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穿越酸味的空間

穿越酸味的空間

我在醋博物館參觀了制醋的全過程,還依次品嘗了從8度這樣高濃度的醋到低度的保健醋。8度的醋是高純品質濃釅的醋,其酸味已大大減弱,醋香並醇厚,一飲而沾唇,還能夠感覺其中的力量,它是飲醋的顛峰感覺。
但是查閱一些史書就會發現,如果追根溯源,人類對酸的認識和利用還是從梅子而來。古人吃羹有各種講究。在沒有鹽之前,這種羹就是煮肉的肉湯,較為肥膩。有鹽以後,吃羹時邊上就要擺上鹽梅,以調節客人的口味。所以在《尚書·說命》中有這樣的記載:「欲作和羹,爾惟鹽梅」。
清徐縣以前有一個醋市的,像農貿集市那樣擺著醋賣,十分熱鬧。但是現在沒有了,因為前一段時間整頓市場,清理冒牌假醋,再也拍不到那種醋的繁華景象。轉了大約一公里路,到了醋鄉街,所謂的街就是一條百余米的小衚衕,冷清得很。出了衚衕,就是舉世聞名的生產「美和居」品牌的山西老陳醋廠,山西老陳醋廠的前身也就是清徐老陳醋廠,1949年,為了集合力量,遂將清徐縣最優秀的制醋作坊包括「美和居」、「聚慶成」、「永泉玉」等二十一家老字號合營,成立了東湖牌山西老陳醋集團,因為東湖是清徐的一個湖。

遼闊的吃酸地帶

「那您覺得外面的醋好嗎?」我問老先生。「重慶武隆的羊角醋好。」他說。「可是,那個地方的水質不硬吧?它是烏江的水。」我說。老先生對我的話若有所思。中國許多地域都釀造醋,中國的四大名醋就有四川閬中、江蘇鎮江、福建永春和山西清徐,它們正好呈東西南北十字交叉,在地理上是完全不相同的,氣候也不相同,而醋的性質卻是相同,因此拿山西的理論就不可以回答其他地方的問題。看來,只能說水質硬是山西人吃醋的一個原由。而且很可能山西的水還特別的硬。因為一路上老先生就一直向我灌輸水土不服的理論。剛開始聊天他就諄諄告誡說去山西一定要帶上吃的,否則你會水土不服。我對此很不以為然,這些年走過那麼多地方了,怎麼會有水土不服的道理?可他又說:「你這東奔跑,有沒有過水土不服?我們出門都會水土不服的。」老先生還說他去韓國、去重慶做技術顧問時,都發生過水土不服的現象,所以最終還是回太原了。他頓了一下,然後又補充了一句:「有同事帶上三斤黃土,水土不服時,用土沖水沉澱后喝了就好。」
王來福的熏蒸法分磨、蒸、酵、熏、淋、陳五個步驟,而最為考究的是要經過一個「冬撈冰夏伏曬」的陳放過程。即醋要陳在缸里,任其在冬天結冰,夏天烈曬。其目的是使醋中的雜質沉澱,水分通過蒸發或結冰析出,使醋達到高濃度。而在此過程中,醋中的物質又充分地進行化合反應,產生出別緻的氣味。
管涔山屬高寒地區,這裏的糧食只生產莜面、豌豆和土豆,且盛產沙棘,年平均溫度只有6℃,寧武的民俗中,特別追求綠色食品,他們至今使用水磨動力的石磨磨面,而汾河源的水清冽甘甜,是可以生飲的。在隋朝,隋煬帝專門至https://read•99csw•com此修建汾陽宮。

