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星途」艱辛

「星途」艱辛

鄧長禧:還好,反而就是去日本每隔一段時間,還是可以回台灣,所以她那個時候知名度還都沒有什麼受影響。反而就是覺得變成旅日紅星。
記者:她當時有沒有一個決定的一個過程,去不去日本發展?
鄧長禧:對。所以她,日本公司是在香港的歌舞廳發覺到的,所以就跟她談到日本發展,那時候已經是20歲的時候。
鄧長禧:去日本,我父親堅決是反對。我父親覺得說,你在台灣,東南亞都很有知名度了,那去日本,完全一個陌生的環境,我母親也怕日本人,因為以前抗戰的時候,逃日本都來不及,那她是自己想去闖一闖。所以後來就,我母親也願意陪她,那我父親也無所謂,反正你們母女倆決定的,不要後悔,所以大致過程是這個樣子。
記者:她出道那麼多年,還從來沒有碰到過負面的報道,在那個事情以前,對吧?
鄧長禧:根本就沒有入排行榜,日本新人很多,日本新人一年大概有上千人在角逐,然後她那時候發片還不是大碟,他們叫single,就是一張單曲,先賣單曲,單曲都賣得不好,然後就不可能出大碟,所以到第三張的時候,那一張單曲叫《空港》,《空港》那張一下就竄到排行榜,然後後來再出大碟,然後她那一首歌也得到當年日本的新人…,等於是最佳新人的那種感覺,所以那個對她等於是奠定了她在日本的一個基礎。
記者:都是在那個時期?
記者:那麼大一場風波?那在那個期間,她的歌在台灣,比如說電視台,電台,會不會封殺,那一階段有那樣的情況嗎?
鄧長禧:就很順,以後就開始包裝,然後去幫她安排小型的個人演唱會,就慢慢慢慢知名度就上來了。
鄧長禧:日本就是一年讓你回來兩次,每一次大概就是兩個禮拜,三個禮拜,然後回來的時https://read.99csw•com候就會跟電視台拍一個專輯,到香港也是,跟TVB拍一個專輯,就是這樣子的一些。
記者:這段期間如果她回台灣的話,會不會要負法律方面的責任?
記者:你覺得以她的個性來說呢?
記者:當時日本唱片公司為什麼要來這邊找中文的歌手?
然後台灣有一個印度尼西亞商會,等於也是一個官方的一個機構,就打電話去求證這個事情,那印度尼西亞官方當時就去查這個護照,一看這個,哎,發的不是給她的,那中間那個護照怎麼來的,我們也不太清楚。那麼就是說這個護照是非法的。
記者:那唱一首歌還好辦,如果是要是舉辦一個小型的演唱會,要唱很多首歌,她都是這麼記下來?
鄧長禧:對,廣播,廣播不清楚,尤其電視,不準唱日本歌。
記者:但是沒有這樣的?
