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硯 第二節 歙硯 洮硯 澄泥硯 紅絲硯

第四章 硯

第二節 歙硯 洮硯 澄泥硯 紅絲硯

眉子坑 在羅紋山,唐開元中期開採。「從溪下至取石處九丈五尺,其闊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坑皆無土相雜」。
從以上記載可知,紅絲硯石開採于唐代僖宗中和年間(公元881—885年)。其產地為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之黑山與臨朐(今山東省臨朐縣)之老崖崮。《雲林石譜》說:「青州……紅絲石產土中,其質赤黃紅紋,如刷絲縈繞石面。」由於硯石有「紅紋」、「絲紅」,故名「紅絲硯」。
隨著歙硯的發展,宋代也出現許多有關歙硯的論著。專著有唐積撰《歙州硯譜》、洪适輯《歙硯說》、《辨歙石說》等。此外在《文房四譜》、《硯史》、《硯箋》以及唐詢《硯錄》、李之彥《硯譜》、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和杜綰〔wan 碗〕《雲林石譜》中也有一些評介歙硯的篇章。對歙硯的產地、開採、坑名、品類和製作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記敘與論述。說明宋代對硯石、對歙硯已經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與研究。
羅紋坑 在眉子坑之東,(南唐)李氏時發掘。「山下至取石處,計七十五丈。闊十八丈,深十五丈三尺,石藏土中」。
金星 指石中有黃色顆粒,如粟米穀粒大小,灼灼生光。分佈於黑色硯面,宛如夜空繁星閃爍,故名。金星為歙硯之上品。由於金星形態不同而各具名稱。《歙州硯譜》說:「金星其紋三種:葵花,金暈,金星。」葵花金星是葵花瓣狀的金星圈。金暈是雲霧狀的金黃色暈。
葉九山坑 「在溪頭坑之西約一里,……有眉子石,紋粗慢,與溪頭相次也」。
洮硯產於甘肅省卓尼縣的洮河沿岸,因而得名。過去一般史書上記載,產地為甘肅省臨洮縣,彼古臨洮縣非現今之臨洮縣,應為現卓尼縣。
最後再對我國「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專門介紹一下。
上面介紹歙石石品,是依照《歙州硯譜》、《歙硯說》等書的品目分類順序,先介紹了眉子,實際上眉子也是一種羅紋,是羅紋的變種,為羅紋的變異表現。
作為工藝品或裝飾品的石材,可以分為寶石、玉石和彩石。硯石屬於彩石。
從以上記載可知,澄泥硯唐代已有製作。唐代以及唐以後的生產地方,也不止一處。如有虢州,相州(今河北省南部成安縣等地與河南省北部安陽市等地),絳州(今山西省新絳縣),澤州(今山西省晉城市)等地,即今冀南、豫北與晉南一帶,都有生產。
米芾《硯史》說:「相州土人,自製陶硯,在銅雀上,以熟絹二重淘泥澄之,取極細者,燔〔fan凡〕為硯。」《文房四譜》上也說:「以墐〔jin 近〕泥令入水中,挪之。貯于瓮器內,然後別以一瓮貯清水,以夾布囊盛其泥而擺之,俟〔si 伺〕其至細,去清水,令其干……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蔭干……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然後入墨蠟貯米醋而蒸之五七度,……亦足亞於石者。」明代陳繼儒《珍珠船》上說:「絳縣人,善制澄泥,縫絹袋致汾水中,逾年而取之,陶〔yao搖〕(通窯字)為硯。」
