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隋唐散樂百戲的繁榮 第六節 劍器、胡旋

第三章 隋唐散樂百戲的繁榮

第六節 劍器、胡旋

從王邕的賦中可以看出,胡旋舞中的「蹋毬」,不僅僅是體育動作、舞蹈動作,而其中包含著極多的雜技動作,所以王邕說「俾眾伎而皆掩,擅奇能而絕倫」。胡旋舞是伴隨著鼓聲、樂聲,應節而舞的,以急促、多變的舞姿千旋萬轉于木球之上,有如旋風般快速迴旋。舞者穿著柔軟貼身的舞衣,腰間束著佩帶,披著輕飄飄的紗巾,戴著閃亮的飾品,飛舞旋轉,美麗動人,表現出驚人的技藝。
描寫在樂聲伴奏下,眾人隊形層層,作旗舞、劍器舞,吶喊聲驚天動地,似是軍中作舞。
胡旋舞,《新唐書》雲:「胡旋舞,舞者立毬上,旋轉如風。」唐代段安節《東府雜錄·俳優》記載較詳:
劍器舞在宋代發展成為院本、雜劇,如在周密《武林舊事》卷一○「官本雜劇段數」中著錄有《病爺老劍器》(明代陳繼儒刻本中無「老」字),可惜今已散佚了,無法窺知其內容。劍器舞在宋代時傳入朝鮮,而在國內卻漸漸失去唐人之風采,但在清代仍有一些人以此為娛樂。清人陳睿思《觀丁將軍故劍》詩中,稱讚丁將軍「劍舞猶第一」,技藝高超,舞動宛如青龍纏身。詩人錢良擇在《觀小伎娟娟舞劍作》中,描寫一民間女伎人,手執蓮花形的刀劍作舞,「初如雙玉龍,盤空斗拿攫。漸如曳匹練,施繞紛交錯」,不大一會功九-九-藏-書夫,只見一片寒光閃爍,令「壯士」傾心而且慚愧。劍器舞在今日已罕見了,但在今日舞台上盛行的長綢舞、舞流星等雜技中還保留了一些古代劍器舞的遺痕。
排備白旗舞,先自有由來。
合如花焰秀,散若電光開。
喊聲天地裂,騰踏山嶽摧。
劍器呈多少,渾脫向前來。
毬上有嬪,毬以行於道,嬪以立於身,出紅樓而色妙,對白日而顏新……毬體兮似珠,人顏兮似玉,下則風雷之宛轉,上則神仙之結束,無習斜流,恆為正游。毬不離足,足不離毬,弄金盤而神仙欲下,舞寶劍則夷狄來投。
劍舞在唐代又作健舞,有「黃獐」表現黃獐谷血戰契丹事,「達摩支」表現達摩傳藝事。至於如何表演劍舞,因為古代文獻記載太簡略,不夠具體,以致在學術界產生較大分歧。大體上有三種解釋:
在唐代有位著名的藝人公孫大娘,她在繼承前人舞劍技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將它改造成為一種純舞蹈性的「劍器舞」,併名噪一時。據唐朝司空圖《劍器》詩云:「樓下公孫昔擅場,空教女子愛軍裝。」可知公孫大娘在表演「劍器舞」時,身上是穿https://read.99csw.com著軍裝的。唐代大詩人杜甫,在唐代宗大曆二年(公元767年)於四川夔州看見公孫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表演劍器舞時,回憶起自己幼年在郾城觀看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的情景,生動地描繪了演出的情況:
劍器舞,追溯起源甚為古遠,它應該是從古代傳說中原始時代後期的「干戚舞」等反映古代戰爭生活舞蹈中,繼承與發展出來的。「干戚舞」在《樂書》卷一六八「樂圖論」中「雅部」有記載,又作「干舞」,舞者持朱干玉戚而舞,又衍變為持盾牌與斧鉞、持盾牌與戈,雄健作舞,以祭山川。晉代大詩人陶淵明《讀山海經》詩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干戚舞」在先秦時衍變為器舞,其中有劍器舞。漢代王肅《孔子家語》一書中記載,子路曾穿著戎裝去拜見孔子,並拔劍起舞。《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在鴻門宴上,項莊先舞劍,后又與樊噲對舞,即是劍舞。此故事在唐代衍變為《樊噲排君難》歌舞戲,也有人認為即是劍器舞。在湖北隨縣出土戰國曾侯乙墓中舞劍鴛鴦盒上,繪有舞劍圖,建鼓旁舞者,腰掛著把短劍。
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於一小圓毬子上舞,縱橫騰踏,兩足終不離於毬子上,其妙如此也。