記者:她那個時候,因為我知道那個時候有一段台灣對日語的節目,不許在電視上播放,廣播里可能也不讓播放了。
鄧長禧:沒有,但報紙都是負面的嘛,都是報她拿了假護照的事情,然後在日本受到一些待遇,然後就開始就挖這個護照的來源,都是負面的東西,然後在評論,這種行為在台灣是觸犯了什麼法。
記者:這以後在日本的發展就很順利。
鄧長禧:後來就背熟一首,那一首就沒問題了,所以就是一直在背新的歌,背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就不會像以前每一次唱還要再去背,她就等於把那首歌熟練了。
鄧長禧:很嚴重的事情。那她自己的心情也,沒有想到這麼嚴重,心情也不好。所以我母親那時候陪她到美國,就開始念書。我們覺得也好,就不要唱了,就算了吧,年紀也不小了,就嫁人,過另外一種生活,我們也覺得就算了。在美國那時候念書又念了一九_九_藏_書年多,一年多那美國那邊又有一個經紀人,就說你既然在美國,我幫你安排一下,去溫哥華,紐約啊,巡迴演唱一下吧,就是反正有日本那種演唱會的基礎,我們在溫哥華,紐約,還有洛杉磯幫你辦三場,她心裏想也好啊,念書念了一年多嘛,她也蠻悶的,所以開始又演出。然後唱片公司也到美國來錄音,就片還是出,片還是出,就在美國呆了兩年。
後來就是因為在大陸紅了,就是說她歌聲傳進大陸了,然後大陸當局有意思邀請她回大陸,台灣就緊張了。就派人跑到美國去跟她談判,說你回來吧,既往不咎,護照的事情我們也不提了,然後才又回到台灣,那時候1981年吧。
鄧長禧:也不是很刻意要找中文歌手,因為她那個時候,她們公司在香港叫寶力金,在日本叫寶力波,所以都是一個公司,那等於說把香港,她那時候已經加入寶力金裏面,把香港的歌手帶到日本,再去發片,這樣子。
記者:那這個階段你看她就更少了。
鄧長禧:沒有,第一年公司還檢討,說是不是找錯人了?因為出了兩張片,都不賣錢,後來就是負責她這個業務的那個人,他堅持說,再給一次機會,再出一張片,所以等那張出來才等於得到一個肯定。
鄧長禧:死記,就是用英文去拼,拼那個音。所以你看她很多以前的那個筆記,她不好念的地方,就用英文去註解,那個字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去咬,很辛苦的。
鄧長禧:一年了。
鄧長禧:沒有這樣的。
鄧長禧:會,那個時候就是說法界人士認為說,她雖然是在日本犯的這個法,但是島內一樣可以適用,所以也在追究這個事情。
鄧長禧:一年一兩次。
鄧長禧:炒得很兇,什麼丟人丟到國外,那時候整個就是社會的輿論,對她的批判很嚴厲,所以她也不九-九-藏-書敢回來,所以就到了美國。剛好有美國簽證,後來在美國呆了兩年吧,就回到校園去念書。
記者:出《空港》的時候,她已經到日本多長時間了?
1973年,正值雙十年華的鄧麗君以香江最受歡迎國語歌手的姿態,暫停了她在香港與東南亞的連串演藝活動,決定赴日本發展。
鄧長禧:這一點我就不太清楚,不太清楚。
記者:她的個人那時候心情,對這個事情她能夠接受到什麼程度?
記者:但她是個很有語言天賦的人。
鄧長禧:嗯,這個我也滿佩服的。
記者:就是像我們說的拘留所?
1974年6月,也就是在鄧麗君到日本一年之後,新專緝《空港》終於讓鄧麗君贏得屬於自己的掌聲。
鄧長禧:對。
記者:她不賣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在排行榜上是排到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以上就賣,以下就不賣了?
記者:會有這麼嚴重那個時候?
鄧長禧:對。
鄧長禧:沒有,負面了不起就是一些流言啊那些東西。
記者:那她唱日本歌的時候,是日語基本會了以後才開始唱日本歌,還是一開始就是死記那個發音?
