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小人物的大時代——闖王李自成 二、大明帝國的夕陽

第七章 小人物的大時代——闖王李自成

二、大明帝國的夕陽

當時有位縣長大人訴苦道:「突然給你發道公文,命令送豆麥幾千石,草幾千束,運交某部隊;又來一道公文,讓買健壯毛驢若干頭,布口袋若干條,運交某部隊;再來一道公文,讓造銅鍋多少口,買戰馬多少匹,運交某部隊……可是費用該找國防部還是找財政部報賬?這個沒人管你,反正一說就是延遲則軍法從事。」
相對於他爺爺神宗,父親光宗,哥哥熹宗而言,崇禎還算是比較勵精圖治的一位。如果要說有什麼毛病,充其量能說他缺乏政治經驗,做事太急躁多疑,頂多算是工作能力不盡人意。崇禎做皇帝做得很認真,也很辛苦,他十七歲登基,在這個位置上幹了十七年,這十七年裡沒過幾天舒坦日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誰叫他爺爺曠工,爹爹短壽,哥哥貪玩呢?誰家攤上這麼幾個家長,也得鬧出不少事來,何況是帝王家?所以南朝劉宋的小孩子皇帝,會可憐兮兮地對篡位賊們說:「願世世勿生帝王家!」
李自成干過酒佣,打過鐵,當過僱工,給當地富戶放過羊。但幹得都不大好:當酒佣,「日沉醉」;學打鐵,「又不成」;替人家耕田,枕著鋤頭柄睡覺;放羊吧,偷殺主人的羊來吃……二十一歲read.99csw.com時當了驛卒,又經常出事故,騎死了好幾匹驛馬,還弄丟過公文。借了艾家的錢還不上,被鞭打,還給戴上大枷在烈日下暴晒示眾……歷史書上記載了許多關於他年輕時代的事兒,似乎都不怎麼值得炫耀。用孟子的話說,這叫做「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
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慘況。陝西籍官員馬懋才給皇帝上書說:「臣鄉延安府,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皮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其山中石塊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民有不甘於食石而死者,始相聚為盜,而一二稍有積貯之民遂為所劫,而搶掠無遺矣……最可憫者,如安塞城西有冀城之處,每日必棄一二嬰兒于其中。有號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子者矣。更可異者,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便無蹤跡。后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九九藏書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免數日後面目赤腫,內發燥熱而死矣。於是死者枕藉,臭氣熏天,縣城外掘數坑,每坑可容數百人,用以掩其遺骸。臣來之時已滿三坑有餘,而數里以外不及掩者,又不知其幾許矣。……有司束于功令之嚴,不得不嚴為催科。僅存之遺黎,止有一逃耳。此處逃之於彼,彼處復逃之於此。轉相逃則轉相為盜,此盜之所以遍秦中也。」這是一篇很重要的歷史文件,詳細地說明了陝北「流賊」蜂起的原因。
由於與建州女真連年征戰失利,大明王朝的財政幾乎陷入崩潰,只好殺雞取卵,採取「加派」的辦法籌措糧餉。腐朽的官僚體系,又藉機中飽私囊,搜刮無度,進一步導致民窮財盡。而陝北,本身地理條件差,工商業經濟也不發達,土地又比較開闊,加派的負擔相當重。屋漏偏逢連夜雨,崇禎初年,陝北又遇到大旱,老百姓無以為生,而官吏為完成財政徵收任務,就這還要「嚴為催科」。
