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五章 源遠流長的少數民族舞蹈

第十五章 源遠流長的少數民族舞蹈

壯族還有模擬飛鳥,象徵吉祥的民間舞《翡翠鳥》、《鷓鴣鳥》等。
蒙古族還有一種宗教性的舞蹈,稱作《查瑪》,也叫《打鬼》。它是喇嘛教的舞蹈。信仰喇嘛教的人認為一年一度正月間的「打鬼」,可以保佑太平。《查瑪》表演時,都戴著面具。以鹿神為主要角色。有的面具是牛頭上綴著五個骷髏。此外還有金剛、天王、獅、鷹、猴、鳳凰、蝴蝶等30多種面具。表演時樂隊打著鼓,吹著大號、羊號,搖著法鈴、金剛杵等法器,氣氛熱烈而神秘。據說這種舞蹈是從西藏喇嘛處學來的,其後傳遍各寺院。

圖62 清代 苗族《蘆笙舞》(采自《廣輿勝覽》)
藏族同胞能歌善舞,民間舞蹈遺產很豐富。著名的藏族舞有《鍋莊舞》、《弦子舞》、《熱巴》、《囊瑪》等。《鍋莊舞》也叫《卓》,是一種內容豐富、風格多樣的歌舞。有的節奏緩慢,舞姿舒展;有的節奏急促,激烈奔放。《卓》有許多動作是模仿禽獸的形態,如「猛虎下山」、「雄鷹展翅」等,和西藏地方風物及古代狩獵生活有關。《卓》有婦女手牽手的舞蹈,也有男女相愛手牽手的舞蹈。後來,《鍋莊》被定為祭祀的舞蹈。相傳,達賴一世時已經有《鍋莊》,可知它的歷史至少有五六百年了。藏族還有《弦子舞》,也稱《諧》。由一個男子彈著弦子在前領舞,一群人跟在後邊圍成圓圈歌舞。歌聲悠揚,舞袖飄拂,風格優美柔和。另外,有一種舞姿矯健、情緒開朗的踢踏舞,藏族人稱之為《堆諧》。
「熱巴」是一種融歌舞、說唱、雜技為一體的藏族民間綜合性表演。它以鈴和鼓作為主要表演形式,又有「鈴鼓舞」之稱。據藝人說,「熱巴」大約產生於11世紀。藏族民間有許多專業性的「熱巴」藝人,進行流動性演出。
土家族還有一種更加古老的舞蹈,叫作《毛古斯》。「毛古斯」就是渾身長毛的古人。表演者赤身結草為服。身上披系五塊由茅草或稻草編織的「毛衣」。有的地方有棕片或棕葉結成數塊,捆紮在身上。這表示開化之前的土家先民。表演者頭套上端各有數枝犄角,偶數角表示牛獸,奇數角表示人。表演時必須雙膝微屈,臀部下沉,全身不停地抖動,讓草衣發出窸窣〔si su西蘇〕聲響。表演者有唱有說,但必須變嗓,要發出「怪聲怪氣」。表演內容有打獵、捉魚、打粑、請梅山神等,表現生產勞動和民族繁衍,洋溢著一派原始氣息。《毛古斯》常常在「擺手」時表演。
蒙古族舞蹈大多雄健有力,氣勢磅礴,但也有抒情優美的舞蹈。元代宮廷里演出過著名的《十六天魔舞》,而民間則流傳著《倒喇》。據清代人的描寫,《倒喇》表演時先奏樂,舞者隨樂作舞。音樂的節奏越來越快,舞者就像流風回雪一樣地旋轉。藝人們「雙甌分頂,頂上燃燈,更口噙湘竹,擊節堪聽」。從現在蒙古族的《燈舞》、《盅碗舞》中,不難尋到《倒喇》的遺風。

圖70 「布茲拉」舞姿
羌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凡節日、迎送賓客、祭祀、婚喪,都有歌舞。「薩朗」和「喲粗布」是喜慶活動的自娛性歌舞。「布茲拉」即羊皮鼓舞,是羌族巫師跳的祭祀性舞蹈。「巴絨」是古老的迎賓舞,「克西格拉」和「哈日」是軍事性舞蹈。羌族舞蹈以腿部動作為主,以呼喊為節奏,或邊歌邊舞,顯https://read.99csw.com示了古老的舞風。
中國許多民族都能歌善舞。鴨綠江畔的朝鮮族人民的《扇舞》、《鼓舞》,頭戴「象帽」、舞動「象尾」的《農樂舞》;台灣高山族表現勞動生活的《杵舞》,海南黎族的《花笠舞》等,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民間舞蹈。

