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n Search of Dracula:撲朔迷離的歷史與傳奇

In Search of Dracula:撲朔迷離的歷史與傳奇

大仲馬說:「歷史是我在牆上掛小說的鉤子。」對通俗小說而言,歷史並非寫作的重點,但正因為有真實歷史的介入,使得故事本身更加厚重,更加有說服力,也把幻想的部分襯托得更為天馬行空。我喜歡歷史。特別是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變幻莫測的政治與戰爭,總是令我熱血沸騰,為那些年輕英勇的少年感慨萬千。在這個故事開始的時候,弗拉德只有十七歲,史蒂芬比他小兩歲,拉杜則比他小四歲;「征服者」穆罕默德十九歲成為奧斯曼帝國蘇丹,兩年後攻破了君士坦丁堡;而馬伽什當選匈牙利國王時只有十四歲,卻是匈牙利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
弗拉德的確出生在特蘭西瓦尼亞,他也曾經擔任過特蘭西瓦尼亞總督(他父親也擔任過這個職位),但他是瓦拉幾亞人,三次統治瓦拉幾亞,他一生中的重要活動全部發生在瓦拉幾亞。他並不是塔蘭西瓦尼亞的統治者。但為什麼99%的吸血鬼迷都認為他來自特蘭西瓦尼亞呢?
Drac這個字,在現代羅馬尼亞語中的含義是「惡魔」,但在15世紀,它的含義是「龍」。

1.德庫拉=惡魔?

《德庫拉》的作者就是一位劇作家,不,其實他是個劇院經紀、私人助理,間或寫寫劇本,但大多不怎麼成功。布萊姆·斯托克(Bram Stoker,1847年—1912年),祖籍愛爾蘭都柏林,他的妻子是王爾德的前女友弗洛倫斯·芭爾柯姆(Florence Balcome),他的老闆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戲劇產業大亨亨利·歐文(Henry Irving)。歐文的紳士外表和殘暴本性是吸血鬼德庫read•99csw•com拉伯爵的原型(傳聞歐文與斯托克關係曖昧),同時王爾德的審判也對小說起了決定性作用。
在那個年代,王爾德的奇裝異服與其特立獨行的張揚態度一直是媒體的焦點,他的案子震驚了整個英國社會。有研究者指出,王爾德的隕落大大削弱了當時以歐文所代表的壓倒一切的男性家長制,從而無限激發了作為下層勞動者的斯托克的創作活力。斯托克醞釀了五年的《德庫拉》正是在王爾德審判結束后才開始動筆的。
在科波拉1992年的經典吸血鬼電影《驚情四百年》(英文原名是《布萊姆·斯托克的德庫拉》)之後,人們普遍把小說中的德庫拉伯爵和歷史上的「穿刺大公」弗拉德三世等同起來,認為是後者詛咒基督變成了吸血鬼的始祖並對此深信不疑。但事實上,作者斯托克是靠抓鬮才選中了幸運的羅馬尼亞(從而促進了對方的旅游業發展),一輩子都從未涉足東歐,對歷史上的弗拉德本人更是所知甚少。這部小說的本名是《不死者》或者《吸血鬼》,直到臨出版前才突然改成了《德庫拉》。
這個誤解實際來自布萊姆·斯托克的小說。在《德庫拉》中,是斯托克把吸血鬼城堡的位置設定在博爾戈關口(borgo pass)附近,而這個地方屬於特蘭西瓦尼亞。事實上,那裡確實有一座城堡,是德庫拉在1457年的夏天和特蘭西瓦尼亞總督米哈伊·希拉吉(Mihály Szilágyi)一起聯兵抗擊撒克遜人成功之後,對方送給他的禮物。但我們在前面說過了,小說中的德庫拉其實和歷史上的弗拉德並沒有什麼關係,至少九九藏書在作者斯托克的年代還沒有被聯繫在一起。
正因為有了《聖龍之王》這本書,我在寫到歷史的時候就會盡量跳開已經被寫過的場景。比如這本書開場是弗拉德如同第一次坐上王位,我就寫他還在土耳其時期聽到父親和兄長噩耗的那一幕;這本書寫弗拉德如何與匈雅提談判化敵為友,我就寫弗拉德和史蒂芬的逃亡之路——同樣的一段歷史,但是著眼點完全不同。但也有重合的部分,比如復活節宴會,還有之後的特爾戈維什泰夜襲,這是書寫弗拉德歷史無法迴避的地方,但描寫的時候我也盡量會與這本書作出區分。有心的讀者可以找來這本書對照閱讀。
關於德庫拉「殘暴」的由來主要是他賴以成名的「刺刑」(以及之後馬伽什的各種捏造,但是這些文件記述的真假已經無從分辨)。其實刺刑本是亞洲的刑法,被土耳其人繼承,然後在巴爾幹的統治者之間流行開來,並非德庫拉的發明。連史蒂芬都曾在1473年把兩千多個瓦拉幾亞囚犯穿刺而死。
我曾經在《吸血鬼考》中就王爾德和德庫拉的關係寫過一段話:「王爾德是一個符號,先是光輝燦亮萬人景仰的偶像,急轉而下成為人神共憤的污穢與墮落的代名詞。吸血鬼也是。被監禁的王爾德就相當於被壓制的德庫拉,王爾德象徵完美希臘愛情的同性|愛行為的曝光就是代表所謂正義的獵殺者把屬於黑夜的吸血鬼強制拖出古堡暴露在殘忍的日光下。審判就是銼尖的木樁。如同德庫拉一樣,王爾德的形象被虛假的正義與社會道德背棄,被毀滅一切所有,被上帝放逐;但是作為符號的王爾德,存在於我們腦海中的王爾德,他的美學思想、詩作、小read.99csw.com說和戲劇,就像歷代偉大的君主與思想者——亞歷山大、愷撒、孔子和耶穌基督,以不可壓制的能量與非凡的成就在無形中統治了全世界。於是作為世間所有被正統力量裁判與壓迫的代表,吸血鬼————從中世紀火刑柱的餘燼中冉冉升起,喻示了我們偉大先行者的永生。」
順帶一提,這位米哈伊·希拉吉後來成為了弗拉德的岳父,弗拉德被囚禁在匈牙利期間,曾遵照國王馬伽什的命令娶了米哈伊的女兒伊洛娜(Ilona Szilágyi)。伊洛娜就是弗拉德的正室,因為沒有任何明確記錄表明他曾與那位著名的「特蘭西瓦尼亞貴婦」結婚,二人很可能只是長期的情人關係。「特蘭西瓦尼亞貴婦」最終跳崖死去(阿爾傑什河這一段又名公主河,即是為她),但真相併非科波拉的電影中羅密歐朱麗葉那樣死於誤會,而是當時拉杜已帶土耳其大軍攻入波那利城堡,她不願投降而壯烈殉國。這位烈女沒有留下任何姓名,有資料提到可能叫作伊麗莎白,但是也並不確定。此外弗拉德至少有三個兒子。與「伊麗莎白」生的兒子叫作米赫納(Mihnea),在1508年繼任成為瓦拉幾亞大公,而並非很多相關書籍或者改編電影中與其父同名的弗拉德。叫弗拉德的是德庫拉後來與伊洛娜的兒子。另外一個兒子則沒有留下姓名。
近一個世紀以來,從來沒有人把歷史和傳奇畫上等號,直到1972年出版了一本專門研究德庫拉的書In Search of Dracula,作者拉杜·弗洛雷斯科(Radu Florescu)和雷蒙德·麥克奈利(Raymond McNallyhttps://read.99csw.com)首次提出,小說中的德庫拉伯爵就是瓦拉幾亞的統治者弗拉德三世。歷史與傳奇就此混成一團,再也分不清楚。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大神接下來又在1988年的春天在波士頓大學開課研究弗拉德,後來寫就了一本嚴謹翔實的歷史八卦Dracula,Prince of Many Faces:His Life and His Times,而這本書就成為了我的《天鵝·永夜》歷史部分的主要參考。(這本書的出版社Little,Brown後來出版了《暮光之城》,可見是吸血鬼的真愛粉。)至於其他相關資料,我會在後面給大家列一個簡要書目。
2013-5-31于倫敦
隨後他的父親帶著綉有飛龍的旗幟返回故鄉,從此自稱「dracul」(龍)。他父親的全名「Vlad Dracul」意為「龍騎士弗拉德」。當地人把龍作為這個家族的象徵延續下來,而和龍在西方所代表的殘暴無關。德庫拉Dracula=of Dracul,即「龍之子」。

