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隋唐至宋時期的地圖 第六節 沈括的地圖學成就

第三章 隋唐至宋時期的地圖

第六節 沈括的地圖學成就

據此,他認為古人所謂「飛鳥圖」的實質,就是要像空中的鳥作直線飛行一樣,求得地面上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才能保證地圖的準確性。與裴秀的「製圖六體」相比,沈括取消了「道里」,增加了「互同」。沈括將「道里」看作地圖上的距離,以為有了比例尺后,圖上的距離自然就有了。至於他新提出的「互同」,很可能就是現代地圖測繪中使用的等高線標記。在註記州縣方位時,沈括將前人使用的8個方位擴大到24個,使各個地點的位置和相互關係都更為精確。
沈括(公元1031—1095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地理學家和地九九藏書圖學家。
在總結繪製《守令圖》的經驗時,沈括指出:
地理之書,古人有飛鳥圖,不知何人所為。所謂飛鳥者,謂雖有四至,里數皆是循路步之。道路迂直而不常,既列為圖,則里、步無緣相應,故按圖別量徑直四至,如空中鳥飛直達,更無山川回屈之差。余嘗為守令圖,雖以二寸折百里為分率,又立准望、牙融,旁驗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鳥飛之數。圖成,得方隅遠近之實,始可施此法。分四至、八到,為二十四至。以十二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干、乾坤艮巽四卦名之。使後世圖雖亡,得予此書,按二十四至以布郡縣,立可成圖,毫髮無差矣。九九藏書(《夢溪筆談續編》卷三)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沈括奉命巡守北部邊疆。為了更形象地顯示山川道路的實況,在此期間製成了立體的「木圖」。他首先對製圖範圍內的山川作了詳細的實地考察,然後用麵糊上木屑,在木盤上複原出地形。但不多久天氣轉寒,木屑凍結不能再用,他考慮到臘的重量輕,便於攜帶,就改用臘熔化后製成模型。回到首都后,他根據臘的形狀,改用木材雕成立體地圖。宋神宗召集大臣一起觀看,認為有推廣價值,下令各邊疆州都製成這類「木圖」,上報朝廷收藏。沈括的這種立體地圖比西歐要早出700多年,但以後似乎並未推https://read.99csw.com廣和流傳,顯然是由於製作的困難,因為一般人很難同時具備兩方面的條件——既能親自進行實地觀測,又能在製作中掌握好比例尺。南宋時,黃裳製作過木質的輿地圖;朱熹嘗試用膠泥製作,以後又企圖用八塊木板製作一幅組合的《華夷地圖》,並在木板上雕刻山水的形狀和高低,但沒有成功。
宋朝已普遍使用「水平」(水準儀)、「望尺」(照板)、「干尺」(度干)等儀器來測量地勢的高低。據《武經總要》的記載,這種水準儀的外形類似平板儀或經緯儀,是一個有三個浮標的水槽,而每一個浮標都有一個觀測點。沈括認為,用這種儀器測量有一定誤差,九_九_藏_書所以他在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奉命測量汴渠的地勢時,就利用汴渠堤外過去取土后留下的舊溝,把溝分成若干段,攔水築堰,利用水平面分別量算出各段之間的高差,然後得出總高差。沈括測得從開封上善門至泗州淮口840里130步之間的地勢高差為19.486丈。他這種測量方法,在此前世界上從無先例,屬於他的首創。
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八月,沈括在三司使任內奉命編繪《天下州縣圖》。儘管此後他仕途幾經周折,一度被降職流放,但從未放棄努力,終於在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編成,正式定名為《守令圖》,次年上報朝廷。這套地圖包括「大圖一軸九-九-藏-書」(全國總圖一幅),高1.2丈,寬1丈,比例尺約為1:40萬;小比例尺的全國總圖一幅,尺寸不詳;18個路(當時的一級政區)的分幅圖各一幅;副本一套共20幅;總共有40軸(幅)。這套圖到南宋時還存在,因為在鄭樵編《通志·圖譜略》時還列為「記有」(現存)一項,此後才失傳。有人認為,根據沈括繪製《守令圖》的時間、地點和他在完成編繪后定居鎮江等情況,以及阜昌七年(公元1136年(岐學上石的《禹跡圖》(現存西安碑林)和紹興十二年鎮江府學立石《禹跡圖》(現存鎮江市)的內容完全相同等事實來看,岐學上石的《禹跡圖》可能就是沈括《守令圖》中的那幅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