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四、蔣夢麟 治校

四、蔣夢麟

治校

1923年,蔡元培因羅文干案再度辭職離校,后赴歐洲考察。蔣夢麟援引北大教授連續任教五年可享受出國休假待遇的規定,讓北京政府保留了蔡校長一職,蔣第三次代理北大校長,一直到1926年蔣因躲避奉系軍閥通緝而逃離北京。之後,北大評議會致函蔡元培,對三年來蔣夢麟主持北大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平心而論,本校學生之程度,本校學生之愛紀律,本校圖書儀器之設備,在近三數年間,實際上固俱有顯著的進步。」
8月7日,蔣夢麟回到昆明,召集教師茶會,坦誠地說,他欲兼任北大校長卻違反了自己手訂的大學組織法,最初未想及此點,經朋友們的提示和勸告,決計辭去校長職務。據與會之人回憶:「他講話的態度極好,得著大家的同情。」9月,教育部決定胡適為北大校長。自此,蔣夢麟離開北大。
蔣夢麟協助掌校期間還落實「選科制」改革,即允許學生在規定範圍內自由選擇,修夠學分即可畢業,不拘年限。到西南聯大之時,「選科制」已經十分完善。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的何兆武回憶說,他在聯大七年一共讀過四個院系,一年級讀工學院,後來覺得不是自己的興趣,就轉到歷史系,然後考了哲學系的研究生,因病休學耽擱功課後重考,覺得自己學哲學不太合適,又改行學外語。「轉系很容易,九九藏書寫申請書,系主任同意就可以。」西南聯大學生轉系十分普遍,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楊振寧,進聯大時報考的是化學系,後來改讀物理。
早在1920年,蔣夢麟就擬為北大學生蓋一所宿舍。到1934年,在蔣夢麟的努力下,北大終於在松公府東院北面興建了一幢學生宿舍,每室8平方米,附壁室2平方米,每室住1人。北大學生朱文長回憶:「蔣夢麟校長為新宿舍費了不少的心血。而這樓完成之後,北大宿舍乃壓倒了燕大清華。這是四層樓立體式的鋼骨水泥建築,在一院空場的最北頭,遠遠看來像一座兵營,裏面的格局也很特別,裏面每層七八間形式各別、妙處不同的房,十分適合北大愛好個別發展的胃口。更妙的是一人一屋,償了幾十年來北大同學求隔離的宿願。每間屋附著一小間放箱子掛衣服的暗室。熱水汀、彈簧鎖,配合而調和的特製傢具,摩登舒適,使你完全忘了這是老北大。」
蔣夢麟注重加強理科的教學和建設。他對理科教師的隊伍進行了全面大整頓與充實,聘請了一批全國一流的科學家來校執教,如皮革專家劉樹杞,地質學家丁文江、李四光,光學家饒毓泰,植物學家張景鉞,古生物學家孫元鑄,有機化學家曾昭掄,拓撲學家江澤涵等。當時,北大所聘研究教授中以理學院最多,大約是九*九*藏*書文學院的2倍、法學院的4倍。蔣夢麟還努力充實理科各系儀器設備。經過幾年努力,北大地質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心理系等辦學條件大為改善。據統計,到1935年,北京大學實驗設備的價值已達50餘萬元,計有儀器6200餘件,標本167000餘件,藥品及實慣用具3100件,名列全國各高校之冠。
蔣夢麟認為學校應該是在山林花草鳥鳴蟲嘶的天然環境內,他曾請教育部長傅增湘在北京西山為北大多覓些地,以備將來把北大遷到西山去。他還跟清室商量,希望清室能把圓明園送給北大。他對張東蓀說:「這園有四里闊,六里長,有山有泉,是最好的地方。」
蔣夢麟到北大后,行事極為低調,他首先向教育部和北大教授們說明,自己只是蔡元培的個人代表,是代蔡元培捺捺印子的。蔣的這種低姿態使得北大各方面的力量都頗為滿意。法政大學教務長邵裴子稱讚蔣夢麟「不獨外得眾心,而內部亦消滅許多反側,其發揮力誠足使人起敬也」。
1922年,蔡元培赴歐美各國考察,蔣夢麟再度代理北大校長。蔣接到孫中山來信,對北大的各種運動大加獎譽,最後勉勵蔣「率領三千子弟,參加革命」。