李自成聽說自己的兵給領導打了屁股了,很生氣,認為王參將優柔寡斷,沒本事要到錢糧,只會打自己人。他就帶了幾個人,沖入縣衙門,把縣令抓了起來,準備送到總兵楊九_九_藏_書肇基那裡去「說理」。半路上遇到王參將,雙方又吵起來。李自成從要部隊流血就要給兵們吃飽飯的角度上講,認為縣令就是瀆職;而王參將則認為,地方上也有難處,大家要相互理解,不能使用暴力手段。其實大家的持論都有道理,只是立論的角度不同。雙方爭執不下,正在氣頭上的李自成就拔出刀子把王參將殺掉了,然後率一些人嘩變,投靠了農民起義軍王左掛的隊伍。
不過這筆賬,也不能全算到崇禎皇帝頭上,《明史》說得好:「論者謂明之亡,實亡于神宗。」
李自成和李過叔侄倆小時候讀過五年私塾,長大些了喜歡舞槍弄棒,還為此離家出走。
所以若干年後,顧炎武唱到:「我國金甌本無缺,亂之初生自夷孽。徵兵以建州,加餉以建州。土司一反西蜀憂,妖民一唱山東愁,以至神州半流賊,誰其嚆矢由夷酋……」正是說的建州女真的崛起對大明王朝滅亡的推動作用。
兩千年前的孟子說過,「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這不折不扣是個「率獸食人」的年代。
崇禎二年十月,皇太極繞過袁崇煥的關、寧防線,率后金兵入大安口,威脅北京城。袁崇煥星夜馳援九九藏書京師,雙方在城下展開激烈戰鬥,一時形勢相當危急,明廷遂「征天下鎮巡官勤王」。李自成所在的部隊也奉命北上,走到金縣,找地方上要給養,縣令實在沒錢糧應付過往的軍隊,竟避而不見。帶兵的王參將親自去找縣令說話,等了好久也沒見人。不耐煩的兵們就在衙門的院子里大叫大嚷造勢,王參將覺得自己的兵有點過分了,就抓了六個人打了頓板子——其中有三個是李自成的部下。
萬曆四十七年,也就是李自成十三歲這一年,大明王朝與崛起於白山黑水間的建州女真決戰于薩爾滸。明軍大敗,關外猛將銳卒損失殆盡,數年間,遼東之局已不可收拾。從此,「遼事」成為大明王朝的痼疾。
崇禎皇帝登基后,面對這個千瘡百孔的帝國,只能到處補窟窿。為了替這個民窮財盡的帝國省錢,他自己節衣縮食,每天加班不說,還和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其中有一條叫做「整頓驛站」。朝廷計劃,通過裁減驛站和驛卒,減輕政府財政負擔。這也確實取得了一些效果:每年可以節省白銀六十萬兩。裁減的結果是許多驛卒下崗——我們今天之所以還把這事正兒八經地提出來講,主要是因為下崗的驛卒中有一個有點特別,他叫做「李自九-九-藏-書成」。
在那段時間里,軍隊因為不能及時發放糧餉,和地方上發生了很多矛盾,有不少部隊因此而嘩變。這些嘩變的士兵走投無路,只好投身為「盜匪」。正是他們的軍事技能大大提高了農民軍的戰鬥力,使官軍在今後的戰鬥中付出了更為沉重的代價。
李自成十八歲時娶了個漂亮媳婦,不過對方已經是第三回嫁人了,而且還不大守婦道。一次被他捉姦在床,他沒抓著姦夫,就單把淫|婦殺掉了,這在當時叫做「捉姦須雙,今止殺妻,于律不合」,於是吃了冤枉官司。他看看官司打不贏,憤而越獄逃出,和李過一起殺了審理案件的糊塗貪官艾同知,然後兩個人逃到甘肅投軍。到崇禎三年初的時候,李自成已經是甘肅軍中的一個小頭目,職務相當於今天部隊中的排長。
誰說皇帝家的兒子是好當的?
明清之間的大詩人吳偉業,也曾在他的《綏寇紀略》中記載了一些人吃人的慘劇:「永寧民蘇倚哥食父母」、南陽女子霍氏「以母而食女」,聞喜民楊雷「以父而食子」,張河圖等人「殺人母子而並食」……
你說說,被過路軍隊吃怕了的金縣縣令,敢出來見這幫憤怒的大兵嗎?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大明朝的滅亡,實實在在是經濟上的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