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唐玄宗改革 第一節 武後晚年的社會狀況

第四章 唐玄宗改革

唐朝是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鼎盛時代。在其前期百余年中,出現了兩個太平盛世,一為「貞觀之治」,一是「開元盛世」。貞觀之治是唐初太宗李世民執政階段社會安定、經濟恢復與發展的象徵。而開元盛世則是唐代繁榮昌盛的標誌。開元全盛局面的形成,是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前朝發展的基礎上,堅持銳意革新的必然結果。

第一節 武後晚年的社會狀況

武則天剛退位,中宗和韋后又欲重演高宗與武后故事。韋后是位頗有野心的女人,女兒安樂公主也不示弱,母女二人都想像武則天一樣嘗嘗當女皇的滋味。她們肆意干預朝政,與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相互勾結,形成韋武集團,把持朝政。外戚合夥覬覦皇權,對皇太子李重俊頗為忌恨。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親率羽林將軍李多祚〔zuo作〕等,領羽林千騎兵300餘人,誅殺武三思、武崇訓等。在韋后和安樂公主的唆使下,李顯又殺掉太子李重俊。但事情並未就此了結。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初二日,韋后早已按捺不住取代中宗李顯、自己稱帝的強烈慾望,與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了李顯。而「沉敏多權略」的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與兄相王李旦聯合起來,阻止韋氏陰謀的得逞。於是,韋氏集團將矛頭對準了相王和太平公主一夥,「將圖翦覆,設兵潛備,內外阻絕」(《冊府元龜》卷二十《帝王部·功業二》)。派兵把他們的府邸包圍起來,嚴加監視。「韋庶人(韋后)臨朝,引用其黨,分握政柄,忌帝望實素高,潛https://read.99csw.com謀危害」(《舊唐書·睿宗》)。六月二十二日晚,相王李旦第三子、臨淄王、潞州別駕李隆基經過周密策劃,與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簡等率兵入北軍,誅戮韋后、安樂公主及諸韋武黨羽。迎相王李旦複位,即睿宗。李旦以滅韋武集團之功,封李隆基為平王,又立他為皇太子。
武則天採用殘忍的手段攫取唐朝的最高權力。她為昭儀時,「絕毛里之愛,奪燕昵之私」,扼死親生女兒,以此誣陷王皇后。待她正位后,又肆虐宮闈,把王皇后、良娣蕭氏投釀瓮中,骨碎數日而死。后又將反對她上台的貞觀老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貶殺。「其出手行事,即凶焰絕人」。稱帝之後,「欲立威以制天下」,縱使酷吏周興、來俊臣等,「起大獄,指將相,俾相連染」,於是,「誅戮無虛日」(參閱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一九○《武后之忍》)。武則天所作所為給唐朝統治集團的政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圖2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年)
read.99csw.com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一代傑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病逝于皇宮含風殿。皇太子李治即位,是為高宗。自顯慶開始,李治「多苦風疾」,目不能視,百司表奏,皆委皇后武則天詳決。武則天性情明敏,素多智計,兼涉文史,「內輔國政數十年,威勢與帝無異」,當時與高宗並稱「二聖」。(《舊唐書·則天皇后》)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李治死於真觀殿。太子李顯即位,是為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後身份臨朝稱制。李顯一稱帝就開始扶植自己的勢力,次年二月,被其母武氏廢為廬陵王,把她的小兒子、李顯之弟李旦推上君主的寶座,此即傀儡皇帝睿宗。「自是太后(武氏)常御紫宸殿,施慘紫帳以視朝」。此即母后「垂簾聽政」之始。而這些舉措都在為她登基做女皇做準備。載初元年(公元689年)九月九日,武則天革唐命,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加尊號「聖https://read.99csw.com神皇帝」,將睿宗李旦降為「皇嗣」,輕而易舉地當上了女皇帝。武則天稱帝15年,加上多年輔佐高宗,前後執國柄近半個世紀。在她掌權期間,知人善任,多方納諫,頗有「貞觀遺風」。武則天修改《氏族志》為《姓氏錄》,打擊和限制關隴士族地主,優待與提拔寒門庶族;發展科舉制度,選用人才;勸課農桑,發展農業生產;擊敗突厥、吐蕃,實行軍屯,鞏固邊疆等,這些措施的實行都有利於唐初政權的穩定和社會的進步。武周政權介於「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中間,它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為開元時期的全面繁榮創造了條件。
長安四年(公元704年)冬,武則天病倒神都洛陽,政事多委她的寵臣麟台監張易之、司仆卿張昌宗。張氏兄弟二人倚仗武后,擅作威福。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等調動羽林兵沖入禁中,捕殺張氏二兄弟及其黨羽,迫使武則天退位,擁中宗李顯復帝位,恢復唐國號。十一月,武則天病死於上陽宮的仙居殿。李顯是一位昏憒無能的君主,圍繞著皇位的繼承,諸王、公主、外戚之間展開了一場https://read.99csw.com空前激烈的生死搏鬥。
睿宗李旦「恭儉退讓」,是一位柔弱的帝王。太平公主所欲,他無所不從。「武后以為類己」的太平公主熱衷於參預朝政,「軍國大政,事必參決。如不朝謁,則宰臣就第議其可否」。當時,「宰相七人,五齣公主門」(《舊唐書·太平公主傳》)。太平公主擅政專權,與精明強幹的皇太子產生矛盾。她公然指責說:「太子非長,不當立!」欲廢掉太子,姑侄鬥爭越發激烈。景雲二年(公元711年)七月四日,睿宗李旦權衡利弊,決定把帝位移交太子李隆基,詔書曰:「朕將高居無為,自今軍國政刑一事以上,並取皇帝處分。」(《舊唐書·玄宗上》)八月五日,李隆基即帝位,是為玄宗,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唐明皇。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初,玄宗下令捕殺太平公主黨羽,將她賜死於家。自神龍元年正月,至先天二年七月,八年當中,宮闈內發生六次政變,更迭四位君主,兵戎相見,血濺殿宇。至此,動蕩不寧的政治局面結束了,唐朝進入穩定的發展時期。十一月,群臣上玄宗尊號「開元神武皇帝」,改年號為「開元」。唐玄宗勵精圖治九-九-藏-書,決心「改中宗之政,依貞觀故事」,重新振興大唐(圖2)。
「只知愛人,不敢愛身」的武則天到了晚年生活日益奢靡。她佞佛,大肆推崇佛教。在東都洛陽,耗用200萬斤銅鐵,鑄造一尊高105尺的大佛像,名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當鑄用銅鐵不足時,竟下令搜繳農民的生產工具充數,引起百姓不滿。由於社會經濟的增長,土地兼并不斷擴大,均田制日漸破壞,農民的賦役負擔繁重,「天下戶口,逃亡過半」(《舊唐書·韋嗣立傳》)。官僚地主「廣務田宅」,放手侵佔土地,有的占良田數百頃。如工部尚書盧從願因兼占田畝多,人送綽號「多田翁」。喪失了土地的農民只得「賣舍帖田,以供王役」,「傷破家產,剔屋賣田」。不少農民被迫背井離鄉,遠走四方。這樣就引起了封建統治秩序的紊亂,致使國家財政匱乏,「府庫空虛」。武后、韋后、安樂公主等用賣官鬻爵的方式收斂錢財。「雖屠沽、臧獲(奴婢)用錢三十萬」,就可以別降墨敕,付中書省授官。這些「斜封官」的補授沒有額缺之限,內外斜封官多達數千人。任人唯私,賄賂公行,即可覘〔chan攙〕知吏治的濁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