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武松上梁山與《水滸》大不同

武松上梁山與《水滸》大不同

這武松一面就靈前一手揪著婦人,一手澆奠了酒,把紙錢點著。說道:「哥哥,你陰魂不遠,今日武二與你報仇雪恨!」那婦人見頭勢不好,才待大叫,被武松向爐內撾了一把香灰,塞在她口,就叫不出來了。然後劈腦揪翻在地。那婦人掙扎,把䯼髻簪環都滾落了。武松恐怕她掙扎,先用油靴只顧踢她肋肢,然後用兩隻腳踏她兩隻胳膊,便道:「淫|婦,自說你伶俐,不知你心怎麼生著,我試看一看!」一面用手去撕開她胸脯,說時遲,那時快,把刀子去婦人白馥馥心窩內只一剜,剜了個血窟窿。那鮮血就邈出來。……
殺人掠物重上梁山(事在第八十七回)
卻表縣中訪拿武松,約兩個月有餘,捕獲不著,已知逃遁梁山為盜。地方保甲鄰佑,呈報到官,所瘞兩座屍首,相應責令家屬領埋,王婆屍首,便有她兒子王潮領得埋葬;只有婦人(指潘金蓮)身屍無人來領。
(武松)叫土兵取碗酒來供養在靈床子前,拖過那婦人來跪在靈前,喝那老狗(王婆)也跪在靈前,灑淚道:「哥哥靈魂不遠,兄弟今日與你報仇雪恨!」叫土兵把紙錢九九藏書點著。那婦人見頭勢不好,卻待要叫,被武松揪倒來,兩隻腳踏著她兩隻胳膊,扯開胸脯衣裳,說時遲,那時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裡銜著刀,雙手去挖開胸脯,摳出心肝五臟,供養在靈前,喀嚓一刀,便割下那婦人頭來,血流滿地。(《水滸》第第二十六回)
當下武松對四家鄰舍道:「小人因與哥哥報仇雪恨,犯當正當其理,雖死而不怨,卻才甚是驚嚇了高鄰。小人此一去,存亡未保,死活未知。我哥哥靈床子就今燒化了,家中但有些一應物件,望煩四位高鄰與小人變賣些錢來,作隨衙用度之資,聽候使用。今去縣裡首告,休要管小人罪犯輕重,只替小人從實證一證。」隨即取靈牌和紙錢燒化了;樓上有兩個箱籠,取下來,打開看了,付與四鄰收貯變賣,欲押那婆子(王婆),提了兩顆人頭,徑投縣裡來。(《水滸》第二十七回)
在《水滸》中,武松殺嫂是「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就此了結;在《金瓶梅》中則「把刀子去婦人白馥馥心窩內只一剜,刺了個血窟窿,那鮮血就邈出來。」但還沒有即時斃命。兩相比較,《金瓶梅》寫的「九九藏書細緻」得多。而且除了文字的詳(《金瓶梅》)略(《水滸》)之外,《金瓶梅》還多了一層心理描寫。不過這個描寫是從行動中表現出來的,並非明寫,而是暗寫。《水滸》中武松的落刀之處是婦人的「胸前」,《金瓶梅》則易「胸前」為「白馥馥的心窩內」,「心窩」的位置雖然在「胸前」,但「心窩」更為「直接」,在「心窩一剜」給人的感覺自是比在「胸前一剜」,「血腥味」濃得多了。而且更「關鍵」之處,在於《金瓶梅》加上了「白馥馥」這三個字,這三個字放在這裏,不能單純當作是「形容詞」,而是像「畫龍點睛」一般,表現出武松殺嫂時的一種「畸形」心理的。「在白馥馥的心窩內只一剜」,在慘厲之中兼有「色情」意味。用現代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可說是武松的潛意識中那種對嫂嫂的「情慾」,在長期被壓抑的情況底下,碰上了一個可以發泄的機會,就表現出來,這個表現可說是「變態性心理」的表現。是暴虐狂加上了色情狂。只不過「色情狂」是在封建社會道德觀念的幌子遮蓋下表現出來罷了。(封建社會的道德觀念,武松替兄報仇https://read•99csw.com誅殺淫|婦,是正當的行為。至於他用的是什麼手段,都可以假「復讎」之名而行。)
下面就是武松如何殺嫂的情形了,在抄錄之前,我想先拿《水滸》中武松殺嫂這一段的敘述和它做個比較。
變態性心理(事在第八十七回)
王婆聽見,只是暗地叫苦說:傻材料,你實說了,卻教老身怎的支吾?
