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漢字的進一步定型 第一節 隸書

第五章 漢字的進一步定型

第一節 隸書

隸書比起小篆來,在筆畫造型和形體結構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圖24 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局部)
a 小篆中的同一偏旁隨著在隸書中的不同位置而改變為不同的形體。例如:
這種分化,也可以說是為了便於書寫和安排全字結構,例如:
(1)將小篆不規則的曲線和圓轉的線條變為平直方整的筆畫,從而使漢字進一步符號化,幾乎全部喪失了象形意味。例如:
這幾個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描繪細緻、形象逼真的象形字(為節省篇幅和排印方便,略去有關形體)。在小篆中雖然已經比較線條化、符號化,但還保留一定程度的象形意味,如殘存了「鳥」的爪子與尾巴,「燕」、「魚」的尾巴,「馬」的腿和尾巴;但在隸書中都變成了四個點,就再也看不出象形的原形了。「衣」和「舟」寫為隸書後,也是看不出九*九*藏*書它們原先多少像上衣和船的樣子了。
(3) 隸書的形體,較之小篆往往有所減省。例如:
漢字由小篆演變為隸書,叫做「隸變」。隸變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結束了漢字的古文字階段,而使漢字進入更為定型的階段。隸變之後的漢字,接近今天使用的漢字,我們看起來就比古文字要容易辨認多了。但是也正因為隸書的形體較之甲骨、金文、小篆等古文字形體有了較大變化,許多偏旁、部件發生變形或被兼并,導致許多漢字直接表義的功能被削弱或淡化了,不能做到「見字明義」。這是今天探討漢字字義時必須加以反覆強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小篆中,上述各字都有一個偏旁「火」,它不管在什麼位置都是一樣寫法,都還保留單體字的形狀; 但在隸書中卻隨著不同的位置分化為「火」、「灬」、「」、「」、「」等等不同的形體,大多數看不出原來是個單體字了。九_九_藏_書
比起小篆的形體,隸書的「香」字減省了「」「雷」字減省了「」,書」字減省了「者」的上半部,「雪」字減省了「」,「屈」字減省了「毛」,「曹」字的減省就更多了,省去一個「東」,並將另一個「東」省為「(由字上加一橫)」。
這幾個字的小篆形體都有部件「」 (右手的象形), 但在隸書中被分化為 「」、 「」、 「」、「」、「又」。 這樣書寫較為方便,也使全字的安排更為平衡、勻稱。read.99csw.com
b 小篆中的不同偏旁在隸書中被歸併為同一形體。例如:
隸書在秦代滅亡后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流行。隨著紙張的發明和毛筆的改良,進入西漢以後,隸書又出現了新的面目,輪廓由較方變為較扁,筆畫中出現了較多的波磔〔zhe折〕,有所謂「蠶頭燕尾」的說法。這就是「漢隸」,和古隸相對,也叫「今隸」,還有叫「八分」九-九-藏-書的。在我國的西北、華北地區,近幾十年間發掘出大量的西漢簡牘,有相當部分書寫的已經是這種今隸了。東漢中期以後,隸書成為官方承認的正式字體。當時出現有大量豐碑巨碣,正文書寫的都是今隸字體(圖25)。小篆一類的字體,反而只能用作碑額(即標題)的書寫了。
小篆雖然是較整齊的長方形,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可是寫起來並不方便,很快地在民間出現了一種較為草率的新字體。這種新字體首先是破壞了小篆的端莊工整,把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這種新字體,據說當時在下層小官吏、差役(皂隸)、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也有人說是罪犯程邈〔miao秒〕在監獄中整理的。開始階段的隸書叫做「古隸」,又叫「秦隸」。近些年出土的許多秦代簡牘上,書寫的就是秦隸文字(圖24)。

圖25 東漢曹全碑(局部)
read•99csw.com
(2) 分化與歸併了小篆的偏旁(就是合體字的部件,如形聲字的形符或聲符),較大程度地改變了漢字的形體結構。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歸納:
因此,隸書把漢字的象形字,變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這在漢字的發展史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以上三組例字中,第一組隸書中含有「西(西)」的形體,在小篆中各不相同;第二組隸書中上部形體都是「(春字去日)」,在小篆中也各不相同;第三組隸書中的偏旁都是「月」,但實際在小篆中分別屬於「月」、「肉」和「舟」。
總起來說,漢字的形體從小篆變為隸書,有了很大的簡化,也更便於書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