記者:那個時候你們家人,在台灣承受很大的壓力。
鄧長禧:對,還是有一點。
這是一次來之不易的成功,她終於以自己對流行音樂的理解和慣常的演繹手法征服了日本人曾經堅持的演唱原則。
鄧長禧:高興,她總覺得以前的放棄學業,然後放棄台灣的成就到日本來,總算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得到一個很正面的肯定。
鄧長禧:主要也是因為拿台灣護照那個時候在東南亞旅行表演好像不方便,所以她那時候在印度尼西亞就認識一位富商。富商就說,我幫你弄一本印度尼西亞護照,所以,她也不知內情,心想對方也是很有社會身份地位的,也不至於說弄假護照,所以她就拿那九*九*藏*書個護照,但也沒用,然後是去日本是工作,然後路過台北,她拿了台官的護照是,如果要進去的話,就得呆兩個禮拜,才能再出來。所以她就問那個印度尼西亞官員說,我如果拿這個印度尼西亞護照可不可以進去?那個官員講,那你沒簽證啊,印度尼西亞護照你沒有辦台灣簽證,所以你也進不了。旁邊就有一個報社的記者,就眼尖就看到那個,哎,怎麼她會有印度尼西亞護照,台灣跟印度尼西亞也沒有「邦交」,當時就把那個護照號碼給抄下來了。
鄧長禧:我覺得她不會去服輸,她總覺得中國人應該比日本人要優秀,所以以她的條件,既然在華人的圈子都能夠出人頭地,到日本應該也不難。
鄧長禧:對呀,我們那時候各方面呀,尤其記者呀,挖消息呀,打聽啊,我們那時候覺得就是,感覺到她的歌唱事業已經終止了。
鄧長禧:所以她到了日本的時候,日本就配合印度尼西亞的大使館就到了飯店就找她,當時就把那本護照給扣下來了,然後她在日本留置所裏面呆了三天,那個事情對她一個很大的打擊。
鄧長禧:有這麼一個念頭,因為我們家人都這樣想,就說完了,大概到此為止。
記者:第一個階段。護照風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看到的版本很多,……各種各樣的傳說都很多。
記者:所以大段時間是五年。
記者:那她去日本發展,會不會影響她在台灣的發展,會嗎,在那個時候?
鄧長禧:一點都不會,去那邊才學的。
記者:可能跟台灣的媒體在那個時候心裏面總會有疙瘩。
鄧長禧:可是你日本就不可能再回去了,那個市場最大了,然後台灣你也不敢回來,那你說再去別的地方,意義不大。所以就是說在美國乾脆念念書,碰到一個對象,談個戀愛,可能就退出這一行了。
記者:但那時候也就是台https://read•99csw.com灣可能不再好唱了,但是亞洲其它地區,東南亞其它地方還是可以的。
記者:日語呢,她去之前一點都不會吧?
記者:拿到那個新人獎,她高興嗎,心情是怎樣的?
記者:她在日本一共呆了多少年,在那個階段?
記者:那這一年她心理上能夠適應嗎,我在台灣,在東南亞華語地區都是很紅的個性,到這裏要從一個新人做起?
鄧長禧:對,三天然後日本唱片公司也去找律師啊,協助啊,然後後來日本就是以驅逐出境的方式,就是你離開日本,所以她那時候就直接去了美國,也不敢回台灣啊。
記者:台灣這個事已經炒得很厲害了吧?
關於這段「星途」的艱辛,鄧麗君的弟弟鄧長禧還歷歷在目。他向記者具體講述了鄧麗君在日本五年的坎坎坷坷。
鄧長禧:其實來得也很突然,那她的個性就是應該先挺過這一關,不過她也蠻義氣的,她一直沒有把提供護照那個人說出來,那自己一肩承擔了,那她也覺得說,是她自己個人的過失,所以她也向社會大眾道歉。後來到美國就是慢慢地在韜光養晦,慢慢地在恢復,等於是在療傷一樣的。到後來她也一直被當時的輿論對她的那種評判,還一直耿耿於懷。
記者:在日本發片,一開始就很順利嗎?
記者:那這個階段她怎麼樣兼顧台灣的市場,香港啊,華人區的市場?
鄧長禧:等於是第一次去是五年,五年之後,後來又護照的風波,就離開日本去了美國,然後一直到1984年再回到日本。
儘管「假護照」風波從爆發到釐清真相,只有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但在當時特定的政治環境中,台灣輿論的一致討伐讓鄧麗君徹底感受到世態炎涼,倍受打擊之中,本以站在事業顛峰邊緣的鄧麗君決定暫停她的舞台生涯。
記者:她那個時候真的已經想過不再唱歌了?
記者:一年就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