圖61 額日莫徹
到了宋代,中國產生了官方的哲學——理學(也稱「道學)。由於理學的統治,漢民族的舞蹈受到了很大的束縛。生活在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卻較少受到封建禮教的影響。少數民族的舞蹈藝術也就較多地保持了天真、淳樸的民族特質,以其獨特的風姿一直流傳到現代。

圖65 「達踢」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特別是元、明、清三代統治者,都曾禁止過民間歌舞活動。但中國各民族的歌舞藉助於民俗傳承的偉大力量,許多都流傳到今天。經過整理和改編,許多民間舞蹈成為出色的藝術。如《獅舞》、《龍舞》、《紅綢舞》、《孔雀舞》、《扇子舞》、《盅碗舞》、《花鼓燈》、《草笠舞》、《背新娘》、《盛京建鼓》等,都在國際比賽中獲獎,馳名於世界。從各民族絢麗多彩的舞蹈藝術中,我們深感中華民族舞蹈深厚的傳統,可以預期各族人民必將以更加瑰麗燦爛的舞蹈來點綴美好的生活。
中華民族大家庭里的各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舞蹈傳統。各民族的舞蹈大多和本民族的風俗,如婚俗、信仰習俗等密切相關,具有淳樸、健康的特色。
西藏風俗,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在布達拉宮山後的龍王塘表演《囊瑪》。《囊瑪》最初流行於西藏上層社會。據說《囊瑪》本來並無舞蹈,只是唱六世達賴作的抒情詩。到八世達賴由內地回西藏時,《囊瑪》才加進了舞蹈。九世達賴以後,《囊瑪》一度蕭歇。十二世達賴時,由於一部分回族同胞的提倡,《囊瑪》又開始在拉薩盛行。拉薩的《囊瑪》愛好者們,每天晚間集合起來,繞著八角街轉一圈,最後到大昭寺前圍成圓圈歌舞。
居住在中國西南和中南地區的瑤族,有個古老的風俗。過年時要祭「槃瓠」(盤古),十月間祭「都貝大王」。祭神時要跳《長鼓舞》。男女成群結隊,連袂踏歌。青年們在跳舞的過程中,選擇對象,自行婚配。瑤族所用的「長鼓」,鼓身中空,很細。兩頭粗,矇著鼓皮。有長短兩種。跳舞時,左手橫握小長鼓的中間,上下翻轉舞動,右手隨之拍打鼓面。也有男子將大長鼓挎在身前,雙手邊擊邊舞的。瑤族《長鼓舞》起源甚早,宋代人的筆記中已有描述。

圖59 「查瑪」舞姿
陶德格木

朝依濟拉主神

朝依濟拉皈依神

鈴卡都爾呼德

圖60 「查瑪」造型
九九藏書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歌舞之鄉。維吾爾族和其他民族在隋唐時代已經創造出燦爛的舞蹈文化。距今1300多年前,當海則孜發明了熱瓦甫、彈布爾的時候,維吾爾族同胞就創作了大型樂舞「木卡姆」。一直到明清時代,維吾爾族藝人們仍不斷地從事「木卡姆」的創作,所以有《十二木卡姆》流傳至今。
《揚烈舞》是表現滿族騎射生活的傳統舞蹈之一,分遠望、追蹤、行圍、神武之功和獵成五個段落,有響箭、舞刀等20多個動作。表演時,一人踩高蹺,騎假馬,一人披黑皮,塗臉扮野獸。還有一個拿紅油簸箕的,用筷子刮響簸箕唱歌。結果是踩高蹺的武士把野獸射死。
蒙古族古老的民間舞蹈,著名的還有「筷子舞」、「盤子舞」、「哲仁嘿」(跳黃羊圈)、「燈舞」、「十二屬相舞」、「額日莫徹」、「娜若·卡吉德瑪」等,以及「博」跳神、祭天、祭地、祭神樹、祭敖包、祭火等表演的各種「博」舞。
回曆1271年(公元1854年,清咸豐四年),新疆和田的毛拉·伊斯木吐拉寫了一本《藝人簡史》。書中介紹和讚美了17位傑出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大都活動在回曆800年至900年間(相當於公元1383—1483年,明洪武至成化年間)。五六百年前新疆兄弟民族中這些藝術天才,大多集文學家、詩人、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音樂理論家、樂器發明家於一身。書中提到的許多音樂家創作過多部「木卡姆」。
苗族是中國南方古老的民族。至遲在晉代,苗族已有《鴝鵒舞》。明清時代仍有流傳。鴝鵒就是「八哥兒」。渾身黑色,能模仿人說話。
中國四方各民族的舞蹈,很早就和中原舞蹈進行交流。魏晉南北朝時,大量的胡樂、胡舞湧進中原,於是到隋朝就產生了《七部樂》,唐朝又歸納成《十部樂》。