五四運動爆發后,蔡元培宣布辭職,當時社會各界發起挽蔡運動,蔡終繼續留任,但因時患胃病,read•99csw•com便讓自己昔日的學生、同鄉蔣夢麟作為自己的個人代表,到北大主持校務。蔣夢麟能成為蔡元培的代理人,除湯爾和竭力推薦外,還有如下原因:一、蔡、蔣私人關係密切,蔣為蔡的學生和同鄉;二、蔣夢麟時與北大多位教授在上海辦《新教育》月刊,而《新教育》的方針是蔡元培在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任內提出來的;三、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對蔣夢麟頗為欣賞。
蔡元培返校后,在蔣夢麟的協助下,對北大進行體制改革。經蔣建議,北大設立教務、總務兩處。總務處是北大的行政中樞,處理學校的行政事務,由蔣自己任總務長;教務處負責教務,由顧孟余擔任教務長。校中最高立法機構是評議會,制訂各項規程,授予學位,並維持學生風紀。從此,北大走上教授治校的道路。
到北大二十日後,蔣夢麟在給張東蓀的信中說:「我21日到北京以來,吃了不少的苦,好像以一個人投在蛛網裡面,動一動就有蛛子從那屋角里跳出來咬你。唉!若無破釜沉舟的決心,早被嚇退了。人人說市中有虎,我說我任憑虎吞了我就罷了;沒有吞我以前,我不妨做些做人應該做的事。我記得王守仁有句話:『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西家兒童不識虎,執策驅虎如驅牛。』……我本了這個精神,向前奮鬥,過了半月,諸事已有端倪。九*九*藏*書……你若來看一看,必以為大學這回並沒有經過什麼風潮……」
上任之初,蔣夢麟對文、法、理三學院的院長說:「辭退舊人,我去做;選聘新人,你們去做。」在這段時間,一批舊教授離開了北大,如著名史學家朱希祖於1932年辭職;1934年,國文系教授林損、許之衡被解聘。
1950年,在台灣舉行的北大52周年紀念會上,傅斯年在演講中說:「孟鄰先生學問上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辦事卻比蔡先生高明。我的學問比不上適之先生,但辦事卻比胡先生高明。這兩位先生的辦事,真不敢恭維。」蔣夢麟聽后笑言:「孟真,你這話對極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1930年,蔣夢麟正式出任北大校長,直至抗戰勝利,成為北大歷史上掌校時間最長的一位校長。蔣夢麟自述:「從民國19年到民國26年的七年間,我一直把握著北大之舵……一度曾是革命活動和學生運動漩渦的北大,已經逐漸變為學術中心了。」
晚年,蔣夢麟在《新潮》一書中深情地回憶道:「著者大半光陰,在北京大學度過,在職之年,但知謹守蔡校長餘緒,把學術自由的風氣,維持不墮。」
蔣夢麟認為:「師資不尊,不足以言重學術;待遇不豐,不足以言志;故崇教授之座位,而厚其俸給,二要也。」故蔣https://read.99csw.com執掌北大時代,北大教授受校方禮遇極高。錢穆回憶:「在北大任教,有與燕京一特異之點。各學系有一休息室,系主任即在此辦公。一助教常駐室中。系中各教師,上堂前後,得在此休息。初到,即有一校役捧上熱毛巾擦臉,又泡熱茶一杯。上堂時,有人持粉筆盒送上講堂。退課後,熱毛巾熱茶依舊,使人有中國傳統導師之感。」
除北大總務長外,蔣夢麟還兼任文牘、會計部主任、預算委員會會員、聘任委員會委員、學生自治委員會委員等職務。總務委員會實際上成為北京大學最高行政機關,負責管理全校事務,舉凡註冊、編製、文牘、諮詢、介紹、圖書、儀器、出版、校舍、齋務、雜務、會計、衛生等,都是總務長所必須負責管理的事情。
1945年6月,在美國考察教育的蔣夢麟,受甫擔任行政院長的宋子文之邀,出任行政院秘書長。6月底,北大教授會討論此事,會議上鄭天挺等教授主張根據《大學組織法》中大學校長不得兼職的規定,認為蔣夢麟既從政就不能兼任大學校長,應辭職。
在蔣夢麟治下,北大呈現「五公開」的自由局面:一是課堂公開,不管有沒有學籍,都隨便聽課。二是圖書館公開,可以隨便進出。三是浴室公開,蓮蓬頭一天到晚開著,什麼人都可以去洗。四是運動場地公開,操場上外校學生有時比本校的還多。五是食堂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