為什麼山西人叫老醯兒

這麼說酸也是另一種主流味道,即晉西北大地的酸撈飯。那個地方早上酸粥中午糕,晚上燜飯用油炒。燜酸飯則添些土豆塊,是一種酸香。這些地方盛產糜子,將糜子發酵做成酸飯,十分獨特,另外還有一種酸拌湯,從快熟的酸撈飯中撈出一部分糜子放盆里撒上豆面,微微攪動,糜子均勻地沾上豆面之後,與切碎的土豆放鍋里同煮,熗蔥花,添起可食。
即將結束全文時,我想起所讀到的一本關於味覺奧秘的書。作者栗原堅三是日本味覺和嗅覺領域的權威人士。根據他的研究認為,甜味和鮮味是好味。因為動物最容易選擇這兩種食物補充體力。食物里假如鹹味過重,會遭到動物的拒絕。而酸味過濃和苦味的食品則是它們不歡迎的味道。
關於醋的發明史,有多種版本。有的說,醋始於晉劉伶的妻子吳氏。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嗜酒如命,為了讓夫君有節制的飲酒,每每釀酒都要放些鹽梅,使酒酸而不能多飲。後有人效仿,便有了醋。
因為梅子並非一年四季都有,於是人們便將梅子作成梅醬,以便隨時使用,並將它稱作「醯」(音西),就是酸的意思。在古時,醯還是很珍貴的物質,有專人掌管。在《周禮》中就有「醯人」和「醯物」的名稱。在學會製作梅醬以後,人們又發現粟米也可以製成酸漿。方法是先燜熟粟米飯,然後趁熱倒在冷水中,擱缸里浸五到七天,酸漿就做好了。在製成酸漿的基礎上,加上曲,就做成了苦酒,用黍米煮成粥,然後把曲燒黃,搗碎,擱進瓮里,上面蓋上木板,這是使用曲發酵制酸,就是早期的醋了。
吃酸地帶有多麼遼闊寬廣呢?眾所周知,生活在貴州高原高寒地區的苗人也是酸味的忠實愛好者。苗族人也照樣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苗人回家,是要先舀一勺酸湯喝下,酸湯魚是他們的經典之作。
成語「望梅止渴」出自六朝志人小說《世說新語·假橘》,故事說的是三國時曹操率軍討伐張綉時的故事。夏日炎炎,人馬乾渴,為了調動士兵的鬥志,曹操揮鞭一指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又紅又大,快走啊,翻過山就可以吃楊梅了。好啊——將士們立刻群情激動,在對梅子的渴望中大步流星奔走。這段故事,後來隨著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的普及,愈發家喻戶曉。
還有的說,醋的發明者就是酒的發明者杜康。有一天杜康想廢物利用,就往放酒糟的缸子摻了點水,21天過後,缸內飄出香味,一嘗酒糟汁,又甜又酸,竟是好味。於是稱之為「調味漿」並出售到市場。因為是在二十一日的酉時發現的,杜康就把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從而就有了「醋」。
老先生是一位工程師,先在機械領域,后在化工系統,想想醋不也是化工系統么?還是微生物化工。我向老先生諮詢山西的情況,可他竟不是山西人,不過在太原生活了40年,跟當地人一樣喜歡吃醋。他說:「我們太原的水質硬,要吃醋中和,現在吃黃https://read.99csw•com河的水,好一些。」水硬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北京的水質難道不硬嗎?可是卻沒有聽說北京人嗜酸。
到山西,住在山西統計大廈,對面就是南華門的山西省作家協會。寫《小二黑結婚》的作家趙樹理的故居也在南華門。第二天一早就去山西作家協會拜訪張石山,說到醋,張石山眼睛就放亮。山西人愛吃醋我就是從他這兒見識的。我們是在200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組織八個作家考察黃河時認識的,一路下來發現,他不僅是個酒鬼,還是醋鬼,他吃飯前要擺兩個杯子,一杯裝酒,一杯裝醋,然後悉數入腹,看他喝醋,我的牙根都發酸,好像吃醋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據說山西人每人每年食醋10公斤,顯然達到了吃酸的至高點。
在山西的近鄰,陝南地區是水稻文化圈和小麥文化圈的複合地帶,這裏也是一個嗜酸地帶,這裡是山區與平川交匯,陝南人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陝南的酸食是漿水菜酸、泡菜酸、腌菜酸,陝南人吃米飯炒以漿水菜或泡菜,或以腌菜為佐料的炒菜,以泡菜下酒,其中名吃有酸菜魚、酸辣肚片、酸辣雞丁、酸辣洋芋絲,總之都擱上泡菜、腌菜和漿水菜。陝南山區多雨,潮濕,據說酸辣可以驅寒除濕。