圖63 「蘇尼且」
早在漢代初年,就有巴人的《巴渝舞》。據有關文獻記載,四川閬〔lang浪〕中渝水邊上的賨〔cong從〕人英勇善戰,曾經給漢高祖劉邦當先鋒。他們也很喜歡跳舞,所用的舞具就是作戰時使用的「板楯」。漢高祖教樂人學習了這種舞蹈,取名《巴渝舞》。板楯演變成一種鼓,叫作「鞞〔bing丙〕」。所以,巴渝舞也稱《鞞扇舞》,在南北朝時還有表演。
「木卡姆」類似唐朝的「大麴」。分為散序、敘事歌組和歌舞三部分。以《刀郎木卡姆》為例,第一曲是悠揚高亢的散板獨唱;第二曲《切克特曼》是平穩的慢板,有眾人合唱,舞者一對一對地相邀起舞;第三曲《賽乃姆》是中速舞曲,表演邊走邊轉的雙人對舞;第四曲《克乃克斯》是節奏鮮明、熱情奔放的舞曲,眾人圍成圓圈舞蹈;第五曲《賽力曼》是快板舞曲,旋轉舞蹈,情緒達到高潮,最後在原地急速旋轉中結束。這是古代住在塔里木沙漠邊上的「刀郎」人創造的歌舞,從中我們大致上可以想見唐代「胡旋」舞的風貌。「木卡姆」規模宏偉,《十二木卡姆》全部表演下來,需要20多個小時。

圖66 「都火」
九_九_藏_書
銅鼓是壯族富貴和權威的象徵。既可「擊鼓聚眾」,又可作群眾舞蹈伴奏的樂器。《隋書·地理志》記載,嶺南民族銅鼓新鑄成時,懸在院子里,置酒招呼同族。參加宴會的有富豪子女,拿著金銀做成的大釵敲銅鼓,敲完就把釵留給主人家,名叫「銅鼓釵」,可見銅鼓地位的不平常。有銅鼓的人,稱做「都老」,都是民眾信服的部族首領。每逢戰事發生,敲起銅鼓,聞者聚集。擊銅鼓舞蹈的風俗1000多年來一直在壯族中流傳。

圖54 「熱巴」舞姿
藏族的先人在唐朝稱為「吐蕃」。漢藏民族的關係很密切。唐代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是民族團結的佳話。敦煌莫高窟第156窟有一幅晚唐時的壁畫《張議潮出行圖》和一幅《宋國夫人出行圖》。圖中儀仗隊里有男女舞人的表演。他們的舞姿很有現在藏族舞蹈的特色。

圖57 盅碗舞

圖64 「谷追」
苗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蘆笙舞》。蘆笙是一種特製的吹管樂器,有大中小三種。清代人編寫的《廣輿勝覽》中有一幅蘆笙舞圖。畫的是一個苗族男子吹笙領舞,一個女子左手揮巾,右手搖鈴跟著舞蹈。這是當時《蘆笙舞》表演的一種方式。後來表演形式有所發展。每逢節日,苗族同胞就跳《蘆笙舞》。有時幾十人,有時上百人。圍成圓圈,每人捧著一個蘆笙,邊吹邊跳。有時還有兩個蘆笙隊或兩個蘆笙手的競技表演。
《安代》是流傳在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族古老的集體舞。最早是薩滿教巫師為不孕或患相思病的婦女治病的歌舞。後來發展成人數眾多的集體歌舞表演。無觀者舞者之分,只要擺開安代場地,人們都可握著手帕或提起蒙古袍下擺進入場內盡情歌舞。舞蹈以各種甩巾、頓足、踏足和圓圈隊形為特點。安代多在夏末到秋收間舉辦。一般從傍晚跳到深夜,甚至通宵達旦。通常一次安代少則七天,多則21天,最長達40天。參加的人數30—50不等,有的多達數百人。安代的主持者是「博」(薩滿巫師)。

