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漢至南北朝時期的地圖 第四節 最早的歷史地圖集——裴秀的《禹貢地域圖》

第二章 漢至南北朝時期的地圖

第四節 最早的歷史地圖集——裴秀的《禹貢地域圖》

當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裴秀出任司空時,經過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戰亂,漢朝留下的地圖已經相當有限,而且質量不高,不能滿足日常需要。另一方面,在消滅蜀國和吳國的過程中,魏國當局很注意收集兩國的地圖。尤其是在平定蜀國期間,還專門派遣人員,隨軍隊對沿途的地形、地勢、山脈、河流、道路進行調查,然後在地圖上核對修改。因而九-九-藏-書當時已經積累了不少地理資料和原始地圖,為編繪新的高質量地圖創造了條件。
由於西晉統一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十六國和南北朝的長期分裂和戰亂使地圖很難得到保存和流傳,所以《禹貢地域圖》不久就失傳了。但7世紀初隋朝的建築學家宇文愷曾提到裴秀的「輿圖」採用「二寸為千里」(大致1:900萬)的比例尺,這「https://read.99csw.com輿圖」很可能就是《禹貢地域圖》的殘卷。但此後就再也未見到關於《禹貢地域圖》流傳的記載了。
裴秀鑒於自先秦以來,由於年代久遠,記載在古代的地理書《禹貢》中的山川地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後代的學者往往任意作出牽強附會的解釋和引證,內容越來越混亂,錯誤百出,因此他根據文獻資料作了嚴密考證。本著寧read.99csw.com缺毋濫的原則,對有疑問的地點一律不收,凡當時已經不存在的古代地名也都注在相應的位置。就這樣,裴秀繪製成了18篇《禹貢地域圖》。
由於地圖所繪的內容越來越多,又不採用適當的比例尺,所以全國性的地圖越繪越大,當時的一幅「天下大圖」竟用了80匹縑〔jian肩〕(雙絲的細絹),不僅查閱不便,而且也不精確。裴秀採用「一分為十里https://read•99csw.com,一寸為百里」的比例尺,將這幅巨型地圖縮小到一丈見方的「方丈圖」。但圖的內容還是相當豐富,「備載名山都邑」。由於採用了適當的比例尺,真實感很強,使查閱的人「可以不下堂而知四方」。
《禹貢地域圖》是一部以疆域政區為主的歷史地圖集,也是目前所知中國第一部歷史地圖集。圖集所覆蓋的年代上起《禹貢》時代,下至西晉初年,內容則包括從古代的九_九_藏_書九州直到西晉的十六州,州以下的郡、國、縣、邑及它們間的界線,古國及歷史上重大政治活動的發生地,水陸交通路線等,還包括山脈、山嶺、海洋、河流、平原、湖泊、沼澤等自然地理要素。從圖集分為18篇以及以後的歷史地圖集的編排方式來推測,這部圖集很可能是採取以時期分幅和以主題分幅兩種方法,即以時間為序繪製不同時期的疆域政區沿革圖,又按山、水或其他類型繪成不同的專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