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昆蟲的研究和利用 第一節 益蟲的利用

第六章 昆蟲的研究和利用

昆蟲是整個生物界中最大的類群,它們形體雖小,卻極大地關聯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我國歷代人民在益蟲研究利用和害蟲防治方面都作出了顯著的成績。

第一節 益蟲的利用

出土的戰國銅器上的「採桑圖」,更加逼真地描摹了古代勞動婦女採桑的勞動場面(圖14)。要發展養蠶,就必須繁植桑樹、發展桑園。《詩經·鄭風·將仲子》有這樣的詩句:「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不要跨過我的牆頭,不要採摘我的桑樹)。」《詩經·魏風·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十畝桑田之間啊,採桑的人來來往往)。」《孟子·梁惠王上》中也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可見周代已經有大面積的人工栽種的桑樹園了。戰國銅器上採桑圖描繪的桑樹有高、矮兩種類型,低矮的桑樹可能就是後人所稱的地桑。關於地桑,古代書籍中說:頭年將桑椹和黍一起種下去,待桑樹長到和成熟的黍一樣高時,齊地面割下,第二年桑樹便從根上重新長出新的枝條。這種桑樹不僅便於採摘和管理,而且枝嫩葉肥、產量也較高。地桑的出現,也是蠶桑生產發展上的一大進步。

(1) 蠶

蟲白蠟、紫膠、五倍子都是我國自古以來對昆蟲資源開發利用的成果,這些產品除了供國內利用外,還源源不斷地輸往國外。

圖14 戰國銅器上的《採桑圖》
養蠶取絲,是中國古代對昆蟲資源開發利用並取得顯著成果的例子之一。蠶原來是野生在自然生長的桑樹上,在蠶桑還未被馴養之前,人們可能已經懂得利用野蠶繭抽絲了。究竟什麼時候開始人工養蠶,現在還難以確定。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有絹片、絲帶和絲線等。甲骨文中不僅有蠶、桑、絲、帛等象形文字,而且還有祭祀蠶神和刻有派人察看蠶事的卜辭。商代蠶桑生產已經相當發展,可見開始人工養蠶要在這以前。

