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秦漢及其以後時期 第三節 長沙馬王堆漢墓與臨沂銀雀山漢墓

第三章 秦漢及其以後時期

第三節 長沙馬王堆漢墓與臨沂銀雀山漢墓

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東郊。1972—1974年,發掘了一、二、三號墓。這三座墓,全由墳丘、墓道、墓坑和墓室組成。墓內棺槨用巨大木板製成。上下四周填塞木炭和白膏泥。一號墓,棺槨規模最大。槨室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共用木料52立方米。內置四層套棺。棺蓋板上覆蓋帛畫一幅。木槨系榫扣結構,無金屬銷釘、無鋸刨痕迹。全部工藝由斧、錛、鑿手工完成。墓內填木炭,厚0.4—0.5米,總重量達10000多斤。木炭之外分佈有白膏泥,厚1—1.3米,對密封起決定性作用。墓主為女性,年約50歲。全身裹殮各式衣著、衾被及絲麻織物18層,連貼身衣共20層。經解剖,屍體不僅外形完整,內臟器官也是完整的。主要病變尚可確認。這具「西漢女屍」成為埃及木乃伊之外又一世界奇迹。在醫學上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二號墓,出土《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竹簡32枚。每簡長69厘米。是西漢實用日曆,也是迄今所知的我國最read.99csw.com早、最完整的古代歷譜。它的出土,使我們得知西漢太初以前歷譜格式。證實太初以前使用的是「顓頊歷」(以十月為歲首)。可以校正以往推算年代的差誤。對考訂歷史年代,具有重要意義。
銀雀山西漢墓,位於山東省臨沂縣城南銀雀山。1972年發掘一、二號墓。這兩座墓均為長方形豎穴,一棺一槨,槨室分成棺室和邊箱兩部分。隨葬品大部分放在邊箱內。

圖8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
墓中隨葬物:有漆器、紡織品、陶器、竹木器、木俑、樂器、農畜產品、食品、瓜果、中草藥、竹簡、印章等達3000多件,還有12萬多字的帛書。絲織品中罕見的珍品:印花敷彩紗,將塗料印花與手工彩繪相結合,工藝水平很高。素紗禪衣九_九_藏_書,長128厘米,重49克,平紋織物,輕薄透明猶如蟬翼。經研究,其質量還高於現代喬其紗。絨圈錦,一種特殊織錦,以多色經絲和單色緯絲交織而成,帶有立體感。是迄今最早的絨織物。
馬王堆西漢墓與銀雀山西漢墓的發掘,是我國考古工作上的重大收穫。其中,馬王堆墓中出土的帛書與銀雀山墓中出土的漢簡,是我國考古學上古代典籍的重大發現。
《六韜》、《尉繚子》、《晏子春秋》,過去曾被認為是偽書。簡本的出土,證實這幾部書在西漢前期已廣泛流傳,確系先秦古書。這對宋代以來的偽書說作了否定,從而恢復了這些書的歷史地位。
尤其是三號墓中出土大批帛書,在考古發現中實屬罕見。帛書質地為絲織細絹。書寫的字體有隸書、篆書與草篆。其內容涉及古代哲學、歷史、科技和醫學等方面。經整理,共有28種書籍,計12萬多字。除《周易》、《老子》有今本傳世外,絕大多數是古佚書。諸子類有《老子》、《黃帝四經》。六藝類有《周易》、《戰國縱橫家https://read•99csw.com書》。方術類有《五十二病方》,是我國已發現最早的一部古醫方書。《病方》涉及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方面。《藥方》提到108種病名。關於疾病外治法,除外敷法外,還有葯浴、薰治、熨砭灸、按摩、角(火罐的早期形式)等治法。《導引圖》是我國最早把呼吸運動與軀體結合起來的體育療法。今之「氣功療法」,就從它演進而來。數術類有《五星占》,保存了我國現存最早的關於五星運動的記錄。《天文氣象雜占》,保存了我國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形狀圖錄。
一、三號墓中,出土多種樂器:琴、瑟、竽、簫、竽律、鍾、磬、築八種。其中一套有漢初律名的竹質12音律管,是我國音樂史上的重要發現。
《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竹簡同時出土,這是我國、也是世界軍事史上一件大事。它使長期以來關於這兩部書的一些疑案得以澄清解決。這又是我國學術史上一件大事。
出土古地圖兩幅:(1)《長沙國南部地形圖》,經複原,長寬各96厘米https://read.99csw.com,正方形。所繪範圍為今湖南省南部的瀟水流域及鄰近地區。比例在1/17萬至1/19萬之間。(2)《駐軍圖》,經複原,長98厘米,寬78厘米。所繪範圍為今湖南省最南面江華縣的沱江流域。比例在1/8萬至1/10萬之間。近年來,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秦王政(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木版地圖和西漢早期紙地圖。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迄今最早以實測為基礎的四幅古地圖。表明我國古代測量數學和測量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長沙馬王堆西漢墓

一號墓,出土半兩錢五枚、三銖錢一枚,漆耳杯兩件,杯底刻「司馬」二字。二號墓,出土的陶罐肩部刻有「召氏十斗」四字。二墓共出土數千片珍貴古籍的竹簡,這在考古史上是一次重大發現。

銀雀山西漢墓

一、三號墓內覆蓋在棺蓋上的帛畫,都是用單層絹作地,呈「T」形,全長二米許。兩幅構圖大致相似。上部繪日、月、升龍、扶桑樹、蛇身神人圖形。象徵著天國境界。下段繪蛟龍穿read•99csw.com璧圖景,墓主出行宴餞場面。是「引魂升天」之意。其不同處在於:一號墓主為女性,畫一女子在彎月下騰空遨翔;三號墓主為男性,畫一上身裸|露男子在遨翔。這種帛畫本名,應是竹簡中的「非衣」(「非」,漢時訓作「飛」。「非衣」即「飛衣」。旨在祝願死者魂飛升天)(圖8)。
一號墓,出土竹簡4942枚。整簡長27.6厘米,每枚字數多少不一,多的達40餘字。經整理,這批竹簡大部分是兵書。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管子》、《晏子》、《墨子》等周秦古籍。
《孫臏兵法》440餘枚,11000字以上。可以肯定是《孫臏兵法》的有十五篇。它與《孫子兵法》十三篇有所不同。是祖述《孫子兵法》思想而有所發展。
《孫子兵法》,簡書300餘枚。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證實《孫子兵法》十三篇確系孫武原著。還有《吳問》(《吳王與孫子關於軍事答問》)、《黃帝伐赤帝》等五篇佚文,很有研究價值。《孫子兵法》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軍事學名著,堪稱「兵學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