由於泥沙原料成分以及燒制火候等方面的不同,澄泥硯色也各不相同。如「有色綠如春波者,或以黑白埴為水紋」(米芾《硯史》)。有「澄泥硯,正紫色,而堅澤如端溪石,扣之鏗然有聲」(宋代何薳《春渚紀聞·記硯》)。清代謝堃《澄泥研》說:澄泥硯「黃質,黑章名鱓〔shan善同「鱔」字〕魚黃者,蓋色若鱓魚之背。又有青色者名蟹殼青,紅色者名蝦頭紅,白色者名魚肚白」。由此看來,澄泥硯也可制出五顏六色的硯品,與其他硯石的天然顏色相比,毫不遜色。
眉子 又稱眉紋,其紋為黑色,酷似人眉,故名。成條狀分佈於硯石中,硯石底色大都為青灰色。《歙硯說》說:眉子「凡九品:雁湖眉子,對眉子,金星眉子,綠豆眉子,錦蹙〔cu 促〕眉子,短眉子,長眉子,簇眉子,闊眉子」。《辨歙石說》上註解說:雁湖眉子「硯心有紋暈如注池,四外眉子密密,如群雁飛集之狀」。對眉子「石紋如人畫眉而細,遍地成對者」。金星眉子「眉子疏勻而有金星間之」。綠豆眉子「石理稍黑,微暗而斑,內有短密眉子紋」。錦蹙眉子「石紋橫如眉子,間有金暈」,「金暈如九-九-藏-書蹙錦然」。短眉子「眉子密短而勻」。長眉子「眉子長而差大」等等。這之中,雁湖眉子亦稱雁攢湖眉子,是以硯心為湖池,四周眉子如群雁翔集,富含詩情畫意,令人遐想。因極罕見,故為珍品。
金紋 指石中有雲霧條紋狀的金黃色暈,故名。又按照條紋色暈的形狀,隨形賦名。《歙州硯譜》提到金紋有十種:金紋如長壽仙人者,青斑金紋如鶴舞者,金紋如雙鴛鴦者,金紋如斗者,金紋如枯槎〔cha查〕仙人者,金紋如金雲氣者,金紋如眉如卧蠶者,金紋如雙魚蹲鴟〔chi痴〕者,金紋如湖中寒雁者,金紋如金壺瓶者。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金紋形狀多為人物鳥獸等,其名乃依狀隨形而定。
宋代唐詢《硯錄》說:「青州黑山紅絲石為硯。」《硯箋》說:「紅絲石紅黃相參不甚深,理黃者絲紅,理紅者絲黃,其紋勻徹……洞口絕壁有鐫字,唐中和年採石所記。」《青州府志》載,「紅絲石產於臨朐〔qu 渠〕縣南之老崖崮 」。
宋代李之彥《硯譜》上說:「虢州(今河南省靈寶市)澄泥,唐人品硯,以為第一,今人罕用。澤州道人呂翁作澄泥硯,堅重如石。手觸輒生暈,上著『呂』字。」
紅絲硯紋理天然,其狀不一。色澤多彩,千姿百態。有的似雲水、山巒,有的如花卉、鳥獸。因石中夾有石英,形成冰紋、旋紋、條帶、斑痕等等,構成了紅絲硯特有的文采與圖飾。
澄泥硯
螺溪硯的石色與石紋可謂五光十色,絢麗多彩。可分為五大類主色:烏黑、翠綠、赭紅、土黃及灰白。有金砂、銀砂、水波紋等紋飾。寶島的螺溪硯,也是祖國的名硯之一。
石硯,特別是優質石硯,確為理想的硯材。《遵生八箋》說:石硯具有「質之堅膩,琢之圓滑,色之光採,聲之清冷,體之厚重,藏之完整,傳之久遠」的特點。唐代著名硯石,除上面說到的端硯、歙硯外,還有紅絲硯、淄硯、天壇硯(盤谷硯)等。宋代以後又陸續出現洮硯、黃石硯(方城石)、松花石硯、苴〔ju居〕卻硯、易硯、潭柘硯、螺溪硯等。硯石產地,可謂遍布神州。宋代米芾《硯史》上就列有硯石20餘種,宋代高似孫《硯箋》上更列有硯石30餘種。由於自唐代起硯石增多,其中更有甚佳者,歷史上便有了「四大名硯」之說。初稱為端硯、歙硯、澄泥硯與紅絲硯。后因洮〔tao 逃〕硯出現及紅絲硯停采,便又稱四者為端硯、歙硯、洮硯與澄泥硯。下面便將以上一些名硯分別加以介紹。