(3)古代餐桌上的昆蟲

在明代,山東蠶農已經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放養柞蠶的方法。清初山東省益都縣人孫廷銓撰寫有《山蠶說》一文,專門介紹放養山蠶技術。文中說當時膠東一帶山區,到處都放養柞蠶,不久柞蠶放養逐漸傳到其他地區。早在清初,放養柞蠶方法已經傳到遼東半島。逐漸地,這裏成了我國第二個放養柞蠶的中心地。不久放養蠶的方法又傳到河南和陝西。後來又傳播到較遠的雲貴等地區。
永嘉有八輩蠶:蚖〔yuan元〕珍蠶,三月績;柘蠶,四月初績;蚖蠶,四月末績;愛珍,五月績;愛蠶,六月末績;寒珍,七月末績;四齣蠶,九月初績;寒蠶,十月績。凡蠶再熟者,前輩皆謂之「珍」。養「珍」者少養之。「愛蠶」者,故蚖蠶read.99csw.com種也:蚖珍三月既績,出蛾取卵,七八日便剖卵蠶生,多養之,是為蚖蠶。欲作「愛」者,取蚖珍之卵,藏內罌〔ying應〕中(隨器大小,亦可十紙),蓋覆器口,安硎〔keng坑〕泉冷水中,使冷氣折其出勢。得三七日,然後剖生,少養之,謂為「愛珍」,亦呼「愛子」。績成繭,出蛾,生卵。卵七日又剖成蠶,多養之,此則「愛蠶」也。藏卵時……當令水高下,與種卵相齊,若外水高,則卵死不復出;若外水下卵,則冷氣少,不能折其出勢。不能折其出勢,則不得三七日。不得三七日,雖出「不成」也。「不成」者謂徒績成繭。 出蛾生卵,七日不復剖生。至明年方生耳。
昆蟲種類繁多,其中有的昆蟲肉體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早就是我國古代餐桌上的佳肴。
從公元前138—前120年起,以至唐、宋,我國絲織品和蠶桑制絲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阿富汗、波斯、印度、埃及、羅馬、法國和俄國;更早時期也傳到朝鮮、日本,為世界文明增添光彩,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蜜蜂的蜂蛹和蜂蜜都是人類的優良食品。可以推想,我們的遠古祖先,很早就和蜂打了交道。但是直到公元3世紀才有關於養蜜蜂的記載。據皇甫謐在《高士傳》中說:東漢延熹年間(公元158—167年),有位名叫姜歧的人,「隱居,以畜養蜂、豕為事,教授者滿天下,營業者百三餘人。」可見在1800年前,養蜂已經成為人們的活計了。晉代人已經知道蜜蜂是一種社會性昆蟲。宋代對蜂群的內部組織有了相當的了解。王禹偁(字元之)在《小畜集》中寫有「記蜂」,對蜜蜂的生活習性和蜂群組織,以與寺僧對話的形式作了如下記述:
古人餐桌上的昆蟲,現在大部分在人類「食譜」中消失了,但蟻卵、龍虱、蠶蛹、蝗蟲等,仍是人們的佳饌。在國外,昆蟲也普遍地列入食譜。由於昆蟲資源豐富,繁殖能力很強,營養價值也很高(有資料證明一些昆蟲含高蛋白,還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我們應該充分進行研究,發揚我國古代傳統,把昆蟲開發作為未來理想的食品來源,為人類再作貢獻。
五倍子蚜 五倍子是五倍子蚜蟲在鹽膚木葉上所形成的蟲癭。它是染色、製革工業的重要原料,又是重要的藥物。五倍子蚜的生活史很複雜,不容易為人所知。五倍子是因為生於(木(上艹下角))(同倍)木而得名。宋代人雖然知道五倍子(蟲癭)是生在鹽膚木上,但並不知道裏面有蟲。直到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才做了比較詳細的描述。李時珍說:「此木(即鹽膚木)生叢林處者,五六月有小蟲如蟻,食其汁,老則遺種,結小球于葉間……起初甚read.99csw.com小,漸漸長堅,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狀圓長不等。初時青綠,久則紅黃,綴于枝葉,宛若結成,其殼堅肥,其中空虛,有細蟲如蠛蠓〔miemeng滅猛〕。山人霜降前採取,蒸殺貨之。否則蟲必穿壞。」李時珍還認識到寄生不同,其蟲毬(蟲癭)也不一樣。但是限於時代,他沒有完全弄清五倍子蚜的生活史。
