故又稱希臘教會。西派以羅馬教會為首,自稱「公教」(即普世教會,在中國稱天主教),據有法國、義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帶及其以西地區,通行拉丁語,故又稱拉丁教會。東派在很大程度上依附於國家政權,皇權直接干預九-九-藏-書教務和決定教義,這同拜占庭帝國長期統一和專制集權有關。西派則獨立於國家政權,甚至插手世俗事務,這與西羅馬帝國在蠻族入侵下滅亡、政治上長期四分五裂有關。6世紀末,羅馬主教(亦稱教皇)成為西部教會領袖,並且取得政治權力。君士坦丁堡主教在拜占庭皇帝支持下自稱普世牧首,與羅馬的對峙之勢漸成定局。
基督教是古代希臘哲學和希伯來宗教的混合產物,在歷史上曾對西方文化產生過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從宗教史論,基督教發源於猶太教的一個小教派,產生於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若從社會意識而言,則應說形成於地中海地區的希臘羅馬世界。
16世紀中葉,清教運動在英國興起。它在教義上的加爾文主義和組織上的共和制原則,適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需要,因此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識形態外衣。1620年,很多清教徒遷居北美洲,新教隨之在北美得到廣泛傳播,並形成公理宗、浸禮宗、貴格宗等新教派。17至18世紀,德國虔敬主義運動、英國福音奮興運動、美國大覺醒運動等,形成注重個人信仰的基督教復興。19世紀,新教出現自由read.99csw.com主義神學。堅持傳統教義的保守勢力,在英國發起牛津運動。在美國,則在20世紀初出現基要主義神學。新教的傳教活動起步稍晚。歐洲移民將新教傳到北美和澳洲后,西歐各國相繼建立傳教差會,競相向各地傳教。基督教在近代的傳播,與殖民主義的侵略擴張密不可分。
在中世紀歐洲封建化的進程中,基督教主要靠各封建王朝的法令傳播到歐洲大部分國家。教會及修道院主持人成為各地的封建領主,是歐洲封建社會的主要支柱;教會壟斷文化教育事業,在意識形態領域,把政治、法律、哲學、倫理都置於神學的控制之下。自9世紀後期起,爭奪教會最高權力的鬥爭趨於尖銳。1054年,君士坦丁堡牧首與羅馬教皇互下絕罰令,造成東西部教會正式分裂。11世紀至13世紀,羅馬教皇發動七次十字軍東侵,使教皇的權勢在13世紀達到頂峰。此後,由於教會內部腐敗,教權與王權鬥爭失利,教皇的威信和權力急劇下降。在貧苦農民、城市平民和新興市民中,各種異端派別不斷出現。羅馬教廷除聯合世俗政權、組織十字軍鎮壓外,還利用修會組織異端裁判所,大肆搜捕鎮壓、扼殺進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