水嶥〔gui貴〕坑 「在羅紋山西北,……景祐中發(掘),……自水舷至坑五丈五尺,闊一丈三尺,穿籠取之……石里如浪紋」。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在硯史上,唐硯不論在硯材種類上,還是在硯式表現上,都較前代有很大發展。隨著制墨業的發展,附件研石已不再使用,硯以單獨完整的形態出現,唐硯可以說是硯器發展成熟與完善的標誌。在硯形上,多為雕飾素雅、簡易實用的箕形硯。它是宋代以後石硯的常規形制,即抄手硯之先導。在硯材上,發現與開採了專用優質硯石,如端溪石與龍尾石(歙石)等均在唐代問世,開創硯史新篇章。明代陳繼儒《妮古錄》上說:「鏡須秦漢,硯必唐宋。」在硯史上,唐硯確佔有輝煌的一頁。
宋代也有一些著名洮硯流傳,如宋蓬萊山洮河石硯。長16.9厘米,寬9.8厘米,高3.9厘米。硯石周邊雕有雙龍戲珠圖案。硯上部刻重山疊嶂,中有重簷殿閣。橫額篆書「蓬萊山」,因得硯名。硯背凹處刻有贔屓〔bi xi幣戲〕負碑,碑額隸書「雪堂」二字,雪堂為蘇軾齋號。並有隸書「縹渺神山棲列仙,幻出一掬生雲煙,予以寶之萬斯年。元豐四年春蘇軾識」。此硯形制古樸,又為蘇軾用硯,因而彌足珍貴。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羅紋是硯石中層狀排列的如織物的紗紋,為含有硫化銀、銅、錳等礦物的黏土質。層次極薄的為細羅紋,略厚的為粗羅紋,絲直而細密者為犀角羅紋,層次較厚粗寬直紋者為角浪紋等。
水舷坑 「在眉子坑外,臨溪,冬水涸時方可取,春夏不可得,發(掘)地丈余,乃至read.99csw•com石,率多金花」。
螺溪硯 螺溪硯因產於台灣省彰化縣,濁水溪下游支流的東螺溪之螺溪而得名。據《彰化縣誌》所載,清代楊啟元的《東螺溪硯石記》:「彰之南四十里有溪焉。源出內山,由水沙連,下分四支,最北為東螺溪,溪產溪石,可裁為硯,色青而元,質潤而粟。有金砂、銀砂、水波紋各種,亞於端溪之石。然多雜于沙礫之中,匿於泥塗之內,非明而擇之不能見,一若披沙而揀金者。」螺溪發源於水沙連(即日月潭)附近之山麓,螺溪石「多雜于沙礫中」,因此是在河床上撿采。因為這些溪石「色青而元」,為黑色卵石,所以又稱「黑玉」。
紫紅地灰黃絲紋 石質柔嫩,絲理細潤。色澤華美,發墨泛油。因坑脈夾層較薄,極不易得,故較珍貴。唐宋時期柳公權、歐陽修、唐詢、蘇易簡等人,對其非常推重。產於黑山,是紅絲硯中最為名貴的一種。
羅紋金星坑 「在羅紋山西北,自羅紋坑相去四十五丈」。
紅絲硯
關於歙硯硯石的發現與開採,宋代唐積所撰《歙州硯譜》談到婺源硯時說,「在唐開元中,獵人葉氏逐獸至長城裡,見壘石如城壘狀,瑩潔可愛,因攜以歸,刊粗成硯,溫潤大過端溪。后數世,葉氏諸孫持以與令,令愛之,訪得匠手,斫為硯,由是山下始傳。」這是說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當地獵戶葉氏因獵獸追捕至山中,見有瑩潔可愛的如城壘狀之石,帶回家去掉粗糙的表面,製作成硯,發現硯石溫潤性質比端硯還好。幾代以後,葉氏後人拿去送與縣令,縣令十分喜愛,並找匠人製作成硯,從此歙硯便流傳開來。
紅絲硯自宋代以後因停采,遂少顯於世,流傳不多,但也留下一些名硯。前面說過的清代畫家高鳳翰,藏硯極豐,其中就有紅絲硯。在其所著《硯史》上,第37方即為紅絲方硯,因高鳳翰為山東膠州人(今山東省膠州市),所刻銘文為:「美不美,鄉中水,何必乎,歙之黟,端之紫」,千里蒓〔chun 純〕羹,表達了他對家鄉紅絲硯的眷戀與鍾愛。
歷史上不少詩人對洮硯有詩讚,黃庭堅《劉晦叔洮河綠石研》上說:「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紋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這裏黃庭堅以鴨頭上綠色羽毛,來形容洮硯的瑰麗色澤,實屬貼切。金代馮延登《洮石硯》上說:「鸚鵡洲前抱石歸,琢來猶自帶清輝。芸窗盡日無人到,坐看元雲吐翠微。」描寫洮石青翠可人,熠熠生輝。