在唐玄宗開元、天寶年九*九*藏*書間,從宮廷到地方,胡旋舞風靡一時,達到令人如醉如痴的地步。不僅唐玄宗、楊貴妃是胡旋舞能手,貴戚武延秀(武則天的侄孫,安樂公主的丈夫)、節度使安祿山等人,都酷愛這種舞蹈。白居易《胡旋女》、元稹《胡旋女》和岑參《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chan纏〕歌》,都是描述胡旋舞的,但他們只是描繪伎人的旋轉舞姿,均沒有提到「蹋毬」而作舞,大概因「胡旋」的概念在當時比較含混,所以元稹在詩中說「胡旋之義世莫知」。對胡旋舞描繪得比較詳細的是唐人王邕《內人蹋毬賦》:
封演觀看過胡旋舞,並根據其特徵,稱作「蹋毬之戲」。藝人在「彩畫木毬高一、二尺」上表演急風般旋轉舞蹈,縱橫騰踏,進退旋轉,因木球在地面滾動,時時發出「骨骨」的聲音,故人們擬其聲又稱之為「骨鹿舞」。段安節將胡旋舞列入「舞工」和「俳優」兩項之中,在「舞工」中將其與「拓枝」、「劍器」、「胡騰」、「阿連」、「稜大」列為健舞。可能胡旋舞在表演時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是突出舞姿,一是表現雜技。這種舞蹈最初起於西域,故在「旋舞」之前冠以「胡」字。白居易作《胡旋女》詩云:「胡旋女,出康居。」康居即古之康國,位於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胡旋舞在魏晉南北朝時就比較流行了,至九九藏書唐代達到極盛的時期。胡旋舞具有西域游牧民族豪放、健朗的民族性格,表現了矯捷、明快、活潑、俊俏的風貌,「與當時開放、向上的時代精神相吻合,符合當時人們的欣賞趣味和審美要求。」(王克芬《中國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
胡旋舞本是一種帶有較難雜技性的舞蹈藝術,它與國家的興亡並無關係,但自「安史之亂」后,有些人卻將惑君、誤國的罪名加在這種雜技性舞蹈藝術上,認為「天寶欲末胡欲亂,胡人獻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覺迷,妖胡奄到長生殿」(元稹《胡旋女》);「祿山胡旋迷君眼」,「貴妃胡旋惑君心」(白居易《胡旋女》)。其實,「安史之亂」是當時社會上尖銳的階級矛盾及政治、軍事、經濟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將其引申歸罪於胡旋舞,是不符合歷史真實的。
其三,空手模擬舞。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中認為,唐人的劍器舞,「其舞用女伎,雄裝空手而舞」。明人張烈《正字通》中,也沿用這種說法。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líng 靈)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can 參)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https://read.99csw.com
唐代不僅伎人表演「劍器舞」,許多文人雅士、赳赳武夫也酷愛此技,並且有一些驚人的「絕活兒」。唐代大詩人李白《司馬將軍歌》中雲:「將軍自起舞長劍」。詩人岑參《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雲:「酒泉太守能劍舞」。唐玄宗手下的將軍裴曼為舞劍技中的高手,他的劍舞與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被時人合稱作「三絕」(《新唐書·李白傳》)。在唐代李冗《獨異志》中記載,開元年間裴旻喪母,請大畫家吳道子在天宮寺畫幾幅壁畫,以超度母親的亡靈。吳道子久聞裴旻善於舞劍,就請他舞劍以增加自己作畫之神思。於是,裴旻「脫去縗服,若時常裝飾,走馬如飛,左旋右抽,擲劍入雲,高數十丈」,然後劍尖朝下,像一道電光從高空下射,裴旻手執劍鞘從容接劍,使劍身準確地插入鞘中,不差分毫,吳道子觀劍后深受啟發,揮筆作畫,一蹴而就,「為天下之壯觀」。劍器舞不僅有獨舞,還有眾人合舞,敦煌寫卷中有《劍器詞三首》,其一雲:
公孫大娘的驚人技藝,轟動了四方,連唐代著名草書家張旭、懷素都從中受到啟發,使書法更為精湛了。
其二,執綵綢而舞。清代桂馥《札朴》中記載一位女雜技家,持「丈余彩帛結兩頭」而舞,「猶如流星」,即由劍舞發展衍變而來的。
其一,舞雙劍,見白居易《立部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