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昆蟲的研究和利用 第二節 害蟲的防治研究

第六章 昆蟲的研究和利用

第二節 害蟲的防治研究


圖15 黃猄蟻圖
自古以來,昆蟲的利害並存。我國以農業立國,在利用益蟲的同時,也與害蟲展開了持續的頑強的鬥爭,從而保障了自己的生活和生產,同時也促進了生物科學的研究。其中特別要講的是與蝗蟲的鬥爭。
我國還是全世界最早的治蝗法規——公元1075年的《熙寧詔》的制定者。第二道治蝗法規是公元1182年的《淳熙敕》。最早的治蝗手冊是公元1193年的《捕蝗法》。以後歷代都把捕蝗列為國家要政。許多治蝗著作如明徐光啟的《除蝗疏》、清顧彥的《治蝗全書》對治蝗都有詳細的論述。特別是《除蝗疏》,對蝗蟲的生活史以及蝗蟲發生與周圍環境的關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而提出了改造蝗蟲發生基地,根治蝗蟲的辦法。《除蝗疏》指出,九_九_藏_書夏天的蝗蟲卵最易孵化,但要是卵在產後八日內遇到雨水,就會爛掉。冬天,卵不會孵化,一定要等到春天。如果越冬卵遇到嚴寒和春雨,也會爛掉。可見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季節、雨水、溫度等自然條件對蝗蟲發生的影響。對蝗蟲發生基地,《除蝗疏》指出:蝗蟲多發生在河灘窪地,尤其是那些「暵〔han漢〕溢無常」的乾涸積水地。因此強調要改造這些蝗蟲發生基地。
早在《禮記·郊特牲》中,寫有年終祭禮(即「蜡祭」)的《蠟辭》說:「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這是用祝禱的方式,祝求昆蟲不要為害,反映了早期先人對蟲害的反應。《詩經·大田》說:「去其螟螣〔te特〕,及其蟊〔mao毛〕賊,無害我田稚。」還說:「秉彼蟊賊,付畀〔bi必〕炎火。」不僅積極地除去蟲害,還採取了用火殺蟲的方法。就我國歷史記載統計,從公元前707年到公元1911年的2000多年中,大蝗災發生約53https://read.99csw.com8次,平均每三四年就要發生一次,給人類造成很大損失。在長期的鬥爭中,人們加深了對蝗蟲的生物學認識,找到了不少有效的治蝗方法,出現了不少為民除害的歷史人物。
反映了捕蝗鬥爭的另一些情況。
除昆蟲外,古代還提到節肢動物、爬蟲類、兩棲類、鳥類、哺乳類等多種昆蟲天敵動物和對它們的利用。
宋代認識到蝗蟲生活史上有一個成卵的階段,開始注意掘卵滅蝗,在鬥爭中取得了主動。例如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六月,開封諸路募民掘蝗種萬余石;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還頒布了除蝗法規。規定:「官、私荒田經蝗下落處,令佐應差募人取掘蝗子(即卵),而取不盡因致次年發生者,仗一百。」採取法律處罰手段,來鞏固滅蝗成果。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在《答朱寀〔shen審〕捕蝗詩》里寫道:
這裏所謂赤黃色,大於常蟻的蟻,即現今的黃猄蟻,又稱紅樹蟻、織窠蟻,產於熱帶或亞熱帶(圖15)。常九九藏書于柑橘樹上網絲築窠,能吞食柑橘樹枝果害蟲。據文獻記載,我國古代還有專門收集和販賣黃猄蟻為業的販蟻者。他們「以席囊貯蟻」或者用「豬尿泡」、「布袋」貯蟻,售給果農。可以說古代在我國南方一帶用這種方法治蟲是相當廣泛的。這是一種利用捕食性昆蟲進行治蟲的方法。後來學者還知道其他許多昆蟲具有捕食害蟲的習性。宋代陸佃《埤雅》記載:「蜻蛉,六足四翅,其翅薄如蟬,晝取蚊虻食之。」蘇軾在《東坡志林》中提到一種步行蟲捕食粘蟲的情況。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子方蟲(即粘蟲)為害作物比蝗蟲還嚴重,有一種小(蟲甲)〔jia假〕蟲一見子方蟲輒斷其腰而去,俗稱之為旁不肯。這裏的小(蟲甲)蟲即是一種步行蟲,亦稱步甲。它的成蟲和幼蟲均為肉食性的,食量大,是自然界中蟲害自然控制因素之一。古代還發現捕食性的蜂也是蝗蟲的天敵。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生物防治蟲害的國家。大約在西晉時候,我國就已經發明利用昆蟲天九-九-藏-書敵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技術。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柑,乃橘之屬,滋味甘美特異者也。有黃者,有頳者,謂之壺柑。交趾人以席囊貯蟻,鬻於市者,其窠如薄絮,囊皆連枝葉,蟻在其中,並窠而賣。蟻赤黃色,大於常蟻。南方柑樹,若無此蟻,則其實皆為群蠹所傷,無復一完者矣。」這是關於以蟲治蟲的最早記錄。類似的記載,還見於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段成式說:「嶺南有蟻,大於秦中馬蟻,結窠,于甘樹,甘實時嘗循其上,甘皮薄而滑。往往其實在窠中。」
大凡萬事悉如此,禍當早絕防其微。
蠅頭出土不急捕,羽翼已就功難施。
只驚群飛自天降,不究生子由山陂。
官書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罰反自欺。

(2) 以蟲治蟲的發明

(1) 治蝗探索

王充在《論衡·順鼓篇》中說:「蝗蟲時生,或飛或集,所集之地,穀草枯索。吏九九藏書率部民塹道作坎,榜驅內于塹坎,把蝗積聚以千斛數,正攻蝗之身……」比較詳細地描述了蝗蟲的生態習性和危害情況,以及採取掘溝捕蝗的歷代相沿辦法。《漢書·平帝紀》記元始二年(公元2年)大旱,「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詣吏,以石(豆斗)〔dou斗〕受錢。」記載了發動群眾懸賞捕蝗的最早事例。《資治通鑒》記有孝武太元七年(公元382年)前秦苻堅派軍隊協助民眾滅蝗的事例。《齊民要術》引《汜勝之書》採用晒乾和「取干艾雜藏」的方法儲種防蝗。唐代宰相姚崇治蝗是治蝗史上的一件大事,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六月,京畿旱蝗,嚇得唐太宗下詔罪己,愚蠢地以為他用自己吞個蝗蟲的辦法就可以除災。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山東蝗蟲大起,宰相姚崇力排干擾,堅持人定勝天的思想,領導群眾採取開溝陷殺蝗蝻和火燒等積極辦法,戰勝了蝗災。僅汴州一地,就「獲蝗一十四萬石,沒汴渠流者不可勝記」。這個記載,使我們認識了當時蝗災的嚴重和滅蝗鬥爭取得的巨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