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鴻門宴上項羽為什麼放走劉邦? 項羽分封諸侯

第七章 鴻門宴上項羽為什麼放走劉邦?

項羽分封諸侯

為項羽計,現在只有以自己的軍隊,把這些諸侯王都戰敗,遣自己的部將為新王,那麼,眾王給他上帝號,才能說是可以和必然的。但是,眼下六大貴族諸侯王都在,自有王國地盤,項羽以楚軍去打他們——而他們又沒什麼過錯可被打,項羽一是不容易擊敗他們,二是如果真的去打,那在諸侯眼裡,他就跟侵略成性的暴秦一樣了。
這時候,有人跑來對項羽提合理化建議了:「關中內里全是平原,土地肥沃,農業基礎好,四圍險山高隘,黃河浩蕩于其右,素有山河表裡屏障之譽,乃是個霸王之基,您應該紮根在這裏啊。」
現在說說項羽的部將,英布在滅秦戰爭中常為軍鋒,以少敗眾,也很聽項羽的話。項羽把英布(他在誅秦戰爭中常為軍鋒,以少敗眾也最聽項羽的話)封為九江王,地轄江西和鄰近的安徽、河南、湖北部分地區,把楚懷王下面的柱國共敖封為臨江王,地轄湖北、四川部分地區,乃楚國核心舊地。因為這個地盤是他略定下來的。這也是十八王中的兩個。
東邊的齊國也是個大麻煩,齊王田市(舊齊王族田儋之子)的叔叔相國田榮跟項氏是死對頭,於是項羽立齊將田都為齊王(佔有原齊國的核心地帶,都臨淄),齊將田安為濟北王(山東西北部)——這倆都是背離田榮去追隨項羽救趙和西入函谷關的,而把田市改封為膠東王(山東東部)。田榮呢,因為當時對項梁不配合,對救趙和西入關也不發兵馬相隨,於是項羽什麼官也不封給他。
這樣合計下來,一共是十八個王,比從前的六個王多了,於是有人就說項羽這是搞大分封,是歷史的倒退,其實,把王的數量,從六個增加到十八個,這到底是加重了分封割據,還是和分封割據在做鬥爭呢?我覺得很有可能是後者。這種割據的局面,並不是由於項羽而產生的,當秦帝國的專制高壓系統開始崩潰,各地反秦,勢必會出現各地的勢力,形成割據。中國又那麼大,於是先出來了六個王,而且多是六國諸侯貴族的後人稱王,這本來是在項羽出任上將軍之前就已經有的形勢,是很正常的必然現象。
趙國,是項羽北上營救的國家,也算是北方強國了,項羽也對它很不客氣,把趙王歇(原趙國王族的後人)給挪到了趙國北部的代郡(北京西北方向,接近匈奴,窮冷的地方)做代王,把趙國的核心本土,封給了知名「賢人」趙王歇下面的相國張耳,張耳也是從著諸侯聯軍入咸陽的,也算是項羽的「群臣諸將」派,稱之為常山王。
張耳的「乾兒子」陳余因為跟乾爹張耳鬧意見,棄了將軍印跑到河北東南角的南皮縣去釣魚。但是他對於當初略定趙國貢獻很大,於是,項羽把南皮附近三個縣封給了他。陳余拎著魚竿非常不滿意,嫌給張耳的多了,給我的才這麼點,張耳是王,我才是侯,我非跟他猴九九藏書急不可。
總之,趙國也被分裂為二,以跟隨項氏入關的張耳為趙地之王。
但是這些諸貴族之王,其實多是豪傑官吏們所立,他們更多是頂個名義上的王號,主事的是下面的起義豪傑和官吏。
韓國,是項梁在張良的說服下立原韓國的公子成為韓王成,張良聯手劉邦,在後者西進途中,幫著韓王成攻取了故韓地(在今河南省偏西部地區)的十幾個城。但是因為韓王成和張良跟劉邦的關係太近了,項羽亦不喜歡韓王成。
方此之時,齊、楚、趙、燕、魏、韓各地皆有王,唯一空缺還可以再有一個王的地方就是秦了。楚懷王說按當初的約定辦,那就是把他喜歡的「寬大長者」劉邦定為關中王或者秦王。