濟源坑 「在縣之正北,凡三坑並列。曰碧里坑,在山上,色理青瑩。及半里,有水步石,大雨點白暈。次十里,入里山,石青細有金紋花暈,厥狀不常」。
米芾在《硯史》上說:洮石「綠色如朝衣,深者亦可愛,又則水波紋,間有黑小點……亦有赤紫石色斑。」《洞天清錄集》上說:「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遵生八箋》也說:「洮河綠石,色綠微藍,其潤如玉。」洮硯以碧綠色為主,「綠如藍」的上品稱「綠漪石」。這種綠石中往往有條條紋理,猶如萬端雲霞,千姿百態。肌理縝潤,綺麗典雅。發墨生光,呵之成珠。貯墨經月,不變不涸〔he 和〕。另有洮硯「赤紫石」,玫瑰紅色硯石,發墨功能不亞「綠漪石」。石質細密晶瑩,色彩鮮美,硯紋似波浪翻滾,如捲雲連綿,清麗動人。
歙石紋理緊密,溫潤細膩,其紋如絲羅,其聲如振玉,其色如蒼碧。蘇軾《孔毅甫龍尾硯銘》說:「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爪膚而縠〔hu 胡〕里,金聲而玉德。」「澀」指石質鋒芒,易發墨但不損筆;「滑」指石質堅密但易研墨;「爪膚」,「縠里」指石質如皮膚般柔嫩,紋理如縐紗般細美;「金聲」「玉德」指扣之有鐘磬韶武之音。坡翁硯銘的確說出了歙硯的優點。
紫紅地紅絲紋 質堅細膩,色澤艷麗,發墨有光。產於老崖崮。
羅紋里山坑 在羅紋山後,(南唐)李氏時發掘。
紅絲硯石在色澤與品種上也是多種多樣的。大體說來,有下列幾種。
歷史上也有一些著名的澄泥硯傳世,一方為宋代蘇軾鵝式澄泥硯,長12.7厘米,寬8.8厘米,高2.7厘米https://read.99csw•com。硯形為轉頸回眸之鵝形,鵝體為硯面,深處為硯池,淺處為硯堂。硯背隸書「鵝戲」,並署:「東坡居士軾」楷書款。此硯幾經輾轉,后入清宮。清帝乾隆特作詩詠硯:「澄泥制硯肖鵝鶃〔yi億〕,背刻東坡想用之。設以換群遺事諭,斯人誠不愧研斯。」命工刻於硯側,詩后鈐〔qian鉗〕「太僕」御印,並楷書「乾隆辛丑季夏御題」。硯盒為紫檀木製鵝形盒。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天壇硯 產於河南省濟源縣天壇山,故名。亦名盤谷硯。唐代韓愈有《天壇硯銘》:「儒生高常與予下天壇,中路獲硯,似馬蹄,外棱孤聳,內發墨色,幽奇天然。」說明在唐代天壇硯已有開採。清代謝慎修的《謝氏硯考》又說:「盤谷即唐李願隱處,產石可為硯,亦具蕉葉、青花、玉帶、金線狀,可與新坑端石混,惟發墨稍粗,石易剝落,故遜端產,盤谷在濟北二十五里。」由此可知,天壇硯也是古老的名硯。
著名的硯石中,端硯為絹雲母泥質板岩,歙硯為含石英粉砂質泥質板岩,洮硯石為水雲母泥質板岩,魯硯石為微晶質灰岩。
洮硯
明代十八羅漢洮河石硯,長26.5厘米,寬20.2厘米,高8.4厘米。橢圓形,硯池部分線刻宮殿樓閣,雲龍海水。硯周環刻十八羅漢。硯底內凹,浮雕海浪翻騰,柱石聳立,魚龍呼嘯。刀法蒼勁,氣勢威嚴。此硯石質蒼碧,硯體敦厚,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金星是硫化鐵黃鐵礦之類的點滴狀流散物,大者如豆,小者如黍,至小者如魚子。金紋金暈是熔為線條狀、片雲狀、流雲狀的「金星」。由於金星是金屬礦物質,硬度又大大超過歙石的平均硬度,因此會出現挫墨損筆現象。對於硯石的使用功能來說,是一種缺點,也是一種「石病」。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由於金星在深色硯石上鮮亮明艷,晶瑩奪目,具有裝飾美的效果,因此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又因金星是歙石的特徵之一,有時也可起鑒別歙石真偽的作用。