商于兔和寺多蜂。寺僧為余言之,事甚具。予因問:「蜂之有王,其狀若何?」曰:「其色青蒼。差大於常蜂耳。」問:「胡以服其眾?」曰:「王無毒。不識其他。」問「王之所處?」曰:「窠之始營,必造一台,其大如粟,俗謂之王台。王居其上,且生子其中,或三或五,不常其數。王之子盡復為王矣,歲分其族而去。 山甿〔meng盟〕患蜂之分也,以棘刺關於王台,則王之子盡死而蜂不拆矣。」又曰:「蜂之分也,或團如罌,或輔如扇,擁其王而去。王之所在,蜂不敢螫。失其王,則潰亂不可響邇。凡取其蜜不可多,多則蜂飢而不蕃。又不可少,少則蜂墮(惰)而不作。」
有趣的是,古代人們還把臭蟲、蜻蜓、天牛之類的昆蟲,也作為「山珍海味」。例如唐劍南節度使鮮于叔明「嗜臭蟲,每採拾得三五升,浮於微熱水,泄其氣,以酥及五味熬卷餅食之,雲天下佳味。」(《耕余博覽》)晉代崔豹在《古今注》中記載了人們食用蜻蜓的情況。陶弘景在《神農本草經集注》中記:把蠐螬〔qicao齊曹〕(金龜子幼蟲)與豬蹄混煎成羹,白如人|乳,勾人食慾。
紫膠蟲 紫膠蟲分泌紫膠,我國古書上稱為紫鉚、紫梗或赤膠。公元3世紀張勃在《吳錄》中記載說:「九真移風縣,有土赤色如膠,人視土知其有蟻,因墾發以木插枝其上,則蟻緣而上,生漆凝結,如螳螂螵蛸〔piaoxiao飄肖〕子之狀。人折漆以染絮物,其色正赤,謂之蟻漆、赤膠。」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在雲南考察,第一次指出雲南是我國紫膠產地,同時記述了紫膠蟲寄生植物紫梗樹的形態。紫膠在我國古代作藥用,也用作染料。
春日載陽(春天一片陽光),
有鳴倉庚(黃鶯鳥在歌唱)。
女執懿筐(婦女們提著籮筐),
遵彼微行(走在小路上),
爰求柔桑(去給蠶兒採摘嫩桑)。
除了桑蠶,我國古代還飼養柞蠶、樗蠶、天蠶等許多種蠶,也都取得了不少成績。柞蠶,人們常常叫它山蠶或野蠶,它以吃柞樹葉為主。我國山東半島是放養柞蠶的發源地。據古書記載,早在公元前40年,山東蓬萊、掖縣一帶的人民,就已經採收野生的柞蠶繭製成read•99csw•com絲綿。後來人們逐漸知道利用柞蠶絲來織綢。在明代,用柞蠶繭絲織綢制衣,已經風行全國。
遠在秦漢時代,人們就知道適當的高溫和飽食有利於蠶的生長和發育,可以縮短蠶齡,所以歷代都很注意養蠶環境濕度溫度的調節和控制。據《齊民要術》記載:當時已在蠶室四周置火加溫,以調節蠶室溫度。元代《士農必用》指出:幼蠶的時候,蠶室要暖些,因為那時天氣還冷;而到大眠之後,就要涼些,因為那時天氣已經熱了。經過長期養蠶實踐,古代蠶農還積累了豐富的防治蠶病的經驗,例如清潔和用藥物消毒蠶室、蠶具,以藥物添食和薰煙等辦法提高蠶的體質和抵抗力。到明代,人們對某些傳染性蠶病如膿病、軟化病和僵病等,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並能積極採取淘汰和隔離的措施,以防止蠶病的傳染和蔓延。
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引《滇南各甸土司記》說:騰越州外各土司中有一種棕蟲,穴居棕木中,食其脂汁,形狀如海參,粗如臂,色黑,土人視為珍饌。土司請貴客必用。作羹味絕鮮美,肉絕似遼東海參,食之增髓補血,尤治婦人帶下。這裏所說的棕蟲,可能是天牛類的幼蟲。他還在「龍虱」條引方以智《物理小識》記:龍虱可以熏干油潤,去甲翅啖,也可以鹽蒸食。實際上,現在我國廣東一帶市場還賣作生食。
重視發展蠶桑技術,對蠶桑生產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管子·山權數篇》記載:「民之有通於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謹聽其言而存之於官。使師旅之事無所與。」這是說,對群眾中精通養蠶技術的人,請他介紹經驗,並給予黃金和免除兵役的獎勵。可見當時非常注意總結經驗,以提高栽桑養蠶的生產水平。
製備蠶種,是養蠶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2000多年前,人們就知道要用清水浴洗卵面,後來進一步發展到用硃砂溶液、鹽水、石灰水以及其他具有消毒效果的藥物來浴洗消毒卵面。這對防止蠶病發生非常重要。

