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昆蟲的研究和利用 第三節 對昆蟲習性的研究

第六章 昆蟲的研究和利用

第三節 對昆蟲習性的研究

古人還觀察到有些蠅類,會在人體上寄生。《諸病源候論·金瘡蟲候》就說:金瘡久不愈或裹縛不如法,就會內部敗壞生蟲。清代《外科心法》對這種瘡面蠅蛆的寄生作了進一步分析,指出是由「蒼蠅聞穢叢聚,以致生蛆。」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幾次說到「眼蠅蛆病」,說明我國古代西北地區,常有蠅蛆寄生於眼內,造成眼蠅病,嚴重時,可使眼睛失明,根據現代昆蟲學研究,都是可能的。
最早,《詩經》和《爾雅》都有「螟蛉(指鱗翅目昆蟲)有子,蜾蠃(指細腰蜂)負之」的詩句,意思是螟蛉蟲的幼蟲被細腰蜂獵走了。這本來只是對一種自然現象的描繪(圖16)。可是,到了漢代,揚雄在《法言》一書中將此歪曲附會為:螟蛉之子死,遇到蜾蠃,對它說像我吧!像我吧read•99csw•com!時間久了,螟蛉之子就變成蜾蠃了。這種錯誤的說法,一直得到一部分學者如鄭玄《詩經箋》、許慎《說文解字》、陸機《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郭璞《爾雅注》、張華《博物志》、陸佃《埤雅》、蘇頌《圖經本草》等盲目支持。但另一方面也一直有人反對這種說法。早在6世紀初年陶弘景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實驗,提出了正確的見解。他發現細腰蜂有許多種類,有一種色黑、腰很細、含泥作窠,併產下如粟米大的卵,他們捕取青蜘蛛10餘枚放在窠內,作為子代長大時的食糧,最後將窠封起來。另一種在蘆竹內作窠,也捕取青蟲作為子代食糧。陶弘景指出:細腰蜂有雌雄,有自己的子代,所謂「取青蟲教祝,使變為己子」的說法是錯誤的。從這以後,不斷read.99csw.com有人作進一步的觀察研究。公元9世紀段成式也發現蜾贏為其子準備的食物的確不限於青蟲,也有小蜘蛛。稍後,寇宗奭觀察到蜂卵是產在被俘虜的蟲體上的。公元1063年,彭乘發現蜾贏有將螟蛉蟲加以刺殺的現象。公元1582年皇甫汸觀察到在窠內的螟蛉蟲並沒有死,但是不能活動。公元1578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作了總結。明末另一位學者王夫之在《詩經稗疏》中還親自驗證,記載了自己觀察到的現象,說蜾贏負螟蛉與蜜蜂採花釀蜜餵養子代相同,細腰蜂貯螟蛉給自己子代食用,而且計日食盡時正好自己子代能飛。同時對那些錯誤解釋,提出嚴肅的批評。這一場持續長達2000年的論爭,集中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家認真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實驗方https://read.99csw.com法。(圖17)

(2) 蠶蛆蠅寄生現象的發現

(1)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的爭論

清代趙敬如,對多化性蠶蠅,作了很詳細的描述。他說:「又有一種大麻蠅,雖不食蠶,為害最甚,此麻蠅與尋常麻蠅不同,身翅白色,遍體具毛,兩翅闊張,頗形兇惡之狀。其性頗靈,其飛甚疾。每至飛搖不定,不輕棲止,見影即飛,甚不易捉獲。其來時在蠶略棲即下一白卵,形細如蟣,二日,下卵之處變黑色,其蛆已入蠶身,在皮內絲處,專食蠶肉。六日蛆老,口有兩黑牙,鉗手微痛。蠶因不傷絲料,仍可作繭,蛆老借兩黑牙嚙繭而出,成小孔,即蛀繭也。蛀繭絲不堪繅。蛆出一日,成紅殼之蛹,十二三日,破殼而出仍為白色大麻蠅。」這些記載,九-九-藏-書對蠶蛆蠅的形態和寄生生活習性,都作了十分詳細的描述。
有一種寄生蠅,2000多年前《爾雅》一書中就已經提到,叫「蠁〔xiang響〕」。古人是在養蠶生產實踐中發現其有寄生生活的現象。晉代郭璞在為《爾雅》作注時說:「蠁」還有一個名字叫「蛹蟲」。蠁為什麼又叫「蛹蟲」呢?看一下宋代陸佃《埤雅》中的記載,就清楚了。《埤雅》中說:「蠁,舊說蠅于蠶身乳子,既繭化而成蛆,俗呼蠁子,入土為蠅。」原來蠶蛆蠅是家蠶的害蟲,它在蠶的幼蟲體上產卵,待蠶幼蟲成熟蛹化,蠶蛆蛆卵便孵化為蠶蛆蠅的幼蟲,幼蟲咬穿蠶繭鑽入土中,不多久便羽化成蠅。明代譚貞默曾親自進行觀察。他在《譚于雕蟲》中說:「埽(即譚貞默)親驗之果然。蓋非初蠶所有,乃二蠶繭中所出,初蠶繭所出皆蛾,https://read.99csw•com二蠶苦繭所出,十三為蛾,十七為蛆,凡蠅乳子于蠶背者皆成蛆,乃食蛾而出也。」他證明前人的發現是正確的。同時還指出,寄生蠅對家蠶的寄生,多發生於二蠶,二蠶往往7/10被寄生。

圖16 晉·郭璞《爾雅音圖》中的螟蛉圖

圖17 晉·郭璞《爾雅音圖》中的果蠃圖
螟蛉問題的爭論,在我國一直持續了約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