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活著為什麼 四、天命與使命

第四章 活著為什麼

四、天命與使命

前一句是直接說的,后一句是子夏的轉述。
天命是使命,不是宿命。
那麼,這是宿命論嗎?
總之,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所以,謀殺公伯寮,是沒意義的。
第一種使命,孔子無疑成功了。第二種卻很抱歉,可以說處處碰壁,一事無成。
周遊列國時,孔子曾經被困在匡(疑在今河南省長垣縣)。孔子說,我們有沒有危險,就看天命了。如果天命在我,匡人就不能把我怎麼樣。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墨子講鬼神,孔子講天命。
其實真能隨遇而安,也就無所謂命不命了。怕的是「遇而不安」,這才要講天命——命里有,不拒絕;命里沒,不在乎。該幹什麼,還幹什麼。該怎麼辦,還怎麼辦九*九*藏*書
墨子說,天命論是暴君和懶漢的主張。因為暴君倒台,懶漢受窮,一定不會認為自己有問題,只會說自己命不好,把所有的過錯都賴到老天爺頭上。
這就需要解釋,需要安慰,還需要有個說法。
可見,聽天由命並非不努力,更非不負責,只不過不問收穫,只問耕耘;不重結果,只重過程。事實上,儒家雖然主張「有為」,卻並不主張「有求」。他們是「有為而無求」。因此,他們也不抱幻想,隨遇而安。
為了使命。
他還說——
一種是選擇能做的,一種是選擇該做的。
這又是一種人生態度。
顯然,天命即使命。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九_九_藏_書
那麼,天命在他那裡嗎?
前面說過,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明知不可還要去做,怎麼會消極怠工?
是使命,就義無反顧。對結果不抱幻想,就更加義無反顧。實際上,人的一生不可能什麼都做,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他總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問題僅僅在於:什麼事情做,什麼事情不做。
那麼請問,他倆誰對?
當然不會。
所以墨子說,如果贊成天命論,必定是統治者「不聽治」,老百姓「不從事」,大家都消極怠工,這就「足以喪天下」,非批判不可。
孔子的邏輯是:文王去九-九-藏-書世了,文明不還在嗎?可見老天爺並不打算讓它亡。更何況,如果上天不想要這文明了,為什麼會讓我掌握它呢?
莊子說,都不對。
那麼,孔子又為什麼要講天命?
某年,一個名叫公伯寮的人,在魯國的執政季孫大夫那裡誹謗子路,出賣孔子。有人憤憤不平,表示他可以讓公伯寮暴屍街頭。孔子卻說:我的主張能夠實現嗎?聽天由命。我的主張不能實現嗎?也聽天由命。
後來,孔子果然脫險。
天命。
於是,墨子把結果交給鬼,孔子把命運交給天。所以,他們一個講天命,一個講鬼神。
在。
因此,主張天命論的孔子反倒很有使命感。他的使命,首先是傳承和延續華夏文明,並把它https://read.99csw.com發揚光大。其次,才是匡正時弊,賓士天下。
不是。
孔子說——
至於鬼神,孔子的態度是「敬鬼神而遠之」。 如此存而不論,其實是不信。
按照這種態度,行義是本分,也是責任。至於主張能不能推行,主義能不能弘揚,理想能不能實現,都只能聽老天爺的。就算有所求,也只求問心無愧。
這就又跟墨子不同。前面說過,墨子和韓非一樣,都是重功利講實用的。在墨子看來,既然要做事,那就得成功。不成功,做它幹什麼?
但,不能成功怎麼辦?
這就叫「道之將行也與(歟)?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也是天命論的一部分。九九藏書
類似的話,孔子還講過一次。也是周遊列國時,孔子到宋國,宋國的司馬桓魋(讀如頹)要謀殺他。孔子便說:天賦孔丘使命,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怎樣解釋?如何安慰?什麼說法?
這就有兩種選擇。
其實這是歪曲,或誤解。
選擇能做的,就要看結果,看利害。有好處,能成功,則做;沒好處,會失敗,就不做。選擇該做的,則看過程,看道義。只要是道義所在,就義無反顧地去做,全心全意地去做,盡心儘力地去做。至於成不成功,那是老天爺的事。這就是孔子的「聽天由命」。
請鬼神幫忙。
這就跟墨子不同,所以墨子要質疑孔子。
是的,不求如願,但求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