兩個「武松殺嫂」的比較(事在第八十七回)
陳經濟是想領埋她的屍首的,不過他雖有此意,卻不敢付之實行。
兩個寫法 各有特點(事在第八十七回)
《金瓶梅》第八十七回:「王婆子貪財受報;武都頭殺嫂祭兄」寫武松在殺了潘金蓮和王婆之後,凶性大發;跳過王婆家來,還要殺她兒子王潮兒。不想王潮兒合當不該死,聽見他娘這邊叫,就知武松行兇,推前門不開,叫後門也不應,慌得走出街上叫保甲。那兩鄰明知武松兇惡,誰敢向前。武松跳過牆來,到王婆房內,只見點著燈,房內一人也沒有。一面打開王婆箱籠,就把她衣服撒了一地九九藏書。那一百兩銀子止交與吳月娘二十兩,還剩了八十五兩,並些釵環首飾,武松一股皆休,都包裹了。提了朴刀,越后牆,趕五更挨出城門,投十字坡張青夫婦那裡躲住,做了頭陀,上梁山為盜去了。
按:在《水滸》中,武松殺嫂之前,是先把四家鄰舍和王婆請到家中,當著眾人,問明罪狀,這才「喀嚓一刀,割下那婦人頭來。」殺嫂之後,留下王婆給他帶來的土兵看管,跟著跑去獅子橋下那家酒樓,找到了西門慶,把西門慶也殺掉了,然後「把兩顆頭結在一起」,回到家中,請四家鄰舍為他作證。現在把《水滸》的這段文字並錄如下,以便作個比較。
《水滸》中的武松殺嫂快捷得多,武松是當著土兵面殺嫂的,並沒剝光她的衣服,而且,比較而言,《水滸》的武松殺嫂,雖是「血流滿地」,但「血腥味」卻是沒有《金瓶梅》那樣濃的。好,現在就看《金瓶梅》中的武松殺嫂吧。
兩相比較,《水滸》中的武松殺人是有理有節的。殺人之後,便即自行投案,甚至連自己的「隨衙用度之資」,也是由變賣家中的物件而來,可見他雖然迫於無奈殺人,也還是「守法」的。《金瓶梅》的武松殺read.99csw.com嫂,則以騙娶的手段,私下行刑,不但將王婆一併殺掉,並且把自己給王婆的銀子都取回來還加上她的釵環首飾(按:武松給王婆的銀子共一百零五兩,一百兩是作為買嫂子的身價,另外五兩是媒人錢。王婆交與吳月娘二十兩,還剩了八十五兩,但加上釵環首飾,自是超過武松所給的數目)了。《水滸》寫武松自行投案;《金瓶梅》則是寫武松殺人掠物之後,重上梁山。《水滸》是極力把武松寫成一個光明磊落的英雄;《金瓶梅》卻著力于刻畫武松的陰險機心和狠辣手段。將他這次名為報仇實是謀殺的「本質」(在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狀態之下所做的報復)揭露于讀者之前。寫出了「英雄」的「陰暗」一面。兩個寫法,各有特點,孰優孰劣,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自加判斷。我個人則是比較贊成《金瓶梅》的寫法,因為它更能寫出人性的複雜。
王婆是不懂潘金蓮心理,只能暗地罵她蠢材了。
在《水滸》中,潘金蓮被殺之後,有關她的事情便都了結,沒有下文了。在《金瓶梅》中,對她的「身後事」則是餘波未了,尚有下文的。
上面這段殺人的描寫,血腥味已是夠濃的了,但還有更狠的在後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