至於楚國,是楚懷王為王,這就不用說了,項羽對他更沒好印象。而趙國,陳勝的部將武臣首先在略定趙地后自稱趙王,被叛將李良殺死後,其相國張耳立原戰國趙王族的貴族趙歇為趙王,是為趙王歇。
可以說,項羽這是在力求控制和整合已經分立為六王的諸侯們,是走向稱帝目標的第一步努力。
魏國,是陳勝的部將周市立魏國的王族公子魏咎為魏王。魏咎和周市被章邯攻殺之後,魏咎的弟弟魏豹繼為魏王,佔有故魏地二十余城,還親自參加了項羽西入函谷關的軍事行動,算是比較有實力。
最後要說的是,即便項羽的這個分封是回歸了分封制,那也不能以「倒退」名之,而是歷史漸進性的正確舉措。秦帝國的迅速顛覆,除了秦朝法苛,愛對外打仗以外——這個其實在後代也都一樣,主要還在於取消了齊、楚、韓、魏等曾經幾百上千年的諸侯國,人們是不能立刻接受的,連陳勝都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不是要絕他們的種,而是我們這樣沒種的,也要上去當王侯,那就是功勞大的裂地為諸侯王,功勞小的做食邑的侯。這場運動從一開始,就是明確指向分封,而且這樣還很符合民意,立了舊諸侯王族的後人為新的諸侯王,是「從民欲也」。所以,當秦被推翻,重新樹立多個諸侯王,在當時的起義將領和民間看來,都是受歡迎的。這也表現為,人們並沒鬧出要推翻各個諸侯王,要搞統一郡縣制的新起義。
總的來講,舊的諸侯王還在,新封的王多是舊諸侯王的部將,他們對項羽的忠心,此時還不強,項羽叫他們給自己上帝號,顯然不可能。而項羽自己的部將,功勞和資格都還比不了張耳、臧荼、趙將申陽這些人,還不配被封為王。
於是,項羽很強地控制了中原地區。
諸將相都說:「好!」
秦二世這人,一生都在與公理、正義作對,是人類和良心的敵人,可惜這個天下人的公敵自己把自己弔死了。恨屋及烏,秦二世的兒子和宗族,被數日之後趕到咸陽的項羽,全部殺了。秦王子嬰,雖然主動出降,但是降給了劉邦https://read.99csw.com,留著也是聽劉邦的,於是也被誅殺。
意思是,巴蜀、漢中也是關中。其中漢中是關中以南的另一個小盆地,再往南就是巴蜀,漢中最多只能算是關中的一部分。這個掩耳盜鈴的主意就這麼硬推行了,劉邦很鬱悶很氣憤很無奈地領了「聖旨」,約束自己的部眾,準備去漢中為王了。
項羽到處安插自己的部將,驅逐六箇舊王,總體形成十八個王,這不是加劇了既有割據,而是削弱了六王勢力,正是朝著消滅割據、加強項羽「集權」統治力度的方向努力。在分封時,故意給六王的君臣製造矛盾,讓他們內亂,使他們互相牽制,勾心鬥角,無法對項羽構成威脅,並最終有利於項羽去收編他們,重新建立統一帝國。所以說,這不能是割據倒退,而是在收拾天下,是曲折地去往統一的方向發展。
項羽作為霸王,直轄的九郡佔有山東南部、中原河南東部(魏地)、江蘇、安徽的部分地區,總體來講是淮河流域。
其實,這三個驚弓之鳥的降將能堵得住劉邦嗎?然而,諸侯將相中,願意留在關中替項羽堵劉邦的人,恐怕一個也找不出來。大家都思欲東歸。
所以,現在項羽能做的,就是以諸侯聯軍中的諸侯諸將,提拔為王,瓦解舊的六大貴族王。即便如此,這也在隨後遭受了六貴族王的反擊。
魏豹心中自然不滿,但是不滿就不滿吧,項羽勢大,只得聽命。
那麼,項羽具體怎麼分封這些諸將呢?