張石山對山西了如指掌,他對我說:「講到山西的酸還有很多,山西呂梁山上長的沙棘是酸的,太行山上長的山楂是酸的,你接下來要去的清徐既是醋鄉又是葡萄之鄉。葡萄也是酸的啊。到山西你還應該到管涔山去看看,那是汾河源,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也是山西釀醋之水。以前水大,自修了汾河水庫,水就快乾了。」
初冬時節,往太原去的旅客很少,我這節車廂里不會超過20人。對面鋪位的乘客是一位清瘦的老先生,額上有黃土高原上的那種深刻皺紋。山西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吃醋?我覺得這問題跟山西人為什麼喜歡唱民歌一樣,不好找到答案,它也許是一種飲食文化的歷史積淀。
我很奇怪他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看來山西人都特別關注水土,這加深了我對山西水之特別的印象。後來見了一位山西作家,我又特意問了這個問題,不料他告訴我山西人為了解決水土不服的問題,是有人出門帶用黃土燒的磚,用磚煮水喝。他自己去韓國訪問時,也怕水土不服,不過不是帶土,而是帶了兩瓶老陳醋去,因為醋是山西水做的,喝了就沒事。
為什麼動物不愛酸味呢?原來酸與腐爛食物相關聯。而吃了腐爛食物就會發生中毒,因為腐爛食物里有腐爛菌排出的毒素,所以動物認為有酸味的物質是腐爛食物。有趣的是,成熟前的果物有許多都是酸性的。這是植物為了預防被吃而產生的保護味。果物成熟時產生的是甜味,動物因為甜味而喜歡摘吃。當他們吃了成熟的果子后,會將種子吐出或排出,於是植物就隨著動物的移動可以在更廣闊的地域繁殖。
還有泡菜,泡菜也是以酸味為基礎味。而吃泡菜莫過於四川與東北。四川泡菜是五彩繽紛,花樣繁多,泡菜缸里是一切可以酸泡。在四川的餐館,來九_九_藏_書客了夥計不是先上茶,而是先上一碟泡菜,客人嘗嘗泡菜味道是否地道,味好即點菜進餐,泡菜味道不好便抬腳走路。四川的泡菜版圖,遼闊而崎嶇,它在天府之國營造了一個巨大的酸空間。東北人的泡菜通常比較單調,皆泡大白菜。大白菜、粉絲和豬肉片,可以煮沸一個漫長而寒冷的冬季,讓東北人的小屋子裡熱汽沸騰。
在過去漫漫的時間里,山西人民飲用與澆灌,均依賴汾河。那麼現在,山西老陳醋的用水皆取自地下水,這地下水的水脈源自於天龍山,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山中多砂頁岩,森林覆蓋率達70%,水質良好,現在是國家森林公園。釀醋如酒,必得好水才出好醋。
山西的釀醋企業有百余家,老字號「美和居」、「益源慶」以及幾大醋廠都在太原及清徐。我去清徐。清徐就在太原的南郊,30多公里路程,就可以到達。「自古釀醋數山西,老醯來自梗陽邑。」梗陽即山西清徐縣,在春秋晉國時叫梗陽。
這麼一想,很可以得出這些地方為什麼嗜酸的理由了,就是——幫助消化,驅寒、去濕、解暑。
集團公司在太原城裡馬道坡街,這裏集公司管理、銷售、儲備和生產於一體,還有一個醋博物館,陳列著舊時釀的工具,以及名人題字,包括國家政府要員的,最有價值的一幅字是方心芳先生題的。方心芳是中國微生物學創始人,70年前,他騎著毛驢來到山西老陳醋廠考察,寫出了著名的《山西醋》。他對山西老陳醋的評價是:我國醋之最著名者,首推山西醋和鎮江醋,鎮江醋釅而帶葯氣,較之山西醋猶遜一籌,蓋上等山西醋之色澤氣味陳放時間長,醋之本身起化學作用而生成,絕非人工偽制,不愧我國之名產。可見老陳醋的秘訣在一個「陳」字,存放的時間越長越好,越久越香。
望梅止渴從字面意義上看,可以理解為看見梅子便能解渴。梅子味酸,而酸有解渴作用。所以夏天人們愛吃梅子也愛喝用楊梅做的酸梅湯。
原來如此。醋在這裏起消食作用。張石山說,山西人的基本口味是酸、辣、咸,吃辣也很厲害,但被酸給壓住了。中午去山西飯莊吃飯,有山西著名作家韓石山、成一、徐建宏、徐大偉等,韓石山叫上了一桌山西的各地雜食,莜面、蕎面、玉米面和小米粥等,張石山照例要了一杯醋,我也要了一杯醋。
我買了火車票,去山西探訪醋鄉。
醋,是鹼性食品?這令我大驚。我又想到了世面上常說吃醋可以減肥的問題。郭俊陸先生說:「酸性食品吃多了會在體內轉化為乳酸,並堆積在肌肉上,而醋可以起到中和化解的作用,應該可以減肥,還可以美容。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學術界已經不再將醋認作是簡單的調味必需,而是認作為生命的必需。」