宋末元初,由於戰亂,歙硯生產受到影響。據《婺源縣誌》記載:「自元兵亂后,琢者日拙,而識硯材者尤鮮。」自此以後,制硯業日趨萎縮,一落千丈。明至清初,未見開採記錄。直至清乾隆年間,方有開坑取石的記載。清代程瑤田《紀硯》說:「乾隆丁酉夏五月,余從京師歸於歙,時方采龍尾石琢硯,以供方物之貢。其石之不中繩度者,硯工自琢之,以售於人。」這是說在公元1777年曾有開採,作為地方貢品。其中未達標準不合規格者,硯工自行雕琢,在民間售賣。 自此至清末,未見有開採的記載。歷史上由於長時間較少開採,影響了歙硯的流傳與揚名。
黃地紅絲紋 質堅而潤,色澤鮮艷,不滲水,不漬墨,叩之清脆悅耳,但石理滑,下墨較鈍。產於老崖崮。
歙石不僅石質優良,還含有豐富多樣的、被稱謂「石品」的天然花紋,這是由於含礦物質的成分不一而造成的,這些礦物質或以點滴狀散開,或以線條狀層列。有的規則排列,有的曲折雜陳,變化萬千,姿態各異。一般說來,歙石石品可分為眉子、羅紋、金星、金紋等幾類。
米芾《硯史》說:「紅絲石作器深佳。」關於紅絲硯的特點,清代汪春煦《壽石齋硯譜》上說:「以墨試之,其異於他石者有三:他石不過以溫潤滑瑩者為尤。此乃浸之以水而有滋液出於其間,以手磨試之久,黏著如膏,一也;他石與墨相發,不過以其體質堅美。此乃常有膏潤浮泛,墨色故相凝若漆,二也;他石用訖,甚者不刻,其次終食之間,墨即干矣。此石復之以匣,常數日墨色不幹,經夜其氣即上下蒸濕,著于匣中有如雨露,三也。」也就是說其石質細膩,緻密,更顯發墨。
清代允祥珍藏的一方澄泥硯也很有名。硯為板瓦形,長33厘米,寬19.3厘米,高2.3厘米。硯側銘「怡王冰玉道人珍玩」。硯色如茶末,細潤如玉。硯面光素無紋,硯體整齊舒展。允祥為康熙第十三子,封怡親王。《紅樓夢》著名的「己卯本」,即為允祥府抄藏本,故又稱「怡府本」。允祥生平嗜翰墨,喜收藏。此硯現藏天津市博物館。
硯石因所出硯坑、開採年代等不同,石品read.99csw.com、質量等也有區別和差異。歷史上硯石出自何坑,產於何時等等往往是重要的鑒別標準,因此對硯坑情況也應加以了解。歙石硯坑很多,《歙硯說》說:「龍尾山亦名羅紋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歙州硯譜》中「石坑」一節介紹說:「羅紋山亦曰芙蓉溪,硯坑十余處,蔓延百余里。」其主要硯坑如下。
歙硯「石品」天然花紋不同,是因為成因不同。
硯史上,除「四大名硯」之外,還有許多其他著名的硯石,下面擇要介紹一下。
米芾《硯史》上說:「通遠軍覓石硯……在洮河綠石上,自朝廷開熙河,始為中國有。」熙河是宋代路名,治所在熙州,現今甘肅省臨洮縣。《雲林石譜》上說:「通遠軍即古渭州,水中有蟲類魚,鳴或作覓覓之聲,土人見者,以梃刀或堅物擊之,多化為石,色青黑溫潤,堪為礪,目之為覓石。」通遠軍、熙河路即現今洮河一帶。這種覓石「自朝廷開熙河,始為中國有」,也就是說,洮石是在宋代開始開採的。金代詩人元好問在《賦澤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研》一詩的序中說:「研有銘雲:王將軍為國開臨洮,有司歲饋可會者六百巨萬,其中於中國得用者此研材也。」這位王將軍就是擁護宋代王安石變法的王韶,他當時是秦鳳路沿邊安撫使,是王韶將這種優良的硯材傳入中原,從而使洮石在硯材中嶄露頭角,發展成為著名硯石。
