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說「吃」——讀古清生美食美文

附:說「吃」——讀古清生美食美文

「茄子的確是不能小視,了解認識茄子,差不多是可以參透這人生世事……茄子彷彿也是一個中性味道,佐什麼味道偏什麼,這其實也是站在錯誤的立場作出的錯誤判斷。」(《茄子:亦雅亦俗》)
古清生雖是文人,卻是頗關心政治的,往往發文大談治國平天下,我以為,他的那些洋洋洒洒的高談闊論,卻不如《博山燴菜》這幾句來得令人嘆服。人是很奇怪的,如果叫你單獨吃鹽或喝醋,你會覺得難以下咽。而把它炒在菜里,你卻會覺得美味無比。古清生深諳這個道理,在他的美食文章里,你會把他的人生感悟和美食一起愉悅地咽下去。一次在人民網讀書論壇和古清生交流,我說,巴劍兄(古清生在人民網的網名),這輯美食文章,是你的作品中最有可能在50年後還有人在讀而且擊節read•99csw.com叫好的。我是衷心說這話的。
「關於湯菜,它是一種集體意識的體現,舉梵谷貴大雅與低賤流俗燴於一鍋,融合的是一個混沌意味十足的湯境,在各自包容的前提下,共同打造出一鍋好湯。博山燴菜的意義,自是在審味之外,也有著一種普世真理,無論多麼的高貴與卑微,在湯的世界里,皆皆有其發散個體特性的機宜。所以言湯,不必獨尊燕窩魚翅者,以博山之法以燴之,是為大同世界也。」(《博山燴菜》)
讀古清生的美食文章,你有時恨不能把作者從文字背後揪出來狠狠揍一頓:他的筆墨恰似鄰家飄出的菜香,在你餓著肚子的時候鑽進你的鼻子,一點一點折磨著你的胃,口水欲滴卻不能畫餅充饑,那種無處著力的感覺。
京城美食家古清生這幾read•99csw.com年行走了不少地方,也吃了不少地方的風味美食。此君以前當過地質隊員,風餐露宿大概是常有的,一飽了肚子,馬上就把對食品的感覺從胃裡提到嘴巴上來了。飽了口福之餘,從牙縫裡剔出些感想來,寫了不少美食文章。吃,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連李逵這樣的粗人,久未沾腥,也要大罵「嘴裏淡出個鳥來」。最平常的事,往往是最不能拿來說事的——因為人人都懂,稍不留意,就會露拙。古清生不怕,因為他是吃人之未吃:「廚師做的是天下頭一號文章,色香味具全的一道菜,有美術作品的感觀刺|激,音樂作品的綿綿餘韻,清炒是一盤詩,紅燒是一碗雜文,涮火鍋恰如寫隨筆,爛燉的大鍋中當然是一部長篇小說。」(《中國菜》)——您說,有把涮火鍋當隨筆吃的九-九-藏-書嗎?
古清生的吃,不光是形式主義的,他實際上是把人生當作菜,菜當作人生一鍋燴了。他對人生的感悟,往往有不可言說之妙。「燉也是人生的一種狀態……是另外的一種耐心,因為燉必須文火,又要使砂鍋,要經歷漫長的時間,還要忍受那縷縷襲來的芳香對人的誘惑。」(《山藥》)
「然含湯于口,亦如將黃河的月亮含于口中,滿腔的柔情在味蕾之上纏綿如絲,沁心入肺,蕩漾于靈魂深處。逾三碗魚湯入肚,我已經是飄然於時間之上,這魚湯也是醉人,我的光頭上也已經是大汗淋漓。」(《黃河魚湯》)
《比路還長的日子》是古清生的隨筆散文集,共分六部分:躺在網上、一個人走進怒吧、不會射門的文學、經濟時代的鱸魚政策、假模假式的作業、吃在中國。古清生是當代行走https://read.99csw.com文學的一個代表,這部隨筆散文集正是他用思想丈量這片土地的結果。而作為一個特立獨行的職業作家,古清生的思想一直是獨立的、自由的,這正是他的文章很受我喜歡的一個重要原因。
文/玫瑰水手
原本想,古清生這輯美食文章應該單獨出書,以做流傳。誰知他性急,把這個系列共25篇美食美文編進他的新著《比路還長的日子》了。這樣的一個書名,讓人想到的是溫暖的爐火、賣弄睿智的交談、庸懶而故作的傾聽……與古清生走過的那些漂泊的日子似乎相去甚遠。但無疑這是一個契合時尚的書名。在這個一切都可能成為商品的時代,是要講究賣點的,而作家的賣點,就在於和讀者的融合度。在這種意義上,被傳統文人所鄙夷的「賣點九_九_藏_書」,實際上應是必須的。屢在論壇宣稱自己不是知識分子而是地質隊員的古兄,卻給自己的新書取了一個絕對「知識分子」、小資意味頗濃的書名,實在是有些無奈了。
古清生就是這樣,輕描淡寫的文字,隨手拈來,卻調動起讀者的所有感官。你不光齒頰生津,還得跟他一塊兒遙想人生情懷……我敢打賭,當讀者這邊廂沉浸在一種「美食幾時有」的情愫中時,那廝一定躲在文字後面偷笑!就象廚師無非用幾樣平常的佐料,做了一樣看似普通的菜,卻讓食客驚為仙餚時的暗自得意。
中國是一個好吃的國度,這從「吃」字上就可以得到驗證。吃,分開來是口乞,它從口旁,而不是月旁,說明中國人吃是為嘴,而不是為肚子。
除了吃在中國的美食系列,其他幾個部分也很有看頭。但比較起來,我卻是最喜歡古清生的美食美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