冬撈冰夏伏曬

「山西人為什麼愛吃醋呢?」我像祥林嫂一樣,見人就問這個問題,問得人家用怪怪的眼神看我。「要消化。」張石山說,「山西是高原,多產雜糧,https://read.99csw.com除小麥以外,還有高粱、玉米、蕎麥、莜麥、糜子、穀子,都是一種粗糙的食物,而吃醋就能得到化解。過去人家吃不飽飯,常以吃菜來代替,這些菜都要用罈子泡起來,有些菜就是杏葉、榆樹葉、灰灰菜、甜苣兒等,吃樹葉子時,直接吃不行,泡成酸樹葉才好吃。」
走過貴州高原,生活在亞熱帶的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也喜歡吃酸茶、嚼檳榔。而傣族,則嗜酸筍,每年都要泡製大量的酸筍。侗族西南三省皆有,侗族是以吃糯米飯為主,但是更喜歡吃酸,有歌唱道:侗家個個愛吃酸,酸菜送飯賽神仙。哪天沒有酸送飯,那天做活腰就軟。而且他們酸菜的品種多得難以計數,豆角酸、青菜酸、蒜頭酸、艽頭酸、蘿蔔酸、辣椒酸、鯉魚酸、草魚酸、蝦子酸、鵝肉酸、鴨肉酸、豬肉酸,真箇是要將酸味進行到底。土家族分佈在鄂西與湘西,主要在武陵源山區和大巴山區,吃菜講究酸、辣、香。土家人居住在叢岩邃谷,泉水冷冽,嵐瘴鬱蒸,因此他們說:三日不吃酸和辣,心裏就象貓兒抓,走路腳軟眼也花。
從這兩則故事可以得到兩種認識,一是酸能生津,生津就能止渴了,這無需多說;二是山西人對醋的酷愛大有登峰造極之勢,不過這也不是什麼新聞了。引起我思考的是,醋的發明,絕不會僅僅用於解渴。山西人如此嗜酸的原因似乎也沒有找到可以讓人信服的答案。
「醯」、「酢」、「苦酒」實際上都是古代對醋的稱呼。根據這些字詞的出現年代,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也就是在西周時期中國已有食醋。醋最早又是在哪發明的呢?史書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晉陽也即今天的太原是食醋的發祥地之一。歷史學家郝樹候經過對太原的考證認為,在公元前479年,晉陽城建立起來時就有醋坊了。而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點是,山西人有一綽號叫「老醯兒」,「老醯兒」就是老醋、老酸的意思。這稱呼至少說明山西人與醋的密切關聯,否則為什麼廣西人不叫老醯,江西人不叫老醯,只有山西人叫老醯兒呢?指的就是山西人愛吃醋。
於是作者認為味有兩大功能:一是作為營養物質易於被動物食用;二是讓動物原離有害物質保存自己。可是動物畢竟是動物,缺少人的智慧,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早已看清了酸的本質,於是絕不拒絕酸味。
純釅的老陳醋,一缸醋只做成一壇,這種嚴格的工藝導致老陳醋的產量較低,故十分珍貴。山西老陳醋的原料均取自本地生產的高粱、大麥、玉米和豌豆,山西高原上的日照強烈,晝夜的溫差大,所產雜糧糖份含量高,其他成分的含量也較高,日本曾有研究機構將山西老陳醋帶回去分析,證明山西老陳醋中的各種氨其酸均遠遠高過於其他品牌的醋。山西老陳醋還有一個令其他地區無法仿製的因素,這是山西高原冬天的寒冷及夏天陽光的猛烈。在太原,它的地表水是管涔山流下來的汾河水,而地下水源自天龍山水系。在早期沒有工業污染的時期,汾河水無疑是不可多得的優良水體。管涔山位於九九藏書晉西北寧武境內,海拔2603米,至今仍有原始次森林82萬畝,山中有6個湖泊,為中國三大天池之一,其萬年冰洞一年四季冰封,它也是華北一塊最靈秀的原始次森林,山中夏季雲霧繚繞,綠意蔥籠,冬季白雪冰封,潔白純凈。

