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部 宋魏相爭 十八、沈慶之廣陵平亂

第二部 宋魏相爭

十八、沈慶之廣陵平亂

首先是劉駿的十弟武昌王劉渾。人如其名,這傢伙也的確夠渾的。孝建二年(公元455年),他十七歲,劉駿給他的官職是在襄陽當雍州刺史。他閑來沒事,就和身邊一幫文人起草文檄,自稱楚王,又立年號永光,把底下的幕僚玩伴封為百官。說起來就是小孩子還沒長大,玩玩而已。可是有心人(當然是有心陞官者)可不這麼想,他的長史王翼之得到了這份文檄,秘密交給了劉駿。劉駿大怒,把他貶為庶人,之後就勒令他自殺。
當然也有真正圖權謀逆之人——劉駿一向忌憚的六弟竟陵王劉誕。
劉誕見狀,心中沒了底,就留了自己的中兵參軍申靈賜守廣陵,自己帶了幾百名親信出城北抄小道逃跑,沈慶之派部將武念追趕。劉誕才走出十幾里,隨從就不願意走了,紛紛請戰。眼看沈慶之的追兵就要追到,劉誕號召不動大家,只得鼓動他們的鬥志,與他們又返回廣陵。
兩年之後,劉駿的第十四個弟弟海陵王劉休茂也起來鬧事了,這次又是在襄陽,劉休茂這年也是十七歲(劉渾第二)。起因是該王爺的司馬庾深之對他的行事常有勸戒,而他卻喜歡獨斷專行,心懷不滿。他的左右張伯超乘機勸他殺掉庾深之舉兵自立,即使不成功也可以投奔北魏(一個個都想拿這個作退路,劉氏的子弟們不但人品糟糕,連創意也缺乏)。劉休茂贊同,就殺了庾深之一堆管事的,起兵據守襄陽,對抗朝廷。可惜聽他的人不多,沒過幾天,他手下的一名參軍尹玄慶起義read.99csw.com,把他活捉斬首。
消滅了叔叔劉義宣以後,劉駿認定天命歸他,誰再想造反奪權,一律殺掉。他把劉義宣的女兒全部召到宮裡,改名換姓,冊封為妃嬪,供他享樂(劉義宣諸女也是毫無感情的動物,父親被殺,依然安心侍奉仇人)。其中最為受寵的是他的次女,笑起來尤其迷人。劉駿把她封為淑儀,假稱是大臣殷琰的女兒,以掩人耳目。這位「殷淑儀」寵冠劉駿後宮,無人能及,後來兩兄妹還生下一子,在劉駿諸子之中排行第八,起名劉子鸞,也是萬般寵愛,自不必提。
沈慶之率部燒了廣陵的東門,填平溝壑,整修道理,在城外擺好了樓車等攻城器具。然而這個時候正值江南雨季,陰雨不斷,根本無法攻城。雙方從四月熬到了七月出頭,一把烽火都沒舉起來。劉駿動了怒,一邊命御史中丞庾徽之上奏,免除沈慶之官職,一邊又下詔不予追究,想以此激發沈慶之的鬥志。
這樣子過濾一遍之後,城裡一共殺了三千多人,而且還不是一刀斃命。每個人都要割開肚腸,挖去眼珠,鞭打全身,再把苦酒倒在創口上,折磨夠了,才把人頭砍下來,其場景慘不忍睹。殺完人之後,劉駿又命令在石頭城下堆積起人頭,名為「京觀」,作為長江邊上的一道風景來欣賞(到這裏我已經無語了……)。
沈慶之道:「朝廷認為閣下太狂妄無知了,不足以勞煩那些少壯派軍官。」
劉駿不滿足於這樣的勝利,他認為,堅守了三個多月https://read.99csw•com的廣陵城裡,所有的人都是與朝廷作對,沒有人可以寬恕。於是他下了一道恐怖的命令:屠城!(對自己的老百姓啊,這樣也要屠個雞犬不寧,八百年後的成吉思汗也要徒嘆弗如了。)
劉誕其實是很有作為的一位親王。元嘉末年的北伐戰爭中,他的表現中規中矩,也很受文帝重視。討伐劉劭和劉義宣的戰爭中,他都站在劉駿一邊,出了不少力。我們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他的這些行為都或多或少有為自己謀私利的目的。
戰戰兢兢的劉誕回到廣陵城附近,抬頭一看,大吃一驚,趕緊對左右說:「那個站在城頭的白鬍鬚老頭,難道不是沈公(沈慶之)么?」
這是屬於遊戲人生的,或者說沒事找事型。有些人就比較識相,比如劉駿的七弟建平王劉宏。文帝活著的時候最寵愛他,但是他這個人謙恭內斂,也明白政治這東西,你實力不行的時候只能裝孫子,所以在劉駿朝中比較受信任。他「運氣」也不錯,體質差,很小的時候就大病小病不斷,結果在大明二年(公元458年)就一病嗚呼,得以善終(這種政治混亂的時候,從政之人能夠一生平安就值得燒高香了,有時候早病早死反而成了好事)。
大明三年(公元459年),劉駿對劉誕攤牌,他令有司上奏劉誕所犯之罪,貶其爵位為侯。然後任命義興太守垣閬為兗州刺史,讓他帶著羽林禁軍去廣陵上任,乘隙襲取劉誕。按理說這件事情安排得很周密,應該能迅速成九九藏書功,可不知是否因為沒有打點好,負責開門內應的典簽不小心把垣閬的行動計劃透露給了劉誕的手下。劉誕收捕了典簽,大閉城門。垣閬天亮進不了廣陵城,反遭到劉誕手下精兵突然出城襲擊,全軍潰敗,垣閬也被殺死。