(2) 蜜蜂、白蠟蟲、紫膠蟲、五倍子蚜


永嘉八輩蠶關係示意圖
(引自汪子春《中國古代養蠶科學上的一項重要發明——低溫催青制取生種》)
這段記述表明當時我國溫州一帶的蠶農,已經知道,以適當的溫度,就可以打破二化性蠶的「滯育」狀態。大家知道,二化性蠶的第二化蠶所產卵,在通常情況下,當年便處於滯育狀態,即使當時的溫度還很高,但其卵都必須等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孵化。九-九-藏-書能否打破這種狀態,使第二化蠶所產的卵,能在當年裡繼續孵化呢?晉代蠶農們說,行。他們的具體做法是:將二化性蠶的第一化蠶(即螈珍蠶)所產的卵存放在一種叫罌的陶器中並加上蓋,然後將它放在山間的冷泉水中,「使冷氣折其出勢」這樣過了21天蠶卵便孵了(在通常的自然狀態下,第一化蠶所產的卵,只須七八日就孵化了,但在低溫即「冷氣」影響下,卵便延長到21天才孵化)。這種蠶叫「愛珍蠶」。它與普通沒有經過低溫影響而孵化出來的第二化蠶不同,它所產的卵,可以在當年裡再繼續孵化。這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次人為地利用低溫的影響來中斷蠶的「滯育」。實際上,當時永嘉地區的蠶農,就是利用這種低溫影響,可以使二化性蠶,接連中斷「滯育」,從而可在一年中連續孵化四代(見示意圖),實現了一年養多批蠶,這的確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在這當中,關鍵是對用以影響蠶種孵化的溫度的掌握。正如《永嘉郡記》指出:藏卵時,溫度必須適當,過低就「卵死不復出」,過高,則不能達到使卵能延期到21天再孵化。不能延期21天,那就達不到中斷滯育的目的。以上事實說明,我國古代學者已經深刻地理解到,溫度對動物生長發育的重要影響。
古代供「人君燕食」的昆蟲,據《禮記》記載還有「蜩〔tiao條〕」(蟬)和「范」(蜂)。三國時曹植寫的《蟬賦》記了蟬一生所遇到的各種天敵,並稱它的最後「天敵」是廚師。唐段公路在《北戶錄》里記載了廣人食用蟻子醬的情況。唐劉恂在《嶺表錄異》里還記了交廣酋長用蟻醬招待官客享用。唐代,人們把蝗蟲也列入食品。北宋范仲淹說:「蝗可和菜蒸食。」明徐光啟在《屯鹽疏》記錄了當時天津地區人們把蝗蟲當作美味食品,互相贈送。
這裏,對蜂巢內部組織、分群習性,尤其是控制分群方法作了詳細的記述,很有價值。當時人們已知蜂有蜂王,色青蒼,比其他蜂大,且無毒。王生幼王于台中;分王時群蜂擁著蜂王飛去。有蜂王在蜂就不螫,失去蜂王蜂群就潰亂。當時養蜂人都知道,為了防止蜜蜂分巢,只要用棘刺關住王台,這樣巢內王子都要死亡,蜂群也就不再拆開。可見當時對蜂的習性有著很深的了解。元末劉基在《郁離子》卷上「靈邱丈人」中,通過對善於養蜂和不善於養蜂的父子兩代的對比,描述了養蜂之人對蜂群的清潔、寒暖、晴雨、燥濕以及防止敵害諸方面的周到照顧,及蜂箱的選材製作、排放、管理等,說明當時的養蜂技術已達很高水平。元代《農桑輯要》、王禎《農書》,明代《農政全書》等都將養蜂作為科學進行研究。清代郝懿行還寫了《蜂衙小記》的養蜂專著。至於蜂蜜作為藥用,則早在《神農本草經》就已read•99csw.com經列為上品加以利用了。
《周禮》中記有「蚳醢〔chihai池海〕」,「蚳」就是蟻卵,「蚳醢」是由蟻卵加工而成的蟻卵醬,供「天子饋食」和「祭禮」用。
為發展蠶絲生產,古代除了飼養春蠶外,還飼養夏蠶、秋蠶,甚至一年養多批蠶。《周禮》中有「原蠶」記載,「原」是「再」的意思。「原蠶」就是一年中第二次再養的蠶,即夏蠶。據劉宋鄭輯之《永嘉郡記》的記載,公元4世紀時,永嘉(現在浙江溫州)地方,一年可養八批蠶。大家知道蠶有一化性、二化性和多化性的區別。在熱帶(如廣東)地區,可以利用多化性蠶,在一年中自然多次孵化來養多批蠶。此外也可以利用二化性蠶所產的卵,放在適當的低溫中催青,這樣所產的卵,在當年內就又能繼續孵化。繼續維持低溫催青,就又能繼續孵化。古代永嘉(今浙江溫州)地方一年能養八批蠶,就是採取低溫催青二化性蠶實現的。《永嘉郡記》載:
蠶農在1400多年前,就已經注意蠶種的選擇。《齊民要術》提出要選取「居簇中」的繭為蠶種。宋代以來,人們還進一步從各個角度,如繭的質量、成繭的時間和位置、蛾出繭的時間、蛾的健康狀態,以及卵的健康狀態等,來選取種繭、種蛾和種卵。到清代,人們更注意到了選蠶。他們深知只有「蠶無病,種方無病」。通過層層的嚴格選種,淘汰了大量體弱有病的蠶種,從而提高了第二代蠶的體質,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防止微粒子病原體通過胚胎傳染給後代。
世界上所有養蠶國家,最初的蠶種和養蠶方法,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去的。
白蠟蟲 蟲白蠟是雄性白蠟蟲的分泌物,是我國自古以來的農家副產品。宋代周密《癸辛雜識》就有關於飼養白蠟蟲的記載。說江浙過去不產白蠟,後來有人從淮北帶來白蠟蟲出售,其種形狀如小茨果實,「每年芒種前以黃布作小囊貯蟲10餘枚,遍掛桎樹間(葉類似茱萸葉),至五月每一子出蟲數百,遺白糞于枝梗,這就是白蠟。八月中剝取用沸湯煎之就成白蠟。又遺子于樹枝間,初甚細,來春漸大,收其子如前法散育之。」這裏已經將放養白蠟蟲、收白蠟的時間和方法,基本說明了。以後汪機《本草會編》、李時珍《本草綱目》和徐光啟《農政全書》對寄生植物種類、產地、白蠟蟲的習性和采蠟方法都有記載。17世紀初耶穌會教士把有關中國飼養白蠟蟲的消息傳到歐洲,公元1853年由羅刻哈特從上海將白蠟樣品和白蠟蟲送到英國以供研究。
到了周代,栽桑養蠶在我國南北廣大地區得到蓬勃發展,養蠶織絲被認為是婦女們都必須參加的副業勞動。《詩經》中就有許多篇章描寫蠶桑,有的詩還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婦女們採桑養蠶勞動忙碌的情景。《豳風·七月》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