酸是生命之需

經過一番酸味探詢發現,幾乎全世界的人都在吃酸,各種各樣的酸味食品。那麼居於東南西北的人為什麼不約而同地都需要酸呢?
北魏時醋的製作已經標準化,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詳細的敘述了醋的釀造過程,還總結出了22種做法。而賈思勰為此曾特意到山西考察過,他為什麼要去山西,當然是因為山西釀醋風氣之盛。據說當時晉陽城內醋坊眾多,每個醋坊前都懸挂一個盛醋用的圓葫蘆幌子,有誰想要買醋,只要奔著葫蘆幌子去就可以了。
吃醋其實就是吃酸。所以應該說吃酸的地域更為廣闊。席間,《山西文學》編輯部主任說:「我們老家河曲那邊,都吃酸飯。把糜子米泡酸,撈起煮粥或者煮飯,粥叫酸粥,飯叫酸撈飯。所以,家家戶戶的廚上有兩個罐子,專門泡糜子米做酸撈飯用的。從晉西北河曲、偏關,到准格爾,沿著黃河往上,在內蒙古河套地區,到寧夏、甘肅都吃酸撈飯。」酸撈飯?這可是第一次聽說,算起來我在河套與准格爾住過半個月呢,卻沒有注意到。張石山說:「豈止酸撈飯。還有酸面,叫酸漿面,用酸菜水下面。這個酸撈飯的做法,卻是像早期的釀醋法呢。」

水質硬只是山西人吃醋的一個原由

傳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閻馮倒蔣」時,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幾乎有了翻版。閻錫山的晉軍被蔣介石的隊伍包圍在一座山上,時值盛夏,酷暑當頭,可是已經被圍困了三天三夜的晉軍安然無恙。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山西人愛吃醋,以至於晉軍每人腰間都吊著一個醋葫蘆,渴了喝上一口,由此才不畏酷暑。最為可笑的是,晉軍被俘后,誰也不肯把醋葫蘆交出去,引得蔣軍以為什麼寶貝,紛紛要搶。這個傳說還有一句順口溜可以驗證:「山西老鄉愛吃醋,交槍不交醋葫蘆」。
山西的醋歷史雖然悠久,但是老陳醋的成名卻是創立了「熏蒸法」之後。那是1644年,山西介休人王來福來到清徐,他利用當地原料足、水優質的條件,開辦醋坊。王來福革命性地改造了釀醋工藝流程,增加了熏的工藝,一改陳年白醋為薰醋,致使老陳醋名揚三晉。
山西老陳醋集團董事長郭俊陸先生說:「我來解答你的問題,人為什麼要吃醋?吃醋對現代人有什麼意義?根據科學家研究結果,人體是屬於弱鹼體質,就是人體偏鹼,因此鹼稍多於酸,人體就健康。很多酸味的食品,實際呈鹼性,比如梅子、蘋果、桔子、梨子、葡萄、檸檬、蔬菜等等,都屬於鹼性食品,在味覺上的酸不能說明它就是酸性食品。醋,也是鹼性食品。而肉、蛋、魚、大米、白面等等,則是酸性食品。吃多了,人體會呈酸性,就得高血壓、高脂、肥胖、肌無力等等現代病,因此身體呈現亞健康的人應該多吃鹼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