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二、陳獨秀 大我

二、陳獨秀

大我

王明、康生污衊陳獨秀為漢奸,陳對此耿耿於懷。1939年,因張國燾建議,蔣介石派胡宗南和戴笠去拜訪陳。但是當胡、戴要求陳公開攻擊延安時,陳卻不為所動:「本人孤陋寡聞,更不願公開發表言論,致引起喋喋不休之爭。」
陳獨秀的嗣父陳衍庶家大業大,卻於1909年,因為英國公司收購大豆,英國人違約而破產。二次革命失敗后,由於陳獨秀反對袁世凱,袁派人抄了陳家,從此陳家愈發衰敗。但作為家中唯一繼承人的陳獨秀卻對家事不聞不問。陳擔任中共中央局書記后,有人傳言他家擁萬貫。1925年秋,英國勞工運動的左翼領袖勃勞頓到上海,好奇地問陳獨秀,國內外報紙常說你「家擁巨資,確有是事乎」?陳邊笑邊指著隔壁房間所藏黨內外文件說:「吾之財產,全在乎此!」
抗戰爆發后,周佛海請陳獨秀加入國民九*九*藏*書黨政府設立的國防參議會,陳嚴辭拒絕道:「蔣介石殺了我許多同志,還殺了我兩個兒子,我和他不共戴天。現在大敵當前,國共二次合作,既然國家需要他合作抗日,我不反對他就是了。」
在上海,陳獨秀與章士釗一起辦《國民日日報》,兩人常常徹夜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才休息。章士釗回憶當時二人辛苦工作的情形道:「兩人蟄居昌壽里之偏樓,對掌辭筆,足不出戶,興居無節,頭面不洗,衣敝無以易,並也不浣。一日晨起,愚見其黑色袒衣,白物星星,密不可計。愚駭然曰:『仲甫,是何物耶?』獨秀徐徐自視,平然答曰:『虱耳。』其苦行類如此。」
1937年10月6日,陳獨秀在華中大學進行抗日演講。據上海《大公報》報道:傍晚,不到7點鐘,「華中大學的禮堂已經擠滿了青年群眾。大門https://read.99csw.com外站著兩個黑衣警察,執著槍,阻止一片黑壓壓的群眾進門。……台上和台下,到處都有人在密密地聚集著,連風也難透過」。陳獨秀「從猛烈的掌聲中,由華中大學學生抗敵工作團的同人陪伴著步上講台」,「群眾的狂熱使他微微有點興奮,枯乾的面色泛著紅。他老了,頭頂禿了半個,發已斑白,留著短須。……倔強的風骨隨時表露著,一件灰色袍子,失去了光的皮鞋,依然是寒士風度」。演講完畢,「六百個座位的禮堂里,三千隻手作了一度雷聲似的鼓掌」。
臨終前,陳獨秀留給妻子潘蘭珍的遺言是:「今後一切自主,生活務求自立,切不可拿我的名聲去賣錢。」
陳獨秀擅長寫舊體詩,且流傳甚廣,章士釗在五十年代見到周恩來時「偶及舊事」,周對陳的《存歿六絕句》,猶能朗誦不誤。但到1921九九藏書年,陳忽然不作詩了。很多人都感到奇怪,有人問李大釗,李解釋道:「仲甫生平為詩,意境本高,今乃『大匠旁觀,縮手袖間』,窺其用意,蓋欲專心致志於革命實踐,遂不免蟻視雕蟲小技耳。」
青年時期,陳獨秀曾自篆一印章,曰「女話小弟」。女話是屈原的姐姐。陳獨秀自譬屈原,可見其憂國憂民之情深。
年未弱冠的陳獨秀心懷天下,撰寫了《揚子江形勢論略》。文中,他對長江的自然地理、水文地理、軍事地理、經濟地理等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分析論述,洋洋七千余言。為了引起國人注意,他還將這篇文章自費印刷出版。
1938年初,王文元建議陳獨秀去香港,以擺脫國民黨當局對他的監視。陳謝絕了,他說:「我們擁護與參加抗戰,就無論如何得留在抗戰地區,利用人家不得不給我們的合法身份來作公開的批評,如一去香九_九_藏_書港即表明自動放棄了這一身份。」
陳獨秀說:「你見過蝗蟲怎樣渡河嗎?第一個走下水邊,被水衝去了,於是第二個又來,於是第三個,於是第四個;到後來,他們的死骸堆積起來,成了一座橋,其餘的便過去了。那過去的人不是我們的真生命,那座橋才是我們的真生命,永遠的生命!因為過去的人連腳跡也不曾留下,只有這橋留下了永遠紀念的價值。」陳接著自況道:「此骨非饑寒所困,一身為人類之橋。」
「蘇報案」發生后,陳獨秀回到安慶創辦《安徽俗話報》,后又移至蕪湖。汪原放回憶,一位剪掉辮子披著頭髮的二十五歲的青年,背著包袱,拿著把雨傘,來到了科學圖書社。汪孟鄒對他說:「我這裏每天吃兩頓稀粥,清苦得很。」陳聽后平淡答道:「就吃兩頓稀粥好。」遂寄居在科學圖書社樓上,書一聯明志雲「推倒一時豪傑,擴拓萬古心胸」,雖臭九九藏書蟲布滿衣被,亦不自覺。
八國聯軍侵華,中國戰敗。陳獨秀至此方知世界上有國家,國與國之間「此疆彼界,各不相下」,而「一國的盛衰榮辱,全國的人都是一樣消受」,他亦無法逃脫。他「越思越想,悲從中來」。他覺得,「我們中國何以不如外國,要被外國欺負,此中必有緣故」,於是他決定到日本留學,去各國查看一番。
抗戰期間,陳獨秀表示,國難當頭,誰能領導這場戰爭,誰就是他擁護的對象。他表示:「此次抗日戰爭,無論是何人何黨所領導,任何人任何黨派都應該一致贊助。」
陳獨秀后被中共開除黨籍,但「九一八」事變發生后,陳對中共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在1932年1月1日的《告全黨同志書》中,明確表示:「我們左派反對派在一切行動中都準備和全黨同志攜手前進!」並與彭述之、羅漢一起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合作抗日」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