首先是劉邦。劉邦是個最麻煩的人,按著義帝楚懷王的意思和約定,他應該王關中,但是,項羽和范增都懷疑劉邦有意欲取天下的嫌疑,於是決定不給他王關中。然而項羽和范增又研究了一下,覺得如果不封劉邦在關中為王,就又落了個「負約」的罪名,怕諸侯因此就叛離自己——根據這個事情推測,項羽、范增連不把劉邦封為關中王都要害怕,怕引起諸侯叛離,那又如何會想著殺掉劉邦呢?所以「鴻門宴」的實質,很可能只是司馬遷的小說家言,實際只是劉邦、項羽講解喝酒,其間並沒有舞劍撞玉的事。不過是個講解的宴、團結的宴、輕鬆的宴會,啥事兒都沒有的宴。
那麼怎麼才能讓自己當王呢?那就要先把聯軍諸將們都封為王,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聯軍諸將都封為王了,項羽的功勞最大,自然更應該為王。而且,法不責眾,楚懷王如果以諸將為王而懲罰他們,諸侯必定聯手作亂,所以楚懷王也無法干涉他們為王。第二個好處是,聯軍諸將被封為王,就可以頂掉目前已經為王的六國諸侯王。我們說,齊、楚、趙、燕、魏、韓諸王,都是在陳勝、項梁時期當上王的,他們對項羽愛理不理。如果提封聯軍諸將為王,頂掉這些舊王,聯軍諸將對於項羽感恩戴德,必將成為項羽的支柱,未來可以擁戴項羽為天子。並且,以聯軍https://read.99csw.com諸將為新王,分割舊王的土地和權力,也是削弱和牽制他們的辦法,最終有助於加強項羽的霸權乃至帝權。
這樣,齊國,這個中國的東極強國,也被一分為三。大大削弱了齊王田市、田榮家族的勢力,把田都、田安這兩個項氏派的部將,插了進去。
看得出來,項羽並不代表先秦貴族後人的利益,他是代表諸將的利益,而且,他是要侵奪貴族們的權益,來擴大諸將相的勢力,從而等於擴大自己的勢力——因為這些諸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自己的「群臣」,最終使自己有能力取代義帝,成為一個新帝。所謂說項羽代表沒落貴族的利益,其實是沒有認真讀古書。
這時候的咸陽,宮殿林立,居室櫛比,是世界第一宏偉壯觀的大城市。於是,進城后的項羽引著諸侯聯軍,把咸陽宮室中的好東西,像八國聯軍對待圓明園那樣搶拆一光,最後放把大火燒掉剩下的「不動產」,熊熊大火三月不熄。當時世界的第一大城市,頃刻成為廢墟。
所爭的只是,這個多個諸侯王上面,誰是帝——天子,一個擁有若干直轄郡並且得到諸侯擁戴的天子。
似乎這一段時間,項羽的情緒一直並不好。自己不願意待在殘破的關中,但是也不願意讓劉邦霸佔了這個天府之國。於是項羽派人把前線的捷報彙報給東方彭城的楚懷王,楚懷王抱著小羊說:「那很好啊,暴秦終於給滅了,你們就按當初的約定辦吧!」
項羽把魏王豹這箇舊貴族趕跑,把原屬於他的魏國地盤,直接收歸了自己直轄,作為自己的幾個郡。但是魏國北部地區,就是河南、河北交界處,在黃河以北,叫做河內郡,是趙國將官司馬卬(áng)(準確地說是從前趙王武臣的將官)在聯軍西入關之前,略定的,於是封給了司馬卬,立之為殷王,都城在朝歌(河南北部淇縣)。這相當於把魏給肢解成了三大塊,魏王豹佔一塊,項羽佔一大塊,司馬卬佔一塊。