圖69 「布茲拉」鼓手
古代壯族官員逢婚嫁典禮時,有炫耀富貴的禮儀性樂舞,「盛兵陳樂,馬上飛槍走球,鳴饒角伎,名曰出寮舞」。

圖52 新疆維吾爾族舞蹈

圖56 「羌姆」舞姿舉例
藏族人民多信奉藏傳佛教。寺廟裡有一種宗教儀九九藏書式舞蹈,稱作「羌姆」。以鼓、鑔、銅號、骨號、嗩吶等伴奏,有些節目配以喇嘛的誦經聲。多用面具扮演神靈。「羌姆」面具造型生動,做工精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豐富的想象力。
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民族,創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和樂舞藝術。明朝初年成書的李思聰、錢古訓所作的《百夷傳》,描述了500多年前傣族的先人——百夷的樂舞活動。《百夷傳》載百夷宴會時要奏樂歌舞,樂分三種:一是《大百夷樂》,主要仿效中原音樂,樂器用琵琶、胡琴、箏、笛、響箋之類。二是《緬樂》,即緬甸風格的樂舞,樂器用笙、阮、排簫、箜篌、琵琶等,人們一邊拍手,一邊歌舞。三是《車裡樂》。車裡相當於今雲南西雙版納、思茅、普洱等地。車裡樂樂器用銅鐃、銅鼓、響板,用手拊擊大小長皮鼓。民間風俗「村甸間擊大鼓,吹蘆笙,舞干為宴」。那種情景和今天傣族村寨敲鋩鑼,手擊象腳鼓,吹葫蘆笙差不多。大百夷樂和緬樂的流行,證明傣族先人和漢族及鄰邦緬甸樂舞文化交流的史實。
傣族同胞喜愛美麗的孔雀。傣族的繪畫、雕刻中常見孔雀形象。傣族生活用具也常見孔雀紋飾。傣家男子頭上的頭巾,巾尾呈扇形展開,象徵孔雀開屏。傣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樂器象腳鼓的一端要插幾根孔雀毛。傣族民間還流傳著民族史詩《召樹屯與楠木諾娜》,詠唱著孔雀公主的故事。傣族同胞很久以前就創造了優美的《孔雀舞》。明朝嘉靖年間已有關於《孔雀舞》的記載。這種舞蹈現在已名揚中外。傣族民間還流傳著《馬鹿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圖58 「博」
壯族有一種著名的《扁擔舞》(也稱《打樁舞》),則是起源於舂米的勞動。唐代人作的《嶺表錄異》說:「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ku枯〕為槽,一槽兩邊約十杵,男女相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舷,皆有偏拍。槽聲若鼓,聞于數里。」這種有節奏的舂米擊槽的勞動,發展出壯族傳統古老的《扁擔舞》。每逢年節,壯族同胞穿了新衣,男女相對而立,手執木棒,互相碰擊,或者敲擊木樁,發出不同的節奏,乒乒乓乓就像悅耳的打擊樂曲。
彝族也是居住在西南地區的古老民族。彝族的婚喪儀式以及祭祀活動中都有舞蹈。有的學者按其形式和功能分為10種:有請神治病用的皮鼓舞「蘇尼且」,有喪事用的「孜額且」(包括迎賓用的「蝶維茲」、致哀的「瓦孜嘿」、為死者靈魂引路的「阿骨格」和「扯格」、敬酒用的「知孜蘇且」),喪事用的「鍋多」,喪事用的「撲火舞」,婚禮用的披氈舞「喜希蘇且」,火把節時的女子集體舞「都火」,自娛的對腳舞「達踢」,自娛的跳蹀腳「谷追」,表現征戰的鐵叉舞「舍解且」,表現農作的蕎子舞「格子且」。