好色之外,劉駿也極其貪財奢侈。史傳他「為人機警勇決,學問博洽,文章華敏,省讀書奏,能七行俱下,又善騎射」,用現在的眼光看,相當之聰明。但他卻不知自省,不把才智發揮到重要的地方。他喜歡和大臣們玩賭博遊戲,大臣們也樂得讓他贏得爽,這樣就可以得到賜封的官銜。劉駿一朝大興宮室,鋪張浪費十分嚴重;同時他又喜歡拿國庫裡頭的錢去賞賜,凡是看著順眼,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宮女侍衛,發下去的財物都不在少數。這樣日復一日,國庫怎麼可能不虧空?不過劉駿也有對策。他定下規矩,地方上的刺史官吏卸任回到京城建康時,都要向朝廷上貢財物。有些官吏在地方上搜颳得不少,以為滿足皇帝要求的數量也就夠了,可是劉駿不幹。他收完官吏孝敬的財物之後,又笑容滿面地把他們留在宮中,與他們賭博,一直玩到掏光他們的口袋,才肯罷休。這樣的流氓皇帝,跟他講什麼道理都是不中用的。
沈慶之兵臨城下,劉誕還沒體會到敵人的強盛,不可一世地鄙夷說:「沈先生都滿頭白髮了,何苦來這裏送死呢!」
劉誕擦擦眼睛,才舒了口氣,率眾進城,築壇誓師,並下令給這些人加官。
劉誕自然也明白哥哥的意圖,九_九_藏_書他以北魏常入寇邊境為名,修治城防,聚糧整軍,把廣陵搞成了一個軍事基地。廣陵離北方的邊境線還遠得很,劉誕這麼一搞,連民間都開始盛傳劉誕要舉兵造反了,南面的朝廷不可能不作出反應。
左右回答說:「王爺看花眼了吧,那是申中兵(申靈賜)啊!」
劉駿前後消滅了兩個哥哥、四個弟弟、一個叔叔。皇位是保住了,自己的國家也耗得差不多了。他最後幾年的年號是「大明」,祖沖之著名的《大明曆》,就是于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編製完成的。揚州的大明寺,也因始建於大明年間而得名。不過,「大明」這個年號,留給人們更多的是黑暗的記憶。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沉溺酒色多年的劉駿因為追思先他而去的堂妹殷淑儀,鬱鬱而終。一個暴君倒了下去,卻有更多的暴君站了起來。黑暗時代剛剛開始,遠遠沒有結束。
沈慶之當然知道不妥,反覆向劉駿上書,要求免除老百姓的死罪。好說歹說,最後劉駿勉強鬆口,五尺以下的男子可以留下性命(基本上也就是未成年人和殘疾人士可以僥倖不死),女子當然更可憐,全部賞給軍士們享用(拿自己的老百姓充作慰安婦,又是一「絕」)。
朝廷方面的加緊文書如雪片般發到沈慶之大營,沈慶之也是不得不硬著頭皮率眾往前沖。沈慶之受命在廣陵城西南修築了三座烽火台,約定:如果攻克廣陵外城,舉一把烽火,攻克內城,舉兩把,如果捉到了劉誕,就舉起三把烽火。
劉誕給自己大造府第,雖九*九*藏*書然規模不可能有皇帝的宮殿大,但建築極盡精巧,園林極盡優美,在當時也是出了名的。更有甚者,他在自己府第中聚集了各方的文武英才,還配備精甲利器,招致了劉駿的猜忌。劉駿派他去做南兗州刺史,到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上任,對他進行觀察。
怎麼辦,死打唄!沈慶之身先士卒,頂著廣陵城頭的箭林石雨,與眾將士一起猛攻外城,終於攻了進去(起了一把烽火,不容易啊)。朝廷軍乘勝前進,很快又攻克了內城。劉誕無處可逃,在自己的後花園里被小軍官沈胤之找到,墜入水中,被拖出來后斬首。(如果我們細心比較沈慶之攻打廣陵城的戰役與劉裕以前的幾次攻滅劉毅、譙縱、司馬休之的戰役,同樣是平定內亂,其戰爭的藝術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此時的劉氏統治集團,已經是在比誰更弱,而沒有什麼強者的概念了。)
劉駿只好下詔內外戒嚴,任命身邊最為信賴的將領沈慶之為南兗州刺史,率領大軍討伐劉誕。劉誕聞聽風聲,就派人強行焚燒廣陵外城的民房,把居民都趕入廣陵城,然後閉門自守。(僅從劉誕的這一行為就能看出,他即使能當上皇帝,作為也不會比劉駿英明多少,劉氏一家子的基因已經壞掉了。)
所以不如索性造反,獻身嘗試者大有人在。
劉駿擔心劉誕狗急跳牆、投奔北魏,命令沈慶之切斷他的逃路。沈慶之把營寨遷到廣陵北面十八里的白土,同時豫州刺史宗愨、徐州刺史劉道隆、兗州刺史沈僧明等人,都領兵來助,大軍幾乎包圍了廣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