項羽為什麼不幹脆派自己的楚將去齊、趙、秦、燕、魏為王,而是派追隨項羽入咸陽來自諸侯國的將官去呢?大約不是他不願意,而是不能夠。派自己的楚國部下到這些地方為王,顯出了自己的私,勢必更加激化與六王既有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唯獨是對於韓國,它最小最弱,項羽後來就誅殺了韓王成,然後派自己的部將楚人鄭昌過去為王。儘管如此,項羽還是為某些個諸侯王派置了楚人做其相國,譬如項氏家族的項它就被派到山西西南部的西魏王魏豹那裡做相國,盯著和制約著魏豹。
項羽本人,則佔了九個郡,自立為西楚霸王。在他的上邊,唯一比他大的,就是義帝。西楚霸王的「霸」,不是霸道不講理的意思,而是春秋時代霸主的意思。春秋時代多個諸侯的領袖就叫霸,如霸主齊桓公,霸主替式微的周天子維持諸侯秩序。現在諸侯都叫「王」了,九九藏書項羽叫霸王,可以把他理解成多個諸侯王的領袖,替義帝管理多個諸侯,一如齊桓公替周天子管理多個諸侯。其實,現在天下所有十八個王都是他封的,他已不只是霸王(多個王的上級領袖),而是實質上的帝了(所有王的上級領袖)。但是,現在義帝還在,十八個王不能推舉項羽當皇帝——那成了造反了。而後來義帝沒有了的時候(具體怎麼沒有的,隨後再說),好幾個諸侯王(包括劉邦),立刻開始反項羽,項羽立刻和他們展開交戰,甚至在劉邦的裹挾下,主要的諸侯很快都聯兵打項羽。眾王推舉項羽為帝的事情,固然也就不會有了。
於是范增說:「我們這樣,我們對劉邦和諸將說,秦國的很多移民都去了巴蜀,巴蜀也是關中的一部分,我們把巴蜀、漢中都給劉邦,立他為漢王。這樣,我們就沒有負約了。」
關於六國現有的諸侯王,他們其實多是貴族。其中,齊國的田儋是從前戰國田姓齊王的親戚,自稱齊王,被章邯攻殺后,自己的兒子田市繼任為齊王,以族叔田榮、田橫為輔佐。同時,齊國末代君王齊王建的弟弟也想爭著當齊王,被田榮打跑了,田榮並向當時收留齊王建弟弟的項梁提出要挾的條件:你不交出齊王建的弟弟,我就不配合你西擊章邯。遭到項梁拒絕以後,田榮拒不出兵,終於導致項梁落了單,被章邯攻殺。所以,項羽非常仇視齊王田市和田榮一系。
咸陽遭了大劫。
燕國,是武臣的部將韓廣——原為燕地區一個中級官吏,被當地貴人豪傑推舉為王。這是六個王裡邊,唯一一個布衣的王。
項羽一看,咸陽城內外的宮室已經被燒得殘破了,你現在才讓我紮根這裏,怎麼不早說啊。另外他也想家,思欲東歸,於是說:「富貴不回故鄉,如衣綉夜行,誰能看得見你穿得闊氣和時尚啊?」這是句很有文採的話,卻顯得沒志氣。意思是自己成功了,還是要回東方老家去顯擺。
那麼關中給誰呢?項羽把關中一分為三,分別給了章邯、司馬欣和董翳。這三個降將受封在這裏,是為了堵住劉邦從關中以南的巴蜀漢中爬上來的出口。
韓國更倒霉了。現在的韓王成也是舊貴族,是韓國王族公子,他的戰功有限,還不如魏豹,所以項羽叫他繼續在河南中部的禹縣(原韓國地盤的東部,是韓王成自己打下來的少數地盤之一)定都稱韓王,而把韓國的大部分地區——原秦將李由所守的三川郡,在河南西部,封給了趙將申陽。因為申陽提前略定了這一地區,並迎護項羽的四十萬聯軍穿過這裏入秦函谷關,所以立申陽為河南王——給申陽這個地盤,也是應該,人家自得的。這樣,韓國被肢解為二。
