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十章 南洋華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 第一節 「南僑總會」

第二十章 南洋華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火蔓延到中國關內,中國人民開始了神聖的抗日戰爭。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打響,日本侵略者的魔掌伸向亞洲太平洋地區,僑居在南洋地區的華僑和當地人民,都遭受到日本侵略者鐵蹄的蹂躪。
南洋華僑在反法西斯侵略戰爭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第一節 「南僑總會」

抗戰爆發,南洋各地華僑紛紛建立抗日救亡團體,籌款賑濟祖國傷兵難民。「新加坡、馬來亞籌賑會」、「緬甸華僑救災總會」、「菲律賓華僑援助抗敵委員會」、「印尼華僑救濟祖國災民慈善委員會」、「暹羅(泰國)華僑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等救亡團體相繼成立。為了將南洋各地的人力物力集中統一起來支持祖國的抗戰,1938年夏,印尼華僑領袖庄西言和菲律賓華僑領袖李清泉,聯名寫信給陳嘉庚,建議成立南洋華僑抗日救九_九_藏_書亡的最高組織。陳嘉庚完全贊同庄、李二人的主張,並積極主動地領導了籌組工作。1938年10月10日,來自南洋各地的40多個愛國團體的代表共160多人,齊集新加坡華僑中學,宣布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陳嘉庚被選為主席。由於當地政府的限制,不允許華僑公開用「抗戰」的名義捐款,只好以「籌賑」為名,募集錢物支援祖國抗戰。南僑總會號召南洋華僑:read•99csw•com「各盡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勵自勉,踴躍慷慨,貢獻於國家!」南僑總會的誕生,是南洋華僑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志著在抗日旗幟下的愛國華僑大團結局面已經形成。在南僑總會的領導下,南洋抗日救亡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地發展,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這類團體已增至700多個。他們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抗日救亡活動,而以募捐的成績最為突出。僅1938年和1939年兩年,南僑總會的各地分會九九藏書共募得一億四千多萬元,占同期海外華僑捐款總數的70%,匯回祖國及時支援了抗戰的需要。
陳嘉庚領導下的南僑總會在支援祖國抗戰中的功績,人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當時的口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陳嘉庚從「新加坡籌賑會」成立之日起,即帶頭每月認捐2000元,直到抗戰勝利為止,同時,帶頭購買救國公債10萬元。李清泉購買救國公債40萬元,他病重彌留之際,囑咐家屬將遺產的一部分共10萬美元贈給九九藏書中國政府,作為撫養難童之用。出錢出力的不僅有富裕的華僑領袖,而且遍及各個階層,包括店員、工人、教師,他們節衣縮食捐獻,湧現了一些十分動人的事例。印尼坤甸市華僑馬細旦是一個殘疾人,以手代步,靠行乞度日。抗戰爆發后,基於民族感和愛國心,他在市中心區,「乞錢為祖國難民請命」,在兩天的時間里,籌得荷幣40盾,如數捐助祖國抗戰。馬來亞山打根華僑鄭潮炯,以小販為業,曾七次沿門義賣瓜子籌款。1940年初,得知自己九-九-藏-書的父親在家鄉被日機炸死,他悲憤交加,把親生的小兒子賣了80元作為捐款交出。他接著放棄小販生涯,奔走各地,共募集了2800多元抗日捐款。印尼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華僑劉長英的兒子在空戰中為國獻身。祖國政府向他頒發撫恤金一萬元。劉長英將它全部捐贈祖國,作抗戰軍費。
南洋華僑不僅捐款,也積極捐贈抗戰所需衣物。南僑總會捐獻各種汽車200輛,菲律賓華僑在世界各地獻機救國運動中,集資捐贈飛機15架,命名為「菲律賓華僑飛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