①金色②白色③黑色④紅色
尼協

①鍍金②白色③紅色④鍍金
挫俄之一
圖55 「羌姆」面具舉例

圖53 「卓」舞姿
九*九*藏*書

圖68 主祭師
滿族的先人原先住在中國東北地區。古代滿族大宴會時,主人家男女必定要輪番起舞,動作是「舉一袖于額,反一袖于背,盤旋作勢」。這種舞蹈叫《莽式》。《莽式》在清朝很流行。傳入宮廷后,不僅諸王、大臣要跳《莽式》,就連康熙皇帝也曾在孝惠章皇后70壽辰時跳過《莽式》。根據傳世的《東海莽式總歌訣》,我們知道《東海莽式》是一種大型的滿族組舞。內容分為九折:起式、穿針、擺水、吉祥步、單奔馬、雙奔馬、盤龍、莽怪出洞、大圓場。滿族還有一種《野人舞》,叫作《巴拉莽式》,是在盛大的祭神樹儀式時表演的。這是表現古代久居深山老林的巴拉人愛情婚俗的大型集體舞。表演分五段。表演者要披髮,穿豹皮裙、柳葉裙。這是滿族中最有原始遺風的一種舞蹈。
土家族是古代巴渝人的後裔。《擺手舞》是土家族普遍流行的古老舞蹈,是祭祀「土王」和迎春、慶豐收的歌舞。凡有土家人聚居的村寨旁,都有一座小廟,稱作「擺手堂」。廟裡供奉「土王」。祭祀土王時,就要跳《擺手舞》。土家人進入擺手堂,有人領唱,眾人合唱。最後男女青年在堂前唱歌舞蹈。清代乾隆年間成書的《永順縣誌》載:「各寨有擺手堂……每歲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間鳴鑼擊鼓,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擺手》。」《龍山縣誌》載《擺手》時,男女「披五花被,飾帕首,擊鼓鳴鉦,跳舞歌唱數夕乃止。」「歌時男女相攜,蹈躚進退,故謂之『擺手』。」土家族擺手的許多舞蹈動作已失傳,現存的湖南土家族的「擺手」動作,多與農業勞動有關,有打穀子、打草鞋、打粑粑、種包穀、種棉花、割穀子、扯草、栽秧、踩田、曬穀、積肥、掃地、撒小米、燒卡子、績麻等,另外還有打獵釣魚、吹木葉、牛打架、接新姑娘、打蛟子等等,尚有40多種。土家族「擺手」按規模有「小擺手」和「大擺手」。「大擺手」時,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男女老幼組成的各路隊伍扛著巨大的龍鳳旗,在穿法衣執法器的土家族巫師「梯瑪」隊的率領下,「噢一唩」聲相呼,銃炮齊鳴,浩浩蕩蕩開進設於曠野的「擺手堂」。一名聲望卓著的「梯瑪」高唱祭詞,率眾跪拜「八部大王」。拜畢,聲勢浩大的舞隊便次第相隨,跳起「大擺手」。長長的舞隊蜿蜒盤繞,層層疊疊,布滿山谷。在銅鼓聲中,跟著「梯瑪」有層次地變化著動作。此後,人們唱《擺手歌》,開展「披甲」、「列隊」、「奪竿」、「翻坎」等軍事體育競技。活動要持續三晝夜,每天的祭儀和遊戲都有變化。《擺手舞》要分八大段:《排甲起駕》、《闖駕進堂》、《紀念八部》、《兄妹成親》、《遷徙定居》、《自衛抗敵》、《飲酒慶賀》、《送駕掃堂》。祭祀「八部大王」的歌舞,實際上有民族史詩的性質。

圖67 「喲粗布」
《薩滿舞》和《手鼓舞》則是滿族人信奉的薩滿教巫師跳神時所表演的舞蹈。
壯族是中國除漢族外人數最多的民族。壯族先民有一種古老的樂器,叫「銅鼓」。廣西有舉世聞名的花山崖畫,畫中有舞蹈場面,也有銅鼓。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和西林縣普馱漢墓出土的銅鼓,上面很細緻地刻鑄了一群頭戴羽飾、張臂或叉腰的舞人。說明壯族銅鼓伴奏的舞蹈有悠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