聽回報者講了楚懷王的意見,項羽辛苦一趟,因為來晚了,卻最終連一個「王」都混不上。項羽心中甚怨。怨誰呢?就怨楚懷王當初不肯令他和劉邦(可見當時他和劉邦的戰read.99csw.com友關係還很好,打算和劉邦一起入關為項梁報仇)一起西行入關,而是讓他北上跟著宋義救趙,同時還約定誰先入關就把誰封在那裡做王。這顯然是個不公平的競賽規則。
嚴格來講,英布和共敖都不是項羽的部將,是本不受項羽隸屬的楚將,當時擊章邯救趙時,楚懷王命令他倆都總受項羽指揮罷了。
合理化建議者垂頭喪氣地走了,回頭就對別人講:「人說楚人是沐猴而冠,雖然戴著個冠,卻也是個猴兒,今日果然。」意思是志向不遠。項羽聽說了,就找了個大鍋,把這人煮了。
項羽當然可以把自己的九郡裂出幾個,封給自己的部將和親戚為王。但是項羽不會願意這麼干,不過,他把自己的親戚和部將封為侯,有幾百幾千戶的食邑,這倒肯定是有的。
能說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嗎?如果非說這是倒退,那這倒退就是當時全國人民的選擇。其實,在當時的人民看來,如果一個王族沒有世代幹缺德的事,就把他的王國給取消了,這是不義的——荊軻大約就是這麼想的。而歷史所謂的前進,從諸侯王國的分封制向統一郡縣制,也應該是漸進性的。中間有個分封的王與皇帝直轄的郡縣並存的過渡階段(也就是後來西漢前半期的樣子,直到漢武帝才基本結束)。
於是,公元前206年一月,項羽召集封王大會,諸侯聯軍的諸將官翹首以盼很久,無不想著得尺寸之封,就都懷著激動和喜悅的心情跑來聽會。項羽發言道:「同志們,當初天下豪傑初向暴秦發難時,假立了許多諸侯王的後人以為王,以便於伐秦形勢波瀾壯闊地推動展開。但是,實際真正披堅執銳和首先起事的,並且暴露於野苦戰三年,滅掉秦國以定天下的,是諸君將官與項羽我的力量!楚懷王雖然沒有戰功,但是我們應該尊他為義帝(名譽皇帝),並且分給他直轄的土地。」
在項羽看來,距離他的淮北大本營最近的魏國(主要在今河南東部,以開封大樑為都城),是他必須自己控制的地面,以擴大大本營外圍圈的安全。魏國東臨山東、江蘇,以河南東部的臨濟為都城,現在是魏王豹(魏國王族公子)的地盤。於是項羽給魏王豹來了個「流放」,把他改封為「西魏王」,把他的「王國」挪到了山西西南部(河東郡)去了,面臨著黃河,隔著河望著由三個降將所填置的「三秦」。
項羽把收來的珍寶財貨和婦女,與諸侯將官按著崗位係數都分了,這也不單是貪婪,也是為了抒發對秦人的怨恨,在他們看來,這些東西,多半本來就是屬於東方的。但是在秦人看來,則是大失所望。
其實項羽只是豪傑豪強家族的代表,他的出身跟諸侯公子相比,算不上貴族。
燕國呢,項羽把燕王韓廣挪到遼東郡(在今遼寧東部)為遼東王,把原有的燕國封給追隨自己入關的燕將臧荼,立之為燕王。燕國亦被切割為二,以接近項羽的燕將為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