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後記

後記

2009年春于天津
為此我才得出結論,既然通過有限的直接生活經驗、詳實的知識和大量的間接生活經驗就可以對事物做出「近乎正確」的判斷,那麼,我嘗試寫小說的時候也就不必因為直接生活經驗不足而自卑了。於是,我便幹上了這一行,直至今日仍然樂此不疲。
我上邊所說的「識」,是細節,是生髮的基礎,為了容納這些「識」,我們必須得給自己建造一個學識框架,而這個「四梁八柱」的框架,則是「學科」,是需要每個小說家根據個人的偏好和天性來選擇的,需要長期浸淫其中,精而又精,專而又專的「學識」,如果沒有這個框架,再多的「識」,也只能是一團混雜的廢料。至於說需要哪些「樑柱」,不同的小說家有不同的需求,唯一相同的只有一條,就是對小說技術的學習。我對那些所謂的小說來源於天分,或是小說技術來源於經驗積累的觀點深惡痛絕,現代小說技術在一百年前便已經相九_九_藏_書當完備,在近一百年中又被打破后重建,所有這一切都有脈絡,有根源,有專著,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所以說,當代人學習小說創作是很便利的,至少在小說技術上,不必如盲人摸象般摸索,只需自覺學習前人總結出來的技術,然後在自己的創作中反覆試驗即可。而創造與創新,則是熟練掌握傳統之後的事。
第三,還是關於「識」的問題,這裏談的是「學識」。小說家難道真的像上一條中所說的,只需些淺表記憶的「識」就夠了么?當然不夠。
龍一
第四,關於判斷力和洞察力,也就是「知」的學習。這一項能力是建立在前幾項學習基礎之上的,是綜合能力,而非單純的知識。同時,這項能力又與個人的經驗密切相關,僅僅依靠間接人生經驗是不行的。那麼,作為直接人生經驗單薄的小說家又該怎麼辦呢?我個人淺薄的經驗是,我們必須得像一個精打細算的藥劑師一樣,既read.99csw.com要充分利用從前人那裡吸收的間接經驗,又要「善用」我們有限的直接人生經驗。判斷力和洞察力的基礎是知識和見識,知識是分析判斷的基礎,這些我們可以從前人的經驗中借用,但最終做出的判斷則必須依賴於直接的人生經驗和當事者以往的判斷經驗,所以,我們既要大胆判斷,又要小心求證,並藉此積累我們判斷事物的經驗。人對事物的洞察力是「智慧」的源泉,它決定著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小說家的高低貴賤,而洞察力的培養,依賴的就是判斷事物的經驗,而判斷事物的經驗依賴的是「知識」、間接生活經驗與直接生活經驗。
這些小說我是從1997年開始寫的。當時我研究的古代生活史和近代城市史幾乎沒有人感興趣,剛剛著手的中國革命史又有些不合時宜,便在朋友的鼓動之下,嘗試用小說娛己,娛人,結果,我錯過了民眾對人文歷史突然暴發的熱情,直至今日。但我必須得承認的是,改行寫小說我一點也不後悔,相反,能以講故事https://read.99csw.com為生,我感覺很幸運。
決定寫小說之初,我有很多顧慮。當時社會普遍認同的觀點是,作家必須具備豐富的生活經歷,而我只是一個「三門幹部」,即家門、校門、機關門,不具備這些經歷,特別是沒有在「工農兵」中間生活的經歷。那麼,我能給讀者提供什麼樣的人生經驗呢?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之後,我發現,像我這樣的人要想成為小說家,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學習,需要從前人的生活中汲取間接人生經驗,從各學科中吸收知識。這種學習雖然以讀書為主,但絕不僅僅是讀書這麼簡單。我覺得,作為小說家的學習,需要有以下幾個層次。
第二,對知識的積累。知識這個概念到今天已經被弄得模糊不清了,其實它講的是兩件事,即「知」與「識」。「知」是「智」,就是洞察力和判斷力,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我們等一會再談。在這一條當中,我想談的是「識」,類似於古人所說的「遍識山川草木之名」的意思。小說這個藝術門類要求小說家必須得掌握九九藏書併為讀者提供大量真實可信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和許多情節的生髮,又常常與具體的「知識」相關,所以,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識」極為重要,否則我們可能在小說中連道菜肴也寫不好,更不要說生髮出妙趣了。不過,小說家這個職業雖然要求我們必須得博聞,但並不一定要強記。人的大腦畢竟容量有限,記不住許多具體的東西,但並不妨礙我們記住許多「知識」系統。在這裏我可以公布一個本人吸收諸如星相、飲食、香水、水暖工技術、炸彈、毒藥、服飾、土木水電、房中術等雜項「知識」的方法:一本專著(平均20元人民幣,舊書攤上常有)+一壺好茶+一張舒適的躺椅+日後必有用處的學習目的+半天閑功夫=長了一門以助談資的學問。將這本書快速翻閱之後,有個大致印象,便可將其放在書架上,等到了需要的時刻,再取下來細究端詳。
第一,對間接人生經驗的汲取。因為曾多年將自己浸泡在中國歷史之中,讓我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就是中國人的生活五千年來根本就沒有變,變化的九_九_藏_書僅僅是枝節而已。例如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根本問題,例如我們對待榮耀與挫折的態度,例如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我們待人接物的細枝末節……所有這一切構成了我們整個生活。於是我發覺,在小說中至關重要的挫折、失敗和轉折點上,現代人與古代人的心態與應對方法,同樣都是選擇先押上最小的風險價值;在對待愛情、榮耀、「忠孝節悌禮義廉恥」上,現代人與古代人同樣擅長變通,善於自圓其說;在官場、商場、職場、市場和戰場上,現代人與古代人的表現幾乎毫無二致。這樣一來我便發現,一部《史記》中記載了多少人生經驗,一部《資治通鑒》又記載了多少,更不要說《二十四史》和浩如煙海的稗官野史。我們常說要「以史為鑒」,打天下,治天下的人相信這句話,於是很多人成功或失敗;官員相信這句話,於是也有很多人成功或失敗……值得慶幸的是,任何人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小說家的材料,為此,我們為什麼要面對這樣一座取之不盡的人生經驗寶庫,而自嘆個人經歷簡單無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