驢坑 「在縣之西北七十里,……景祐中,曹平為令時取之。后王君玉為守,又取之。近嘉祐中,刁璆〔qiu 球〕為尉,又取之。其石有青綠暈也」。
溪頭坑 「又曰主持山,在羅紋山金星坑之北約二三里,……其石金星率多虛慢焉」。
另一方清代荷葉歙硯也很名貴,橢圓形,長14.8厘米,寬12.8厘米,高2.7厘米。硯周略加雕琢,使硯呈仰面卷邊荷葉形,四周荷葉內卷。硯背微凹,中間淺雕出葉蒂。石質黝黑微呈青碧,堅勁瑩潤。紋理勻凈,縝密,隱現暗細羅紋,古犀羅紋,尤為精絕。硯石正反兩面,布滿近十對眉子紋,多數橫而不曲,兩端略細,成雙成對,悅目怡神。此硯硯盒為嵌有螺鈿的雲龍黑漆盒,襯裝硯石,更顯華貴。此硯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松花石硯 產於吉林省白山市,因產於松花江發源地,故名,又名松花玉。清代陳元龍輯《格物鏡原》上說:松花江砥石山石,「溫潤如玉,紺〔gen干〕綠無瑕,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硯之神妙無不兼備」。在清代,由於長白山地區是滿人先祖的發祥地,松花石硯專作皇家御用。
宋代還有許多吟頌歙硯的詩歌,如蘇軾在《偶于龍井辯才處得歙硯甚奇作小詩》中說:「羅細無紋角浪平,半丸犀璧浦雲泓。」另外蔡襄、周必大等人也有詩文讚譽歙硯。
紫紅地黃絲紋 石質潤美,堅而不頑。因有石英夾雜其間,故大材難得。產於老崖崮。
羅紋 指硯石表面有如絲羅般旖旎〔yini倚你〕柔美紋理,故名。《歙硯說》說:羅紋「凡十二品:細羅紋,粗羅紋,暗細羅紋,松紋羅紋,角浪羅紋,金星羅紋,刷絲羅紋,倒地羅紋,石心羅紋,卵石羅紋,泥漿羅紋,筭〔suan 算〕子羅紋」。《辨歙石說》上註解說:細羅紋「石紋如羅縠精細,其色青瑩,其理緊密堅重,瑩潔無瑕璺〔wen問〕,乃硯之奇材也」。粗羅紋「似細羅紋而文理稍粗」。暗細羅紋「羅紋雖細,晦而不露,紋理隱隱,石色微青黑」。角浪羅紋「直紋數路,如角浪然」。金星羅紋「細金點如撒星者,有金抹如眉子者,有橫抹金紋長短不定者」。刷絲羅紋「石紋精細纏密,如刷絲然」。筭子羅紋「比刷絲紋理疏而粗大,正如排筭子」,等等。以上羅紋的品名都是很形象的,如角浪羅紋酷似江海中翻騰波浪,視如波浪起伏不平,撫卻平滑溫潤。又如《辨歙石說》中說到的「水波」羅紋,「紋理橫細如晴晝微風,清沼漣漪之紋」。羅紋成橫向排列,宛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硯石的許多特性與審美價值,多與岩石學有關。從岩石學的角度來說,硯石主要屬於沉積岩或變質的沉積岩(泥質、粉砂質、凝灰質或碳酸質岩石)。一般說來,硯石質地細膩,粒度細勻密實,粒徑為0.0九九藏書05—0.01毫米,硬度為摩氏硬度計3—5(即硬度在方解石(3)與磷灰石(5)之間),相對密度在2.9左右。
歙硯產於江西省婺〔wu 務〕源縣,因唐代婺源縣屬於歙州,故名歙硯。又因歙硯主要產於婺源龍尾山下溪澗,故又名龍尾硯。《文房四譜》說:「今歙州之山有石,俗謂之龍尾石。」米芾《硯史》上說:「歙硯婺源石。」宋代李之彥《硯譜》上說:「歙石出於龍尾溪。」這些都說明了歙硯名稱的由來。
從以上記載中,我們知道,澄泥硯的製作方法,基本上是以細密織物,縫製囊袋,盛泥「澄之」,成型蔭干,燒製成硯,因用「澄泥」方法製作,故名「澄泥硯」。前面介紹過《文房四譜》上所記的魏銅雀台瓦硯,從瓦的製作方法來看,實已顯日後澄泥硯製法之端倪。
