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章 明清時期動植物分類研究的發展 第四節 譜錄的新發展

第九章 明清時期動植物分類研究的發展

第四節 譜錄的新發展

《群芳譜》(公元1621年)是一部內容非常豐富的譜錄。作者王象晉是明代山東濟南府新城縣(今桓台縣)人,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進士。他愛好種植花卉、蔬菜和果木,家門外有園圃,專供他種植各種植物。他不僅種植奇花異草,而且還試種甘薯等。因此王象晉在園藝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群芳譜》是以南宋陳詠《全芳備祖》為藍本寫的。全書以討論植物為主,兼論金魚與鶴。由於種植與時令有關,因此列有這方面內容。全書28卷,分為天譜、歲譜、谷譜、蔬譜、果譜、茶竹譜、桑麻葛苧譜、葯譜、木譜、花譜、卉譜、鶴魚譜等12類(譜)。每譜下九_九_藏_書,先有「小序」,說明作譜意圖;再有「首簡」,是概括本譜的要點,記歷史文獻。再後記每種植物的形態特點。《群芳譜·谷譜》為早期著錄玉蜀黍(玉米)的重要文獻。王象晉寫道:「干葉類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苗高三四尺,六七月開花。穗苞如拳而長,須如紅絨,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于頂,實結于節,以其曾經進御,故曰御麥。出西番,舊名番麥,味甘平,調中開胃。磨為面,蒸麥面者少加些須,則色白而開大……一名玉蜀黍,一名玉高粱,一名戎菽,實一物也。」這裏王象晉對剛從國外引進不久的玉米作了相當詳細的描述。不僅如此九*九*藏*書,王象晉還對許多品種的觀賞植物作了實驗,並首先作了著錄。由他首先著錄的品名,現今載於《中國植物圖鑑》和《植物學大辭典》的就有30多種。
明清時期,緊密聯繫農業、畜牧、水產、園藝實用的譜錄,有了新的發展,其特點是,範圍廣、種類多、數量大,內容更為豐富、深入,是我國傳統生物學知識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裏特別要介紹的是《群芳譜》、《廣群芳譜》和《花鏡》等著作。
18世紀初年,康熙命劉灝等按照《群芳譜》的格式,擴充材料,再重新編一部書,這就是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出版的《廣群芳譜》,全書除天時譜外,https://read.99csw.com有谷譜記穀類及豆類43種;桑麻譜記纖維植物10種,蔬譜記蔬菜類140種,茶譜記茶三種,花譜記觀賞植物花234種,果譜記食用果類156種,木譜記樹木241種、竹譜記竹六種,卉譜記草本植物191種,葯譜記葯527種,共記植物1557種。除藥物外,所記植物都是與實用有關的栽培植物,即使對葯譜所載植物的描述,也僅限形態和種植方面,而不涉及醫療。這與以往的本草著作是完全不同的。如《群芳譜》一樣,它的內容更偏重於農業生物方面。《廣群芳譜》每類后附有歷代傳記、序辯、題跋、雜著、詩詞等文藝作品,因此本書又帶有一定的文藝性九*九*藏*書質。
《群芳譜》和《花鏡》的一些編排體例和寫作方法,對我國古代晚期植物學著作(如《植物名實圖考》)也有影響。
《群芳譜》所選取的種類除《葯譜》外,其他都是食用、纖維、木材及觀賞用的植物種類。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群芳譜》可稱為農藝植物學著作。
清陳淏〔hao浩〕子的《花鏡》是我國著名觀賞植物專著,是作者畢生養花經驗的總結。其中「花木類考」部分又分為花木、藤蔓、花草三部分,共收錄295種植物,對其中11種重要種類記載有品種性狀和釋名:花木類有牡丹、梅、山茶、桃、荔枝;藤蔓類有竹、靈芝;花草類有芍藥、蘭花、蓮花、菊花。其中如牡丹九九藏書就記有黃色、大紅色、桃紅色、粉紅色、紫色、白色、青色等131個品種,十分豐富。特別基於對花木習性的深入理解和長期實踐經驗,書中對植物栽培方法(例如扦插、嫁接、雜交、選擇、盆景製作、瓶花培養等)有精到記述。對植物形態描述也很細微。如寫凌宵:「蔓生,高可數丈,蔓間有須如蝎虎足,著樹最堅牢……春初生枝,一枝數葉,尖長有齒,深青色。開花每枝十余朵,大若牽牛,花頭開五瓣,上有數點黃色,夏中乃盈,深秋更赤。八月結莢如豆角,長三寸許,子輕薄如榆仁。」對莖、葉、花、實都記得很仔細,突出表明了紫葳科植物的特點。書末還記述了鶴、貓、蟋蟀、金魚等40多種觀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