2.德庫拉來自特蘭西瓦尼亞?

恆殊
奧黛爾和D的故事結束了,但這些人的故事還沒有結束,也永遠不會結束。他們是真實存在的人物,是他們的故事寫就了歷史與傳奇,閃亮在永恆的星空之中。
關於德庫拉的兩個普遍誤解:
在德庫拉出生的那一年,即1431年,德庫拉的父親加入了龍騎士團(Order of theDragon)。這是一個基督騎士組織,是十九九藏書字軍的延續,在當時的歐洲統治者和貴族之間十分流行,目的是對抗日漸崛起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伊斯蘭宗教)。
山東文藝出版社新近引進了一部叫作《聖龍之王德拉庫拉》的美國小說,作為難得一見的詳細介紹弗拉德生平的作品(而不是純粹的吸血鬼小說),值得一讀。但是這本書的翻譯有些問題。比如博格丹是舅父而不是叔叔,史蒂芬是表弟而不是堂兄,譯者並沒有做足功課。另外還有一點,不只是這本書,在閱讀任何非英語母語的歷史時,人名極易發生混淆,比如匈雅提的名字,在匈牙利語中是亞諾什(János),但在英語中就是約翰(John),兩種都沒有錯,但在同一本書中,由於譯者,甚至是作者的問題,往往會出現幾個不同的稱呼。這一點也是我在寫作中極力避免的。
1897年5月26日,一本名為《德庫拉》的吸血鬼小說在倫敦出版。那時候的英國人比我們想象的要時髦得多了,他們對吸血鬼的熱情絕對超過了今天我們對《暮光之城》的熱情。甚至再早八十年,詩人拜倫的先鋒小團體已經把吸血鬼文化引入了文學殿堂。當時歐洲的大小劇院就和現在的好萊塢一樣,到處上演著和吸血鬼有關的戲碼。
《天鵝》並非一部歷史小說,但我寫到的部分都是真實的歷史。包括德庫拉父親傳下的那把刻著龍騎士團徽的長劍。儘管戒指是我虛構的,當時和長劍一起帶給少年弗拉德的,是一個華麗的皮帶扣。那是他父親在加入龍騎士團當天比武大會上贏來的彩頭。這個皮帶扣至今在博物館里展出。還有那枚用來打賭的錢幣。在歷史上,德庫拉只在第二次統治之時造過一次錢幣,上面是那顆著名的哈雷彗星。