歷史上有不少歙硯流傳下來。1953年在安徽省歙縣小北門窯藏出土宋代歙硯17方,其中一方眉紋棗心歙硯,長方形,長21.3厘米,寬12.5厘米,高2.8厘米。平底,邊起直線棱。一端為新月形硯池,中為橢圓形硯堂。硯身為青黑色細羅紋石,硯堂嵌入對眉子石一片,自由取放,可作硯蓋,也可作硯面。設計巧妙,匠心獨運。清代徐毅《歙硯輯考》說:「歙石以眉子為絕,而眉子品目不一,要以石色青碧、石質瑩潤而紋理勻凈者尤為精絕。」此硯石質、雕琢、造型俱優,為宋代歙硯之瑰寶。現藏安徽省博物館。
豬肝色地灰黃絲紋 石質細潤,色澤深沉,軟硬適度,發墨較好。產於老崖崮。
五代十國的南唐時,《歙州硯譜》說:「至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守又獻硯,並蒸硯工李少微,國主嘉之,擢〔zhuo濯〕為硯官。」這說明在南唐,歙硯已為貢品。當時還設「硯官」管理歙硯生產。宋代洪适輯錄的《歙硯說》說:「昔李後主留意翰墨,用澄心堂紙、李廷珪墨、龍尾硯。三者為天下冠,當時貴之。」表明當時龍尾硯(歙硯)與澄心堂紙、李廷珪墨已是最名貴的文房用品。
歷史上,山東多處產硯石,《遵生八箋》記載「墨角硯、紅絲硯、黃玉硯、褐色硯、紫金硯、鵲金墨玉石硯,皆出山東。」此外書中還提到「淄州黃金硯,……青州石末硯」。青州石末硯為澄泥硯,《硯錄》說:「石末硯,士人取爛石,研澄其末,燒之為研,即柳公權為第一者。」淄硯在米芾《硯史》上就有記載:「淄州硯,淄石理滑易乏,在建石之次。」清代余懷《硯林》還說:「宋熙寧中尚淄石研,神宗親擇其尤佳者,賜司馬溫公。」宋神宗賞賜淄硯給司馬光,由此可見宋代時,淄硯也是名硯。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也提到淄硯。清代盛百二《淄硯錄》更是全面地輯錄了淄硯的資料,也記述了山東的其他硯石。
洮石產於大河深底,開採十分困難。《洞天清錄集》說:「石在臨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遵生八箋》也說:「河深甚難得也」。由於開採艱難,歷史上流傳不多,所以《洞天清錄集》便說:「耆舊相傳雖知有洮硯,然目所未睹。」又因此,也常以魚目代珠,多以長沙谷山石充。
歙硯
澄泥硯嚴格說來不是石硯,它的前身是古代陶硯。如果就多數岩石與所有土壤(包括陶土及澄泥之泥土)的構成來說,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鹽(硅酸鹽是硅、氧和金屬化合物的總稱),由此說來,「陶」與「石」卻又是相通互連的,因此陶硯和澄泥硯,都可說是廣義上的「石硯」。
在宋代,龍尾硯的開採生產規模更加擴大,制硯已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生產業務。黃庭堅的《硯山行》詩對此有很生動的形容:「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岳如斗蟻。陸不通車水不舟,步步穿雲到龍尾……其間有石產羅紋,眉子金星相間起。居民上下百余家,鮑戴與王相鄰里。鑿礪礱〔long龍〕形為日生,刻骨鏤心尋石髓。選湛去雜用精奇,往往百中三四耳。磨方剪銳熟端相,審樣狀名隨手是。不輕不燥稟天然,重實溫潤如君子。日輝燦燦飛金星,碧雲色奪端州紫。」詩中對硯石產地之地理環境、交通情況、硯石品種、居民狀況、開採生產以及石質品位等,都作了形象具體的描繪,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